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下简称中亚三国)油气资源丰富,在全球石油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正在吸引着世界众多跨国公司的投资热情.而中亚三国也已经通过借鉴油气资源富有国家的经验,将油气生产和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心.因此,对中亚三国的油气对外合作现状分析尤为重要,并从中研究我国与其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该区域的资源开采因政治原因长期处于无序和低效状态。为维护在南海的主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实现能源多元化战略,保障能源安全,中国作为南海区域的大国有必要通过对话与合作来强化在南海区域油气资源开发活动的参与程度与话语权。自中国能源公司通过国际投资进入南海以来,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合作是中国-东盟框架下南海能源合作的典范。印度尼西亚在油气领域的对外合作以产品分成合同作为典型的法律样本,这也是全球范围内油气合作的典型样本,其主要呈现出较强的灵活性、成熟性以及资源民族主义烙印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于中国-东盟在南海的油气合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的南海海域虽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该区域的油气资源开采长期因政治原因处于无序和低效的状态。为维护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及其他合法权益,实现我国的能源多元化战略以保障能源安全,中国作为南海周边的第一大国有必要与东盟各国就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开展对话与合作。中国与印尼之间的油气合作是中国-东盟框架下能源合作的典范,目前主要通过国际投资的方式开展。印尼在油气领域的对外合作则以产品分成合同作为典型的法律样本,这也是全球范围内油气合作的典型样本。就印尼的产品分成合同而言,其主要呈现出较强的灵活性、成熟性以及受到资源民族主义影响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于中国-东盟在南海的油气合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峡两岸油气供应对外依存度高,均面临着能源安全问题。近几年,两岸经济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却开展乏力,与两岸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南海油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两岸如能开展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合作,将对两岸的经济发展乃至东亚地区等地缘政治发生积极影响,并具有重大的民族利益和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5.
油气资源国际合作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气资源是每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但油气资源却集中在少数国家,如何通过国际合作的方法更好地获得油气资源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将国外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分为能源外交、地缘政治、合作方式3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将国内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分为中国与油气资源富集国投资环境和合作政策研究、中国与油气资源富集国合作经济评价的研究、中国与其他油气消费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分别进行了评述。最后分析了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是国家重大战略,本文着重从"一带一路"油气资源潜力、贸易量及线路、我国石油企业对外合作权益等方面分析"一带一路"国家油气资源潜力与合作前景,指明油气资源主要合作方向是中东、中亚和俄罗斯等大型含油气区。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油气资源形势,提出相关合作建议:一是巩固和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二是扩大与中东国家油气合作的领域与规模;三是抓住机遇,力争在俄罗斯油气上游市场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7.
我国非油气矿产探矿权中金属矿产占比八成以上,并且以有色金属为主。勘查投入仅占总投入的一成多,并且大部分为企业投资。"三稀"矿产的勘查投资增长较快,紧缺矿种的资源保障程度在增加。未来金属矿产勘查将面临生态文明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机遇和挑战。因此要加快战略性结构调整,转变开发利用方式;加大紧缺矿产的勘查投资,降低对外依存度;加大"三稀"矿产的勘查力度和开发强度,稳定资源供应,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8.
申延平  吴朝东  梅丹 《中国矿业》2012,21(7):30-33,44
中东北非变局引起世界的巨大关注,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是重要因素之一.动荡对我国在该地区的石油工程投资项目造成的损失较大,对石油供应产生的影响有限.由于该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外石油供应渠道,长期看动荡会对我国的石油供应和能源安全产生牵制和威胁.变局反映出我国进口严重依赖该地区、缺乏应对变局的经验,开展国际合作评价需要兼顾资源和投资环境;对全球油气资源状况掌握不够,缺乏有效的基础地质理论指导和有力的基础资料支撑,削弱了我国石油公司国际竞争能力等问题.鉴于我国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国际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积极参与油气资源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拓展境外资源利用空间和能力;加强全球矿产资源包括油气资源战略研究,开展基础性地质研究工作;提高技术,资金,整体运作的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建立国内石油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阳  郝举 《资源与产业》2016,18(4):14-18
介绍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相应的政策调整、我国目前与俄罗斯在油气产业的合作情况,并分析了俄罗斯有关油气开发合作的主要法律以及与之配套的许可证、税收、环境保护等制度,最后通过现有油气合作法律环境的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两国在油气领域的进一步合作。俄罗斯正通过修改相关政策、法规的方式摆脱乌克兰危机的困扰,将油气合作重心从欧洲转向亚太地区,这与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不谋而合。俄罗斯有比较完善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法律法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但外商对俄罗斯的投资仍存在不少风险。我国企业要深入研究俄罗斯的法律,结合自身实际和战略目标要求,严格遵守俄罗斯相关法律制度,加强自身管理,合理选择对俄罗斯油气投资的组织形式和股权比例,与俄罗斯大型油气企业合作,以降低投资风险,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实施以来,在开放油气勘查开采市场、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调整探矿权期限、加大区块退出力度等方面对国有石油公司的生存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深入了解油气矿业权改革动向的基础上,深刻剖析国有石油公司面临的挑战,思考国有石油公司在矿权评价、矿权规划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革新的方向,研究提出推进油气资源基地建设、加快油气新区块出让、提高油气矿业权人进入门槛、取消对外合作专营权等建议,以促进油气体制改革、助力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1.
