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实现对±800 k V直流输电线路雷害风险快速、准确的评估,从绕击计算模型及评估参数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杆塔雷击最小放电路径应为导线到横担和塔身距离中的较小者;采用左/右地面倾角值多点、独立计算提高地形地貌参数精度;提出以6 km×6 km网格大小对±800 k V线路雷电参数进行分块,来获取正、负极性地闪密度值NGP、NGN,并推荐以雷电地闪2 000次为阀值拟合获得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计算式,其较单一分布公式更加精细;提出单基杆塔计算模型中"极性效应"权重系数值αN=0.91、βN=0.09,αP=0、βP=1;提出的±800k V直流输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可达到全长2 058.6 km、4 240基杆塔线路的快速评估要求,评估结果表明特高压直流线路雷击跳闸率计算值和实际运行值虽均满足实际雷击跳闸率控制参考值,但仍存在雷害风险高、雷害防御能力相对薄弱区段。其中,高风险杆塔共649基,占比15.3%,此类杆塔应作为后期运维及治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2.
以电网遭受雷害多影响因子作为研究重点,采用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理论,对高压电网展开雷害风险评估研究。以某地500 k V高压电网为工程背景,以雷击跳闸率、雷击重合闸率、手动强送成功率、供电可靠性、线路重要性等级、运行时间、设备损害性指标为评估电网雷害风险的分析因子,将该地电网雷害风险等级定为Ⅲ级中等雷害风险,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防雷措施,以给工程实际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10 kV配电网架空线路绝缘水平较低,雷雨天气下雷击跳闸事故频发,由于大规模线路结构模型较为复杂等原因,基于雷击跳闸率等物理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在电网层面较难实现。同时,配电网缺少监测装置,人工记录的方式致使数据质量欠佳,严重影响模型计算的准确性。提出一种10 kV配电网雷害风险评估方法,基于线路运行、气象环境等多维数据,可在低质量数据条件下进行大规模配电网线路雷害风险评估。以线路所在地理网格为评估单元,从气象、线路走廊环境及线路本体特征参数3个维度提取10项配电网架空线路雷击跳闸风险指标,并量化风险指标以及雷击跳闸风险计算规则,使用加权马氏距离型TOPSIS算法构建10 kV配电网雷害风险评估体系,对风险进行分级。利用广州市10 kV配电网架空线路历史跳闸统计数据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雷电损害风险评估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筱虹  陈明先 《高电压技术》2006,32(3):120-120,122
为客观评价建筑物的雷电损害,从建筑物的年平均预计雷击次数N、雷击损坏类型和原因p、建筑物及其内部造成的损失δ等3要素的相互关系中得出雷电损害风险值Rd,将Rd与最大可接受值Ra比较来决定是否要做防雷以及采取何种措施降低雷电风险;通过从建筑物内外人员伤亡和内部设备的损失价值量化计算评估雷电的损害度,从而更科学、安全、经济、合理地采取适当防雷措施。提出了雷电损害风险评估在不同阶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电网雷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输电线路雷击闪络率是评估电网雷击系统风险的基本指标,此外还需考虑雷击重合闸成功率、手动强送成功率、线路运行时间、线路重要性等级、供电可靠性指标和设备损害指标等重要因素。为有效评估电网雷击系统风险,提出了包含电网面向输电线路全层级对象的整体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建立电网雷害风险评估模型;此模型能针对影响电网雷...  相似文献   

6.
广州白云机场是重要性等级极高的供电负荷,电网雷害威胁大,研究白云机场配电系统的雷击风险,对制定相应的防护策略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雷电定位系统1999—2008年10 a的定位数据分析白云机场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规律,参考IEC62305标准建立10 kV配网的雷击风险评估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白云机场10 kV配网的雷击风险,所得结果与实际跳闸情况较相符,为白云机场10 kV配电系统的防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刚  唐军  张鸣  孔华东  高云鹏  许志荣 《高电压技术》2012,38(11):2934-2941
为了能更直观地反映区域输电网发生雷击跳闸的风险,定义了以雷电定位数据为基础的输电线路雷击风险,并依据输电线路跳闸率计算模型,建立了雷击跳闸风险评估模型。模型依据雷电反击输电杆塔的规程法和雷电绕击输电线路的改进电气几何模型,以雷电参数和地形地貌参数共同作用来计算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风险。计算中根据雷电参数和地形地貌参数具有空间分布规律这一特征,采用网格法将目标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网格,将统计所得的网格内地闪密度参数、地面倾角和典型杆塔参数代入雷击跳闸风险评估模型中求得网格的风险值。按照自然分割法将不同网格划分为相应的风险等级,用不同颜色表示各风险等级区域,形成了区域输电网的雷击风险分布图。相关性分析表明:相比地闪密度分布图,雷击跳闸风险分布图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点分布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8.
为了指导京沪高铁线路防雷优化设计及运行,满足京沪高铁安全稳定运行需求,利用河北、北京、天津、安徽、江苏、上海、山东电网雷电定位系统2005—2011年地闪主放电数据,绘制了京沪高铁线路沿线临近区域落雷密度分布图。由此分布图可得:从北往南雷电活动逐渐呈现增强的趋势,华北地区地闪密度多4.7次/(km2?a),华东地区各地地闪密度高于华北地区。采用线路走廊网格法,将京沪高铁线路走廊按照10 km×10 km网格从北向南划分为126个统计段,统计得出了沿线各段的地闪密度,找出了全线易受雷击的"易击段",得到苏西南部和中南部区段地闪密度相对最大,为全线重点雷电防护区段。将京沪高铁线路分为华北、山东、华东3段,统计了其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并得出了分布曲线拟合表达式,该曲线呈现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9.
