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慧莉 《聚酯工业》2021,34(3):62-64
从润滑油运动黏度测定的恒温浴温度、黏度计的清洁程度、润滑油机杂及含水量、工作毛细管黏度计常数的准确性等几方面,对润滑油运动黏度测定值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做好电厂电力用油的技术监督、更深刻地理解运动黏度的检测,通过对运动黏度测定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分析、试验研究,发现试验温度、毛细管黏度计的干燥清洁、气泡的存在、毛细管黏度计的选用等都会对运动黏度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充分了解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做好电力用油运动黏度的测定工作。  相似文献   

3.
微流控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的新型技术。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二醋片特性黏度测试方法,可以测量低黏度流体的真实黏度,代替了传统的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流出时间计算相对黏度的做法,在不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基础上,能有效节约测试时间,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使用传统毛细管黏度计时不同人员读数差异、反应快慢造成的测量误差,可作为二醋片特性黏度测试的替换方案。  相似文献   

4.
液体黏度测定方法及装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当前液体黏度测定方法和测定装置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典型测定方法的工作原理、试验装置、优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了液体黏度测定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王飞 《中国涂料》2013,(10):68-72
根据被测对象、测量区间、试验条件不同,黏度测定方法也有区别.介绍了涂料黏度不同测定方法及各自的优劣势,并给出了不同黏度单位的标准及由不同测定方法所得黏度数据的换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各种旋转黏度计的性能特点以及在涂料测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旋转黏度计法研究了4种农药悬浮剂(50%异菌脲悬浮剂、10%高效氯氰菊酯悬浮剂、20%呋虫胺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在不同转速、转子体积、温度下的黏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农药悬浮剂的黏度值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转子体积的减小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详细阐述了高分子材料的特性黏度、黏数的测试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和自动测试技术,并介绍了黏度自动测试的适用范围和黏度计选择以及温度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国产NDJ-1型旋转黏度计、NDJ-79型旋转黏度计和美国Brookfield(LVDV-I+)黏度计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黏度,并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1%或2%CMC黏度的加大,三种黏度计的测定值变化曲线表现为,NDJ-1型黏度计测定值高于B型黏度计,B型黏度计测定值高于NDJ-79型黏度计,NDJ-79型黏度计所测黏度值缓慢增大,与NDJ-1型和B型粘度计相比较,差距越来越大。NDJ-1型与B型黏度计相比较,当测定1%CMC黏度时,1,500 mPa.s(NDJ-1型1%黏度)是两种黏度计测定值拉大的变化点;当测定2%CMC黏度时,2,000 mPa.s(B型2%黏度)是两种黏度计测定值拉开的变化点。B型1%黏度值与NDJ-1型2%黏度值近似呈线形关系。B型1%黏度值和NDJ-79型2%黏度值在B型1%黏度值约为3,500 mPa.s时出现变化点。三种黏度计所测1%或2%CMC黏度值没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乌氏毛细管黏度计对温度在298.15—323.15 K范围内,不同CO2载荷的3-甲氨基丙胺(MAPA)水溶液体系的运动黏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的3-甲氨基丙胺水溶液的质量分数范围为5%—20%,物质的量MAPA中CO2载荷的范围为0—0.5(摩尔比)。采用Weiland方程回归得到了MAPA-CO2-水溶液体系运动黏度的计算关联式,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通过实验阐明了温度、MAPA浓度和CO2载荷对MAPA-CO2-水溶液体系运动黏度的影响规律,为MAPA作为吸收剂捕集CO2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1.
黎曙新  赖超  薛爱玲  古玲 《大氮肥》2014,(4):271-274
考察全自动黏度仪SVM 3000在润滑油黏度测定中的应用,并与现行黏度测试标准方法(GB/T 265—1988)即毛细管黏度计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VM 3000自动黏度仪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均在标准方法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测试结果均符合国标GB/T 265—1988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油品运动粘度是石油产品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油品粘度测定的准确性要求也较高。运动粘度测定过程中受较多因素影响,根据笔者多年的分析测试经验,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油品在毛细管中的流动时间、水浴温度以及粘度计的位置。通过实验测试,考察这3个因素的影响结果,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陈红瑜  龙德金  谢彩梅  陈红薇 《广东化工》2011,38(2):157-158,160
文章就两种常用测试油品粘度的毛细管粘度计法和恩氏粘度计法测试三种油品的粘度,发现后者的测定偏差远大于前者,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恩氏精度计结构上的因为容易引起温度波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聚酯特性粘数测试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相对粘度仪法和传统玻璃毛细管粘度仪法的测试原理,实验验证了Y501相对粘度仪和LAUDACD30粘度仪测试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差异性不大,相比LAUDACD30粘度仪,5(501相对粘度仪的测试精度及自动化程度更高、有利环保,更具有实用性和快捷性。  相似文献   

15.
粘度法测定植物纤维素的聚合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以饱和氢氧化铜的乙二胺溶液(CED)为溶剂,通过测定CED溶液和一定浓度的植物纤维素-CED溶液在粘度计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利用Martin公式计算出试样特性粘数后,由Mark方程计算植物纤维素的聚合度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得的纤维素棉浆粕的平均聚合度为546-556;该法使用的仪器简单,且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16.
虞莹莹 《涂料工业》1999,29(7):41-43
介绍了蔡恩粘度计的构造、操作、校正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7.
韩红珍 《聚酯工业》2014,27(6):46-49
介绍了振动式黏度计的测量原理、结构形式、适用范围以及在PET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直管式粘度计测量原理和工作过程,给出了测量结果并与旋转式粘度计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5~150mPa.s范围内粘度测量准确度可达3%,并实现了粘度在线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