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某船舶设计中提出的减小空压机组的振动传递、降低水下机械噪声的要求,针对机组所具有的振动激励特性,进行了隔振浮筏装置的设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空压机组浮筏装置在陆上台架以及装船后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隔振系统的各阶模态,分析了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以及对于冲击的响应特性,探讨了提高船舶设备隔振与抗冲击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蜂窝纸板的隔振缓冲性能测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孟宪文  李连进  武斌斌 《包装工程》2006,27(5):72-73,110
为了保护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因受到振动和机械冲击而破损,必须对产品施行隔振缓冲包装,所以,研究隔振缓冲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不同厚度的蜂窝纸板的隔振和静态压缩性能测试,获得了动态缓冲曲线和振动传递率曲线,为蜂窝纸板在隔振缓冲包装中的应用提供了基本数据,为隔振缓冲包装设计提供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振动离心机是地震研究和飞行器离心振动复合环境试验研究的重要工具,顺臂振动是其重要的运行工况,而顺臂隔振是振动离心机在该工况下稳定运行的关键。在分析振动离心机顺臂振动工况的基础上,利用空气弹簧的动刚度小而轴向承载力大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安装于振动离心机转臂上可测不平衡力的顺臂隔振系统。基于隔振系统的力学模型,通过解析简化获得该系统的力传递率解析方程,并分析了影响该系统隔振能力的主要因素。针对某振动离心机,利用解析方程计算了其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并通过隔振系统力学模型对其传递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理论计算及仿真所得的力传递率基本一致且均较小。结果表明:以空气弹簧为主体的顺臂隔振系统可有效隔离振动离心机的顺臂振动冲击,力传递率解析方程可用于隔振系统隔振能力评估计算。  相似文献   

4.
基于振动力传递率理论,通过实例建立隔振系统的模型,并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隔振器参数的寻优,使传递至基础的力最小.采用该优化设计后,隔振效果的改进明显,这种优化设计方法对于复杂振动系统,特别是振动不对称的系统,具有参考价值,对工程实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机械阻抗法在振动隔离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概述 机械阻抗法借助于电气系统的概念能在振动问题上得应用,它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把繁琐的微积分运算变化成代数运算,使运算大为简化。故而对于复杂系统进行振动,动力分析很有用。在隔振设计中,尤其在复杂隔振设计(双层隔振)中,机械阻抗法能清晰的给出力或运动传递的过程。对高频振动的隔离,考虑到具体结构动力响应的复杂性,只有应用机械阻抗的概念,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近年来,随着高精度的机械阻抗测量仪器的不断出现,阻抗测试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日益得到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6.
船用大型动力装置运行时所产生的线谱振动是水下辐射噪声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在振源设备与船体安装基座之间采取隔振措施,抑制宽频带振动的传播。针对隔振系统振动传递路径复杂而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在功率流传递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主被动隔振器,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控制进一步衰减线谱振动通过隔振器的传递。该隔振器具有多自由度振动传递控制的特点,可避免通常存在的振动传递路径切断不彻底的弊端。该研究对隔振器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以及主被动隔振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测试,仿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通过结合加权误差反馈自适应控制算法和多自由度同步控制,主被动隔振可显著抑制弹性基础在300 Hz内的线谱振动。  相似文献   

7.
巩桂芬  李超 《包装工程》2019,40(19):92-96
目的 研究柱形空气衬垫的振动传递特性,以获取振动传递率曲线。方法 在频率为3~100 Hz区间对柱形空气衬垫和确定载荷质量形成的振动系统进行正弦扫频振动试验,分析初始内压和厚度对其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 初始内压对空气衬垫的隔振能力没有显著影响,3种初始内压下振动系统的共振频率均在35 Hz左右,传递率峰值集中在11左右。当厚度增大时,共振频率和传递率峰值同时减小,空气衬垫隔振能力增强。结论 在满足缓冲性能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初始内压,以及采用多层空气衬垫可显著提高其隔振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柱形空气衬垫的缓冲隔振包装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悬置阻尼宽频可控对动力装置实现积极隔振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基于挤压模式的磁流变半主动悬置工作原理和阻尼特性,在建立动力装置垂向隔振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出模糊自适应隔振控制器,用量化、比例因子自调整算法降低不同工况下动力装置垂向激励力的传递;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天棚控制算法,通过抑制动力装置振动来降低能量传递。设计出动力装置隔振台架试验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隔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动力装置处于中低转速时,可控磁流变悬置能在宽频范围内把力绝对传递率抑制到25%内,隔振效果优于橡胶悬置;而磁流变悬置垂向隔振方法中,兼顾振动传递率和激励频率的模糊自适应控制,优于通过抑制动力装置自身振动来隔振的天棚控制。  相似文献   

