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质、地震、测井、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断裂作用3个方面,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岩性油藏成藏的三大控制因素——沉积微相、胶结作用、微断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红柳泉构造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油藏并非相控,沉积微相只控制砂体的分布。压实作用主要使储层变得致密,储集性能变差,但对物性或含油气性在横向上的变化影响不大;胶结作用在红柳泉构造上倾方向产生封堵,大致在红113井、红22井、红15井一线形成封堵带,并使油气主要聚集于斜坡带中部,胶结矿物主要是硬石膏、石膏、方解石等。微断层发育区是红柳泉构造油气主要分布区,不同微断层封堵条件的差异则是岩性油藏的重要控制因素,造成了相邻井含油气性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红岗北地区泉头组岩性油藏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红岗北地区泉头组岩性油藏储层的岩性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目的层段成岩作用强烈,先后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属于成岩作用晚成岩B段。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孔和次生溶孔最为发育,储层的物性主要受成岩作用和沉积微相双重因素控制,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储层在垂向上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而溶蚀作用产生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平面上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控制。综合分析认为沉积作用控制储层的平面分布,分流河道微相和废弃河道微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是开发的主要区带。  相似文献   

3.
苏北盆地马家嘴地区构造、沉积复杂,特别是次一级小断层较为发育,地层超覆明显,造成区内戴南组(E2d)油藏具有"小、散、多"的特点。根据E2d油藏的构造、沉积、疏导等特征,对其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E2d油气成藏受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发育程度与展布特征所控制;断层垂向、砂体侧向的疏导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大断裂带附近是油气的主要聚集场所;构造及砂体的发育方向共同决定了油气的充注程度。  相似文献   

4.
川西坳陷洛带构造沉积成岩作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气的聚集是以储集空间为基础的,对于川西坳陷的碎屑岩储层来说,油气聚集的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裂缝次之.孔隙空间的发生、发展和演化严格受沉积成岩作用的控制,而油气的聚集则取决于有利孔隙、裂隙发育的深度及部位.从川西坳陷洛带构造(J2s)所发现的气藏来看,皆具有三高一低即高致密度、高含水饱和度、高异常流体压力及低孔渗的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被分隔成孤立的、独具压力系统的"储集体".研究表明,有利的沉积作用控制着储层的展布,而差异成岩作用则控制着储层储集性能的优劣,也是形成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从而导致储层在纵向上、横向上油气丰度的差异性.文中以洛带构造上沙溪庙组(J2s)为例,阐明沉积成岩作用对油气聚集的控制性,进一步查明该区有利的沉积成岩相带的展布,为预测油气的潜在分布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鄂尔多斯盆地杏河-侯市-王窑地区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藏的岩石学、成岩作用、储集物性变化规律、油藏类型及成藏机理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长6油藏类型主要为上倾岩性尖灭与次生成岩复合油藏;成岩作用是控制研究区油气聚集的关键因素。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破坏性的成岩作用,使得储层物性变差,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分别造成砂岩中24.9%和12.0%的原生孔隙丧失,形成成岩遮挡;溶蚀作用是建设性成岩作用,溶蚀孔隙占总孔隙的20%~45%,形成次生孔隙带,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的相互作用,对油气的聚集产生了重要影响,这说明成岩作用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因素控制油藏圈闭。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三合村洼陷古近系与新近系均发育大量稠油油藏,明确油气成因机制和成藏过程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明确了稠油油藏的成因机制,结合构造演化史、埋藏史—热史、油气成藏期次等研究,恢复了稠油油藏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古近系与新近系稠油油藏具有"泾渭分明"的成因机制和运聚特征:古近系东营组沉积末期,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低熟原油通过古近系沙三段与前古近系之间的不整合输导层侧向运移至三合村洼陷,在古近系沙三段底部的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原生型稠油油藏;新近系馆上段—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渤南洼陷沙三段和沙四段烃源岩生成的成熟原油首先侧向运移至垦西断垒,进而通过垦西断层垂向运移至新近系馆陶组,最后通过馆陶组骨架砂体及断层的复合输导进入三合村洼陷,在馆陶组构造—岩性圈闭或地层超覆圈闭中聚集成藏,由于后期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而形成次生型稠油油藏。开展稠油油藏与浅层气藏的联合勘探,可作为济阳坳陷浅层今后增储上产的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东营组岩性油藏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构造背景,东营组曲流河河道砂体发育,储层物性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东营组一段为区域性盖层,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运移方式以阶梯状运移方式和"T"形或网状运移方式为主,具有形成源外下生上储河道砂岩岩性油藏的良好条件。新近系明化镇期油气聚集成藏后,该区构造运动减弱,断层不发育,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区内发育两种典型的东营组河道砂岩岩性油藏成藏模式,分别是同生断层下降盘负向区河道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模式和构造翼部河道砂岩侧向尖灭岩性油藏模式。东营组河道砂油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油气资源、构造和岩性三重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8.
