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泾灌溉,历史悠久,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十分宝贵而丰富的灌溉管理经验。本文试图对古代引泾水利管理所执行的水利法规及其在发展农业方面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改革总揽全局推进灌区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大型引泾自流灌区.引泾灌溉,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秦郑国渠就是泾惠渠的前身,始于秦,兴于汉,后经宋、元、明、清各代,直到1932年由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建成泾惠渠,当时灌溉面积不足3.3万hm2.新中国成立后,经几次改建、扩建,目前已发展成为灌溉面积9万hm2的大(2)型灌区,辖西安、咸阳两市的5个县(区).……  相似文献   

3.
赵鸿君 《陕西水利》2022,(11):188-190
引泾灌溉工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充分展示了我国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先进的工程科技、管理理念与价值。结合历代引泾灌溉工程的研究,以古鉴今,以期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泾惠渠专业档案是引泾灌溉活动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灌溉管理和水利建设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我国国家粮食地位的不断增强,灌区建设管理的发展,泾惠渠档案在灌区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通过多年泾惠渠专业档案管理的实践,从管理和利用的角度,对其内容、重要性、存在问题、管理方法等多方面做了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引泾灌溉有两千二百余年历史,工程规模宏大,虽屡经兴废,但对陕西省以至我国旱作地区的灌溉工程建设影响深远。研究祖国在灌溉科学上的丰富遗产,对我们水利建设是有帮助的。现就历代引泾工程的沿革,进行初步探讨,不尽之处,请予指正。一、渠首枢纽工程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引泾灌溉渠首工程的兴建和改建有十余次。变动的原因是由于河床不断刷深,导致引水困难,渠首逐次向上游迁移,渠首移位,渠名也随之改变。引水方式  相似文献   

6.
关于引泾灌区的灌溉管理的资料,秦汉记载极少,唐宋以后记载较多,但不系统。本文拟就古代引泾灌溉管理方面的资料作一初步探讨。 (一)管理组织和制度我国最早的灌溉制度是西汉时期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倪宽开六辅渠后制订的“定水令,以广溉田”  相似文献   

7.
引泾灌溉,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兴废变迁和管理运用过程中,积累了十分宝贵而丰富的灌溉管理经验。在今天我们贯彻治理整顿方针,全党全国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潮中,总结和借鉴历史经验,积极探索和加强水利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对农业生产的“命脉”作用的各项具体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历代引泾水利管理所执行的水利法规,对发展农业所起的重大作用中,进一步认识今天贯彻“水法”、健全和完善各项水利配套法规,  相似文献   

8.
泾惠灌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北依仲山和黄土台塬,西、南、北三面分别被泾、渭、石川河环绕。灌溉着咸阳、西安两市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五县(区)的46个乡镇的13 5.5万亩农田。 泾惠惠民境未止 引泾灌溉始于公元前246年秦国兴建的郑国渠,距今已有2200余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水利工  相似文献   

9.
老局长抚碑说当年在“双纪念”大会期间,各地代表有幸瞻仰了竖立在泾惠渠首的数十通历代引泾碑。这些石碑,历时数百年,计载了引泾灌溉的两千多年历程,反映了劳动人民渴求水利,与天奋斗的顽强精神,实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与艺术珍品。代表中的一位老者,抚摸石碑更激动,别有一番感受在心头。  相似文献   

10.
泾惠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大型引泾自流灌区,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秦郑国渠即是泾惠渠的前身.引泾灌溉,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今泾惠渠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1998年,灌区管理局经过调研,认为灌区发展面临困境的根源在体制不顺、不活,应通过拍卖等有价竞争的形式,将斗渠以下田间工程的经营管理权承包给个人,并将回收的资金用于改善斗以下渠道的工程状况.……  相似文献   

