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吴宗敏先生的职业是广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室内与环境设计系主任、副教授,同时又是广州室内设计界最具影响力的专注研究餐饮空间设计的设计师。正是这样的“双师”身份,又经过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催生了他的一句名言:“设计就是策划”。于是,他由此而获得了餐饮界赫赫有名的设计策划大师的称号。由于吴教授的设计作品的影响力和他的艺术设计造诣以及他的设计策划理念大大地超越了他的“双师”身份而明显的超越了设计的本身价值,甚至在他的作品上烙印了浓郁的时代色彩,提升了设计文化的品味,在我看来,这是非常难得的,由此也使我萌生了采访他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2.
章俊华 《中国园林》2003,19(12):11-15
户田芳树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是“看”、“体验”、“描述”,作品中充满了流畅的曲线、大面积的缓坡草坪、通畅简捷的空间、散置的构筑物、蜿蜒的小溪流水以及似水墨画般的水中倒影。这些作品在表现“自然的再现”、“自然的体验”的同时,更注重对“自然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英国景观大师杰弗里.杰利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妍 《世界建筑》2001,(4):71-73
杰弗里.杰利科(1900-1996)是英国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代表人物,他对英国乃至世界的现代景观设计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至今景观界的同行们仍对他满怀崇敬,他的设计理论及作品被视为景观专业学生必须研习的重点内容,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人类的景观》,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肯尼迪纪念碑”和“水之园”,从他的设计理论和实践中,可以间接了解英国现代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过程以及英国现代景观设计领域的理论重心。  相似文献   

4.
邓敬 《时代建筑》2006,(4):102-107
文章以徐行川近期的建筑作品四川安仁镇“建川博物馆聚落”川军抗战馆为例,解析了他在创作中的对结构、构造以及造型整合上具有特色的探索,并结合他个人背景、设计对象和工作状态的变化,对其向真实创作的精神回归作出了自己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张凯锋所有的项目都具有强烈的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于他本人对自然环境的感知,来自于他把这种感知巧妙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来自于他对自身设计项目强有力的把握。但张凯锋仍旧认为自己是一个“价值观比较保守的人”。他的“保守”是在他本人对生活的把握中产生的。感知和把握,就像张凯锋对设计的两种尺标,让他的作品充满“分寸”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在21世纪初年的中国,你可能还不认识建筑师胡越,但他设计的建筑作品,却早已家喻户晓了。胡越的设计,没有秉持某种一贯的风格,他把99%的精力放在了对下一个项目的学习和研究上,而不是满足和吹嘘上一个。他可以不计成本地投入设计项目的研发,并不看中一时挣到设计费的“快钱”。他更希望自己的设计作品可以在更长的时间里更高效地被人们使用,成为“人气建筑”。  相似文献   

7.
洋洋 《中国厨卫》2009,(11):144-147
日前,源自瑞典的伊莱克斯在伦敦公布了第七届“伊莱克斯Design Lab”设计大赛的评选结果,桂冠由瑞典隆德工程技术学院学生Rickard Hederstierna的设计作品“Cocoon茧”摘夺;第二名由中国浙江理工大学学生单鹏吴获得,他的设计作品是“采雨器”;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的LouiSFi10Sa凭“挂墙式蒸汽清洁机”获得第三名。本次大赛主题为“未来90年的家电设计”,旨在创造精心设计的产品,展示未来90年间人们将如何准备和存储食物、清洗衣物以及进行烹饪。  相似文献   

8.
孔祥云采访 《家饰》2008,(11):35-50
这位来自荷兰的设计师能够在设计界赫赫有名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的设计作品虽然怪,却有着其独特的创意美学。纵观这些年来Richard Hutten的设计作品,总是以“怪”而闻名.却又“怪”得无可厚非,充满幽默感和创意美学。对他而言.“设计不是一个理性的过程.是一个感性的过程,你可以用心感受得到,而我想做的正是要把设计变得有趣。”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扑腾了多年的设计师们,渐渐找到了驾驭风浪的感觉,似乎有了走上岸来,理理思路的闲暇。回头看自己往日的实践,思索设计的心路历程,小有顿悟,更有与同行交流一下的愿望。这便是我们开辟“设计沙龙”栏目的初衷。而形式便是邀请部分设计师或专业人士.对某件作品进行“实话实说”式的评论。 昆山宾馆的室内设计者王琼先生愿意成为第一个解剖自己作品的人。应该欣赏他的勇气,因为对自己的作品动刀动枪,毕竟是会有些“心疼”的;更有王世慰先生等诸位客观地对作品的评说,才使我们首期的“设计沙龙”有了“味道”和“色彩”。感谢各位!编者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建筑师皮亚诺的设计理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伟  薛华培  陈骁 《新建筑》2000,(6):59-61,76
研究伦佐·皮亚诺的作品,分析其建筑设计理念,从思想根源和创作实践上把他的作品与“高技派”区分开来。阐述其设计思想的主要精髓,即对技术工艺的偏爱、对场所精神的重视以及让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姜松  虞刚 《建筑师》2023,(5):74-80
斯洛文尼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在复杂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斯洛文尼亚建筑师爱德华·拉夫尼卡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兼收并蓄,通过独特的“折中主义”策略使其作品在当时的环境中达到一种奇特的平衡。本文追溯了拉夫尼卡建筑实践的现实环境以及创作根源,结合对其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的分析,探究了他如何通过“挪用”与“混合”的“折中主义”策略转化了原始参考“材料”,并体现在建筑实践中,进而最终发展出一条具有明显本土特征的现代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2.
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的三座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建筑师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的三个作品的描述,讨论了他的建筑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精确剖面关系,以及散普尔所说的“切割”和“搭建”这两个概念如何在实践性操作中运用。  相似文献   

