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EPON在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中对配电网通信的需求,介绍了无源光网络及EPON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EPON技术在配网自动化通信中的应用,提出了在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试点工程中配电线路的EPON通信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2.
肖华  楼小勇 《青海电力》2012,31(1):57-59
通过对几种常用通信技术的比较,介绍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met passive Potical Network,EPON)以及EPON技术在西宁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中的应用。通过EPON技术的应用,为西宁配电自动化提供了可靠通信手段,有效提高了配网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等指标,为调控运行管理提供现代化监控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3.
配电钢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论述了当前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热门话题-馈线自动化技术;阐明了馈线自动化与配电网网络结构及一次设备的关系;介绍了环网配电的几种接线方式以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四种控制模式;探讨了实现配网馈线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鉴于国内配电系统现状,提出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首先应立足于试点工程,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结合扬州地区配网自动化工程及4年的运行经验,分析了光纤连接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单串口的光端机为基于虚拟总线技术的多路数据传输光端机的解决方法,并以扬州地区配网一、二期工程为例,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并给出了智能建筑配电自动化子系统的实施方案。探讨了基于现场总线的智能建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测控设备配置原则,并对该系统以及测控元件的安装、布线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论述了当前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热门话题——馈线自动化技术;阐明了馈 线自动化与配电网网络结构及一次 设备的关系;介绍了环网配电的几种接线方式以及馈线自 动 化技术的四种控制模式;探讨了实现配网馈线 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鉴于国内配电系统现状, 提出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首先应立足于试点工程,取得经 验后再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光电技术智能配电终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对于终端设备的智能化与精准度要求越来越高,鉴于光电测量技术在高压网的成功应用,设计一款基于法拉第光电效应的智能配电终端产品用于配电自动化建设.信号处理部分由光模块、低压模块、事件顺序记录模块、远动终端单元模块以及电源模块组成,各个模块都具有独立的事件处理与运算的微控制单元,并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传递数据.产品突出了体积小巧、支持带电安装,量程宽、精度高、全绝缘、耐高温等技术特点.可实现故障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能更好地替代传统的配电终端.  相似文献   

8.
施怡真 《低压电器》2007,(21):27-30
介绍了基于DeviceNet现场总线的配电自动化技术.通过DeviceNet通信适配器进行硬件连接,构建DeviceNet网络.使用组态软件SEARI-KingView编制了人机界面,实现了对DeviceNet网络上配电设备的监控.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助于提高配电监控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视、控制和分析应用,为配网调度和配电生产服务提供核心技术支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运行是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湖南省电力公司2011年启动了长沙河西麓谷配电自动化建设工程,该工程采用"主站+通信汇集型子站+配电终端"的三层构架,实现试点区域配电终端接入、配电SCADA和馈线自动化功能,建设基于IEC61968的信息交换总线,与生产管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度自动化、配电GIS等系统进行互联与集成,实  相似文献   

10.
配网网络结构复杂、设备繁多,图模变化频率高,导致配电自动化运维的图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当前配电自动化系统图模维护和管理的方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变化量的图模多版本分层订阅机制。通过源端唯一的配电网设备异动管理,分层次订阅数据、拓扑结构的变化量,采用数据库多版本管理机制构建设备数据结构。通过快速构建设备间的层次结构和拓扑结构,按版本对配网图模进行对比和更新,全面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图模的正确性,提高配网图模的维护效率,保证了基于配电网模型开展研究分析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使用的传统电路交换技术已无法满足发展智能电网的需求。文章提出杭州地区电力调度软交换系统建设方案。对其中软交换的系统定位、组网方式、IP终端接入模式、呼叫路由组织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并确定使用行政软交换承载网作为该系统的承载网。该方案可为电力调度软交换系统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ZigBee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无线网络技术,目前在近距离无线网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详细介绍了Zigbee无线技术的组网原理、地址搜寻及传输模式。然后通过Maxstream公司的Xbee/Xbee-ProZB开发套件,采用簇状网络拓扑结构,构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并且对网络终端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在本实验中采用标识符地址识别法实现数据传输,实验证明:利用XBEE模块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数据可靠传输,完全可以满足无线局域传感器网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测量和自动控制领域,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总线技术在虚拟仪器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概念、构成和特点;详细阐述了总线技术在虚拟仪器中的发展及应用;结合PXI、LXI总线技术,最后得出结论:基于PXI总线的虚拟仪器将成为市场主流,网络化测控将是虚拟仪器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4.
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虚端子多视角图形化查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方便辅助设计人员与调试人员以不同的视角快速准确查看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SCD)中各设备的虚端子及其连接关系,研究了多视角图形化查看方法。运用图形化技术,以宏观图直观显示每个智能电子设备(IED)与其各发送、接收设备之间的虚端子宏观联系。从2个IED之间的某组虚连接、某IED的全部输入(或全部输出)虚连接、某发送控制块详情等多个视角,展示各设备之间虚端子的关联关系。通过图形化操作实现宏观图与子图之间、多个IED之间的切换。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座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调试,大幅提高了查看与检查设备虚端子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辅助智能变电站配置描述(SCD)虚端子的快速设计,研究了一种SCD中设备虚端子图形化生成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技术思路,阐述了手工快速关联、基于已有模板辅助查找与定位候选输出虚端子、复制间隔或设备的虚连接到相似目标设备等关键技术。运用图形化技术,分区分栏显示IED的已关联虚连接、输出虚端子及其发送源、待关联的输入虚端子,快速定位发送设备的输出虚端子,采用图形化拖放进行手工关联。针对某接收设备某输入虚端子,以已有SCD中相关设备的虚连接为模版,对虚端子描述与关键词匹配,辅助快速找到相近的各候选虚端子,自动生成目标设备的虚连接。采用Qt C++实现了该系统,它已成功运用于实际变电站设计,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虚端子的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GPIB-VXI控制方式的虚拟仪器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流行的总线连接方式中,VXI总线形式被自动化测试系统广泛采用,讨论了基于GPIB-VXI控制方式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构成,研究了混合总线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构成方案,由主控计算机通过GPIB总线实现对连接在该总线上的VXI总线仪器和GPIB总线仪器的控制,这种实现方案提高了系统构成的灵活性,降低低了系统成本,使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电力传输网络中普遍存在共享光纤虚拟保护环的情况,以实现完全保护,达到组网灵活、简单的目的.文章介绍了几种针对虚拟共享保护环的组网方案,并对其进行理论和应用效果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当复用段通过双节点带通道环,且两环在双节点间共用一对光纤时,建议采用虚拟通道SNCP保护,方法简单,组网灵活,能够实现断纤及节点失效保护,为电力传输网提供了较为简单、实用、安全的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前智能变电站广泛采用“智能终端+合并单元”过程层设备,但该方式合并单元无法满足“装置内部单一元件的损坏不能造成保护误动作”的基本要求。同时过程层设备间报文大多为一帧模式,一旦报文出现异常往往会导致保护误动。为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提出了采集和控制完全双重化的新一代装置架构,探讨电压无缝选择技术、延时可测交换技术、过程层组网、插值算法等关键技术。新一代采控装置大幅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动态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态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较大区域电网动态参数实时联网监测以及瞬时电能事件发生时,历史数据的分析一直是便携式监测仪器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在虚拟仪器平台上将过程控制中的现场总线(process field bus,PROFIBUS)和实时控制系统相结合,设计了区域电网动态电能质量的多点实时监测系统,通过PROFIBUS网络的组态,实现了对闪变、电压跌落等动态电能质量参数的连续实时跟踪、数据传输、存储以及在线分析。最后在实验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对电网动态电能参数实时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