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食品工业科技》2006,(02):84-8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偏光显微、X-射线衍射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经捏合作用后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HylonV玉米淀粉相比,捏合后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导致了结晶形态由B型向V型转变,由此引起淀粉的消化性能发生改变,为淀粉的改性提供了一种“绿色”深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捏合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偏光显微、X-射线衍射等现代分析技术,研究了经捏合作用后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HylonV玉米淀粉相比,捏合后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结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导致了结晶形态由B型向V型转变,由此引起淀粉的消化性能发生改变,为淀粉的改性提供了一种“绿色”深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淀粉及变性淀粉颗粒形貌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各种原淀粉及其经过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变性淀粉的颗粒形貌结构,发现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得到的淀粉与原淀粉具有不同的颗粒形貌结构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判断未知变性淀粉样品的处理方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颗粒及分子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马铃薯原淀粉、马铃薯羟丙基淀粉、马铃薯羧甲基淀粉、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分别利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证实了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的结构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证实了马铃薯羟丙基羧甲基淀粉的结晶度变化,随着无序化程度降低,导致其结晶度增加;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变性前后淀粉的表观形貌变化,证实了淀粉羟丙基羧甲基化其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颗粒表面,也发生在淀粉颗粒内部,同时该反应首先发生在淀粉颗粒中结构较薄弱的非结晶区。  相似文献   

5.
用化学方法对淀粉分子结构进行改造,使其部分脱水葡萄糖单位上的羟基与烷基化试剂反应生成羟丙基淀粉。经羟丙基醚化后的淀粉糊化温度明显降低,糊化速度大大加快,老化现象改善,凝胶较为透明清晰,在冷藏、冻融以及微酸性条件下,能保持凝胶的稳定性。参照F.C.C标准,羟丙基淀粉可供食用。动物毒理试验结果无异常。性能稳定。食用羟丙基淀粉可以代替或部分代替天然胶(果胶、阿拉伯胶等)。  相似文献   

6.
食用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耐盐性、耐酸性、耐高温、抗剪切稳定性及透明度等性质,为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羟丙基木薯淀粉为原料与正磷酸盐反应,采用超声波法工艺制备羟丙基木薯磷酸酯淀粉,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衍射等手段对酯化反应后产物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酯化反应在羟丙基木薯淀粉脱水葡萄糖单元羟基上引入磷酸基团,其引入破坏淀粉分子内氢键,导致淀粉分子结晶区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分别以环氧丙烷为醚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了不同取代度和交联度的交联羟丙基玉米淀粉,并对其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酸性、高温稳定性及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加入面条后对面条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黏液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抗酸性、耐高温性及耐剪切性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加入面条后对面条的最佳烹煮时间和烹煮损失方面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10.
食用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玉米淀粉的羟丙基化和羟丙基淀粉的磷酸酯交联,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此外还对改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作用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自然发酵对大米淀粉颗粒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对大米淀粉颗粒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发酵使大米淀粉颗粒更加均匀,不会引起淀粉颗粒的崩溃及可溶性物质的过度流失;淀粉颗粒结晶结构的晶型仍为A型,主要是无定形区受到削弱或破坏;淀粉颗粒的糊化温度有所降低,糊化焓上升。  相似文献   

12.
淀粉颗粒形貌与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玉米、木薯、马铃薯淀粉颗粒形及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揭示了不同淀粉颗粒形貌及结构特征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别,提出了木薯和马铃薯淀粉颗粒首端和尾端的概念以及玉米和木薯淀粉颗粒也存在轮纹和脐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非晶颗粒态淀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非晶颗粒态淀粉的概念、性质及其主要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其中物理方法是通过控制淀粉颗粒粒度,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破坏颗粒结晶区域.而且,本文对非晶化淀粉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多孔淀粉颗粒结构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忠  缪铭  刘明丽  张海华 《食品科学》2006,27(10):128-132
多孔淀粉是生淀粉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各种淀粉形成的一种中空的变性淀粉。作为一种高效、无毒、安全的新型有机吸附剂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农业、化妆品、造纸等行业。本文探讨原淀粉被生淀粉酶水解后颗粒结构和性质的变化,为多孔淀粉工业化生产和拓宽其应用范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差热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酶解前后的玉米淀粉颗粒进行结构和性能分析。通过BET法测定的多孔淀粉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大小均比原淀粉增大,淀粉颗粒表面呈蜂窝状,孔密度均一,结晶度提高,糊化温度范围变窄,但是吸热焓无显著变化。原淀粉通过生淀粉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得到的多孔淀粉缓释载体,其颗粒结构及性质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方法,以原淀粉为参照,对非晶颗粒态马铃薯淀粉的颗粒形貌以及酶降解过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在非晶化处理过程中发生了从内向外爆裂式膨胀而形成一条大而深的长条形的爆裂孔,以此爆裂孔为突破口,在酶作用下非晶颗粒态淀粉逐渐降解,直至淀粉颗粒的完全消失,而原淀粉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在相同条件下酶降解活性远远低于非晶颗粒态淀粉。  相似文献   

16.
西米淀粉颗粒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聚焦光束发射测量仪、差式量热扫描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西米淀粉的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并与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西米淀粉颗粒为椭球体,颗粒表面光滑;偏光十字明显;颗粒在水相中的平均粒径为27.3μm;晶体结构为C型,结晶度为25%;DSC测得To、Tp、Tc分别为68.51、72.79、82.29℃,ΔH为12.00J/g;透明度较好。  相似文献   

17.
淀粉多晶体系中的链链结晶与链水结晶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和DSC分析技术,对不同水分含量玉米淀粉的颗粒微晶组成结构以及微晶熔融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淀粉颗粒中水分参与结晶,同时提出原玉米淀粉颗粒内存在两种组成及性质不同的结晶结构,一种是淀粉分子链间通过氢键形成的链链结晶结构,另外一种是淀粉分子链和水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的链水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淀粉经过酸解处理之后,再用普鲁兰酶进行脱支,滤液冷冻结晶,可得到B型直链微晶淀粉.在B型直链微晶淀粉结晶前加入不同的配体,如脂肪酸、乳化剂、丁醇以及碘等物质进行混合,经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不同的配体对淀粉的晶型有不同的影响,棕榈酸钠有利于形成淀粉的V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