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技术进展(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杰 《纺织导报》2007,(4):30-31
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是当今最重要的活性染料.文章从提高固着率的技术、提高染着率的技术、提高色牢度的技术、提高匀染性和重现性的技术、开发低盐染色用染料和提高黑色活性染料的乌黑度技术等6个方面,阐述了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的技术进展.另外还介绍了纤维素纤维活性染色技术的进展,从而为更快地发展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活性染料生态染色技术进展(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宋心远 《印染》2010,36(11)
活性染料是纤维素纤维染色最主要的染料,其应用领域还扩大至蛋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但其染色存在染料利用率低,污水排放量大,深色品种色牢度差等生态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包括活性染料新品种开发、应用性能和工艺、染料的商品化技术,以及染色新技术等。文中详细介绍了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高固色、高提升和高牢度染色,以及"一次准"和受控染色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3.
丝瓜络纤维染色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瓜络是一种物丰价廉、可降解的天然纤维素.用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液对丝瓜络进行脱胶处理后,丝瓜络束纤维变成单纤维,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分别为72.2%、15.4%、9.8%.选用活性蓝X-3G,研究了丝瓜络纤维染色动力学(包括染色速率曲线、扩散系数、半染时间和染色速率常数)并与棉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脱胶丝瓜络纤维染色性能好于未处理的丝瓜络纤维,而未处理丝瓜络纤维的染色性能好于棉纤维.  相似文献   

4.
棉用阳离子化活性染料无盐染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 言  纤维素纤维染色要求染料在水溶状态下上染 ,这些染料包括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 ,它们含有亲水性磺酸基。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在染色前通过化学方法转变为可溶性隐色体 ,也适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实际生产中 ,纤维素纤维染色采用阴离子染料竭染工艺 ,这种工艺要求加入电解质 ,以起到抑制纤维表面负电荷聚集和促进染料的吸附作用。目前电解质的用量以染色深度、染料结构或染色配方而有所不同 (如 Na Cl用量可达 80 g/l)。染色过程中需不断增加盐的用量以调节盐的浓度 ,从而使得达到满意染色效果的过程非常复杂。从环境保护考虑 ,残…  相似文献   

5.
提高活性染料染棉可染性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 言  目前实际生产中 ,纤维素纤维的染色主要是用活性染料在有大量盐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 ,并在碱性条件下固色。然而 ,纤维素纤维上的染料固着率通常都很低 (50 %~ 90 % ) ,因此活性染料的利用率较低。这也导致了污水中染料含量较高 ,从环境角度讲是不利的。而且 ,纤维素纤维染色所要求的高浓度的电解质 (40 g/l~ 1 0 0 g/l)和含碱量(5g/l~ 2 0 g/l)可能会引起更多的污水问题。随着活性染料的逐渐增多 ,染纤维素纤维引起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加剧。涤 /棉混纺纱染色时 ,高盐度和高碱量经常会有某些副作用引起分散染料微粒子的聚集和…  相似文献   

6.
3新型再生纤维素及其纺织物染色技术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Lyocell、Modal、丽赛、竹浆等)大多采用活性染料染色,也可用还原染料、直接染料染色,其染色性能基本上接近粘胶纤维。这里重点探讨Lyocell、竹浆纤维的染色方法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纤维化学改性增强染色性能(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宋心远  沈煜如 《印染》1998,24(12):43-46
5 改性工艺和改性纤维染色性能5.1 改性剂的预处理工艺为了改善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而对纤维素纤维改性,在染色前用改性剂预处理纤维素纤维,如纤维素的氨或胺化.如前所述,胺化改性剂都必须具有能与纤维素的羟基反应,并形成共价键结合的反应基团,如下列一些基团:  相似文献   

8.
星型多活性基阳离子交联剂对纤维和染料均有较大的亲和力,采用星型多活性基阳离子交联剂对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较佳的处理工艺:交联剂40 g/L,NaOH 10 g/L,常温浸渍3 h.研究了改性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多活性基阳离子化合物对纤维素纤维进行交联改性,用活性染料进行无盐染色,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和上染率,染色牢度变化不大,上染过程对盐的依赖性很小.  相似文献   

9.
改性织物的植物染料染色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吕丽华  吴坚叶方 《印染》2005,31(23):5-8
用天然植物染料大黄、姜黄对未改性及改性纤维素纤维织物进行染色,并测试各项指标.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织物经化学改性后,其对植物染料的染色性能大大提高,匀染性、透染性都较好,染色牢度比未改性织物提高1~2级.  相似文献   