13.
日本景观设计师佐々木先生的作品,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人性化”设计,他以“能够与环境进行对话“作为设计理念,创作不少景观设计佳品。对佐々木简历、主要获奖作品、主要著作及设计风格作了介绍,并对其9件作品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学的语境中,“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往往被视为“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反面,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则常被归入后者。而实际上,他的建筑美学恰恰具有强烈的哲学意义上的后现代及解构主义精神,尤其体现在其作品中突出的“模棱两可性”及对风格与形式窠臼的规避。文章从去中心化及真实与幻象交叠的作品特征、对传统建筑学理念的消解、难以归类的风格与形式,以及他的文脉主义是如何融入后现代解构精神四个角度分析努维尔的建筑美学中的解构实践,并借此梳理长久以来存在于中文学界的对建筑学的解构主义与哲学的解构主义的混淆,厘清一些由此产生的对解构主义的误解,以此获得新的设计启迪。  相似文献   

15.
吕瑞杰 《建筑学报》2022,(4):113-119
基于现场调研和尚未发表的图像、写作与访谈手稿,重新阅读了诺伊特拉从职业生涯初期到末期的设计与理论,主要关注他如何处理工业与自然这对存在显著差异的倾向。通过揭示贯穿在他设计与理论中的复杂性,重构了诺伊特拉的现代建筑探索。他把“人的天性”作为最高设计原则来协调工业与自然两种环境营造的手段,以此发展一种“接近自然”的居住概念。人工与自然的协作在他作品中不是简单并置,而是体现了戴维·莱瑟巴罗提出的“异位”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设计是一种"发现"--史蒂文·芬作品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飞 《新建筑》2004,(1):75-78
以大司教博物馆为例介绍挪威建筑师史蒂文·芬的设计思想。芬在其作品中体现了他对建筑创作最本质的理解:“设计不是去创造,而是去发现。”  相似文献   

17.
久谷政树的设计有几项显著特征。观赏他近年来所做的海报作品,可见其“母题”几乎全部采用了亚洲的图像。久谷与亚洲图像的遇合及其间的缘由,笔者毫无所知;然而,每一组图像所承载的历史和深远意味,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却赋予了他的图形设计作品以丰沛的张力和独特的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沈昕  魏春雨 《建筑师》2012,(3):28-34
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用革命的方式设计建筑,从住宅、博物馆.艺术中心到教堂。他对空间的持续探索改变了建筑的建造方式及人们的生活。他曾称自己的建筑作品为“漫步式建筑”(Promenade Architecture).这一理论影响至今笔者带着“漫步”这个线索审视当代建筑,发现众多优秀建筑作品不同程度的演绎着空间的“漫步性”。本文通过剖析和解读东西方“漫步空间”的设计特征.挖掘其内在结构和差异,为当下及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扩建项目是斯蒂文·霍尔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他的建筑现象学的设计思想蕴含其中.他以“都市缝隙”的设计手法处理环境关系,并将“光”作为一种物质材料来表现建筑内在、诗意的品质,强调了对多重感官体验的重视,体现了“本质直观”这一现象学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0.
让·路维尔     
让·路维尔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法国现代设计师。他的设计座右铭是:“一件优秀的建筑设计应能震撼一个时代”。他以他的设计作品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的设计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准确地体现时代精神并与之相协调。许多评论家将他的作品划归为高科技主义风格,而实际上他的设计风格比具有高科技主义风格的英国同行们显得更温和,更富有诗意。 让·路维尔于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巴黎国家美术学院;1972年获得建筑师资格文凭。23岁时便负责一项有80套住宅的楼房建造。1987年,因他在位于巴黎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的成功设计,使他进入了“大师行列”。之后,在他的众多设计中,他进一步力求达到设计风格与时代的一致,每个设计以不同的设计面貌来达到这个目的。他善于采用最先进的建造技术,并从其它艺术——广告、电影、连环画、等等中吸取营养,启发想象力,由此设计了能利用建筑立面传送信息,营造气氛的“屏幕建筑”。他注重设计师所构成的建筑实体与使用者由它获得的感受的相互关系:“建筑设计师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找出真实性与潜在性的和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