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工程及观测概况1.1工程概况安砂水电厂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安砂镇,大坝为宽缝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269m,最大坝高92m,坝顶长度168m ,共10个坝段,右岸1~4坝段及左岸10~8坝段为实体坝段,河床5~7坝段为宽缝坝段.4~7坝段上有3个溢流表孔,8坝段内有一深式泄水孔.坝基岩石为石英砂砾岩,间有千枚岩等较弱的岩层.坝基下修造了混凝土防渗墙并下接水泥灌浆帷幕,大坝  相似文献   

2.
1 左岸大坝 左岸非溢流坝段混凝土1996年开始浇筑施工,目前左非坝段除11号、13号外,其余非溢流坝段全部已达坝顶设计高程。左岸厂房坝段及河床泄洪坝段,1997年末至1999年一季度陆续完成基础开挖并开始混凝土工程施工。目前,泄洪坝段2个坝段混凝土浇筑已达坝顶,其余坝段最低已达高程152m;左导墙坝段浇筑至高程157m;左厂1号至6号坝段混凝土已达坝顶,左厂其他坝段最低高程达142m。  相似文献   

3.
以原型监测为基础,将实测值分析与理论推导相结合,对乐滩水电站运行期大坝变形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评价。位移分析表明:坝基变形量及测值变幅普遍小于坝顶,由于分析时段内库水位变化较小,温度是影响坝体变形的控制因素;坝顶沉降量冬季大、夏季小,沿横河向呈不规则敞口"U"形分布,河谷坝段沉降普遍大于岸坡坝段;坝顶水平位移夏季向上游变化,冬季向下游变化,沿横河向呈不规则敞口"W"形分布,这与不同坝段的结构有关。挠度分析表明:坝体水平变形量随观测高程的降低呈递减规律,坝顶衰减速率快,至坝基变形趋于稳定。综合分析认为,坝体变形的时间演化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正常,大坝目前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4.
对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大坝变形监测成果的分析表明:大坝基础水平位移很小,处于稳定状态;坝基垂直位移总体呈沉降趋势,最大沉降量21.58mm,相邻坝段坝体沉降量绝大多数小于1mm,无不均匀沉降;左厂1~5号坝段等部位基础水平位移很小,坝基沉降量相对较小,无不均匀沉降;升船机上闸首坝段由于建基面高程较高,受蓄水影响不大,水平和垂直位移变化不大。总之,大坝变形量值均在设计范围内,规律合理,大坝工作性态正常,大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正1工程概况丰满水电站重建工程挡水建筑物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由左右岸挡水坝段、河床溢流坝段、河床偏右的厂房坝段组成。坝顶高程269.50 m,防浪墙顶高程270.70 m,最大坝高94.50 m,坝顶总长1 068.00m。坝体上游面采用二级配富胶凝碾压混凝土+变态混凝土+辅助防渗层的防渗结构型式。大坝共分56个坝段,其中1#~9#坝段为左岸挡水坝段,1#坝段长16.00 m,2#~8#坝段长  相似文献   

6.
故县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针对大坝渗流监测项目及运行情况,通过对该工程坝基扬压力、大坝渗流量和绕坝渗流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F5断层C445-3管水位持续升高,应该引起重视;河床坝段扬压力水位较低,河床坝段排水系统完善,运行正常;岸坡坝段、河床坝段扬压系数均小于设计值0.3,满足设计要求和大坝安全要求;坝基渗流量较小,没有产生较大的集中渗流,大坝帷幕灌浆效果良好,坝基渗流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介绍景洪水电站RCC重力坝基础处理设计情况。经勘探孔回填、地质缺陷处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防渗帷幕及排水设计和施工,景洪水电站自2009年5月5台机组全部投产以来,大坝运行情况良好。大坝在经历了正常蓄水位和高水位运行后,坝体水平顺河向坝基最大位移为5.4 mm;横河向最大位移分别为13.2 mm、12 mm;坝顶垂直位移最大下沉12.60 mm。坝基变形已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丹江口大坝右岸转弯坝段“反向”变形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江口水利枢纽混凝土坝右岸1~右3等4个坝段向上游折转60°,称右岸转弯坝段,在平面上呈向下游凸出的反拱形。运用初期,发现这几个坝段水平变形与其它直线坝段变形方向相反。其后增设监测项目、提高观测精度,全面监测坝体变形、坝基扬压力和坝踵接触面开合情况,经分析表明:转弯坝段"反向"变形并非全年发生,每年3~5月仍为正常变形,5~9月坝体升温,与两侧直线坝段热胀撑挤,产生了向下游的挠曲变形,与其他直线坝段相反,这一"反向"挠曲9月达最大值,同时坝踵基岩接触面有微小开裂,帷幕前扬压力加大。9月至次年2月热胀挤压力逐渐减小,变形又回复原状,坝踵裂缝逐渐闭合,扬压力降低。为消除坝体长期反复撑挤变形,避免坝踵周期性开裂,保证坝基防渗质量,今后当大坝加高时,应针对"反向"变形产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处理。建议对初期坝顶附近的灌浆横缝采用锯缝(钻成空缝)处理,下游坡加厚及坝顶加高新浇筑混凝土横缝填软垫层,以消除热胀撑挤作用,进行坝基渗控补强处理,并继续加强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梅山水库大坝河床坝段变形规律,定量识别各因素对河床段变形的影响,通过分析大坝10#和11#垛坝段的变形监测资料,建立回归统计模型进行拟合,再选取典型特征年(2021年)监测数据进行各分量的分离。结果表明:水库河床坝段其X向位移较小,Y向位移呈年度周期性变化;谐波因子的逐步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反映变形规律,复相关系数为0.8~0.95;河床坝段的位移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情况 1.1工程概况 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工程是以农田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及坝后式电站组成.大坝是在原坝体的基础上加高22.6m,工程按中型三等设计,为混凝土闸坝工程.大坝由右至左共九个坝段,0、Ⅰ、Ⅷ坝段为非溢流坝段;Ⅱ坝段设两个冲砂底孔;Ⅲ~Ⅴ坝段设五个泄洪中孔;Ⅵ坝段设一个冲砂底孔;Ⅶ坝段依次设灌溉引水孔和发电引水孔.加坝后坝顶高程为637.6m,最大坝高为49.6m,坝顶长208.6m,大坝常态混凝土16万m3.  相似文献   

