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高塔中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钻探开发效果,分析了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发育特征,认为鹰山组上部主要发育两套广泛分布的岩溶层,分别受顶部不整合和潜水面的控制。统计鹰山组30多口井钻探成果表明,鹰山组碳酸盐岩地层孔洞发育段主要集中在大型洞穴的下部地层,范围在几十米到一百多米,最终建立了塔中鹰山组高二伽马下覆地层优质储层模式图,认为潜水面下覆150 m左右范围为鹰山组良好的缝洞储层重点发育区域。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发育规模大范围广,岩溶作用类型及岩溶期次复杂,岩溶缝洞发育。通过电成像测井结合常规测井、岩心等资料,将研究区鹰山组划分为8类成像测井相。研究认为鹰山组岩溶体系中的溶蚀洞穴相、溶蚀孔隙相、溶缝-溶沟相、溶缝+溶孔复合相为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溶沟-溶缝、高角度溶缝+溶孔复合相是沟通岩溶体系间的流体通道。  相似文献   

3.
曲少东 《辽宁化工》2020,49(5):583-585
塔中地区奥陶系包括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和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碳酸盐岩地层,和上奥陶统桑塔木组碎屑岩地层,这些地层单元分别均以不同类型的不整合为界。其中良里塔格组沉积时限约为477.4~468.1ma,沉积时长约9.3 m.y.,小于大多数学者对二级层序年限的界定。本论文主要依据鹰山组的顶底界为受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区域不整合,将良里塔格组作为1个二级层序来研究,最终建立了鹰山组内部层序格架模式。  相似文献   

4.
5.
塔中奥陶系鹰山组为近年来塔里木盆地重要勘探区块之一,为落实鹰山组油气富集有利区,通过大型溶洞与裂缝和小溶孔发育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大型溶洞的分布和成因,可以看出裂缝和小型溶孔主要发育在大型溶洞地层的周围,最远不超过200 m,而这些小的裂缝溶孔组成的缝洞体系是良好的储层,塔中鹰山组绝大部分的油气显示都位于大型溶洞下部的风洞体系发育区,因此在进行水平井钻井钻探时,高一伽马和高二伽马可以作为良好的标志层,如何准确地定位这两个高伽马地层,对提高鹰山组水平井储层钻遇率与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塔里木盆地塔中西部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储层类型,通过岩心、电镜薄片、野外露头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在镜下薄片观察识别出了晶间孔、粒间孔、粒内溶孔、微裂缝等储集类型,在岩心和野外发现了构造裂缝、缝合线、溶洞、针状和层状溶孔等触及类型。通过成像测井结合岩心解释出了四类基本储层,分别是裂缝型、裂缝-孔洞型、孔洞型以及溶孔型。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和钻井过程响应,能有效识别岩溶缝洞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阶段研究区取芯资料越来越少,再次取心难度较大,费用较高的现状,以现有岩心、薄片及电成像测井等资料为依据,建立塔中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岩性-成像测井相识别图板,为研究区后续无取芯井段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8.
根据井下地质特征在成像图上的显示特征,本文将成像解释模式应用于对塔中地区储集空间类型的解释。该模式根据储集空间的形态及组合特征在理论上将其分成洞穴型、孔洞型、孔隙型、裂缝型及组合型等五大类共21个小类。在评价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和常规物性解释的储层评价符合性较好,基本上能做到精细描述各类储层的分布。该成像模式的应用将增强成像测井评价碳酸盐岩储层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塔中井区主力产油层组东河砂岩为一巨厚的砂体,根据对岩心资料的观察发现其中隔夹层发育。由于受到砂体内隔夹层的阻渗影响,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注水开采往往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所以,研究东河砂岩的隔夹层对油田降低产水率、提高油气采收率有着重要意义。文中根据岩心资料与测井资料,将研究区隔夹层分为泥质隔夹层、物性隔夹层与钙质隔夹层三类进行研究。总结出了每一类隔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得出普遍适用的测井隔夹层识别方法,为油田挖潜提供测井地质支持。  相似文献   

10.
5700型号成像测井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十分的广泛,因此在应用中经常出现一些故障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的进行维修,避免出现影响工作质量的情况发生,本文主要阐述了5700成像测井仪器的特点,以及对5700成像测井仪器维修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裂缝性储层的识别和评价,是近年来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重点.花岗岩的基质孔隙度小,无渗透性,裂缝的发育直接影响储层的物性,通过分析裂缝形成的机理,阐明了裂纹和断层之间的关系,应用常规测井曲线和成像测井方法对花岗岩储层进行了识别和定量表征,发现研究区花岗岩基岩储层裂缝较为发育,裂缝主要发育低角度未充填的裂缝,证实了测井资料是检...  相似文献   

