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阻油层成因机理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阻油层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由于其在石油勘探寻找新油藏或油田开发中后期寻找剩余油潜力层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各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从低阻油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着手,总结了低阻油层地质与测井方面的成因机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分析X油田地质特征(特别是储层沉积相特征)和岩心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黄铁矿、粘土附加导电性、泥浆侵入、孔隙中束缚水对X油田电性测井响应的影响,找出了X低阻油层成因:高毛细管束缚水形成的导电网络,降低了油层电阻率,为X油田低阻油层的测井评价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低阻油气藏在全国各大油田都有发现,如渤海湾地区、南海莺歌海盆地、塔里木塔北地区等,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机理不尽相同,但低电阻率产生的根本原因一般是束缚水含量高、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能力相对较强、存在导电矿物、油藏幅度低等。为了正确识别低阻油层,评价油藏条件下的饱和度,必须搞清低阻油层的低阻特性和形成机理。本文从可能引起低阻的各方面原因对吉林红岗油田泉四段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雷秀洁  段鹏辉  李卫兵 《辽宁化工》2012,41(9):936-937,941
从华庆地区侏罗系油藏储层岩性特征入手,通过对地层水矿化度、束缚水含量、岩石润湿性及粘土矿物成分等因素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低阻油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依靠一种方法很难识别出来,应广泛结合钻井、测井、录井及地质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辨识.  相似文献   

5.
随着深入的勘探开发,我国大部分油田都已经进入了高含水期,大多采收率很低,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有这样一类储层,通常在电性上表现为低电阻,实际上含水量大但试油产量高,将这种储层叫做低阻油层。本文对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阐述了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今后低阻油层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实现油田的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低阻油藏是油田老井挖潜和增储上产的主要方向。从三肇地区目前发现的低阻油层井来看,这些井都具有较高的产能,研究低阻油藏的形成机理和识别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三肇地区已发现的低阻油层井,从宏观机理和微观机理入手,重点分析了该地区低阻油层形成机理。认为沉积环境、岩性细、泥质和粘土矿物含量高、储层束缚水含量高、黄铁矿发育是导致该区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该地区低阻油层的识别提供了地质依据,并对高泥质含量的低阻油层的油水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低阻油层的定义和判断标准不是绝对的,其成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导致低阻油层的识别较为困难,笔者详细的叙述了低阻油层的成因,以及相应的测井解释,对研究低阻油层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低阻油层的定义和判断标准不是绝对的,其成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导致低阻油层的识别较为困难,笔者详细的叙述了低阻油层的成因,以及相应的测井解释,对研究低阻油层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盆地东部低阻成因已进行多次研究,认为主要成因是由于泥质含量高、岩性颗粒细导致束缚水饱和度高形成导电网络而引起,但始终没说明何种成因是主控因素。目前国内对低阻成因的微观机理研究已经比较多,但是对宏观地质规律研究较少。本文从珠江口盆地发现的两种类型的低阻油层出发,从区域盖层的角度分析了低阻形成的主要成因,认为区域盖层的变化是低阻油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并据此分析对低阻油层可能出现的区域做出钻前预测。  相似文献   

10.
阿尔及利亚X区块三叠系的主要目的层段是TAGI组,它属于典型的低幅圈闭油气藏,其储层类型为河流相的砂岩储层。在新完钻的两口井中均钻遇了低阻油层,其成因十分复杂,油水识别比较困难。本文基于低阻油层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深入分析了该区低阻油层的成因,主要为高地层水矿化度、双重孔隙系统并存、泥质含量重及砂泥岩薄互层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基于岩心分析、成像测井和电缆测压资料的低阻油层饱和度的计算模型,能准确计算研究靶区低阻油层的饱和度,为海外油气储量的准确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低阻油层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石油勘探寻找新的油气藏或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寻找剩余油的潜力层分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形成机理,指出胡状集油田低阻油层形成主要受控于形成油气藏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分布广泛,使用常规测井识别方法对此类油层识别精度低。通过研究油层表现出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构建孔隙度解释图版、渗透率解释图版和含油饱和度解释图版,用电阻率曲线重叠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两种识别方法对低阻油层,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低阻油层分布广,类型多,潜力大,评价难题集中,是油田勘探开发中后期的主要油气资源潜力。近年来,在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低阻油层,尤其是在我国东部的油田。本文对渤海湾盆地的G油田的X 9井区块的低阻油层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周边区块的低阻油层勘探开发和老井复查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某油田开发距今已近60年,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开发初期的主力高阻厚油层含水量上升,平均含水达到95%以上,含油量逐年递减,给油田提供产量造成困难。因此开发低阻层成为油田增油挖潜的主攻方向。但是低阻油层由于成因复杂、地质状况多样、识别困难等原因,为开发低阻油层带来较大困难。近年来,各油田都对低阻油层的科研攻关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本文重点对松辽盆地目的区块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探讨,从而为后期的低阻油层识别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桥口油田沙河街组主力油藏部分层段存在低阻含油层,因其电阻较其他常规油层电阻低,在油层解释中经常被遗漏,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桥口地区低阻油层的形成原因与识别方法,并依此指导老井挖潜,确保油区实现增储上产。  相似文献   

16.
自来屯油田低阻油层较多,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困难。低阻油层的形成有较多的影响因素,主要地质因素是储层泥质含量高,岩石粒度细,束缚水饱和度高,粘土矿物附加导电性等,钻井过程中咸水泥浆的侵入也是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利用电阻率与自然伽马相对值关系图版进行低阻油层的判别,或是利用不受岩性影响的核磁共振测井技术评价低阻油层,两种方法在自来屯油田低阻油层的评价上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勘探开发范围的不断扩大,储层性质越来越复杂,不断有相对低电阻率油层被发现。以川口油田X油区的低阻油层为例,主要从录井、试油、测井及解释等常规资料入手,对低阻油层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提高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8.
胡状集油田S3上4-中2层系分布有大量的低阻油层,主要识别方法是电阻率-孔隙度交会法、双孔隙度交会法;低阻油层的产生有内因和外因两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王集小断块油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石油地质学和测井学作为理论基础,从岩心实验、试油资料、测井资料入手,对可能引起低阻因素进行分析[1],揭示本地区低阻油层成因的主要控制因素和次要因素。得出环境因素、岩性、油层厚度、地层水矿化度、孔隙结构是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而泥质成分、含油高度是形成低阻油层的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低阻油层测井使用常规测井方法较难识别的问题,分别从地层水矿化度、原油性质、油层厚度、导电矿物、复杂的油水系统等9个方面分析低阻油层的成因,针对性的提出核磁共振测井、重叠法识别、岩电实验研究、地层电缆测试等适用于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法,并提出测井应与录井、地质、油藏工程相互结合,低阻油层的识别率将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