11.
<正>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灌区,灌溉着西安、咸阳、渭南三市146.5万亩(9.77万hm2)农田,灌区总人口120万人。灌区灌溉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246年的秦郑国渠,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多次改建扩建,屡次兴废,几易其名,距今已有2261年历史。1932年我国近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主持在古代灌溉工程基础上建成了泾惠渠。目前泾惠渠灌区有水库、灌溉渠道、排水沟道、泵站等四大类工程设施,其中各级灌排渠道(沟道)总长逾5 000 km。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前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情况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工作由来已久。据《泾惠渠志记载,明广惠渠(泾惠渠前身)“渠首至王屋一斗为官渠由四县共管……;王屋一斗以下渠道为民渠,由各县划段分管。”安康市恒惠渠渠首保留的清末民初的一块碑石不但记述了该地域村民筹资出劳建设灌区的过程,还详细记述着用水户组建管理组织的条款,灌区公有山林、产业数额、管理使用办法和岁修出工以及分水用水的堰规民约等。现代水利工程泾惠渠于1932年建成后,李仪祉先生针对历代引泾灌溉经验,建立起专管机构与群众管水组织相结合的灌区管理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泾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灌溉咸阳市的泾阳、三原和西安市的高陵、临潼、阎良区等五个县(区)135万亩土地。引泾灌区是我国古老灌区之一,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重视下,灌区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几年来,灌区粮食亩产达到550多公斤,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相似文献   

14.
水利名渠     
寒风辑 《水利天地》2003,(12):36-36
郑白渠 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近代陕西泾惠渠的前身。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由于泾水含有大量肥沃的淤泥,灌溉时还可改良盐碱地,故使产量提高到每亩六石四斗。郑国渠的建成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西汉太始十年(公元前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至栎阳(今临潼县东北)注于渭水,名白渠。干渠长200里,灌溉面  相似文献   

15.
(一)高含沙引水灌溉是可行的高含沙引水与引洪淤灌是充分利用水沙资源,解决干旱,达到改土增肥、粮棉增产的有效措施。陕西关中泾惠、洛惠、宝鸡峡灌区夏灌缺水严重,三灌区实有灌溉面积490万、亩,年需水25亿立方米,用水引自泾、洛、渭河,三河多年平均径流量57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正>郑白渠为古代关中地区的大型引泾灌区,是秦代郑国渠和汉代白渠的合称,近代泾惠渠灌区的前身。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郑国渠,10年后完工。干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下游注入洛水,全长300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余顷。由于泾水含有大量泥沙,灌溉时既可补充作物需水,又可补充养分,改良了灌区内的盐碱地,农作物产量得  相似文献   

17.
<正>陕西省泾惠水利水电设计院,成立于1987年,属国有企业。具有工程设计水利行业(引调水、灌溉排涝、河道整治)专业乙级资质,同时具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设计院一直遵循着"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企业精神和"务实、创新、高效、诚信"企业宗旨,先后完成了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和世行贷款项目;陕西省  相似文献   

18.
<正>陕西省泾惠水利水电设计院,成立于1987年,属国有企业。具有工程设计水利行业(引调水、灌溉排涝、河道整治)专业乙级资质,同时具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资质。设计院一直遵循着"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企业精神和"务实、创新、高效、诚信"企业宗旨,先后完成了陕西省泾惠渠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和世行贷款项目;陕西省雨水集蓄利用"十二五"规划和牧区水利规划;洛川县苹果节水灌溉工程;泾惠渠张家山抽水站  相似文献   

19.
潘公平 《陕西水利》2010,(2):146-147
本文分析了泾惠灌区冬小麦生长期内降雨及灌溉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了灌区冬小麦生产中的灌溉经验,以泾惠渠灌溉试验站冬小麦需水量试验结果为依据,并结合冬小麦灌溉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灌区冬小麦节水灌溉技术方案,对于合理利用灌溉水资源,提高灌区冬小麦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枯水径流预防的传统方法之一-前后期径流相关法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中的最优模糊划分自激励门限自回归模型和非季节性多元自回归模型,建立了泾、洛、渭河三大自流引水灌区泾惠渠、洛惠渠和宝鸡峡引渭灌区的枯水期(11-4)候、旬、月的预报模型,在对模型的评定与检验基础上,推荐了可用于三大灌区枯水期灌溉水源的作业预报模型,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现有模型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