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常规去噪方法众多,但每种方法都受某种假设或条件限制。另外,常规去噪方法中一些优化问题具有多个局部极值,导致算法可能收敛到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平稳小波变换与深度残差网络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采用残差网络(ResNet)的拓扑结构,结合平稳小波变换压制地震数据噪声。残差模块有效避免了网络过深引起的梯度消失或计算消耗但损失函数趋于饱和的问题。另外,小波变换是一种高效的特征提取方法,可获得信号低频和不同方向高频特征信息,分区域学习信号或噪声的特征。首先,对Train400数据集中的每幅图片旋转不同角度以增加训练集数据量,经过旋转变换后加入高斯噪声。然后,对每幅图片进行1级平稳Haar小波分解,得到训练数据集;通过训练提取信号中噪声的小波变换高、低频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直连通道,从含噪数据的小波分解中减去学习到的噪声的小波分解,得到去噪信号的小波分解。最后,通过逆平稳小波变换得到去噪信号。合成信号和实际地震数据去噪试验表明,所提方法能较好地压制地震随机噪声,去噪信号的信噪比、峰值信噪比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常规去噪方法众多,但每种方法都受某种假设或条件限制。另外,常规去噪方法中一些优化问题具有多个局部极值,导致算法可能收敛到局部最优解而非全局最优解。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平稳小波变换与深度残差网络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采用残差网络(ResNet)的拓扑结构,结合平稳小波变换压制地震数据噪声。残差模块有效避免了网络过深引起的梯度消失或计算消耗但损失函数趋于饱和的问题。另外,小波变换是一种高效的特征提取方法,可获得信号低频和不同方向高频特征信息,分区域学习信号或噪声的特征。首先,对Train400数据集中的每幅图片旋转不同角度以增加训练集数据量,经过旋转变换后加入高斯噪声。然后,对每幅图片进行1级平稳Haar小波分解,得到训练数据集;通过训练提取信号中噪声的小波变换高、低频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直连通道,从含噪数据的小波分解中减去学习到的噪声的小波分解,得到去噪信号的小波分解。最后,通过逆平稳小波变换得到去噪信号。合成信号和实际地震数据去噪试验表明,所提方法能较好地压制地震随机噪声,去噪信号的信噪比、峰值信噪比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深度残差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近年来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针对叠前地震记录中随机噪声的智能高效压制问题,首先根据深度残差网络原理设计了一种深层非线性去噪网络,然后利用构建的高质量随机噪声训练集对该网络进行训练,在高维空间实现对随机噪声特征的自动学习,从而拟合出含噪声地震记录与随机噪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随机噪声自动压制。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均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尽管其去噪能力与标签数据获取方法相当,但去噪效率及适应能力明显优于标签数据获取方法,为应对TB级叠前地震数据的去噪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噪声压制是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中的基本环节之一。传统的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仅适用于平缓地层同相轴的地震资料噪声压制,对非平缓地层同相轴地震资料去噪效果较差,且算法不够稳定,容易出现解混失败现象,导致去噪结果中产生坏道。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将ICA算法与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相结合的噪声压制方法。首先使用DTW算法将倾斜地层同相轴校正为水平同相轴,利用ICA算法提取拉平后含噪地震数据的独立分量,实现拉平地震道的信噪分离。然后利用由DTW算法所提取的道间时差将同相轴还原为倾斜地层同相轴,从而实现复杂地震资料的随机噪声压制。理论模型和叠前叠后实际地震资料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压制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且对非平缓地层也有较好的去噪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压制随机噪声、提高信噪比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任务。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循环一致性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构建的CycleGAN由两个生成器和两个判别器构成,为防止网络退化,生成器由Resnet构成,用以学习含噪数据与无噪数据之间的特征映射;为提高网络的分辨率和准确性,选用PatchGAN作为判别器;同时,在传统对抗损失的基础上,添加循环一致性损失,用以提升网络训练的稳定性。完成网络构建后,针对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调整网络参数,训练和测试网络,分析去噪前后数据的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并通过计算单道数据频谱,进一步分析局部去噪效果。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消除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且去噪效果优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受采集环境、成本及设备等因素的影响,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往往存在缺失道和噪声干扰,快速有效的迭代插值方法对地震数据重构与去噪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针对含有随机噪声的缺道地震数据,根据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Bregman迭代的地震数据重构与去噪方法。