10.
吴坚  吕丽华 《印染助剂》2005,22(2):34-36
以环氧氯丙烷、三甲胺、硫酸为原料合成纤维素纤维改性剂AM,研究了反应物量比,反应溶液的pH值及反应温度对产物合成转化率的影响,并得出了合成产物的优化工艺;采用改性剂AM对纤维素纤维织物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织物对天然植物染料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素纤维改性织物的植物染料染色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Even though animal fibres contribute a comparatively low proportion of world fibre production, they are highly sought after an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luxury, high value-added end of the market. Natural protein fibres have two major classes, which may be categorized as keratin fibres (hair or fur), such as wool, cashmere, and other animal hairs, and secreted (insect) fibres with silk as the main fibre in this category. Colouration of protein fibres is characterized by many variables, each with a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final product. Indeed it is quite complicated to achieve the intended colour in the first dyeing attempt. Dyeing defects are not always due to the actual dyeing process, but may be introduced in earlier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stages. This work attempts to provide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major issues in the dyeing of various protein textile materials in different forms such as loose fibre, yarn, fabric, and garment. An overview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tein fibres is given and a summary of current industrial practices for the dyeing of protein fibres is provided followed by key variables that affect the control of colour in the dyeing of protein fibres. Key steps and critical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dyed protein textile material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at each stage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2.
崔浩然 《染整技术》2008,30(1):36-40
染色织物如染色质量达不到客户要求,需要进行修色处理.色泽较浅或光头不足,需要加色处理;色泽过深过暗或光头过足,需要减色处理;色光严重不符或色泽不匀,则需要剥色处理.文章就不同染料染色的各种纤维的织物的加色、减色、剥色工艺的修色原理、工艺条件、工艺注意点或提示进行了分别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超临界CO2染色技术,先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及其物理意义,常用的超临界流体的性能比较,超临界CO2染色的机理、特点及与传统染色技术的比较.探讨了超临界CO2技术在纤维染色方面的应用,分别应用于合成纤维及天然纤维的染色,接着分析了影响超临界CO2染色效果的四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仅在数年之间Lycell纤维即在市场中确立其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它可用来织造具有全新外观及手感的织物。而现在的焦点则是如何优化染整工艺流程。一方面由于这些纤维的染整加工仍是一个相当耗时的过程,这就要求研究如何缩短整个工艺的时间。另一方面要求能研究更进一步提高此类商品外观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目的就是减少皱折擦痕和由于不均匀原纤化引起的条印。整理工艺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选择适当的工艺也很重要。当采用  相似文献   

15.
天然染料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王潮霞 《染整技术》2002,24(6):15-18
介绍了天然染料的种类、染色机理以及对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毛用活性染料利用率不像酸性染料那样高,为了提高染料利用率,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紫外线辐射装置对羊毛织物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照射功率和照射时间都进行了分组。研究了不同条件紫外线辐射处理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并分析了处理后羊毛的上染率、色牢度和强力变化,最后使用正交实验得出紫外线处理染色的最优条件。最佳照射功率为60W、照射时间15min、染料利用率达90%。  相似文献   

17.
《纺织学会志》2013,104(2):105-108
Abstract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is the result of desk research about Malaysian and Chinese Ikat dyeing and weaving techniques, which rank amongst the three major ancient resist-dyeing techniques. Based on factual accounts of excavated, historic fabrics and historical literature,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preading of Ikat dyeing and weaving techniques and Indian Buddhism, thus elucidating the origins of Ikat. With reference to ancient textile cultural exchanges,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manner in which Ikat techniques were spread via land and sea along the Silk Route and its historical succession in Xinjiang and Haina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8.
万震  周红丽 《染整技术》2007,29(4):21-23
介绍了莫代尔纤维的染色工艺及提高染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交联胺化改性剂TETS改性棉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用多官能团的交联胺化改性剂TETS对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在赋予织物抗皱功能的同时,纤维的染色性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性染料染色的上染率和固色率大大提高.TETS改性为纤维素纤维的交联胺化改性以及实现活性染料的酸性(或中性)无盐染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丝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弱酸性染料染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庆康  许力勤 《丝绸》1992,(12):12-14
文中就丝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弱酸性染料染色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影响染色的若干因素,初步确定了可行的染色工艺条件,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