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智能电网是电力、控制与信息结合的新技术领域,其通信网络建设,尤其是在电力配电网段的建设,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从工业控制角度讨论了智能配用电网的通信需求,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设计应考虑的技术适应性问题和定制改造方向。讨论了现有局域工业通信技术和广域电信技术的标准体系,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应参考电信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网络设计关键点。进一步讨论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深度融合的信息结构。讨论了电力公司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路线,提出了"专网"与"公网"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2.
构建新一代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电网是电力、控制与信息结合的新技术领域,其通信网络建设,尤其是在电力配电网段的建设,是目前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从工业控制角度讨论了智能配用电网的通信需求,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设计应考虑的技术适应性问题和定制改造方向。讨论了现有局域工业通信技术和广域电信技术的标准体系,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应参考电信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网络设计关键点。进一步讨论了智能电网信息通信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深度融合的信息结构。讨论了电力公司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的工程建设路线,提出了"专网"与"公网"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电网用电业务的深化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断推广,对智能通信网络的网络覆盖、带宽、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应用方案,通过NB-IoT与同类技术的对比分析,论证电力NB-IoT在用电信息采集应用中的可行性。基于电力NB-IoT技术优化现有的智能用电通信网络和基础架构,为构建面向智能用电的低成本、高速和高可靠性的新型通信网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配用电业务层出不穷,现有配用电通信网络架构不能很好地满足未来配用电业务灵活性、开放性的要求。对新兴的智能配用电业务在通信网络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SDN技术并结合网络虚拟化与融合网关技术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方案,研究了网络的基本架构和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对SDN技术在配用电业务中的拓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结合河北南网保定—中国电谷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河北南网智能配用电一体化通信平台建设方案。以光缆、SDH、数据网、EPON为基础的全面覆盖区域内变电站、配网终端、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的智能一体化通信平台,能够为电网、企业提供多种业务支撑,实现配电自动化、清洁能源接入、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小区等业务的承载。文章介绍了智能配用电一体化通信平台的通信组网方案、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建设方案、220 kV和110 kV变电站的MSTP和数据网建设、配网自动化、智能小区、清洁能源接入的EPON组网方式、清洁能源接入的通信方案等。  相似文献   

6.
中低压配电通信网是电力通信网络的薄弱环节,制约了智能电网的实施和发展。本文在分析比较智能电网中各种不同宽带通信接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配用电环节的多网融合技术的全方位通信体系。该体系以xPON光纤接入网为核心,以宽带无线、PLC等通信方式作为必要补充,实现智能配用电网"一体化、全覆盖"。最后结合配用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主要通信技术的实现模式,并给出一个多介质融合的整体通信应用方案,满足智能配电网发展各阶段对电力通信网络的需求,为智能配用电环节的深入发展和实施提供网络基础。  相似文献   