在伸展盆地中,构造转换带对油气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往往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在简化构造转换带概念基础上,分不同构造层对研究区构造转换带进行系统识别、特征分析及形成机制研究;综合钻井、地震及油藏资料,总结了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认为高邮凹陷构造转换带主要发育形式为走向斜坡、横向低凸起及变换断层,对沉积砂体展布、圈闭及油气运移聚集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是下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9.
辽河西部凹陷稠油成藏机制及深化勘探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稠油约占总储量的68%。对该区稠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其成因主要包括生物降解作用、水洗氧化和油气运移过程中的轻质组分散失。油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地层、潜山及复合型稠油油藏,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凹陷东西两侧斜坡的中上台阶。稠油分布受主干断裂发育、有利构造岩相带、区域不整合、盖层发育特征等因素的控制。通过整体构造形态落实及构造演化史分析、沉积微相和储层展布研究、不整合面封堵性分析,确定潜在稠油油藏的分布范围,实现稠油的深化勘探。  相似文献   

10.
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铸体薄片及相关分析测试等资料,对盐家地区沙三段中浅层砂砾岩扇体油藏的成藏条件及成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砂砾岩扇体主要为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沉积,构造因素、成岩作用、流体性质是形成油藏侧向封堵的主控因素。根据侧向封堵条件的差异,盐家地区主要发育4种类型的油气藏,沙三中上亚段主要为流体差异封堵的岩性油藏,沙三下亚段主要为背斜构造、构造-岩性油藏和成岩差异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中浅层多属于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英台—大安地区葡萄花油层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其沉积砂体的特征及构造控制了油气分布的规律。通过对葡萄花油层的地层、构造、沉积微相、储层等特征研究,结合地震属性和有利圈闭分析,考虑生储盖组合等成藏地质要素,预测了葡萄花油层有利含油气区,总结出影响、控制油气富集的关键因素和油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红柳泉岩性油藏低渗透储集层分类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沉积微相研究及储集层参数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油田E3^1低渗透岩性油藏的储集层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储集层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各类储集层发育的因素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控制着各类储集层分布的总趋势,有利的沉积相带可以发育高质量储集层,但后期成财作用的强弱双集集层质量的影响更为重要,有利储集相带均分布在碳酸盐含量较低、胶结作用较弱的区域;沉积后期成岩作用的不均一性是造成各类储集层平面不连续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热点之一。致密砂岩储层形成机理是制约油气勘探的重要因素,因此依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以及物性参数等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库车坳陷克深井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组合特征以及有效储层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高能沉积微相的叠合控制着有效储层的分布;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溶蚀作用和构造裂缝的组合成为储层质量改善的主控因素;在异常高压和膏盐层的配合下,储层储集物性进一步保持和改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以及构造运动等多因素综合控制着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有效储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付广  展铭望 《天然气工业》2016,36(10):28-34
关于断裂侧向封闭的地质条件前人曾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相关研究均未考虑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对断裂侧向封闭性的影响,致使活动期断裂的侧向封闭性少有被提及。为此,在断裂带填充物成分和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静止期断层岩侧向封闭机理,对活动期断裂侧向封闭的地质条件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活动期断裂侧向封闭的地质条件应是断裂为反向且断移地层以泥岩为主,才会形成断裂带填充物排替压力大于或等于油气运移盘储层岩石的排替压力,断裂侧向封闭。进而通过比较断裂带填充物排替压力与油气运移盘储层岩石排替压力的相对大小,建立了一套活动期断裂侧向封闭性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1号构造F1、F2、F3这3条断裂的侧向封闭研究中。结论认为:(1)在天然气成藏期(新近系明化镇组沉积晚期)F1、F2、F3这3条反向活动断裂断裂带的填充物以泥质成分为主,且其排替压力分别大于古近系东营组一段(F1、F3)、新近系馆陶组(F2)储层岩石的排替压力,在侧向上对天然气均是封闭的,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与保存;(2)分析结果与目前Np101井、Np1-2井、Np1井分别在东一段和馆陶组和钻获工业气流相吻合,表明将该方法用于活动期断裂侧向封闭性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探区的岩心、测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压汞分析等资料,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孔隙类型多样,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喉道类型以小孔微喉型为主;物性特点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储层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最有利的沉积微相为沉积厚度大、粒度较粗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同时,建设性及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改造具有双重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由于溶蚀作用使得物性变好,而破坏性成岩作用由于胶结及压实致使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16.
