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公司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于2003年底投产,2004年共生产熟料84万t,2005年全年熟料产最达到94万t,同转窑年平均运转率90%,日产熟料2900吨左右。我公司在提高熟料产量的同时注意对回转窑窑衬的保护,使回转窑处于长期稳定、安全运行,回转窑烧成带、过渡带等关键部位的耐火砖使用寿命均在310天以上,两年平均单位熟料砖耗0.26kg/t,  相似文献   

2.
柯盛稳 《水泥》2005,(9):23-24
我厂自2003年6月Φ3.3m ×50m 回转窑投产达标以来,煤粉制备系统一直是制约高产稳产的瓶颈,由于存在一些问题,产量一直在9t/h 左右徘徊,煤粉的细度和水分不稳定,事故频繁发生。由于窑系统运行较正常,而且熟料的产量已经达到1400t/d,系统用煤量总计达9t/h,煤磨几乎是全负荷生产,  相似文献   

3.
张振旺  汤六方 《水泥》2007,(12):48-49
我公司2500t/d生产线曾出现几次回转窑系统主电动机电流高的问题,特别是在2007年4月份窑系统主电动机出现了过流跳停的事故,对窑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公司某条50000t/d熟料生产线于2008年建成,窑头煤磨转子秤配置德国菲斯特转子秤DRW4.12。自投产以来窑头尾煤秤一直存在断煤现象,造成窑系统工艺极不稳定,预热器温度不好控制,窑速不稳定,篦冷机料层不好控制,经常出现预热器结皮堵塞,窑内跑生料现象,煤耗高,质量波动大,熟料提产难,影响回转窑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5.
天山股份吐鲁番分公司2002年10月投产的2300t/d熟料生产线,因当地原料碱含量普遍偏高,加上窑炉风量匹配不当等因素作用,致使投产后存在预热器结皮严重、回转窑易结圈结大球、窑系统产量低等系列问题。在分析高碱原燃料及其对系统运行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原料的优化选取和配料方案调整;同时实施了设备的技术改造等配套措施,从而使预分解窑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熟料质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
亓文旭 《水泥》2024,(2):71-72
5 000 t/d熟料生产线经过多年运行,开窑后窑况波动,窑主电机电流一直处在高位,回转窑负荷较大,窑主减速机和主电机不能满足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要求。对窑驱动系统进行改造,以达到节能降耗增产和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600t/d回转窑熟料生产线自1999年4月投产以来,入窑生料送料系统进行了多次改进,使原来常出现满料、冲料、入窑生料量波动较大的现象得到解决。目前入窑生料量基本稳定,波动范围在±3t/h(原来在±10t/h)。现将主要的改进措施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5000 t/d熟料预分解窑水泥生产线运行在6100 t/d熟料时,窑主减速机和主电机运行负荷大,齿面出现点蚀剥落,电机碳刷打火使用寿命短,驱动系统运转噪声大,频繁出现超额定电流等现象,不能满足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要求.选用1725 kW减速机、1000 kW电机对驱动系统进行改造,回转窑可在6800 t/d熟料能力下安...  相似文献   

9.
我厂2号熟料生产线于2004年12月投产以来一直运行正常,熟料产量稳定在2 500~2 600t/d之间,主要设备见表1.2008年3月窑运行1个月后首次出现了结后圈的问题,经过10天的处理,后结圈消失,处理取得了成功,现将结圈的情况和处理过程介绍如下,供各位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2号线2 500t/d生产线,预热器采用五级旋风筒,回转窑规格为Ф4.0m×60m,分解炉为高原型NDSP52在线式管道分解炉,规格为Φ5.2m×30m。该线于2007年8月投产,投产初期因为一些设计及设备的缺陷,烧成系统一直不稳定,熟料产质量低,窑实际产量约2 350t/d,熟料标准煤耗在120kg/t以上。2015年3月我公司对烧成系统进行了改造,提高了熟料的产质量并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一期3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采用日本三菱材料公司专用水泥烧成预分解技术,为双系列低压损五级旋风预热器带N—MFC分解炉系统,装设在窑尾。与φ4.3×64m回转窑及配套篦冷机使用,完成熟料的烧成。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窑的操作采用薄料快烧,四级筒下料不往窑尾烟室分料,而是全部入分解炉。2004年5月投料以来窑系统运行较稳定。但是从2006年6月后,随着窑系统台时产量的提高,N—MFC分解炉流化床共出现12次因为压床而停窑的事故,严重影响窑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为此进行了多次分析,查找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回转窑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核心设备,能否保证安全、长期、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我公司有2 500 t/d和5 000 t/d两条熟料水泥生产线,分别于2003年1月和2009年9月投产,回转窑规格分别为Φ4.0 m×58 m和Φ4.8 m×72 m,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2号窑(2500t/d预分解窑)主机设备采用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TDF分解炉,Φ4.0m×60m回转窑,TC-1164充气梁式篦冷机。投产后一直运行比较正常,但自从2007年4月9日开始,2号窑出现频繁塌料,严重影响回转窑的安全运转,严重时一天止料烧窑4次,熟料的产质量下降,熟料生产成  相似文献   