9.
大功率柴油机产生的宽频带振动,双层隔振系统具有良好的高频隔振能力,已在船舶等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在中、高速柴油机的内燃机车等领域,国内对于双层隔振系统的应用研究很少。结合国内首次研制的某型内燃动车动力总成系统,对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识别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作用在柴油发电机组上的激振力(矩)特性;然后建立了双层隔振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求得了理论力传递率;最后进行了双层隔振系统力传递率测试,获得了双层隔振系统实际力传递率,其力传递率明显低于单层隔振系统。对于双层隔振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业伟  方勃  李松  唐冶  王龙 《振动与冲击》2011,30(10):173-176
从物理机理出发,用变形的三次多项式函数和分数导数阶算子建立了离散型隔振系统的非线性等效动力学模型,通过谐波平衡法得出从隔振器底端到卫星的振动传递率,利用数值解从物理机理上解释了地面实验中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率受激励幅值影响的现象,为离散型整星隔振平台及其他整星隔振平台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噪声控制中,采取隔振措施不仅可以减少传递到楼板上的振动,并且楼下房间内的噪声也能随之降低。本文介绍上海灯头三厂浇扣车的隔振减噪实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浮筏隔振是从传递路径上控制舰艇机械噪声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分析浮筏隔振装置的性能及筏架上设备激励相位差的影响,并与双层隔振装置的效果进行对比,本文基于导纳理论建立了设备-浮筏-安装基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泵组小型浮筏隔振装置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频段,浮筏隔振装置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设备-上层隔振器、筏架-下层隔振器系统的垂向刚体振动固有频率ω1、ω2,故筏架上单台设备运行时其隔振效果与同固有频率ω1、ω2的双层隔振装置基本一致,而在低频段浮筏隔振装置效果略好;筏架上设备激励的相位差对中高频段传递到基座的振动功率流及振级落差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低频段的振动传递及隔振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涡扇发动机安装系统中大多采用铰接连杆式安装节进行发动机与机翼的连接,测试与分析铰接连杆式安装节的振动传递特性对于发动机的减隔振安装设计有重要作用。以某型发动机安装系统为参考,设计由发动机假件、前/后安装节缩比模型以及吊挂组成的安装系统原理验证模型。以原理验证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激振器及真空吸盘进行刚体模态试验及振动传递试验,得到发动机刚体模态与安装系统力传递率-频率曲线,并分析确定振动传递的主路径。结果表明:刚体运动模态主要集中在100 Hz以下,并且模态耦合现象比较严重;60 Hz以下,振动传递主路径为发动机-前安装节-吊挂;60 Hz~120 Hz带宽内,振动传递主路径为发动机-后安装节-吊挂;在1阶转速附近,力传递率小于1,设计出的安装节缩比模型具备隔振功能。同时,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中涡扇发动机安装系统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方法的验证以及安装系统优化设计提供试验支持,并为全尺寸涡扇发动机安装系统隔振试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设备阻抗和支承结构阻抗对隔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传统的隔振效果的评价入手,指出其在工程实践应用中的局限性.而后应用机械阻抗概念,系统推证设备阻抗和支承结构阻抗是怎样影响隔振效果的.且指出,当设备的阻抗比起支承结构的阻抗来讲是同一量级或更大时,隔离器的作用就下降.给出提高隔离器效果应采用的措施.同时还对传递率、插入损失及传递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一、海绵乳胶等材料隔振系统的高频传递特性 海绵乳胶、玻璃纤维和一般天然橡胶是工业上常用的隔振材料。为了了解这些材料的隔振性能,我们对这些材料的块状形体在厚度方向进行了垂直振动的绝对传递率试验。试验表明,这些材料——荷重隔振系统在大于系统共振频率的高频段上,其表征系统隔振性能的绝对传递率比共振绝对传递率相同的简单系统的相应绝对传递率要高。这里,简单系统是指参数为常数的弹簧和粘性阻尼器并联组成的系统。试验的部分结果画  相似文献   

16.
陈衷华 《制冷》2006,25(2):70-72
本文探讨空调制冷机房设备振动的产生、传递途径、设备减振、管道系统隔振的设计和防治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结构振动控制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少结构振动和结构噪声。一提起振动控制,人们常想到隔振,就是对结构采取有效措施,使结构与振源隔离,从而降低振动与结构噪声的传递。有二种隔振方式:一种是缩减机器工作时引起的振动对外界的传递,这也就是积极隔振。如汽车发动机采用弹性支承降低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向车体的传递;另一种是对结构进行防振,又称为消极隔振。如汽车悬挂系统,虽然汽车行驶时路面对汽车  相似文献   

18.
武秋敏  武吉梅 《包装工程》2007,28(11):98-100
建立了切纸机刀床的力学模型,分析了主动隔振的原理及特点,利用试验测试法和试验模态分析法确定刀床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根据隔振原理以及系统的各个固有参数确定隔振器的类型、参数、材料和结构,通过振动测试的方法,对振动切纸机的隔振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设计的隔振装置能有效地阻止刀床的振动沿拉杆向机架传递,隔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谭鑫 《振动与冲击》2024,(3):189-193+200
针对被动振动控制技术中大载荷设备的低频振动隔离难点,提出了带有附加质量单元体的液固混合介质隔振方案。基于双质量振子的单元体模型,建立了液固混合介质隔振装置的整体动态方程,推导出隔力和隔幅两种隔振情形下的传递率理论公式,计算出传递率曲线上的解析极值点。在给定隔振器参数下,比对考虑附加质量单元体与仅考虑弹性的一般性单元体对传递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附加质量不影响隔振装置的静态承载能力,但会降低共振频率;更重要的,附加质量的存在使得传递率曲线出现了最小极值点,即最佳的隔振频率点,这大幅提升了对应频段的隔振性能;解析结果证实,有效面积比、单元体数量是调控隔振性能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主动振动控制平台的模块式设计概念,采用有限元建模方法对自行设计的模块式隔振单元台体进行结构动力学方程建模,并利用动力学方程对该隔振单元进行简单开环主动振动控制的模拟,得出适当调整主动元件作动器的输出力可以有效控制隔振平台两个自由度方向振动的结论.通过对隔振单元振幅放大因子的研究,发现在隔振单元工作频带范围内没有出现其固有振动,因而对于大部分低于其固有频率的振动将采取主、被动隔振技术来完成.综合上述隔振单元动力特性的进一步分析,可知所建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隔振单元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