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克拉玛依风城油田重检3井区齐古组油藏为低阻、稠油油藏,存在能量较大的边底水,且层内束缚水饱和度较高,采用单一的测井识别方法识别油层难度高,容易产生误判,导致油藏开发风险大,部分井射孔即出水,高含水关井数占总井数的10%.提出了使用侵入因子与视自然电位差交会图来精细解释水层的综合判别法.根据重检3井区的试油数据,制作侵入因子与视自然电位差交会图版.结果显示,侵入因子小于0.09、视自然电位差小于-40mV时,显示为水层.采用综合判别法对重检3井区进行了二次解释工作,识别出原来解释为油层的3个层段为水层,对DZ3378井实施堵隔水,封隔器位于501.3m处.实施堵水后,该井含水由堵水前的88.6%下降至73.1%,周期产油量增加了1.5倍.视自然电位法减少了侵入带地层电阻率、泥浆滤液地层电阻率、孔隙度和岩电参数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油水层判别的相对精度,有效降低了误判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HQ地区长6储层受多期沉积、成岩作用及构造等因素控制,影响储层渗流和产能的因素较多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储层常规测井资料预测试油产能的分析方法。依据达西产能预测基本方程,并结合油田区块地质特征和生产状况,选取储层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密度、声波时差、俄罗斯阵列感应、双感应和微电极电阻率为该区油气储层试油产能评价参数,将目的层段储层划分为高、中、低三种产能类型,建立了储层试油产能预测的测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多元加权评价处理方法,对该区26口井31个试油层段进行了试油产能检验。检验结果表明,21口井26个试油产能层段预测评价结果与试油产能结果吻合,试油产能预测符合率达到83.9%;采用该方法克服了单一或局部参数值不能准确表征储层渗流及其产能的缺陷,有效提升了低渗储层产能预测的定量分析及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气田已发现多个致密气藏,其中山2段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山2段储集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储层含气与否,其测井响应的差异性较小,尤其利用单一常规测井方法不能有效识别气水层。以子洲气田山2段致密气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气水层测井响应特征的翔实分析和深入解剖,得知三孔隙度测井对致密气水层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对物性较差的气层、气水同层与水层识别精度较低。为了突出致密储层中气体对测井响应的贡献量,利用密度和声波时差测井构建了视波阻抗参数,进而制作了用于识别研究区致密气层的视波阻抗-补偿中子交会图版。利用该图版对研究区致密储层气水层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与气测录井、试气成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较有效地识别致密储层的流体性质,对相邻区块内的流体性质识别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洪  何爱国  覃成锦 《中外能源》2010,15(11):50-52
根据渗透率、压力、含气量等参数,可将煤层气储层分为Ⅰ类储层(好储层)、Ⅱ类储层(中等储层)、Ⅲ类储层(差储层)3大类。其中,Ⅰ类储层又分为高压高渗厚层状储层、高压高渗多层储层、高压高渗富气储层、高压高渗低含水储层;Ⅱ类储层又分为高压中渗薄层状储层、低压高渗中等含气储层、低压高渗贫气储层;Ⅲ类储层又分为低压低渗薄层储层、低压低渗厚层储层、低压低渗多层储层、低压低渗高起伏储层、低压低渗高含水储层。对于不同类型的储层,若要保证较好的产能,需要采取配套的钻井方案:Ⅰ类储层物性较好,可采用直井压裂或低分支水平井;Ⅱ类储层物性中等,可以采用三分支水平井、四分支水平井或U型井;Ⅲ类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可采用羽状多分支水平井或丛式井,储层非均质性越强,羽状井主分支数应该越多。  相似文献   

5.
低孔低渗复杂油水层的油水同层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雪 《中外能源》2009,14(5):61-64
针对低孔低渗储层束缚水饱和度高、油水同层发育、偏油同层与偏水同层识别技术不完善、射孔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以大庆西部外围某油田为例,利用依据压汞资料反演所求取的含水饱和度Sw与依据油水两相渗流实验所求取的束缚水饱和度瓯的交会图,能较好的识别偏油同层、油水同层及偏水同层,符合率达77.8%,该方法对低孔低渗储层油水同层识别及射孔方案编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梁珀  张磊 《中外能源》2012,17(2):57-59
储层中隔夹层引起的渗流差异,是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隔夹层研究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腰滩油田阜一段储集岩以细砂岩为主,孔隙度为9.27%~14.94%,平均为11.4%;渗透率为(0.46~16.09)× 10-3μm2,平均为3.38× 10-3μm2,属低孔、低-特低渗储层.针对阜一段储层特征,以岩心物性为基础,测井资料为依据,将腰滩油田隔夹层分为两类,即:泥岩夹层和泥质砂岩夹层.在建立隔夹层测井识别标准基础上,对单井隔夹层进行系统识别,并做多井对比,从而得出隔夹层空间分布特征.阜一段储层内隔夹层以泥岩夹层为主,该类夹层主要发育于储层下部;泥质砂岩夹层较少,主要发育于储层上部.隔夹层的井间差异较大,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井间对比显示,阜一段储层内隔夹层分布较广的主要有3层,其中3号夹层全区均发育,1号与2号夹层局部发育.  相似文献   

