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芝胞外多糖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营养性因子对灵芝多糖深层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玉米粉,酒糟,酵母膏和麸皮有利于胞外多糖的形成。C/N比实验表明,较高的C/N比有利于胞外多糖的形成,进一步的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灵芝多糖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g/L)为:酒糟80(含水量75%)葡萄糖10,玉米粉10,麸皮5.在25℃发酵罐上灵芝发酵胞外多糖的最高产量是2.91g/L。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碳、氮源对灰树花菌体干重的影响,从中选择出适于该菌深层发酵的最适碳,氮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深层发酵培养基;并初步建立了一种胞外粗多糖的快速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B2对于黑木耳液态深层发酵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胞外多糖的产量为衡量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培养基的组成.最终确定最适宜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6.78 g/L,酵母浸粉11.23 g/L,无机盐6.10 g/L,维生素B286.06m g/L.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最大,预测值为6.074 g/L,实际值为5.905 g/L.  相似文献   

4.
白木耳深层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食用菌白木耳为试验菌种,通过斜面,摇瓶培养及深层发酵正交实验,研究了各培养阶段的基质组成,其结果得出,种子摇瓶培养基(g/100ml),马铃薯20%,葡萄糖2%,蛋白胨0.2%KH2PO40.15%,MnSO40.01%,CMC-Na1%。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土豆汁1.5%,玉米粉2.0%,麸皮3%,KH2PO40.2%,吐温-80为0.1%,其发酵产物菌丝体中所含粗多糖达13.23%,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5.
灵芝发酵过程中胞外多糖快速测定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灵芝深层发酵过程中胞外多糖质量深度和发酵上清液相对粘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而找到了一种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上清液相对粘度来检测胞外多糖含量的方法,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平均相对误差在4.4%左右。  相似文献   

6.
红曲霉发酵产胞多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红曲霉Y-7产多糖的影响,优化并确定了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组成:麦芽糖60g/L,蛋白胨2.5g/L,磷酸二氢钾4g/L,硫酸镁0.5g/L,氯化钙0.6g/L。研究了油脂对胞外多糖的影响,并确定棕榈油的添加量为0.2g/dL。在500mL的三角瓶装培养基75mL,接种量15%,种子液种龄24h,培养温度33℃,摇床转速220r/min,培养96h。在上述条件下生物量干重为1.42g/dL,发酵液胞外多糖产量可达3.24g/L,比初始条件高出2.5倍。  相似文献   

7.
姬松茸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姬松茸碳氮源筛选的单因素实验,确定玉米粉、蔗糖为碳源、豆粕粉、麸皮汁为氮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碳氮源质量浓度及比例实验、摇瓶发酵正交实验,优化培养基配方,确定姬松茸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玉米粉1.5g/dL,蔗糖0.5g/dL,麸皮汁0.5g/dL,豆饼粉2.0g/dL。  相似文献   

8.
一株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洋真菌Sw-25发酵,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温度及接种量、装液量对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0 mg/L,酵母膏5 mg/L,海水400 mL/L,蒸馏水600 mL/L,培养基初始pH 6.0~6.5.最适发酵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量80 mL,接种量为6%,24℃培养96 h.在此条件下,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1.28 g/L.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海洋真菌Sw-25发酵,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温度及接种量、装液量对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0 mg/L,酵母膏5 mg/L,海水400 mL/L,蒸馏水600 mL/L,培养基初始pH 6.0~6.5.最适发酵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量80 mL,接种量为6%,24℃培养96 h.在此条件下,海洋真菌Sw-25产胞外多糖1.28 g/L.  相似文献   

10.
Klebsiella oxytoca XCH-1菌产胞外粗多糖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岛海藻化工厂海带浸泡液中分离得到Klebsiella omytoca XCH-1菌,研究了Klebsiella oxytoca XCH—1菌产胞外多糖的摇瓶发酵情况,探讨了培养基中碳源、氮源、起始碳源质量浓度、碳氮比、温度、初始pH值、种龄、接种量、装液量等因素对Klebsiella oxytoca XCH—1菌产生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条件为:以甘露醇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起始甘露醇质量浓度为3g/dL,碳氮质量比为150:1,温度28℃,初始pH值7-8,种龄54h,接种体积分数8%,250mL摇瓶装液量为40mL,并保持良好的供氧条件。  相似文献   