邓子渊 《中国矿业》2021,30(4):23-28
受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影响,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陷入经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这给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创造了十分难得的资产并购投资黄金窗口期。随着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大,非洲石油资源丰富且与中国长期友好,成为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首选区域。认真研究比较分析其资源国财税条款优劣,是决定未来能否获取较高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非洲主要石油资源国的合同类型和财税条款,创造性地采用五个影响投资效益的关键指标对非洲主要资源国财税条款进行综合指标法评比排序,对于中国石油公司在非洲开展能源战略选区和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安哥拉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吸收外资的国家之一,是中国第三大石油进口来源国。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金刚石、铁、磷矿、铜、锰、铅、锡、锌、钨、金、石英、大理石和花岗岩等,但安哥拉整体地质工作程度较低,除了石油、金刚石,其他矿产资源收入对GDP的贡献率不足1%,安哥拉政府急需通过开发非燃料矿产资源改变对石油工业收入的过度依赖。近年来,中安关系稳定,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基础扎实,开展矿业开发合作潜力巨大。我国矿业企业应积极与安哥拉大型国有公司合作,不断提高自身国际化运营能力,充分发挥工程勘查及矿产勘查领域技术优势,把握安哥拉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资源换工程"政策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3.
奥地利油气资源主要依靠进口。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进口途径、来源的多元化,应用新技术增加油气勘探开发核心竞争力,加强国内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注重油气储备,是奥地利主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我国在开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时,应借鉴奥地利的有益经验,注重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三维地震勘探和精细油藏描述以及超深井、深水钻探、山地地震、难动用储量开发等技术的攻关和应用,加强国内油气工业信息的整理、汇总和分析研究,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能源安全是一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方面.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对油气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中俄互为邻国,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虽然合作面临着种种问题,但合作途径仍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海外油气投资带来了诸多机遇,但风险因素依然存在。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进行了识别,建立了资源风险、政治与法律风险、经济风险、自然环境风险4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海外油气资源投资风险指标体系,建立了AHP-Fuzzy综合模型,对阿塞拜疆等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在阿塞拜疆、伊朗、阿曼、埃及、印度尼西亚、越南、哈萨克斯坦、泰国进行油气投资属于高风险等级;在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印度进行油气投资属于中等风险;在俄罗斯、卡塔尔、科威特进行油气投资属于较低风险;在阿联酋、罗马尼亚进行油气投资属于低风险。提出对策建议: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国家,因地施策;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制建立;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梳理了中俄油气合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双方油气合作的性质,阐述了中俄双方在能源安全利益、战略规划、对能源价格的认识、双边与多边关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战略差异,提出双方在战略合作上要取得突破,需要博弈思维和智慧。最后,对中俄在原油贸易、合作领域等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比亚古达米斯盆地是一个巨大的撒哈拉台地克拉通内盆地,该盆地对于利比亚乃至北非都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对于整个非洲大陆油气的形成和储集具有重要影响。在分析盆地地质构造特征和沉积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盆地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的演化发育历史形态,并对盆地内2个较为重要的含油气系统进行了剖析,为在该盆地内进一步开展石油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外油气“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已有26年。这26年来我们经历了油价如过山车一般的高低起伏,应该说有收获亦有教训。最大的成果便是形成了五大油气战略合作区,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从北西南三个方向的重要油气管道。如何看待过去的得与失并非本文探讨的重点,结合本人国内油田五年的从业经历,以及海外上游油气新项目经济评价超过十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本文想就海外上游油气新项目开拓谈谈个人的思考与浅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