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b微合金化低碳贝氏体钢的再结晶和应变诱导析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850~1 050℃双道次变形(第1道次60%,20 s-1,第2道次20%,10 s-1)及不同道次间隔时间(10~50 s)对含铌低碳贝氏体钢(%:0.21C、1.50Cr、0.20Mo、0.047Nb)再结晶的影响和应变诱导析出Nb(CN)与热变形奥氏体再结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钢在1 000~900℃变形10 s后,开始应变诱导析出Nb(CN),延迟静态再结晶过程;通过双道次变形,可获得≤10 μm奥氏体晶粒.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轧制工艺对WNQ570桥梁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了其双道次热变形过程,测试了试验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建立了静态再结晶晶粒体积分数随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隔时间变化的关系模型,分析了应变诱导析出抑制对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变形温度的提高或道次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应变诱导析出抑制静态再结晶的进行;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240.47kJ/mol。研究结果为制订试验钢二阶段控轧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CSP工艺生产的Fe-3%Si钢为研究对象,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Fe-3%Si钢在不同条件下热变形时的再结晶行为以及晶粒尺寸的变化,分析了变形工艺参数对再结晶行为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道次压缩中,应力-应变曲线出现多峰现象,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量仅为0.066。双道次压缩中,每个道次内都发生了间断动态再结晶;静态再结晶分数随着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热连轧生产船板钢E36静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热模拟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热连轧生产过程中船板钢E36奥氏体变形区不同变形温度、变形间隙时间内的软化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和轧制变形间隙时间对静态再结晶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温度是影响再结晶的最主要因素,在达到轧制变形温度时,随着轧制间隙时间的延长,再结晶软化率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通过金相分析,得出了最佳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机研究了0.75C-0.11V微合金钢双道次压缩试验850~1 000℃奥氏体区等温变形后道次间隙时间内的软化行为.结果显示,在30%变形量、3 s-1变形速率下,当变形温度≥1 000℃,该钢完成再结晶弛豫时间≤100 s;变形温度≤880℃时,即使弛豫时间延长,再结晶亦难以进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各行业对钢铁材料提出的更高强度、更好韧性的要求,在钢中加入适量的微合金化元素并结合合理的控扎控冷工艺,有利于在高温轧制阶段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再结晶晶粒,这是提高钢材强度及韧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两种不同锆含量的低碳微合金Ti-Zr钢进行多道次压缩变形试验,模拟实际轧制情况,研究试验钢在不同锆含量和不同变形方式(等温变形和变温变形)下的热变形行为,并结合组织观察分析讨论了锆含量和变形条件对试验钢奥氏体组织细化行为和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温度的升高可以降低高锆钢各道次的流变应力。变温变形条件下,锆含量的升高会提高试验钢各道次的流变应力;奥氏体再结晶晶粒会随着锆含量的升高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发生细化,采用变温变形方式比等温变形方式更有利于得到细小的奥氏体晶粒,高锆钢在1 050℃→1 25℃→1 000℃变温变形后得到了最小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为8.2μm);锆含量升高会提高试验钢中析出相的数量,变形方式对析出相数量的影响不大,变形温度的升高会使析出相发生粗化。锆含量增加所导致的形变诱导析出相的增多,以及变温变形过程中温度的降低,起...  相似文献   

7.
Nb的析出对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Gleeble20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X65管线钢中Nb在变形奥氏体中的析出状态对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DIFT)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奥氏体临界区变形时,第一道次变形后,随变形后等温时间延长,诱导铁素体量变化不大。等温时间达120S时,变形奥氏体仍未发生再结晶。在道次间随时间延长,Nb的析出量增加,第二道次变形后诱导的铁素体也显著增加。微合金元素Nb通过碳氮化物的析出作用促进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  相似文献   

8.
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上利用双道次压缩实验方法,研究了Q345E厚板在不同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隔时间内奥氏体的软化行为,采用后插法计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静态再结晶率,从而确定试验钢的奥氏体未再结晶温度,为生产中制定合理的热变形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一种钒氮微合金钢道次间隔时间内在奥氏体区变形后的软化行为,采用应力补偿法计算静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并建立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分析变形温度与间隔时间以及钒的析出物对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于900℃时进行第一道次变形,该钒氮微合金钢很快完成了静态再结晶;在850、800℃变形后的等温阶段,发生了形变诱导析出现象,使再结晶激活能增加,静态再结晶进程受到抑制,导致软化率曲线上出现了平台。  相似文献   