11.
本工程等别为Ⅲ等,属于中型水利工程。挡水建筑物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方位角为N87.662°W。坝顶高程为1257.30m,河床段建基面高程1197.70m,最大坝高59.6m,最大底宽57.37m,坝顶宽度6.0m,坝顶长317.8m。大坝通过计算确定坝顶及建基面高程及大坝坝基面的应力和稳定分析,最终完成重力坝设计。  相似文献   

12.
<正>溪洛渡水电站河床部位建基面高程为324.5 m,2009年2月25日大坝基坑开挖完成,3月15日通过大坝建基面专项验收,3月27日开始大坝主体混凝土浇筑,2009年底河床13号~19号坝段混凝土最低浇筑至高程341.00 m,最高浇筑至高程359.00 m。  相似文献   

13.
对混凝土坝来说,影响大坝变形的主要因素有水位、气温、坝体混凝土温度和时效等。本文对石门拱坝7号、9号、11号坝段实测位移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坝顶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以及水位和气温对坝顶水平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 概况石门水库大坝是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88m,坝顶高程620m,总库容1.05亿m~3。坝体中部开设六孔7m×8m泄洪大孔口。基岩主要由石英岩、云母石英片岩组成。工程于1970年动工,1973年基本建成。坝体布置有大量的内部观测仪器,变形观测由五条视准线、四条垂线和七个沉陷点组成。视准线测点布置在7~#、9~#、11~#坝段与左右拱端,分别监测坝顶水平位移,垂线布置在8~#坝段,用以监测坝体不同高程相对514m高程基岩的变形。 (二) 坝顶水平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15.
以某碾压混凝土坝7号坝段异常变形作为分析实例,根据坝体实测温度场,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坝体温度变化对大坝水平位移的影响,采用混合模型法反演坝体弹性模量。分析结果表明,水位变化对7号坝段水平位移影响幅度在合理范围内,由于坝体温度场受气温影响小,温度分量占比较小,导致库水位分量占比相对较大,因此水平位移表现为与库水位相关性明显;考虑坝体温降及测值突变影响,坝体不存在明显趋势性位移;坝基趋势性位移主要发生在蓄水过程中,正常运行以来坝基向下游变形仅1 mm左右,不影响大坝安全运行。该结论为大坝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混凝土坝来说,影响大坝变形的主要因素有水位、气温、坝体混凝土温度和时效等。本文对石门拱坝7号、9号、11号坝段实测位移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坝顶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以及水位和气温对坝顶水平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朝山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云县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是澜沧江梯级规划中紧接漫湾水电站的下一个梯级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压力引水隧洞、地下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及长尾水隧洞等组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全断面碾压,最大坝高111 m,坝顶长460.39 m,坝轴线为折线,坝顶高程906 m。 按照《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大朝山水电站坝体水平、垂直位移监测设计由LA1,LA2两套真空激光准直自动化系统分别测量右岸机组进水口坝段和左岸河床坝段的水平与垂直位移。系统端点垂直位移由LS1静力水准系统校准,在左岸灌浆排水隧洞内设置一套双金属管标为静力水准系统提供垂直  相似文献   

18.
《大坝与安全》2013,(5):62-62
据中电新闻网11月12日,世界第一高拱坝——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左岸最后一个坝段13号坝段混凝土浇筑到设计高度305 m。至此,水电七局承担施工的左岸1~13号坝段施工全线到顶。据了解,大坝左岸1~11号坝段先后于2013年8月10日、9月28日浇筑到顶;11月3日、11月12日,12、13坝段浇筑到坝顶高度305 m。开工至2013年11月,垫座混凝土完成约55.9万m3,大坝左岸完成混凝土约268.9万m3,累计完成钢筋制安3.6万t。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大坝的安全,从渗流的角度先对棉花滩大坝扬压力进行定性分析,再用统计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并分离2007典型年各测点分量的年变幅值,计算坝基扬压力折减系数。结果表明:坝基扬压力主要受上游水位、温度、降雨、时效的影响,沿坝轴线各测点扬压力测孔水位变化总体呈河床坝段较低、两岸坝段较高分布;沿横向(即上下游方向)的扬压力监测断面水位总体从上游至下游测孔逐渐降低;大坝的扬压力总体正常,并未超出设计值。  相似文献   

20.
夏文泽 《水力发电》1992,(11):42-45,19
铜街子水电站是大渡河下游最末一级电站。根据铜街子地区特定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大坝主体部分的坝型选择为混凝土重力坝,两岸副坝则为当地材料坝,其中,左岸是400多米长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是100多米长的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大坝坝顶总长1028.6m,坝顶高程479m,最大坝高82m。由于坝基地质条件差,在厂房坝段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