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营水利的理念,从水利实践中提炼出来,标志着水利建设、发展、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水利建设、发展、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加快水利建设与发展步伐,提升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水资源保障和防洪安全保障水平,提高水利投入产出比、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等,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和水利发展规律,打破传  相似文献   

2.
顾浩  蔡阳 《中国水利》2006,(8):37-38
水利信息化是国家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思路在水利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带动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以“金水工程”命名的水利信息化工程,被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列为国家重要信息化业务系统在“十五”期间优先实施。水利部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要求,提出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并将“全面加强水利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初步实现水利信息化”作为2010年水利发展的十大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切入点,分析了大庆农村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并结合大庆"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提出了农村水利工作的战略重点和核心,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水利部党组认真贯彻中央治水工作方针,着眼于宏观经济形势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的治水思路是多年来治水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化,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
水利单位是推动和加快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门。水利系统的高效管理和有序发展,人才是关键。通过总结和分析陕西省水利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参照外资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管理经验、实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陕西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协调发展、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不平凡的5年.也是水利事业取得全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5年全国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3625亿元,相当于1949—2000年全国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以长江干堤加固、黄河下游治理、淮河治理等为标志的大江大河防洪工程全面建设.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标准得到较大提高.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开工.67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1000余座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百色、尼尔基、沙坡头、紫坪铺、临淮岗、皂市等骨干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一批水资源节约、配置、保护及生态修复专项工程相继启动并取得突破。回顾和总结这一时期水利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治水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水利改革和管理得到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水利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北疆供水工程解决了乌鲁木齐经济区、北疆油田城市和工业用水以及准东煤炭化基地用水,并兼顾沿线农牧业和生态用水,是新疆水利重要工程之一。从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北疆供水工程的综合效益,更好地促进北疆供水工程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出发,本文提出了某干渠加高工程建设,阐述了加高工程建设的设计思路与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琳 《山西水利》2007,23(4):82-83
通过对忻州市水利发展近况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今后忻州市水利建设的发展方向,即对境内的三大河流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唐华  赵宝华 《中国水利》2003,(10):63-65
页面:“模型黄河”浮出水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水的认识也有了根本的改变。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已成为一个将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是新时期我国治水思路的重大调整。人民治黄以来,黄河治理开发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和较为成熟的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治黄新方略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又萦绕在每个治黄人的心头。早在1996年人民治黄50周年,黄河的治理开发取得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之时,人们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保证…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中央、省、市1号文件出台及各级水利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为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理念,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命脉和安全保障作用,促进驻马店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对水利工作的重大考验。文章从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水资源配置能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亟待进一步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和水污染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四个方面阐述了驻马店市水利行业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既是桂林市漓江上游的控制性防洪工程,又是实施漓江生态环境补水的重要水源工程,工程的兴建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桂林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防洪和漓江生态环境补水问题,从防洪、补水、城市供水、电力供应等方面论述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是桂林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是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水源保护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包括:水质保护设计、水土保持设计、施工期污染防治设计、人群健康保护设计、环境保护管理与环境监测设计等.在水利建设中要努力做好环境保护设计,不断提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该文简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涵义及基本原则,认为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行事;分析探讨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作为缓冲资源存在的环境用水问题,认为特别需要警惕那种持续时间长,干旱度大的旱灾;阐述了建设节水型农业的重要意义,提出建立水本位,引入水当量和水当值概念,并建议将其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以促进节水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十一五"期间水利发展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乾清 《中国水利》2005,(14):15-16,36
根据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前的经济社会水平,"十一五"期间的水利发展需要摆正巩固、改造和发展的关系,在管好、用好现有工程的前提下,积极建设新工程,提高水利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与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针,水利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乡市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结合新乡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以及对黄河水迫切需求的实际,分析了引黄调蓄工程建设对于支撑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水库移民长期补偿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库移民长期补偿具有土地功能物化、工程建设效益共享、移民参与程度高的特点,既有利于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还可以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次性初始投资,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方式的创新。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大都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特点,应结合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经营性、公益性和准公益性项目对水库移民安置补偿应承担的责任,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分别实行企业独立承担、国家全面负责和企业承担与经营性资产相应责任的长期补偿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沈泰 《人民长江》2003,34(1):1-3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也是维护人类环境的极为重要的保证.长江流域地跨华东、华中、西南3大经济区,总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多年平均径流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5%,人口占全国总数的34.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5%,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牵动着半壁河山.随着西部大开发与三峡工程的兴建,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更加重要.保护好长江水资源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于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也将对华北、京津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的初步认识和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宁 《中国水利》2004,(2):36-38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太湖流域实施由汛期调度向全年调度,由水量调度向水资源综合调度的有益尝试.通过对引江济太作用和效果的分析,阐述了在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框架下,统筹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调要以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强工程和非工程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洪涝相机调度,探索和实践流域管理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已建成的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分析总结已建工程主要成效及面临的挑战,探讨适应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思路,并提出进一步发挥东线、中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的对策,以及西线工程调水线路论证方案建议。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后续工程建设和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北方乡镇和村庄大部分地区排水管网不完善,大量污水得不到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体黑臭。本文以通州农村水环境项目为例,分析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发展背景和存在的问题,梳理了项目在设计阶段及施工阶段的工作思路和控制要点,对单村建站和联村建站进行了经济比选。并总结了污水治理联村建站模式下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