首先对含有随机噪声的缺道地震数据通过傅里叶变换进行稀疏表示,选取掩膜算子作为观测矩阵,然后将Bregman迭代重构算法作为外部迭代,分裂Bregman迭代去噪算法作为内部迭代,两者结合形成双重Bregman迭代,在迭代控制准则条件下,对含噪声的缺道地震数据进行重构和去噪。数值模拟实验和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双重Bregman迭代算法同时考虑了地震数据的重构与去噪,将独立的两种算法融合在一起,在对地震数据进行插值重建的同时去除了部分随机噪声。该算法迭代次数少,重构得到的地震数据精度高于线性Bregman迭代算法的重构精度,可以更有效地恢复含随机噪声的缺失地震信息,为地震数据恢复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缺失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去除地震数据随机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去除算法。算法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适用于地震数据去噪的CNN,包含输入层、卷积层、激活层、输出层等。该CNN以含噪地震数据作为输入层,由多个卷积层提取并处理地震数据,激活层采用修正线性单元(ReLU)获取地震数据波动特征,再借助归一化层加速网络训练收敛速度。CNN通过残差学习获得随机噪声并由网络输出层输出。分别采用小波变换、双树复小波变换、曲波变换以及CNN对实际叠前海上地震数据、叠后陆地数据及复杂陆地叠后数据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CNN能有效去除随机噪声,且与常规去噪算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去噪能力,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OMP算法应用于地震资料的噪声压制,以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首先对含噪的非平稳信号在小波变换域内稀疏表示,以小波变换作为变换基,用随机高斯矩阵为测量矩阵计算传感矩阵,再运用OMP算法的快速收敛性进行信号重构。模型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压制效果明显,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信噪比。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常规去噪方法不能根据地震数据自适应构造基函数,去噪效果无法达到最佳的问题,引入基于稀疏表示的在线字典学习(ODL,online dictionary learning)算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处理。ODL算法能够快速学习,得到与地震数据高度匹配的字典,该自适应字典代替了传统域变换方法中的固定基函数。同时,结合稀疏表示的思想,使用最小角回归(LARS)算法求解出字典的最优稀疏表示系数,将字典与稀疏表示系数组合,从而得到去噪后的地震数据。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的去噪应用表明:相比较为先进的curvelet变换方法,ODL算法可以更有效地去除随机噪声、相干噪声,同时很好地保留了数据特征。因此,ODL算法对于地震噪声压制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震数据中不同空间位置的波形变化差异较大,全局字典学习稀疏表示方法不足以最优稀疏表示复杂局部特征的问题,提出基于结构聚类字典学习稀疏表示的随机噪声压制算法。首先利用地震数据分块结构的自相似性与全局字典稀疏表示系数分布存在的规律性与冗余性,应用K-means思想对地震数据进行分块结构聚类,对每一类数据块集合采用奇异值分解(SVD)得到超完备字典,依据各个聚类中心重新编码该类地震数据块,得到原始地震数据更稀疏的表示和描述;然后建立正则化模型更新质心和地震数据估计值;最后利用双变量迭代阈值算法求解模型中双L_1范数的优化问题,得到去噪后的地震数据。对比实验表明,应用本文方法去噪后的地震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及较强的局部纹理保持能力,证明了算法压制随机噪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强噪声干扰、信噪比过低是造成深层地震资料成像不佳的主要因素。为此,提出在时频域内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应用于分频地震资料的噪声压制处理的新思路。首先,通过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构建地震数据的解析信号,将地震数据转换到时频域,在时频域进行分频变分模态分解;随后,分析有效信号与噪声在时频切片上的能量分布,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有效信号模态分量重构时频切片;最后反变换回时空域,达到噪声压制的目的。应用模型数据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去噪效果的影响;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压制较强的随机背景噪声,同时对陡倾角的线性干扰也有明显的压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噪声压制是地震勘探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然一些传统方法能够压制数据中的噪声,但存在有效信号丢失、噪声残留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降噪自编码器的无监督地震数据去噪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随机损坏,然后将损坏后的地震数据输送到编、解码框架。编码框架负责捕捉地震数据波形特征,据此消除噪声;解码框架能够对特征图进行扩大并恢复地震数据细节信息,从而得到重构的地震数据。