川东嘉二段气藏形成的沉积,成岩控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川东嘉二段气藏的形成受沉积、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滩微相沉积和有利的成岩变化是油气藏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两者有机地配合可形成发育的孔隙层段、有效的生储盖组合和沉积成岩圈闭。提出了滩的组成模型和相序模型,分析了滩的古地理和层位分布规律,总结了滩的成岩演化序列。指出变浅暴露滩配之以成岩演化B序列,是气藏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在川东天然气的勘探中,滩微相识别和成岩作用研究是一个关键。图4表1参2(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17.
东营凹陷郝家油田河4断块沙二10砂组为深水浊积扇沉积,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孔渗相关性好,为中孔中渗储层。沙二10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油藏、断层–岩性油藏、岩性油藏,分布在河4断层及其派生断层附近、长轴背斜高部位,各主力油层砂体不连片,油气的聚集和分布受构造幅度、断层及沉积微相的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确定断裂的封闭性,在对断层岩形成过程及封闭性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断层岩开始压实成岩时间和封闭能力形成时间把断层岩封闭性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1)压实不封闭阶段,时间从断裂停止活动至断层岩开始压实成岩;(2)成岩弱封闭阶段,时间从断层岩开始压实成岩至封闭能力形成;(3)成岩强封闭阶段,时间从断层岩封闭能力形成至现今。由此建立了一套断层岩封闭性演化阶段的确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以确定该构造内的f_1、f_2、f_3这3条断裂在古近系东营组三段(以下简称东三段)断层岩中的封闭性演化阶段。结果表明:(1)f_1断裂在东三段断层岩封闭性演化目前处于第1封闭性演化阶段,即压实不封闭阶段,不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2)f_2、f_3断裂在东三段断层岩封闭性演化目前均处于第3封闭性演化阶段,即成岩强封闭阶段,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结论认为:该方法确定的结果与目前该构造f_1、f_2、f_3断裂两侧东三段已发现的油气分布规律相吻合,表明采用该方法来确定断层岩封闭性演化阶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薛永安 《石油学报》2018,39(9):963-970,1005
渤海海域新近系是重要的勘探层系,但不同构造区带的新近系油气成藏差异很大。通过渤海海域新近系不同构造带油气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研究,提出在古近系中发育"汇聚脊"是造成上覆新近系有利圈闭成藏的关键。"汇聚脊"是有利于油气聚集的低势区,包括高凸起型、陡坡沉积砂体型和凹中古地貌隆起型3种类型。新近纪晚期,在凹陷内的掀斜断块构造和缓坡区的断块构造中,由于古近系不发育"汇聚脊",新近系难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藏。依据新近系的有利构造圈闭与"汇聚脊"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油气运移的"汇聚脊"及其控藏模式的建立是对渤海湾盆地浅层油气成藏理论的丰富,可指导渤海海域新近系较高成熟勘探域的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