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入侵检测是保护系统安全的重要途径。给出了入侵和入侵检测的概念,说明了入侵检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多种入侵检测方法和数据监测技术以及一些相关技术,最后讨论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入侵检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勇  茅兵 《计算机科学》2001,28(7):42-45
1 引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的普及和深入发展,计算机系统安全已成为计算机科学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研究包括设计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支持该策略的形式化安全模型,然后通过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审计等技术使安全模型在计算机系统中得以实现,使之成为针对各种系统入侵的防御屏障。然而近年来随着系统入侵行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需要入侵检测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的工 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影响,人类已经 开始离不开网络。但是,网络安全技术的 相对滞后使得网络安全事件逐年增加, 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由此带来的经济损 失也是惊人的。 根据CSI(Computer Security Institute)和FBI的调查,在2001年,有 91%的受访机构发生过安全事件,其中 64%因为安全事件遭受经济损失,总的损 失金额达到$377,828,700,与2000年的 损失金额$265,589,940相比有了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基于专家系统的技术、统计分析的技术和生物系统模拟的技术三条主线对入侵检测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种检测技术及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了评论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网络互联已成为人们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流的有力手段。与此同时,由于保护许多涉及国家军政、经济工商业情报以及一些私人数据等敏感信息的需要,或者实际工作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业内关注。但是,由于系统脆弱性的客观存在以及各种各样入侵行为的存在,使得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难度大为提高。据美国 General Account-lug Office(GAO) 1996的报告,在 1995~ 1996年,有25000次对美国政府机关计算机系统的入侵,至少有10个关系到98%政府预算的主要部门曾受到攻击,而…  相似文献   

6.
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ternet》2002,(5):86-88
  相似文献   

7.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入侵检测是提高网络安全性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并详尽分析了几个实际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最后简要总结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入侵检测系统中检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从基于专家系统的技术、基于统计分析的技术和基于生物模拟的技术3个方面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它们各自的特点、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华能国电作为一家境内外上市并拥有十几家电厂的独立发电公司,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在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公司越来越认识到信息的价值,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也迫使我们打破信息封闭,实现公司与各电厂及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目前,公司总部及下属公司机构都建设了内部的局域网络体系,下属分公司通过DDN专线实现与公司总部的联接,实现了整个企业集团的报表、数据和办公文件的实时传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就要求华能国电信息系统必须具备坚固的安全措施以保护公文、商业信息及个人资料,同时还要求系统的安全性设置必须足够的灵活以满足系统应用的复杂性、多样性。 在华能国电整个系统进行的安全设计、招投标以及随后的网络安全系统使用过程中,对安全系统的使用以及技术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本文结合了华能国电招标的实例,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情况以及技术发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编者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外不但有多个实验室在从事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并已完成一些原型系统和商业产品,但国内的研究现状相对落后,下面介绍几个国外的产品。ICisco公司的NetRanger 1996年 3月, WheelGroup基于多年的业界经验推出了NetRanger。产品分为两部分:监测网络包和发告警的传感器,以及接收并分析告警和启动对策的控制器。 NetRanger以其高性能而闻名,而且它还非常易于裁剪。控制器程序可以综合多站点的信息并监视散布在整个企业网上的攻击。 NetRanger在全球广域网上运行很…  相似文献   

11.
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入侵检测是一种重要的主动安全防御技术.本文首先概述了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通用模型和框架CIDF;接着依据不同标准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分类,井评述了各种入侵检测方法和技术;然后分析了现存的三种入侵检测体系结构.最后预测了入侵检测技术及其产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及其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入侵检测技术,主要介绍供理入侵检测系统的相关概念,特点,讨论了共基本结构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杨智君  田地  马骏骁  隋欣  周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2):2119-2123,2139
近年来,入侵检测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热点课题。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是入侵检测的主要分析方法,前者包括统计分析、模式预测、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序列匹配与学习、免疫系统、基于规范、数据挖掘、完整性检查和贝叶斯技术,后者包括专家系统、基于模型、状态转换分析、Petri网络、协议分析和决策树,其它还有报警关联分析、可视化和诱骗等分析技术。入侵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分为集中式结构和分布式结构,高性能检测技术、分布式构架、系统评估、标准化和安全技术融合是其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许超  钱俊  史美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12):2124-2126,2135
利用评测数据集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评测是目前可行并且有效的评估手段,数据集包括背景流量和攻击流量两部分。背景流量的设计和模拟非常重要,因为背景流量体现实际网络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SMTP和POP3日志聚类的建模方法用于入侵检测评测数据集中SMTP流量的模拟,保留了网络和用户的特征,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可以根据评测需要灵活定制SMTP流量。  相似文献   

15.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一种主动检测系统,在入侵预警、实时阻断或隔离攻击等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出发,对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归纳和比较了各种系统的优缺点。最后,总结了入侵检测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数据包采样方法是提升数据包处理能力很好的方法 ,在网络流量监测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 ,传统的数据包采样算法应用在 IDS中会极大降低入侵检测率。针对入侵检测的特性 ,利用攻击流量和正常流量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包采样方法 ,在保证检测率的前提下 ,极大地提升了 IDS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夏欣  胡滨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2):5378-5380,5513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一种不同于防火墙的主动保护网络资源的网络安全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计算机网络共享资源的进一步增强,入侵活动变得复杂而又难以捉摸,单一的、缺乏协作的入侵检测系统已经满足不了应用的需要.公共入侵检测模型则对入侵检测系统的组成架构,数据交换的格式,协作方法等进行了标准化.在论述公共入侵检测框架模型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如何使用轻型目录访问协议进行组件通信.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是信息安全保障领域的重点技术之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正在向着多结构、多方法、多应用领域的方向发展。针对这个发展趋势,综述了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情况,包括基本概念、系统模型、检测方法、应用领域等,其中重点分析了系统模型和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趋势。同时,也介绍了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新型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比较现有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的各自有缺点,结合PC系统的应用环境与安全要求,提出了应用于PC系统的安全技术方案,并进一步指出了今后个人防火墙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IDSs) detect potential attacks by monitoring activities in computers and networks. This monitoring is carried out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data pertaining to users and organizations. The data is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ources – such as system log files or network traffic–and may contain private information. Therefore, analysis of the data by an IDS can raise multiple privacy concerns. Recently, building IDSs that consider privacy issues in their design criteria in addition to classic design objectives (such as IDS’ performance and precision) has become a priority.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axonomy of privacy issues in IDSs which is then utilized to identify new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in the field. In this taxonomy, we classify privacy-sensitive IDS data as input, built-in and generated data. Research prototypes are then surveyed and compared using the taxonomy. The privacy techniques used in the surveyed systems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based on their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precision of the IDS. Finally, the taxonomy and the survey are used to point out a number of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