雷电是危害架空线路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了能够客观、科学地评价输电线路雷害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关联信息融合的输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采用关联规则量化输电线路所处的环境特征因子和本体特征因子与线路雷击故障的关联关系;其次结合信息熵理论确定各特征因子的熵权,采用灰色关联理论依据关联度和熵权确定不同特征因子的基本信度分配函数;然后通过证据理论融合多个特征因子的基本信度分配函数,确定待评估线路的雷击信度值;最后通过映射关系将雷击信度转换成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并确定风险等级。以南方某市级电网为例,利用该电网2003~2015年35~500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信息,构建架空输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与2016年和2017年实际线路雷击故障相吻合,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热电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防雷设计之前最重要的环节。从风险理论入手,简单介绍了风险、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等概念,建立了一个较清晰的风险评估框架体系。针对热电厂的特殊结构,简化风险评估模型,用IEC 62305-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雷击风险主要是来自雷击建筑物及其相连线路造成的物理损害所引起的,需要在入户的架空电缆等设施上安装浪涌保护器,使热电厂达到高效防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终端变电站改造方案进行安全评估,针对500kV终端变电站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工程化的风险评估方法。考虑了电网安全风险、缺供电、设备损坏、社会影响等几种主要的风险因素,基于解析法建立了各类风险的计算模型,并以广东电网某500kV变电站的终端站改造方案作为算例,进行了风险评估,比较了改造前后的风险变化,分析了各类风险所占比例,对几个主要的风险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备损坏和缺供电是主要的风险因素,500kV枢纽站进行终端站改造后,其设备损坏风险显著降低,缺供电风险有所上升,综合风险下降。  相似文献   

12.
青藏地区大型鸟类活动频繁,直流线路穿越冻土区沿线基本无树木,鸟类筑巢所用废弃铁丝和鸟粪掉落会引起绝缘子周围间隙气隙击穿,造成经济损失。为了减少输电线路涉鸟故障,以青藏±400kV直流输电线路为背景,首先利用有限元法分析,模拟异物下落时绝缘子周围电场分布。研究表明,异物下落时,由于自身形成悬浮电位,导致了高压端-异物、低压端-异物两段空气间隙相继击穿,此时异物能够引起绝缘子附近气隙击穿的区域称为风险区域。在此基础上,结合海拔修正方法,提出了一种高海拔地区杆塔考虑涉鸟故障的风险区域划分方法。依据电场分析结果得到了异物在竖直下落、倾斜下落和从横担下垂三种状态下的涉鸟故障风险区域。研究结果可以为±400kV直流线路防鸟害工作提供指导,并为其他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电站主机设备的采购多采用买方的格式合同,其违约责任越来越偏袒买方而苛刻于卖方。卖方在招投标过程中为了争取项目,极少偏标,导致合同谈判过程中双方较大分歧。本文基于此,对电站主机设备常见的性能保证指标分析讨论,提出确定性能违约责任的三种分析方法,以期合理确定电站主机设备性能违约责任,并结合违约赔偿的法律解读,为合同谈判过程中的风险管控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风险评估和规避是电力市场环境下的重要工作.提出了工程风险和金融风险的综合评估方法及联合规避策略.重点针对发电商合同违约风险开展研究,采用预留备用容量方法实现风险规避,定量评估不同备用容量比例下的风险规避效果.以加拿大Alberta省电力市场为算例,仿真结果表明,预留备用容量能改变净缺额发电容量的分布,从而实现发电商合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汽轮机推力瓦损坏原因的分析,以及推力瓦更换工艺要求,认为保证推力瓦的检修工艺,是减少推力瓦故障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岩 《电气开关》2006,44(3):37-38,40
介绍了煤矿井下漏电及漏电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广蓄电站二期工程6#机在调试中,因推力瓦本身缺陷(瓦的表面加工制造质量及瓦的结构、形状、设计欠合理),先后发生2次烧瓦事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改造措施,事故处理后,机组在各种工况下安全运行了2年多,推力瓦一直运行良好。这一成功的改造方案供设计、制造及安装部门解决大型类似机组推力瓦烧损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网企业面临着更为错综复杂的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作用也显得更加重要。因此,结合电网企业的特性,针对其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首先,结合电网企业内外部信息环境的特点,对信息安全的风险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归类识别;其次,首次结合突变理论构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其风险评估的结果设定阈值制定了风险应对的措施;此外,为增加电网企业信息安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多维度和多层次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后,通过将其方法应用到电网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电网风险的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某供电公司建立了风险控制会商机制。结合风险控制理论,分层分级分析了电网等级风险,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通过会商,实现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建立了过程闭环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以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可控、能控、在控",健全安全生产预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三峡输变电工程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的规模最大的输变电项目,主要特点是:项目分布区域广,电力输送距离长,沿线气象及地形条件复杂,建设时间跨度长达10年以上.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为了保证电网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对三峡输变电工程进行优化完善设计.随着线路所经五省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随着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