10.
在Gleeble-3800热模拟实验机上利用双道次热压缩的实验方法,获得了GCr15轴承钢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该钢种在高温变形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软化行为以及再结晶规律,模拟材料热加工组织性能,为制定合理的轧制工艺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道次间隔时间对其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建立了GCr15钢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相应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约为118.72kJ/mol。结果表明: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应变速率的提高或道次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在Gleea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双道次压缩法,研究了一种高Ti微合金钢在奥氏体区变形后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软化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和间隔时间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应力补偿法计算了静态再结晶分数。结果表明,变形温度、道次间隔时间对Ti微合金钢静态再结晶行为影响显著,变形温度越高,间隔时间越长,静态再结晶进行得越迅速;确定了Ti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412.56 k J/mol,同时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宽厚板》2018,(5)
主要研究了不同变形量、不同待温时间对多道次变形和单道次变形后X65M管线钢形变诱导铁素体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和待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界诱导析出的铁素体量增多,而且奥氏体晶粒也被拉长和细化。研究为提高管线钢的低温韧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热模拟实验、光学金相及透射电镜分析观察,研究了奥氏体化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量以及道次间隔时间对曲轴用非调质钢C38N2轧制道次间的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和残余应变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变形速率的增大、变形量的增大或道次间间隔时间的增长,静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逐渐升高,道次的残余应变率逐渐降低;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大,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降低,但变化不大;在1250℃以下,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降低不明显,但在1250℃以上,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明显降低了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通过线性拟合以及最小二乘法,得到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与不同变形工艺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对已有残余应变率数学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含有应变速率项的残余应变率数学模型,拟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摘要: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1~10s-1和变形量为65%的条件下研究了CSP热轧TRIP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探讨了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对TRIP钢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越小,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慢时,TRIP钢中奥氏体越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其中,粗晶试样(初始奥氏体晶粒尺寸为767.54μm)在1050~1150℃内变形时,将发生动态再结晶。其热变形激活能为361539.17J/mol,确定了Zener-Holloman参数与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关系式,建立了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高温奥氏体流动应力模型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理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强钢300 M静态再结晶行为,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300M钢进行单/双道次热压缩试验.通过双道次热压缩试验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量和初始晶粒尺寸对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变形温度越高,应变速率越大,变形量越大,初始晶粒尺寸越小,则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越大.其中变形温度、变形量和应变速率对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影响较大,初始晶粒尺寸的影响相比较小.基于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结果建立了300 M钢的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基于单道次热压缩试验结果建立了300 M钢完全静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并验证了静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变形奥氏体静态软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晔 《山东冶金》2007,29(6):49-51
利用MMS-1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X60管线钢和JB700低碳贝氏体钢在不同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后等温保持时间对奥氏体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随变形温度、道次停留时间及变形量的增加,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软化量也增加,奥氏体再结晶越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电极扁钢在高温变形时的静态再结晶软化行为,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电极扁钢进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得到了该电极扁钢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了变形温度和道次间隔时间对电极扁钢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结果,计算得到了电极扁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确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道次间隔时间和变形温度对电极扁钢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比较大,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道次间隔时间的增加,电极扁钢的静态再结晶软化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18.
低碳钢热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热变形奥氏体的再结晶动力学和微观组织演变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晶粒尺寸的模拟值和实测值作了比较,分析了化学成分对动态再结晶率的影响以及残余应变与变形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较高、应变速率较低的条件下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发生动态再结晶的几率减小,而静态再结晶在前几道次进行得比较充分,随后进行得不充分,增加碳和锰的含量可以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残余应变随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晶粒尺寸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所选用的模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勇  曹仁焕 《钢铁钒钛》1990,11(4):10-13
用淬火法测试了四种不同钛含量(0.052~0.217%)的低碳钛钢的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根据奥氏体状态下应力敏感地反映组织变化的特性,通过测定真应力-真变曲线,研究奥氏体动态再结晶性,绘出动态再结晶的温度—时间图(RTT),通过测定应力松弛曲线,研究奥氏体中TiC应变诱导析出特性,绘出TiC析出的温度—时间图(PTT)。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钛含量的增加,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略有提高,在远高于晶粒粗化温度加热时,高钛钢的奥氏体晶粒仍然较细;随着钛含量的增加,RTT曲线移向高温、长时间侧,而PTT曲线被推向高温、短时间侧。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两道次压缩变形实验对含Nb微合金钢静态软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Nb微合金钢静态再结晶临界温度随应变量增大而降低;随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加而升高。温度高于静态再结晶临界温度时,含Nb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常数(170589 kJ/mol);温度低于静态再结晶临界温度时,由于Nb的碳氮化物应变诱导析出,含Nb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温度的函数,静态再结晶临界温度可通过再结晶激活能与温度倒数的关系曲线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