7.
高霞  谢庆宾 《中外能源》2006,11(6):28-32
低电阻率油气藏是一类非常规储层,其控制因素复杂。电阻率低是沉积、储层、成岩等内因所致高束缚水饱和度以及构造、地层流体性质及泥浆滤液侵入等外因的综合影响造成的。不同地区的低阻油层成因机理不同,其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列举的核磁谱差分和谱位移法、纵波等效弹性模量差比值法、薄层测井、多井储层表征技术等,在不同类型低阻油层的识别和评价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化子坪西区主要含油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2、长6油层组,属于低渗透致密油藏,储层"四性"关系复杂,自然产能极低,只有经过压裂改造后才可获得经济产能。目前该区整体产能低下,开发效果较差,需要进行加密、补孔、层系调整等措施,因此利用岩心分析、孔渗物性、试油试采等资料并结合测井资料对该区"四性"关系和物性下限进行研究,为综合治理方案选井选层提供地质基础支撑。研究表明:长2油层组地层岩性主要为褐灰色油浸细砂岩、浅褐灰色油斑细砂岩,为低孔低渗储层,孔隙度下限大约为8.2%,渗透率下限为0.55×10~(-3)μm~2,工业产能油层孔隙度在8.2%以上,渗透率在0.55×10~(-3)μm~2以上,地层电阻率在11.8Ω·m以上;长6油层组地层岩性为砂泥岩互层,主要以差油层为主,为特低孔、特低~超低渗透储层,孔隙度下限大约为6.5%,渗透率下限为0.17×10~(-3)μm~2,工业产能油层孔隙度在6.7%以上,渗透率在0.3×10~(-3)μm~2以上,地层电阻率在15.9Ω·m以上。  相似文献   

9.
荧光显微图像技术将荧光显微技术与图像的定量分析技术相结合,以储层中油水分布的显微特征为研究对象,从微观的角度直接观察岩石中烃类的不同成分、含量及油水在岩石中的赋存状态,量化分析样品中油、水含量,得到含油率、含水率、面孔率等量化指标,利用荧光图像显微参数识别油水层。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油水关系复杂,各油层组储层物性及原油性质差别较大,流体性质识别难度较大。不同区块不同层位荧光显微图像特征差异较大,根据近几年的试油资料,利用定量处理参数结合图像特征,建成了齐家-古龙凹陷葡萄花、西部斜坡区萨尔图以及齐家凹陷高台子油水层识别方法。利用该项技术,在松辽盆地探井中浅层荧光显微图像分析及定量处理55口井851块样品,解释502层,试油37口井82层,可统计80层,符合71层,符合率达到88.8%。  相似文献   

10.
东辛北带古地貌形态具有“三扇两沟”特征,沙四段发育大套近岸水下扇和滑塌浊积扇砂砾岩体。沉积相带对砂砾岩体储集物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扇中亚相物性最好,发育中孔中低渗储层;扇缘亚相、滑塌浊积砂砾岩次之,为中孔低渗储层:扇根亚相物性最差,属于低孔低-特低渗储层。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成藏条件较好,油气藏产量较高;滑塌浊积砂砾岩体由于物性较差,故油气藏含油气充满度较低,含水较高。  相似文献   

