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美国特里达因铸造镁公司(TeledyneCast Products)和道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Ltd.)等在熔炼镁合金时使用的保护气氛是空气中包括少量的六氟化硫(SF_6),例如,空气 0.2%SF_6或空气 50%CO_2 0.3%SF_6。他们使用六氟化硫作为熔炼镁合金的保护气氛已有十年历史,铸件质量好,无熔剂夹渣。  相似文献   

2.
SF_6是目前发现的在电离层释放作用效果较好的化学物质之一,本文依据SF_6在电离层的作用过程,从释放过程、扩散迁移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三个角度对SF_6在电离层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释放过程中通过计算SF_6在电离层的气化率,评价释放器内SF_6在电离层的利用率;扩散迁移过程中通过计算SF_6在电离层内的扩散系数,评价SF_6在电离层的停留时间以及形成电离层空洞的时间;化学反应过程通过计算分析SF_6的分子结构、反应焓变、反应速率,评价SF_6在电离层内参与消耗电子的快慢。研究结果表明,SF_6气化率较高,释放利用率高;扩散系数较小,干扰持续时间较长;具有较好的电子吸收能力,与电子反应为放热放应,即SF_6是较为理想的用于电离层释放的物质,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化学物质在电离层释放的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SF_6是目前发现的在电离层释放作用效果较好的化学物质之一,本文依据SF_6在电离层的作用过程,从释放过程、扩散迁移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三个角度对SF_6在电离层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释放过程中通过计算SF_6在电离层的气化率,评价释放器内SF_6在电离层的利用率;扩散迁移过程中通过计算SF_6在电离层内的扩散系数,评价SF_6在电离层的停留时间以及形成电离层空洞的时间;化学反应过程通过计算分析SF_6的分子结构、反应焓变、反应速率,评价SF_6在电离层内参与消耗电子的快慢。研究结果表明,SF_6气化率较高,释放利用率高;扩散系数较小,干扰持续时间较长;具有较好的电子吸收能力,与电子反应为放热放应,即SF_6是较为理想的用于电离层释放的物质,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化学物质在电离层释放的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六氟化硫(SF_6)是大气环境中常用的示踪剂,是电力行业的灭弧物,在外太空环境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就SF_6在电离层环境中的应用作了综述,从SF_6空间主动释放试验、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在动力三个方面对SF_6作了详细论述,然后指出了SF_6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SF_6绝缘设备在应用期间所产生的气体泄漏事件会降低其绝缘性能,还会污染环境。对变电站SF_6气体绝缘设备建立实时监测系统,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激光摄像仪采集SF_6气体状态,并且通过图像特征获取措施精准定位泄漏源,并且评估和判定泄露量。该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了SF_6气体泄漏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SF_6密度继电器在高压电气设备中的应用及其定期校验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早期手动校验设备的不足,阐述了基于自动控制压力的智能SF_6密度继电器校验仪的特点,并对其核心器件以及软件流程进行了分析。智能SF_6密度继电器校验仪压力测量准确度0.05级、温度测量误差小于0.2℃、加减压力的速度可以控制在0.001 MPa/s以内,且具有将其他温度下SF_6气体压力换算为20℃时压力值的功能。智能SF_6密度继电器校验仪具备了对SF_6气体密度继电器进行自动检定和进行现场检定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电站出线竖井的GIL电缆有SF_6重气泄漏的可能性,需要对竖井内的通风系统和气体扩散进行研究。分析SF_6重气泄漏扩散的原理和物理过程,应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竖井内的SF_6重气扩散规律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格栅结构和不同泄漏量条件下,SF_6的浓度分布及扩散情况,为此类水电站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浇注固定电流互感器(CT)用聚氨酯吸附SF_6气体是否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产品检漏存在影响的问题,制作样块并研究了聚氨酯对SF_6气体的吸附能力,并与环氧树脂的吸附能力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聚氨酯对SF_6气体的吸附能力远高于环氧树脂的,且随着聚氨酯材料发泡数量的增加其对SF_6气体的吸附能力增强,故采用包扎法对GIS产品进行检漏时需要考虑浇注材料聚氨酯吸附的SF_6气体的影响,并采取措施以避免误判产品泄漏。  相似文献   

