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邢振鹏 《电力信息化》2009,7(7):103-105
北斗卫星导航授时系统是我国完全自主的.继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后的全球第3个卫星导航授时系统,具有优异的授时体制,授时性能优于GPS。北斗/GPS系统卫星基准源采用北斗和GPS卫星双系统互为备份,同时接收北斗和GPS系统卫星信号,提供高精度的脉冲信号、时间码信号.串行时间信息和网络授时服务,较好地满足电力时间同步系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对北斗系统与GPS系统作了比较;并着重分析了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时间同步技术,其应用实例的性能指标与主要功能.认为北斗时间同步系统已经具备了在电力系统中逐步替代GPS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程骏  徐舜 《电力学报》2014,(4):278-282
提出了一套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电网故障定位系统设计方案。授时及通信技术在变电站行波采集装置和故障定位主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提出的短报文通信方案中,简要介绍了"北斗一号"的系统组成和数据帧格式。接下来,详细阐述和对比了其两种不同的授时方式;提出了一套北斗授时方案,应用高精度晶振和PI调节器实现高性能晶振驯服,提高授时精度。本文提出的北斗定位模块一方面快速定位线路故障的位置以及提供准确的实时时钟,另一方面能够给远程调度中心发送短报文信息,报告各杆塔以及支线路运行等的状态信息。有待研发的语音模块出现能够更加便于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语音方式与网关进行信息交互。所以作为我国自行研发具有完善功能的全天候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北斗系统由于其广覆盖、高精度定位和高安全性的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电网实际业务需求积极探索北斗系统在能源时空管理及信息安全、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和电网运行中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规划、基建、运检、营销、调度等业务领域不断挖掘探索北斗与电力业务融合。分析北斗在基建领域、运检领域和调度领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电力行业北斗时空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北斗系统与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基本形成北斗电力行业产业发展格局,树立北斗系统在电力行业应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北斗导航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原理和基本功能,并比较了北斗系统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之间的优缺点.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北斗系统的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应用的领域,可见北斗系统已经完全具备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条件.最后,列举了目前北斗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北斗系统与中国PNT应用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PNT(定位、导航、授时)系统工程的视角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和未来。北斗系统有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业务;开放服务免费提供定位(精度为10 m)、测速(精度为0.2 m/s)、授时(单向精度为50 ns)和短电文(120字/次)通信服务;授权服务将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精度更高的定位、导航(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该系统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等特点;它能为中国的电信网、电力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提供高精度时间频率同步,并为渔业、交通运输、军事、地震、气象、科技工程诸等多领域提供各种PNT应用;有必要指出,北斗系统是中国PNT业务的核心和应用产业平台。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北斗授时的跳频同步实现方法。通过北斗授时信号,电台获取精确实时时间,并转换为电台TOD,采用短跳发送长跳搜索的方式实现电台的跳频同步,同时获取电台的晶体振荡器的训练参数。若北斗授时信号出现短时中断,通过训练参数修正电台的晶体振荡器,依然保持精确的时间,采用三倍慢搜索机制实现电台的跳频同步。收、发电台在任何时差的情况下,即使在70%频点被干扰时,能够保证可靠、有效的完成同步。  相似文献   

8.
《电力信息化》2014,(4):34-34
2014年4月1日,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参与实施的“北斗电力高精度授时与全网时间同步系统应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
1北斗技术和云智慧技术介绍 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独立建造的,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相似文献   

10.
陕南首次采用“北斗”定位卫星一发多收传输雨情信息,实现了雨情的快速采集;采用数据库鳊程技术实时快捷处理雨情数据,通过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直观形象的显示,为防汛抢险提供了准确的决策依据。在2003年8月陕南汉江流域的数次特大暴雨中,本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北斗卫星广播星历是影响授时服务的主要误差源,分析它的精度是非常必要的。分析了空间信号误差的主要组成星历误差和星钟误差的计算方法,并阐述了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参考时间尺度不一致、坐标系不一致和卫星位置参考点不一致。以IGS分析中心GFZ提供的事后精密星历为参考,利用北斗卫星广播星历分析了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随机波动在7 ns以内,由于不同北斗卫星对应的星钟误差中存在大小不等的系统误差,导致星钟误差对单向授时结果的影响大于星历误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对油田热电厂的时间同步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北斗、GPS互备份的方式对时钟同步系统进行冗余设计。系统同步精度可以达到微秒级,符合发电厂的时间同步系统要求,具有一定的国产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高效利用太阳能,为太阳能板加装追光系统是一个简单可靠的实现方式。基于北斗授时定位的太阳能追光系统由嵌入式芯片S3C2440与北斗模块通讯获取太阳能板所在位置和当前时间,再通过太阳定位算法实时计算出太阳方位角与高度角,最终由步进电动机驱动器来驱动双轴电动机调整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角度接收太阳能,实现追光。实验证明,基于北斗授时定位的太阳能追光系统可替代基于GPS的追光系统,且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智能电网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博  方彤 《中国电力》2020,53(8):107-11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BDS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出发,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BDS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开展研究。构建基于BDS的统一时空信息支撑框架,从授时、定位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等方面分析BDS在智能电网的相关典型应用,结果表明:BDS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支撑组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应用会对BDS起到融合增强效果,而BDS在智能电网的深化应用还面临成本、应用场景拓展、标准体系建设等挑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PMU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电力系统广域保护和稳定控制系统中,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应用于我国电网中的PMU大都是基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的授时信号来实现同步数据采集的。从保障互联电网的安全出发,文中提出了基于我国“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来开发适合我国电网的PMU,并论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青海省无公网信号覆盖地区集抄数据无法自动上传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的难题,采用北斗卫星短报文功能,实现电量数据自动上传,该方案具有施工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经试点验证,集中器数据抄读成功率及数据传输可靠性与传统GPRS/CDMA集抄方案效果接近。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北斗接收模块的工作原理,结合使用现状,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北斗接收模块授时精度恶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经分析可知问题原因在于,模块接收通道无法自动释放而达到饱和,无法继续捕获卫星.通过升级基带算法软件,增加接收通道释放函数的方法,能有效解决特殊环境下捕获卫星的问题,并通过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提高北斗接收模块工作的稳定性,实现岸船时间同步、满足海上测控任务要求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该问题的解决,对北斗接收模块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三峡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应用IBM MQ通信中间件技术,通过广域网专线直接从北斗卫星地面网管中心采集水情遥测站发送的数据。详细说明了这种数据采集方式的网络架构及程序设计。将广域网接收的北斗卫星数据通过串口转发给内网的采集服务器,从而实现了外网和内网之间的安全隔离。  相似文献   

19.
输变电线路状态监测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手段,目前绝大多数基于移动公网的在线监测系统受地理环境限制,存在覆盖盲区,难以进行远程数据传输。针对这一难题,对北斗通信应用于智能电网输变电状态监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新的系统架构和技术方案。通过重新设计的软硬件,以北斗卫星短消息通信方式作为输变电状态监测的关键数据传输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输变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的实时稳定和可靠的数据传输。随着智能电网信息化的发展,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