11.
对于低孔、低渗的扶杨油层,次生孔隙的存在能够有效改善渗流条件,提高单井自然产能,使难采储量动用潜力大大提高。分析了低孔、低渗储层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机酸和碳酸的溶蚀作用,大气水淋滤作用,地层有较高含量的可淋滤矿物,超压、断层活动促使溶解介质从产地向溶解层作较大范围的高速流动。同时,指出了长期继承性发育构造的隆起,集中分布的T2断层。与断层结合较好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沉积微相有利于次生孔隙的连片发育。对大庆长垣西部地区次生孔隙发育有利区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齐家北油田、龙23区块为次生孔隙有利发育区,他拉哈地区为次生孔隙较有利发育区,其他酸性流体浓度较高的区块需进一步落实;在密井网条件下,可依据各并区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发育情况及碳酸盐含量的多少预测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2.
张勇  苏国军 《中外能源》2006,11(2):29-33
周期注水是通过周期性地改变注入水量来改善低渗油藏和裂缝孔隙性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一项技术。金南3号油田是苏北盆地金湖凹陷2001年投入注水开发的低渗断块油田,因油水井水力压裂改造造成油田注采井距适应性变差,部分油水井出现水窜现象,导致油田开发效果差。2003~2005年选择试验区进行周期注水试验,有效地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文章从周期注水驱油机理入手,结合金南3号油田周期性注水试验区试验成果,论述了低渗断块油藏周期性注水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杨松  刘洪发  陈颖 《中外能源》2014,(11):51-55
塔河一区为辫状河平原亚相分流河道沉积的底水油藏,夹层较为发育。纵向上发育3套夹层,与相邻储层物性差异大,遮挡效果明显;平面上夹层展布面积小,但多套夹层相互遮挡,形成较大的遮挡范围,对剩余油控制作用明显。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研究剩余油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是开展调整挖潜的基础。针对塔河一区3套夹层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应用剩余油测井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剩余油的分布。结果表明,塔河一区夹层控制型剩余油主要有两种类型:由于夹层遮挡形成的低渗部位剩余油及高部位的井间剩余油。结合夹层纵向分布及平面遮挡连片的展布特征,通过生产直井低渗段剩余油,在井间动态关系明显的井组应用井组优化,挖潜井间剩余油,通过注入介质改变井周压力场,实现对井周剩余油的调整挖潜,取得明显增油效果。经过两年的矿场实践,油藏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近年新增储量渗透率低、品质差,未动用储量开发难度大,而低渗透油田投产后,如果能量补充不及时,地层压力会大幅下降,油田产量迅速递减。为提高开发效果,大庆油田对天然能量小的低渗透油田,开展了保持地层压力的超前注水开采试验。超前注水技术能够尽快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及时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压力,减小应力敏感损害,降低油井初始含水率,避免流体性质变差,从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在大庆油田已投产的超前注水试验区块中,储层物性较差的扶杨油层超前注水效果较明显,储层物性较好的葡萄花油层单井产量提高不明显。利用室内试验、现场开发数据及数值模拟等手段确定了超前注水储层界限:大庆油田渗透率小于10mD的储层采取超前注水效果较好。这为超前注水技术在低渗透油田难采储量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董晓军  雷茹 《中外能源》2009,14(10):51-54
针对陕北气藏水锁伤害的特点,选取陕北气藏低渗砂岩储层的岩心.对其进行室内评价实验,系统评价了在不同的岩心气测渗透率、孔隙度、原始含水饱和度和不同的束缚水饱和度条件下的水锁伤害程度。可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预测低渗砂岩气藏的水锁伤害程度.具体步骤为:首先选取评价水锁伤害程度的参数,然后确定评价水锁伤害的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低渗砂岩气藏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的符合率为73.3%。同时对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不符之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驱替压力对预测结果有很大影响。综合可知,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预测低渗砂岩气藏的水锁伤害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中海油在南海西部海域的涠西南凹陷发现低渗透油气田。目前,该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特低渗(渗透率小于10×10-3μm2)油藏储量所占比例大,如何提高低渗透储层产能,如何有效动用储量,以及注水开发可能存在注入能力低等。由于地层原油黏度低,油质较轻,注气开发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此外,该油田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大量伴生气,有足够的气源。因此,采用油田伴生气回注是值得探索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为此,有必要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对低渗透油气田的注入方式进行评价优选,为编制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提供依据。选取涠洲某油田流沙港组低渗透储层,通过室内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综合评价了衰竭、水驱、气驱、气/水交替驱替时的驱油效率和渗流特征,从而为注水、注气驱提高采收率开发方式的选择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和参考。实验结果表明:衰竭式开采方式效果最差,注水比注气效果要好,注液化气前置段塞+外输气驱的方式,能够达到最好的驱替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海涛 《中外能源》2010,15(5):53-56
到2008年底,新村油田古26区块共有油水井272口,其中注水井99口,抽油井173口。累积产油85.3235×10^4t,采出程度9.44%。区块开发初期,采用反九点法采油井网开发,区块油井见水快,产量递减快,地层压力分布不均衡,表现出明显的裂缝性油田注水开发特征。通过实施线性注水,有效减缓了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快、产量递减快的矛盾,线性注水前后,因含水上升造成产量递减占区块递减构成比例有所减少,由2003年的14.10%减少到2007年的5.17%,减少8.93个百分点;2004~2006年注采系统调整使区块产量递减率分别下降了1.35%、0.36%和0.70%;线性注水前后对比,非主力层产出由31.1%上升到32.2%,非主力层吸水由29.5%上升到36.3%。利用采油速度、递减率、地层压力、存水率等开发指标对古26区块线性注水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