11.
研究桦褐孔茵发酵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桦褐孔菌,利用水溶醇沉法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胞外多糖EPS,中性蛋白酶+Sevage试剂法对EPS去除蛋白分离得到多糖DEPS。DEPS经DEAE-52阴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G-200凝胶色谱柱层析后得到三个多糖级份,其中,具有较高蛋白质和甘露糖含量以及具有较低分子量的级份DEPS2和DEPS3的抗氧化活性较好。表明桦褐孔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其蛋白质、甘露糖含量及分子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菌丝体的生物量、产多糖和蛋白质的能力等为主要指标,通过多种不同配方组合的培养基对As-1进行深层发酵的研究,筛选出最优的培养基配方组合.结果表明,最优配方组合的培养基为每100 mL中葡萄糖2.0%、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1%、酒石酸钾钠1.0%、玉米粉1.5%、酵母粉0.5%、黄豆粉0.2%、蛋白胨0.1%.  相似文献   

13.
海洋假单胞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海洋假单胞菌PT-8发酵胞外多糖,对其发酵液进行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透析、冷冻干燥后得到纯化的胞外多糖(EPSs)。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还原力以及在不同体系中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力、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多糖对DPPH的清除作用较弱,低于同等条件下的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种类,同型胞外多糖和异型胞外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与遗传调控,以及影响发酵生产的因素。总结了乳酸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方法及乳酸菌胞外多糖的重要结构单元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出乳酸菌胞外多糖在食品、医药领域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营养因子对鸡腿蘑分泌胞外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3株源于海参肠道的酵母菌HS-J6,HS-J8和HS-J9中胞外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95%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透析、冷冻干燥获得其胞外粗多糖,分别命名为EPS6、EPS8和EPS9,采用3种方法测定它们产胞外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3种胞外多糖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EPS6和EPS8的还原力相近,明显高于EPS9。EPS9对O-2·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最大为35.3%;EPS6对·OH的清除能力最强,最高可达91.5%。  相似文献   

17.
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灵芝液体发酵的适宜培养条件,探讨了灵芝菌丝体胞内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和方法.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时间为6 d,pH6.5,可溶性淀粉15 g.L-1,大豆蛋白胨10 g.L-1,硫酸亚铁1 g.L-1,所得菌丝体为44.8 g.L-1;热水浸提法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20,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90℃,多糖含量最高为17.5%;酶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加酶量2%,处理时间3 h,多糖含量最高为20.8%.通过对比,确定酶法为灵芝菌丝多糖的较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大连海域的海参肠道中筛选得到一株产胞外多糖较高的酵母菌HS-J9,经形态学和2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季也蒙假丝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GenBank检索号为KF668241。采用苯酚-硫酸法和响应面法对该高产菌株进行胞外多糖测定及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pH、接菌量和发酵时间3个主要因素对发酵产糖量的影响,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确定显著性因子的最佳水平,并以胞外多糖产量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pH为6.6、接菌量4%、发酵时间41.3h时,HS-J9的胞外产糖量最大,为0.762 mg/mL,比优化前的产胞外多糖量(0.616mg/mL)提高了23.67%。  相似文献   

19.
多菌种复合发酵对灵芝菌产胞外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红曲霉、红茶菌以及红茶菌分离菌株(K1,K2,K3)与鹿角灵芝菌复合发酵后对灵芝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发酵液胞外多糖.结果显示,红曲霉与鹿角灵芝菌复合发酵后,灵芝菌胞外多糖产量增加15%;红茶菌分离菌株单菌发酵时自身产胞外多糖的能力按大小排列为K2>K1>K3,其中,红茶菌分离菌株K1表现为促进鹿角灵芝胞外多糖的产生;K2,K3以及红茶菌复合菌株则对灵芝菌发酵中菌丝体总量及胞外多糖的产生有竞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糖是在食品、化工与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一类高分子生物物质。为了考察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培养的条件,对从海泥中分离到的1株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的碳源、氮源、碳氮浓度等营养元素和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基装量、接种量、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该菌株产胞外多糖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质量浓度分别为20和4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8.0,培养基装量400 mL/L,接种量6%,培养温度24℃。在此条件下培养120 h,海洋细菌B1109产胞外多糖4.29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