最后,将重构地震数据与原始地震数据之间的误差作为收敛代价进行模型训练。考虑到地震数据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编码和解码阶段使用了多尺度卷积模块提取地震数据特征。合成数据与实际数据的验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护地震信号的同时能够有效压制随机噪声、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经济成本、地质条件等因素限制,地震采集数据一般为欠采样数据且含有噪声,将对数据处理和地质解释产生严重影响。为此,基于数据驱动紧框架(data-driven tight frame,DDTF)理论,研究了三维地震数据去噪和重建问题。DDTF理论限定学习字典为一组平移不变的冗余小波紧框架,通过进一步控制字典的自由度,使DDTF算法拥有良好的鲁棒性,并且利用小波紧框架完美的重构特性,可更好地保留数据的精细特征。仿真实验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 DDTF算法对结构简单的三维合成地震数据及结构复杂的实际三维地震数据都具有良好的去噪和重建效果,但计算效率较低,还需进一步改进;曲波变换对实际数据的去噪和重建效果较差;块匹配四维协同滤波的去噪和重建结果过于光滑,会丢失一些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低信噪比地区,检波器组合对随机噪声和规则噪声都具有压制功能,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方法。传统组合参数设计技术隐含"地震波为某一频率谐波"的假设,未能综合考虑组内距、组合个数、加权系数、延时量四种参数,导致其低通滤波特征明显,AVO扭曲现象严重。文中剖析了复频条件下上述四种参数与组合方向因子的关系,给出理论信噪比计算方法;以该理论信噪比为目标函数,通过全局寻优设计最佳组合参数。经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验证,综合考虑四种影响参数的延时加权组合方法对线性噪声、随机噪声具有较强压制能力,同时其低通滤波效应和AVO扭曲现象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5.
基于曲波变换和各向异性扩散滤波的联合去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振岸  孙成禹  石小磊  刘牧天 《石油学报》2016,37(4):490-498,507
曲波变换阈值去噪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随机噪音压制方法,其去噪效果取决于阈值的选取,且存在过度平滑和环绕效应2种固有缺陷。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法是一种基于热扩散偏微分方程的边界保持的滤波方法,适用于信噪比较高的地震纹理图像,往往用于图像增强。基于对曲波变换阈值的分析,充分结合2种去噪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联合去噪算法,避开了曲波阈值选取的困难,实现了边界和振幅的保持,改善了曲波变换阈值方法的缺陷。通过对叠前、叠后模拟地震数据以及实际地震数据测试,证明了该方法在去除随机噪音的同时能有效保持地震同相轴的振幅和形态特征。通过6种定量化指标,分析了该方法相对于多种曲波阈值去噪方法在提高信噪比和保持边界特征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17.
中值空间滤波去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空间滤波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空间滤波的去噪技术,该方法可以在有效地保护电法资料中的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去除资料中的随机噪声。介绍了中值空间滤波的算法原理,并给出了实验数据和效果图。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较好的去除噪声和保护有效信息的效果。结合实例说明了该算法去噪能力强,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曲波变换去噪处理使同相轴在断层等不连续区域发生畸变,对有效信号产生干扰。基于过完备字典信号稀疏表示(K-SVD)需要人工反复调整参数才能改善去噪效果。为此,将K-SVD去噪算法与深度学习网络相结合,综合考虑深度学习网络与稀疏表示方法的优点,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过完备字典信号稀疏表示(Deep-KSVD)的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为了使该网络有能力学习参数,在追踪阶段用一个等价的可学习的替代方案代替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计算过程包括将数据分解为重叠的数据块、通过适当的追踪对每个数据块去噪以及通过去噪后的数据块加权重建整个数据,去噪处理包括稀疏编码、正则化系数估计以及数据块重建三个部分。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当Deep-KSVD网络训练完成后,给定含噪数据,能够自适应地衰减地震噪声,并保护有效不连续性信息及数据结构特点,无需再进行参数调整;与K-SVD去噪方法相比,Deep-KSVD去噪方法的噪声压制效果更好,可提高全频带数据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9.
常规的三维块匹配(BM3D)算法在地震资料降噪处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处理中因无法得到噪声先验信息,通常难以确定所需的滤波阈值等相关参数。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波噪声估计的BM3D地震资料去噪方法。首先利用曲波变换估计地震资料的噪声方差,再通过改进的BM3D去噪算法自适应地选取合适的阈值参数并完成去噪处理。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常规的BM3D去噪算法和曲波变换去噪算法相比,能在很好地去除随机噪声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有效信号,且在去噪过程中对边界反射的细节信息保持较好,计算效率较高,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