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富家凹煤矿1101工作面有害气体(瓦斯和CO2)含量较高,超限可能性极大,且煤层属于自燃煤层,与有害气体结合极易发生煤层自燃、甚至爆炸,因此在总结目前国内综采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均压通风与注浆技术相耦合的防灭火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使工作面有害气体浓度和采空区温度都降低到了临界值以下,从而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3.
为防止采空区内遗煤自燃和有毒气体进入综采工作面,文章根据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提出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综采工作面需要配置FBDNO8.0/2×55 kW局部通风机和Φ1000 mm风筒,并对均压通风关键设施安装提出技术要求.应用结果表明,未在工作面检测到有害气体,实现综采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4.
5.
6.
为解决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上层采空区遗煤自燃导致工作面回风隅角和回风流中CO超限的问题,采用联合均压防灭火技术,通过增大进、回风巷风阻,减小两巷压差的方式,减少气体交换,抑制了上部采空区CO的逸出,同时配合注氮、堵漏和地面塌陷坑回填等综合防火技术,从源头治理了上部采空区自燃隐患,保证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石嘴山矿务局二矿2266(底)综放工作面在上两分层已采并出现高温的情况下,实施均压通风防火措施,防止了自燃火灾,工作面得以安全国采。 相似文献
8.
针对综放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和探索出以均压通风为核心的一整套防灭火技术体系,消除了极易自燃煤层工作面及采空区的煤炭自燃隐患,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对同类条件的矿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多煤层开采的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煤层间通风压力不同,在采空区内的裂隙中形成了漏风通道,造成持续向采空区内供氧情况,为了避免采空区的煤炭自燃,提出了近距离煤层采空区的均压防灭火技术。本文通过在两煤层内使用闭区均压的方式构建均压设施,使两煤层采空区处于相同的通风系统内,从而降低其通风压力,利用压差计及色谱仪对采空区的压差和其他气体等情况进行持续观测及分析,最终两煤层内有毒有害气体无明显变化,采空区压差降低了210 Pa,取得了良好的均压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双鸭山七星煤矿自然发火的实际,介绍如何根据煤炭氧化自燃的特征和开采技术条件,应用均压通风控制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实现井下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芦子沟煤矿开采的5401工作面出现长时间停产,且地表向工作面漏风严重,其上覆采空区遗煤出现自然发火迹象,根据矿井角联通风理论,结合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建立卸压式均压防灭火系统。采取卸压式均压防灭火措施后,工作面CO体积分数由300×10-6降至0,上部钻孔内CO体积分数由5 000×10-6逐渐减小至0,防灭火效果明显,解决了这种短期内迫切需要克服的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深井高地压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密闭采空区易形成微漏风,出现自然发火的问题,以朱集西煤矿11501封闭采空区为例,监测分析了密闭采空区气体成分、压力分布及温度的变化,分析认为:作用于采空区密闭的风压差形成了微漏风效应,是导致采空区遗煤出现氧化自燃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应用调节通风系统与均压气室抽采调压相联合的均压防灭火技术。现场实践表明:联合均压后,密闭采空区内CO浓度降至2×10-6以下,O2浓度降至4%,两巷密闭墙均压气室内相对正压均稳定在180Pa上下波动,且两巷密闭压差值基本稳定在10Pa。该措施能有效地防控采空区漏风的系统问题,达到抑制采空区遗煤自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均压防灭火技术在碱沟煤矿首分层综采工作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均压防灭火技术的原理,分析了碱沟煤矿走向长壁水平分层综采放顶煤首分层工作面开采时将遇到的困难,分析了均压防灭火技术在碱沟煤矿首分层综采工作面的实施方法,该方法有效地遏制了工作面上部及支架后方采空区火灾的威胁,对于类似条件的矿井进行防灭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煤层自然发火工作,注氮均压灭火技术迅速有效地解决了火势发展迅速造成的下风侧风流中CO含量迅速升高而导致巷道、工作面封闭的情况发生,避免了矿井因采、掘工作面封闭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并有效的抑制了漏风地点的漏风量,为常规灭火手段创造足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采用均压通风技术防治煤矿自燃火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庄煤矿六采区 3层煤采用厚煤层分层开采 ,掘进下分层区段平巷时 ,上分层采空区出现发火征兆。采用均压通风技术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发火 ,实现了安全生产 ,取得了很好效果 ,为推广应用均压防灭火技术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11506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采空区遗煤自燃,依据采面现场情况采用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现场应用取得显著成果。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束管监测系统确定11506综采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范围,散热带、氧化带及窒息带范围分别为采面后方0~90 m、90~200 m、200 m以里;(2)将氮气释放口布置在散热带、氧化带交汇位置,具体采面后方100 m位置,注氮压力0.2 MPa,通过注氮显著降低采空区氧气浓度、温度;(3)将采面配风由1 550 m3/min调整至1 300 m3/min,并在采空区漏风位置增设风障,减少采空区漏风量;(4)采面推进缓慢位置喷洒浓度15%~20%阻化剂,减缓或者抑制遗煤自燃。现场应用后,11506综采工作面采用的防灭火技术措施影响了采面生产,同时回采期间回风隅角及回风巷内均未监测到CO,采用的防灭火技术措施取得显著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