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关键井点测井资料研究基础上,结合岩石力学实验,用有限单元方法对迪那气田古近系储集层现今地应力分布做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迪那气田古近系现今应力场主应力均表现为压应力,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北北东10°,水平主应力值约为109.56MPa和106MPa,垂向主应力值为115MPa.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四川成都洛带地区,根据对地应力分布规律和影响它的诸多因素的分析,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测井信息,建立了地应力计算的半经验公式模型,利用测井资料确定了模式中的各参数,不仅可以方便迅速得到沿深度连续分布的地应力剖面,而且节约了昂贵的地应力测试费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测井计算的体积模量、泊松比、岩石强度的抗剪、抗压参数以及岩石的破裂压力和地层的孔隙压力等资料,并结合其它资料可对储层进行优选,同时可以分析其改造的难易程度,对压裂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储层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是气田进一步开发的前提,而应力分布特征与油气有利聚集区紧密相关,一般来说,油气总是从高应力区向低应力区运移。因此,地层弹性及应力场分析对油气有利带分析和井位部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川西低渗气藏单井地应力计算方法综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四川盆地新场气田是一个低孔低渗的裂缝性砂岩气田,储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需经压裂后才能投产,压裂后气井增加的产能与压裂的效果密切相关。提前认识储层当前地应力的特征,有助于压裂设计时确定裂缝产状、缝长、缝宽等参数,减少储层水力压裂改造的盲目性,降低中、低渗透油气田开发的风险。通过大量测井资料的计算,确定了新场气田储层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并综合采用微地震测量、岩石声发射资料、古地磁等岩心测试资料和水力压裂等多种方法进行交互验证,各种方法求得的地应力特征十分相近,说明利用测井资料求取储集层地应力原理简单,计算结果符合实际的地应力特征,是一种低风险研究计算储层地应力特征的方法,可以用于指导低渗透油气田的井网部署和储层的单井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4.
测井资料具有测量深度大、数据连续、信息量大且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利用有限的岩心,结合大量的测井资料,计算了岩石力学参数、岩石固有强度参数等,确定了地应力计算模式中的各个参数,最终计算出地应力大小,同时,采用基于成像测井的钻井诱导缝推断方法确定地应力的方向。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罗家寨构造中,并将计算结果与岩石声发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其符合实际的地应力特征,因此,笔者认为,该方法是一种低风险研究计算储层地应力特征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用于指导低孔低渗油气田的井网部署和储层的单井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5.
在大量致密气藏地应力测井评价基础上,从地应力方向评价、地应力大小计算、地应力评价主要验证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利用测井资料评价地应力研究的现状。分析影响地应力评价精度的5个问题:准确判定裂缝性质、水平附加分量确定、岩石力学参数的实验确定、应力集中的尺度及其对压裂的影响、井周岩石完整性对井壁应力集中的影响。认为测井资料地应力评价的未来研究方向为工程设计优化、水力压裂预测与控制、应力场数值模拟及裂缝预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井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壁稳定性问题是石油钻井工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利用测井资料研究井壁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文章利用声波、密度测井资料计算了岩石力学参数、岩石强度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应力计算、进而确定了地层破裂压力和坍塌压力,预测了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为钻井设计提供参考,并可指导安全钻井。通过新疆X11井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测井预测值与实际钻井液密度对比分析,证明利用测井资料评价井壁稳定性的可行性,并能准确地预报钻井液密度,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裂缝参数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岩石破裂准则,建立了造缝时期古地应力和现今地应力与裂缝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构造解析确定了造缝时期古地应力的性质和方向,用声速法、水力压裂法和声发射法计算了现今地应力的方向和大小,将裂缝参数计算模型代入古今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结果中,模拟计算了塔河油田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裂缝的开度、密度和孔隙度。根据岩心观测和测井解释所得的裂缝参数数据编制全区的裂缝线密度与体密度的等值线图来验证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平湖油气田的地应力,对平湖油气田低渗透储层压裂、钻井和开发都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密度、自然伽马、交叉偶极横波测井等资料,对平湖油气田地层的岩石力学参数(泊松比、弹性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张强度)进行了计算;为确定地层压力和构造应力系数,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分别应用黄氏和葛氏地应力计算模型,建立平湖油气田地应力计算方法,并通过岩心差应变法地应力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采用基于XMAC-Ⅱ快横波方位法确定的平湖油气田的地应力方向,与岩心波速各向异性法及黏滞剩磁法地应力实验确定的地应力方向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现有岩石抗钻特性分布规律的确定方法存在同一深度岩石抗钻特性分布不连续、应用测井资料不能建立岩石抗钻特性空间分布规律的问题.鉴于此,测定了新疆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地层岩心的单轴抗压强度、硬度和可钻性级值等,结合岩心对应深度的测井资料,建立了基于测井数据的岩石抗钻特性参数计算模型.将地层岩石抗钻特性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问题转化为...  相似文献   

10.