7.
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智能电网环节中的配电、用电的通信组网技术进行了综合论述。主要内容包括智能配用电网概述、电力通信骨干网以及接入层的通信要求、配电自动化通信规约、EPON组网技术、宽带电力线通信(BPLC)组网以及基于TD-LTE技术的电力无线宽带系统。对智能配用电业务需求作了相应阐述,为智能配电通信组网方案提出技术指导。针对配用电网架复杂、节点数量多而分散、业务种类复杂的数据传输业务需求,提出以光纤通信为骨干接入,以无线宽带、无源光通信为全域覆盖,以低压电力特种光电复合缆、电力线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为主要末端接入的配用电一体化综合通信解决方案。为坚强统一智能电网配用电侧的发展提供高效、安全、实时双向的通信支撑,为智能电网通信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电信息采集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电信息采集的通信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平台。文章着眼于用电信息采集通信系统,针对目前主流的用电信息采集通信方式,从组网规模、通信效率、通信可靠性、建设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工程应用提出了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的用电信息采集通信方案和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方案具有组网规模大、通信效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对用电信息采集通信系统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信信息平台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持系统,配、用电通信网一直以来缺乏适用的通信解决方案,成为制约智能电网在配、用电侧应用的瓶颈。分析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特点及业务发展需求,对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和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 PLC)等适用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最后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系统架构和组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电网公司智能电能表应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取得了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智能电能表的支撑能力,实现智能电能表与用户直接交互用电信息,用户与电网的实时互动,满足电力用户日益增长的互动化需求。通过对双向交互内容、现有智能电能表的改造、通讯组网方式、智能用电信息系统的扩展几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种依托现有用采系统构建双向交互系统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业务中依托运营商2G/3G无线网络的通信方式规模不断扩大。文章首先深入研究了电力无线业务应用、通信需求和网络现状,指出现有电力无线业务中存在安全接入的风险与无法管控的缺陷。其次,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的目标,实现电力无线业务的安全高效承载、集约化运营和规模化发展。最后,对电力无线虚拟专网网络设计以及安全接入平台、运行支撑平台设计进行了详尽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2.
电力通信业务应用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通信已成为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并没有成熟的通信架构和相应的通信技术能满足智能电网对于通信的新需求。电力通信业务已广泛应用各种通信技术,随着电网向智能电网的发展和企业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对电力通信提出了高带宽、高可靠性、容灾、广覆盖等新的需求。电网公司各环节均已建立较成熟的业务信息系统,已建成先进可靠的电力通信网络,与未来电网对通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缺乏支持智能电网运行的通信网络等问题。未来5~10 a电力通信系统发展应以提高网络可靠性、服务智能电网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OTN+PTN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将转向大颗粒IP业务,业务传输所需的带宽将迅速增长。针对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对光通信网络的新要求,提出在电力通信系统中采用OTN、PTN技术的必要性。文章介绍了当前电力通信传输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OTN和PTN技术相结合的组网模式更适应电力系统通信业务IP化的需求。结合目前电力光纤通信网现状,论述了OTN和PTN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未来坚强智能电网的电力通信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和研究了中国智能电网的主要环节,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之间的通信需求.而后调查了中国电力通信网络的目前情况.文章也提出了未来光纤主干通信网的结构、电力区域通信网以及中国智能电网用户端的接入网络.最后介绍了使用先进的通信技术来应对未来的国家电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伴随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步伐的迈进,"十二五"期间,电力通信网将承担更加繁重、更加全面的支撑和保障任务,对通信网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背景下,电力通信管理系统所面临的难题.通过多角度的需求分析,探讨了新一代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所具备的特点与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  相似文献   

16.
饶威  丁坚勇  陶文伟 《广东电力》2011,(7):54-57,69
针对智能电网中基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数据业务量日益剧增,传统的电力通信网已不能满足其接入需求的问题,提出用基于IP业务的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技术来解决的观点,并阐述了PTN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最后提出并分析了PTN技术在智...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电力和通信架构的集合。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中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模式,然后在对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调制方案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如何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通过低压电力线接入网络的可行性,最后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中存在的严重符号间干扰ISI,提出采用加入保护间隔、加入循环前缀、循环前缀和自适应均衡相结合的三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建设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运营模式的改变,大量电力通信业务数据IP化,并且数据量激增,当前基于电路交换的SDH/MSTP网络已不能满足大量IP数据业务传输需求。文章提出构建能够满足大颗粒IP数据业务需求的大容量传输系统已成必然趋势,采用DWDM/OTN与SDH/MSTP组成传输网双平面的组网方案适合未来电力传输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杭州电力通信业务现有的网络平台容量和业务承载质量已无法满足需求,文章提出了杭州地区数据通信网建设方案,对数据通信网建设目标和原则、组网方案、MPLSVPN方案、QoS规划方案进行了全面阐述。新建的数据通信网具有高可靠性、大容量、高传输速率等优点,较好地解决了由于智能电网发展而爆发式增长的数据业务和应用,为地区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