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2,(2)
中国对虾、日本对虾肝胰脏、胃、肠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5,45,55℃和40,40,55℃。临界失效温度分别为62,59,63℃和58,52,69℃。脂肪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5,35,40℃和35,40,40℃。临界失效温度分别为50,50,53℃和51,52,53℃。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0,35,30℃和30,30,25℃。临界失效温度分别为42,45,45℃和40,45,45℃。中国对虾、日本对虾肝胰脏的胰蛋白酶最适温度均为45℃,临界失效温度为53和54℃。在适温范围内,日本对虾的蛋白酶、脂肪酶活性高于中国对虾,而淀粉酶活性低于中国对虾。笔者同时对在栖息水温范围内消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民用建筑中,砖混结构房屋因造价较低,隔热、隔音性能良好,为城市和农村建筑普遍采用,但其砌体强度较小,结构自重大,砂浆和砖石之间的粘结力较差,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较低,砌体易于开裂,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甚至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唐山的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和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从1996年正式起步,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省建设厅和唐山市建设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4.
王轲 《建筑知识》2013,(10):42-42,46
作为拥有工程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建筑师,其职业不仅有独特性还具备稀缺性,而就我国现阶段特点而言,其职业还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因此,为规范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建筑市场的国际化和规范化,完善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化建设,必须要关注和重视建筑师的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建筑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加强自身自律,规范自身行为,促使建筑师能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为此,本文从理论方面出发,结合实践情况,对通过加强建筑师培训来建立规范的建筑市场,提出了一些想法与建议,以期能够为其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5.
杂志世界     
《北京规划建设》2008,(3):199-201
专辑:数字操作和模拟的力量,特辑:紧凑城市的战略,纽约港口公园,把握伊利运河未来,欧洲区域合作和相互学习,“水立方”跃然德国建筑期刊,学校和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世之后,变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企业惟有保持高度敏感和弹性、充满创意和活力,才能在市场上生存、发展和壮大。为此,如何培育、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建筑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面临新的环境,新的对手,我国的建筑企业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3—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提出,2008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文征稿     
《中州建设》2014,(11):79-79
《中州建设》是南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管主办,省内唯一的建设类综合性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州建设》以宣传党的城乡建设方针和政策,促进中原崛起,推进城镇化建设,交流信息,服务基层为己任,努力传播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积极宣传建设管理部门和建设企事业单位的业绩和成就,发表专家学者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9.
《中州建设》2009,(2):19-19
2008年,为了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需要,我市按照“建管分开”的原则,对城市建设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将市市政管理局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合并,成立了市政管理执法局。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局积极适应职能调整,切实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建管并重,强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把“服务大局,心系百姓”作为谋划工作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新的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带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负重奋进,真抓实干,城市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二十年,在郑州燃气的发展历史上,却是一段精彩的成长经历。伴随着困难和挑战、探索和改革,一路走来,凭着大胆的创新,无尽的思考,坚持的信念,郑州燃气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和蜕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