迪那2气田古近系苏维依组及库姆格列木群油气层属于低孔-低渗裂缝性砂岩储层,有效评价储层中裂缝的发育特征对认识开发中存在的层间矛盾及优化井网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为预测迪那2气田古近系苏维依组及库姆格列木群储层裂缝分布情况,采用岩心、测井裂缝解释成果等资料,确定裂缝成因类型及影响因素。选择构造主曲率、屈曲薄板法及构造滤波法分别对迪那2气田构造裂缝分布进行评价预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3种方法的综合分析,构建裂缝综合评价因子法。前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成像测井资料解释成果的吻合率在44%~56%之间,而综合评价因子法达到78%,明显提高裂缝分布评价的精度,说明这种综合评价因子法是进行裂缝分布预测的有效手段。分析认为研究区裂缝主要发育在靠近断裂带、构造轴线以及局部高点变形较大的部位。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出砂问题严重,如何找到合适的生产压差,使产量最大而出砂量最小,一直是困扰气田技术人员的一个难题。为此,利用测井方法求取地层孔隙压力、体积模量、单轴抗压强度、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等岩石力学参数,并将这些参数应用于出砂预测。以涩北气田涩4-3-2井为例,研究了该井主要的油气层段在不同气藏压力条件下的生产压差,进行了SMA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种条件变化时,如射孔孔径、射孔相位、气藏压力的变化等,均会使生产压差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楼一珊 《钻采工艺》1998,21(6):14-15
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地应力的应用十分广泛也非常重要。地应力是钻井工程设计和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用测井资料计算有倾角地层地应力的研究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计算与验证,这对完善和提高地应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精度,促进油气田开发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岩屑利用地应力测量的关键是将二次筛分的岩屑在实验室进行压实,以恢复到地层应力状态,同时测量有关数据,进而求出岩石的泊松比,讨论了地应力的计算模型及相关系数的确定方法,所测地应力与现场水力压裂资料反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常规测井资料在地应力的计算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难于准确地确定地应力的方向。井周声波成像测井(CBIL)回波时间图像能够直观地反映储层应力作用下的井壁表现如井眼崩落、裂缝等,根据这些应力响应特征可以判断储层的应力方向。回波时间最长的方向为最小地应力方向,最大地应力方向与之垂直。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井径与回波时间的线性刻度系数,通过回波时间图像刻度成井径图像确定井眼崩落的方位,从而确定最小地应力的方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地应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测井解释中结合地震资料来解释岩石物性能大大地降低解释的不确定性。反复进行测井曲线校正,岩石物性解释,岩石物理正演和合成记录匹配,确保P波和密度测井能真实地反映测量深度段的岩性。测井解释中结合地震资料的关键是确保岩石物性解释和建立的岩石物理模型的一致性。本文讨论澳大利亚西北海岸Exmouth Sub盆地Scarborough气田地震约束测井进行岩石物性解释的应用实例。Scarborough气田中老井的测井曲线受到钻井泥浆侵入的影响非常严重,必须对测井曲线进行校正,改善测井质量。用校正后的测井曲线建立岩石物理模型,通过岩石物理正演合成记录,反复进行岩石物性、岩石物理和合成记录匹配,得到与地下情况相一致的最终解释,降低储层解释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井眼钻成后,由于岩石的蠕变而常发生井眼缩径,使钻具、套管和测井仪器难以下到井底,本文应用粘弱性理论,对横观各向同性岩层井眼的位移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井眼径向位移与原地应力、岩层的各向异性特性、稳定周期及钻井液密度的关系式,本文的分析和给出的计算公式对在横观各向同性岩层钻井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花岗岩储层裂缝评价及其横向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利  任兴国 《测井技术》1998,22(3):204-207,211
分析了研究区块花岗岩的岩电特征,用密度、中子资料确定其岩石成分,用常规资料准确识别裂缝,识别结果与井周声波明处理结果吻合;用地层倾角描述裂缝类型和产状;用有限元素法反演研究区块的应力场,将得到的应力场参数与测井片2的缝发育度结合,设计神经网络进行网络训练,得到将应力场转换为裂缝发育度的模型;和模型参数,得出第一单元的裂缝发育度,根据裂缝发育度的大小分布预测出研究区块的裂缝发育带,这种裂缝带横向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