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绣作为中华艺术的瑰宝,被称为"东方一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预示着其在室内软装饰设计中必占重要的一席,针对当前发绣市场现状,分析了当前发绣市场的问题,探讨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语境下,东台发绣在室内软装领域的独特优势,研究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发绣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汴绣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著称,其色调古雅娴静、格调高雅、针法细密,图案严谨、绣品细腻精湛。传统汴绣一直坚守绣制传统绘画题材,仿古画卷传承历史工艺,力求形神兼备。本文从汴绣的题材、工艺、配色、材料等为切入点,将传统汴绣运用到无性别服饰中的应用研究,让这一传统手工艺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刺绣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有着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研究黔东南四十八寨花衣苗数纱绣与我国传统戳纱绣工艺的异同,可以总结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在今后传承与发扬刺绣文化技艺时,有相互借鉴和促进发展创新的可能。文章从材料选择、绣制技法、造型方法和色彩搭配四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百鸟衣是贵州苗族一个支系的盛装,非常精美,但外界对其了解甚少。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百鸟衣由二十余块绣片组成,绣片与绣片之间通过装饰绣条连接。装饰绣条是一个极具特色的部件,在百鸟衣服饰中起着连接、固定和装饰的作用,其样式丰富,宽窄不一。通过对五十余件百鸟衣服饰进行拍摄、记录与整理,分析得出了装饰绣条由实心三角形贴布绣、镂空贴布绣、平绣和叠布绣四种刺绣工艺按不同的组合方式绣制,其中,叠布绣在不同工艺之间又起到固定和连接的作用。对百鸟衣装饰绣条样式和工艺的研究,有利于苗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它是用针和线把图形及文字等图案呈现在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历史悠久,被广泛用于绣画、服装、被面、钱包、工艺品等产品上,受地域文化影响,刺绣品种呈现多样化,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6.
刺绣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自发明以来始终与服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经常作为装饰手法运用于服装设计中.乱针绣继承四大名绣之一"苏绣"的特色,基于"苏绣"技法并融入西方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绣制手法,文章将介绍乱针绣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正>制作工艺彩锦绣是在方格纱的底料上,灵活运用点彩、纳锦针法以及染、衬钉、盘等各种工艺手段,组成独特的点、线、面的刺绣画面。作品具有简洁、明快、华美、装饰性浓郁的艺术特色。不同于传统平绣,其明显差异在于艺术处理,主要体现在巧用材料、针法处理、关注设计等方面。在材料的使用方面,其方格纱底料为半透明的材料,可使绣出的画面产生朦胧美和虚幻的效果。在绣制的技法方面,主要采用"点彩"、"纳锦"的针法绣制,以罗纱材料为地,穿针引线,按其网格有规律的施针,45°斜格向上  相似文献   

8.
东汉以后,佛教在中国传播并逐步深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刺绣艺术也是如此。从文献记载、传世和出土文物看,苏绣的发展与佛教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绣品题材表现佛教内容,如佛像佛经等;绣制者皆为虔诚的礼佛妇女;绣品主要用于佛寺殿堂。而苏绣中发绣(墨绣)的兴起,也与佛教在吴地的传播相关。  相似文献   

9.
王雅冰  葛明桥 《丝绸》2012,(4):45-48
采用稀土夜光纤维为原料制成夜光绣线和夜光绣底,分别设计开发了以夜光绣线为主要绣线,采用丝织物等为绣底的夜光刺绣品;针对以夜光绣底为主、采用夜光绣线为点缀、以夜光绣线与夜光绣底搭配的三类夜光刺绣品,通过对影响夜光刺绣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在设计和绣制夜光刺绣品时,不但要注意图片背景和绣底的搭配,防止由于背景和绣底颜色接近而不能突出绣品主体,也要主要夜光绣线与普通绣线之间的搭配、不同夜光绣线之间的光色组合及夜光绣线与夜光绣底之间的亮度搭配,使绣品在黑暗环境中依然能显示完美的轮廓和绣品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0.
<正>1仿真绣艺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仿真秀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的文化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国礼绣制效应,国内外订单纷至沓来,彰显了仿真绣独特光彩和艺术市场新的需求。很多公司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南通是仿真绣传承人和仿真绣作品最集中的地区,整条产业链中仿真绣公司日渐增多,通过代理或销售并扩大绣品与市场的接触规模,使绣品在市场旅游业中已逐渐突破旅游纪念品的角色,努力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有不少公司从事仿真绣作品的代理和  相似文献   

11.
打籽绣在刺绣史上根底深厚,但相关资料的记录比较稀缺,而对其针法的应用研究也是屈指可数。打籽绣的针法有别于其他刺绣以线代面的构成方式,突出的特点是由点成面。当下刺绣艺术多元化的表现及人们审美的差异性,打籽绣单一的空心圆形的视觉形态必将面临发展的瓶颈。文章在定性分析打籽绣技艺特征和内涵的基础上从现代意识思维出发,将打籽绣技艺与不同地域、领域,以及维度进行融合。研究表明:通过对打籽绣的现代创新设计,使得绣制工艺更为多样化、简单化,开拓了其在新时代融合的渠道。  相似文献   