12.
塔中奥陶系鹰山组为主力产层,近年来投产井因见水失利井比例增大。已投产井后期见水后产量降低,给生产管理带来困难。分析实钻井见水特征,结合盖层地质研究、构造位置及断裂破碎带地震响应特征。总结出本区块鹰山组投产井见水原因,为良里塔格组3-5段盖层封闭条件差,油气纵向运移成藏,鹰山组易见底水;构造位置低,避水高度不足;断裂破碎带"长串珠"地震特征,易见底水。识别了区块鹰山组投产井见水原因,为井位部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测井新技术(FM I、NMR、DSI)的发展和运用,成像测井已成为较为成熟的测井系统。本文分别应用FM I、NMR、DSI三种方法进行裂缝性储集层参数计算,对裂缝储层进行精细评价,获得了良好的地质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寇红梅  吴仓仓 《广东化工》2013,(8):32-33,20
相对常规测井技术,成像测井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有:一是测井信息量得到大规模扩展;二是实现了测井对储层微观非均质特性的探测。由于成像测井提供的测井信息空前丰富,常规测井资料采集质量大幅度提高,使得我们在扩展测井信息的利用率方面有了更多的自由。因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在精细反映沉积微相类型、裂缝、孔隙类型等方面具有其独特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非均质性严重,天然裂缝的分布、地应力的变化比较复杂的特点,加之气藏开发井网密度较低,分布不均匀,为了获得气藏井间裂缝及应力信息,采用成像测井与三维地震相结合建立井间裂缝评价模型,获得井周裂缝高密度区及地层三向地应力变化,首先分析了井壁裂缝所在的储层岩性、厚度、孔隙度、开度、产状对裂缝空间延拓的影响,建立基于井壁裂缝参数和影响裂缝发育因素的智能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合理的裂缝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研究成果为气田井位设计及压裂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风化壳是岩石圈、大气圈以及水圈、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界面,能够直接记录地球多圈层演化的信息。塔中古隆起发育早海西期的风化壳岩溶,与角度不整合面相关的古潜山风化壳型储层是塔中地区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勘探的领域。本文通过风化壳型岩溶的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的分析,从烃源、生储盖等方面,研究了风化壳岩溶型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认为奥陶系岩溶储层与其上覆的石炭系泥岩可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油源断裂、不整合面、输导层与汇烃脊构成了复杂油气输导网络,具备形成较大型油气藏的条件。鉴于风化壳岩溶的成藏特征,下奥陶统风化壳钻探目标不仅要选择优质储层发育区,同时也要重视是否具备侧向封堵条件,最佳目标当属优质储层发育区与局部构造圈闭叠合部位。  相似文献   

17.
核磁共振测井在计算储层流体饱和度、孔隙度、孔隙结构及渗透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过程法建立砂岩的数字岩石物理模型,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模拟岩心中油水两相的分布,最后利用蒙特卡洛随机游走的方法模拟数字岩心的二维T2-G及T2-D核磁共振响应,分析了矿物骨架与流体磁化系数差异以及流体饱和对核磁共振响应的影响,对于解释多相流体饱和条件下核磁共振测井信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旭 《云南化工》2018,(3):157-158
针对某库区特殊的地质环境,通过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分析、研究库水渗漏成因、类型及特征,查明了库水渗漏途径,并进行了有效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塔中西部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发育特征及沉积机理,通过岩心、薄片、野外露头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的分析,识别了研究区主要的储集类型,镜下薄片观察出晶间孔、粒间孔、粒内溶孔、微裂缝等储集类型,发现了构造裂缝、缝合线、溶洞、针状和层状溶孔等接触类型。分析了断裂裂缝以及沉积微相对岩溶发育的影响,断层和断陷是溶洞崩塌最直接的产物,综合分析建立了鹰山组岩溶发育模型。该模型表明塔中鹰山组上部主要发育两套广泛分布的岩溶层,分别受顶部不整合和潜水面的控制。不整合面附近的大型溶洞被破坏充填严重,其下覆地层内的缝洞体系距不整合面较近,缺乏盖层,不能很好地储存油气。而潜水面附近产生的溶洞被角砾岩充填后,其洞底多被块状泥砂充填,形成对下覆地层发育的串珠状溶洞以及缝洞体形成良好的盖层,更易形成油气藏。对岩溶发育进一步认识能为水平井轨迹调整以及提高水平井储层钻遇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地应力方向与裂缝延伸方向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应力是指导油田注水开发的重要因素。成像测井从地层中提取了丰富的地应力信息,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可以方便、准确地确定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本文在分析地应力测井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STARⅡ)与交叉偶极子声波成像测井(XMAC)提供的多种资料,采取多种方法综合确定地应力方向,通过多种方法的相互验证可以进一步剔除非应力因素对地应力解释的影响。应用成像测井综合确定地应力方向在五号桩油田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油田注水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