9.
压力式SF_6密度控制器通过压力测量对气体绝缘设备内SF_6气体密度进行监视,一般具有温度补偿功能。对密度控制器进行定期现场校验是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根据SF_6气体特性及密度控制器温度补偿原理分析密度控制器的温度补偿问题及其对现场校验的影响,选择现场校验压力点,明确精度要求,并根据密度控制器与设备本体的连接方式提出校验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动压标定激波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采用冷氢驱动SF_6气体的高动压标定激波管,我们用它获得了278.4kg/cm~2的激波阶跃压力。实践证明,采用SF_6气体不仅可提高阶跃压力,而且可用来进行高动压标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SF_6断路器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在生产中的大量使用,对于SF_6气体的性能以及多种指标如微水含量、压力等多方面对设备的影响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对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存在的问题、如何预防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SF_6混合气体在高压变电站、地下变电站、高压开关设备中有了许多重要的应用.对SF_6气体充放回收的研究已经势在必行。为了进行这项研究。研制了由膜式压缩机和波纹管密封无油泵组成的循环机组对SF_6、空气。氮气进行了抽气压缩试验。试验装置由钢瓶、压机、无油泵、各种阀门、真空测量仪表组成.严格按照特定的操作过程进行抽气压缩试验.对空气的试验表明;极限压力可达2700帕.其中压机预抽时间为156秒;第二次对氮气进行试验,达到2000帕的时间是18分27秒.其中包括预抽的156秒:第三次是对SF_6进行真空压缩回收,达到600帕的时间平均约为41分钟.经过对抽速曲线的分析发现:抽气时间几乎与气体的分子量成正比.对这种无油泵直接排大气的抽气性能作了比较.所获得的结果可以为抽重质量气体的应用设备提供必要的选用参数的估算根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LiNbO_3、LiTaO_3、Bi_(12)GeO_(20)及石英等几种压电氧化物晶体的反应离子刻蚀(RIE)。在平板径流式反应器中,当气压为3×10~(-2)托,靶功率密度为1.6~2w/cm~2时,用SF_6气体刻蚀LiNbO_3、LiTaO_3、Bi_(12)GeO_(20)的刻速分别为220、270、280/分,用CCI_2F_2刻蚀石英、Bi_(12)GeO_(20)的刻速分别为580、540/分。在同一实验装置的工艺条件下,还进行了Ar气溅射及SF_6等离子体刻蚀对比实验,并探讨了RIE中刻蚀剂、掩膜、射频功率及气压等工艺参量对刻蚀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电氧化物晶体的RIE是令人满意的;SF_6是一种较理想的刻蚀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色谱分析技术在电力用油中溶解气体、水分、芳香烃、T501添加剂、糖醛等的含量分析和SF_6气体中杂质食量分析的发展简况。  相似文献   

15.
以SF_6为光敏剂,用CW CO_2激光诱导气相Fe(CO)_5热解反应,在室温下高效率地制备出了γ-Fe 纳米粒子(20—40nm),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 SF_6为光敏剂,用 CW CO_2激光诱导气相 Fe(CO)_5热解反应,在室温下高效率地制备出了γ-Fe 纳米粒子(20—40nm),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17.
特种密封圈是为ELF系列SF_6断路器的国产化进行配套,由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和上海华通开关厂共同研制。全部密封圈分4大类计18种规格,即K型密封圈、平板密封圈、组合圈及金属粘接硫化件。密封圈采用乙丙橡胶、丁腈橡胶及硅橡胶3种胶料制成。 该密封圈按BBC标准要求进行机械寿命试验,经过连续3000次操作,各项性能均满足上海市科技结合生产重点工业会战、技术开发科技攻关项目计划任务书的要求,其中部分品种已接近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 该项目的研制成功解决了ELF系列SF_6断路器的国产化配套成龙,为我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国产化作出了一份贡献,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以超临界大火力发电机组发电1千亿度计,可节约4千万吨标准煤/年,间接经济效益显著,密封圈的国产化还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刻蚀速率及降低刻蚀表面均方根粗糙度,文章采用脉冲引出单栅极反应离子源实验研究了SF_(6)/Ar离子束刻蚀二氧化硅过程中,气体比例、射频功率、气体总流量、脉冲偏压电源的占空比、入射角对刻蚀速率、均方根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射频功率对刻蚀速率、均方根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是不同的;SF_(6)气体占比越高,刻蚀速率相对越大;随着气体总流量的增加,刻蚀速率逐渐增加,均方根粗糙度变化较小;在脉冲偏压电源的占空比较小的情况下,刻蚀速率比较稳定,均方根粗糙度比较小;入射角在不大于60°时,刻蚀速率变化较小,均方根粗糙度变化比较大;入射角大于60°时,刻蚀速率、均方根粗糙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9.
运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以6-31G*为基组,对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TN)和它的4个五氟硫基(—SF_5)取代物五氟硫基季戊三醇三硝酸酯(PPTN)、二-五氟硫基季戊二醇二硝酸酯(PDPDN)、三-五氟硫基季戊醇硝酸酯(PTPN)和四-五氟硫基季戊烷(TPNT)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它们的分子几何构型,进行了振动频率分析,计算预测了它们的密度、热力学函数、爆轰性能和可能的热分解引发键的解离能。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中,PPTN的密度和爆轰性能更好,且PPTN的稳定性优于PETN;随着—SF_5数目的增多,化合物的密度增大;但—SF_5数目过多时,化合物的爆速和爆压反而降低。PPTN的能量和稳定性满足高能量密度化合物(HEDC)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SF_(6)分解组分进行检测是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以确保设备能安全稳定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仿真软件Materials Studio对SF6的两种特征分解组分气体在Mo3N2表面上的吸附过程进行理论计算。从吸附能、吸附距离、转移电荷、带隙、能态密度图等方面对其在传感器领域的可行性做了评估。结果表明,Mo_(3)N_(2)上对H_(2)S,SO_(2)F_(2)的吸附能均大于0.800 eV,且SO_(2)F_(2)气体分子在吸附后发生形变裂解,Mo_(3)N_(2)基底的原子排布些许错位,均为化学吸附。Mo_(3)N_(2)吸附两种气体后带隙降为0,转变为金属性。本文的所有理论计算研究对检测与清除SF_(6)分解组分气体的材料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