12.
以珠绣工艺为基础,以《山海经》中的神怪异兽形象为图案来源,将其形象以立体图案设计手法与服装款式结构进行结合设计,并运用手工珠绣工艺在纺织品上用珍珠、亮片、宝石珠子等不同材料,设计制作出精美的立体图案.以高定礼服的定位结合经典时尚的款式造型,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美感的高定礼服.通过研究珠绣工艺在图案上绣工手法的变化,精选出适合珍珠、亮片、宝石珠子等材料的立体绣制技法,创设出珠绣高定礼服专属的设计美感.  相似文献   

13.
"孔雀羽串珠彩绣云龙纹吉服袍"是清代乾隆朝宗室用于喜庆吉日的吉服袍,是故宫博物院藏唯一一件通身结合"铺翠"工艺、串珠绣工艺以及刺绣工艺绣制的吉服。虽是宗室、亲王穿用的吉服袍,但与皇帝按清代服饰制度御用的九龙十二章纹的吉服袍相比,此袍在形式、工艺、材质、纹饰诸方面有着极其独特的亮点,具有独到的匠心和巧夺天工之处。笔者曾与故宫科技人员通过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对该文物进行过显微研究,对材质进行过仔细分析研究(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4),本文拟就此件吉服袍的形式、纹饰、绣工等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对贵州省黔南三都县九阡镇水昔村进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黔南三都水族马尾绣的发展历史、工艺流程、纹样图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都水族马尾绣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刺绣工艺相比,在织布、染布、搓马尾线等马尾绣制作工艺流程上独具特色,尤其在织布与染布工艺上,注重自然生态的制作方法。三都水族马尾绣纹样朴实,类型丰富,艺术表征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展现三都水族人民的审美理想。研究对于传承与保护水族马尾绣的传统工艺,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为现代绣品制作中的刺绣技法与图案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彩绣是泛指各种彩色绣线绣制各类花纹、图案的刺绣技艺,它具有绣面平服的特点,在服饰品种上运用较多。这种方法通过针法的自然变换与衔接,以线代笔来表现丰富的色彩变化、明暗关系,使平面的图案产生立体感,增加图形的生动性、逼真感。色线的重叠、并置、交错产生特有的色彩效果,尤其是用套针法来表现图案色彩的细微变化最富特色,具有国画的渲染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研究法、实物观察法和田野调查法,分析苗族打籽绣在图案题材、色彩搭配和构图形式上的艺术特色,并结合实际案例归纳出其在现代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认为: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打籽绣题材极为丰富,多采用复合形造型语言;构图布局因纹样题材的不同而各异,多见单独纹样和连续式纹样;色彩上一般使用紫红色的绣布,白色梗线,但绣制的图案颜色则根据地域的不同有所区别;传统苗族打籽绣与现代服饰品的结合有工艺纹样的嫁接、与其他针法技艺的结合以及材料的革新3条路径。  相似文献   

17.
吴静雯  蒋晖 《家具》2022,(1):80-8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室内陈设品需求的转变,传统的发绣艺术陈设品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室内空间的需求,为了拓宽发绣艺术的发展途径,促进发绣产业的蓬勃发展。通过对文献资料、室内空间案例等方面的收集,梳理了传统发绣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画面设计与展示形式,分析了发绣艺术的陈设品对于室内空间整体环境氛围的影响。基于对传统发绣艺术固有元素、材料、形式等方面的了解,对其进行创新设计,从根本上降低发绣艺术的昂贵成本,改变较为传统的陈设形式,使其成为与当代室内空间环境更加贴合的陈设品,为进一步探究发绣艺术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应用做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18.
潮绣是粤绣分支之一,以其独特的金光色泽和立体垫高绣法,成为我国金属立体刺绣的重要代表。通过了解潮绣在材料上的应用特点,剖析潮绣复杂多样技法的工艺,研究独特的纹样图案以及艳丽色彩的艺术特征。以礼服为载体,将潮绣工艺在服装的材料应用、绣制的针法技法、图案构成和色彩搭配的应用进行展示,使潮绣在礼服上迸发新的活力。从而使潮绣这一濒危的非文化遗产得到发展、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陈珊  周倜 《丝绸》2018,(10)
无锡"锡绣"作为一种极具区域性的地方绣种,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再现了该地区人民当时的社会与生活场景,而且反映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风貌。文章以传统的无锡"锡绣"纹样为切入点,从纹样的造型、色彩、质地、技艺等展开分析,得出传统无锡"锡绣"纹样的一般规律和形式美。结合时代审美与文化价值,在保留传统无锡"锡绣"艺术特色和工艺特征的前提下,提出应用与设计的可能性,以期让传统的"锡绣"文化在现实中得以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20.
以保护和传承山西和顺地区"牵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将"牵绣"应用于旅游纺织纪念品的设计中。追溯"牵绣"的发展历史,剖析了其刺绣技艺和纹样特征,基于以上特定因素,探讨了"牵绣"在旅游纺织纪念品这一领域的应用原则及方法。"牵绣"在借助旅游纺织纪念品传承的过程中,应保留"硬质绣"技艺的特点,纹样上多采用富有地域特色、浮雕感较强的狮、虎、葫芦等纹样,构图可呈中心线镜像对称或以中心点为中心呈发散式对称。旅游纪念品开发从产品多载体、产品系列化、文化软嵌入、附加技艺体验以及增加时尚感等角度着手应用于服饰品与家用小工艺品两大类,在创新设计的同时实现"牵绣"技艺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