14.
某公司5?000t/d熟料生产线于2008年3月投产,由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安装,近年来,熟料产量稳定在5?900~6?000t/d,生产相对稳定。2020年10月份以来,窑况出现波动,熟料产质量有所下降,经调整处理后,窑况恢复正常。本文对此次窑况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公司1200t/d熟料干法水泥生产线于2005年3月投产,生料采用石灰石、砂岩、河泥、沙子、硫酸渣及黄铁矿石六组分进行工艺配料,熟料烧成系统采用成都院带CDC分解炉的单列五级低压损预热器分解窑,回转窑规格为Ф3.3m×52m,设计熟料生产能力为1200t/d,熟料冷却系统采用LBTF1400型第三代控制流篦冷机。  相似文献   

16.
张伍辉 《中国水泥》2015,(3):99-100
<正>我公司2500 t/d熟料生产线煤粉制备系统采用φ2.8m×(5+3)m风扫煤磨,自2005年10月投产运行以来,窑系统稳定,熟料质量较好,但煤磨产量偏低,煤粉质量波动较大。受其影响,窑的日产量仅能维持在2750t左右。为降低水泥生产成本,公司要求对煤磨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使窑产量再上一个台阶。为此,在合肥院专家的指导下,公司利用年度大修之际,成功地对φ2.8m×(5+3)m风扫煤磨进行了技术改造,使煤磨和回转窑系  相似文献   

17.
赵纯伟 《中国水泥》2016,(4):99-101
1项目概况华润水泥(惠州)有限公司3 000t/d熟料生产线,由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包设计,于2005年11月点火投产。烧成系统采用日本RSP预分解炉、φ4.3m×62m回转窑、德国CP第三代冷却机。其前身为惠州环球水泥有限公司,自投运以来,熟料标煤耗高达126kg/t.cl。2010年9月华润水泥将其并购以后,经过三年的强化管理、优化操作及系统调整,窑产量稳定在3 200t/d,熟料标煤耗下降至112.57kgce/t.cl。但  相似文献   

18.
<正>兰州红古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1000t/d熟料2号生产线自2001年5月投产以来,其产质量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2008年3月间窑内连续出现结大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窑的安全运转和熟料的产质量。本文分析了  相似文献   

19.
陈必东 《水泥》2011,(3):62-63
我公司2500t/d生产线于2004年2月投产,回转窑运行一直较好,至2008年3月,窑在高速下出现振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振动慢慢增大,只有限窑速、降低台时产量以维持运行,到2010年7月,窑速只能在3.1r/min运行,严重影响了生产,只好停产检修。  相似文献   

20.
1“结蛋”的出现 中材汉江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日产2000t新型干法线自2002年4月投产以来,系统运转率逐年上升.熟料产量稳定在2100~2150t/d,产品质量稳定。但进入2007年4月后,回转窑开始逐渐出现掉扁状和条状大块窑皮,堵塞了熟料破碎机的进口。被迫停窑进行处理,到后来逐渐出现球状窑皮(料蛋),小的直径约50~80cm,最大的直径达1.8-2.0m,大料蛋在回转窑口徘徊,极易砸伤喷煤管前端的浇注料和回转窑的衬料。这种“结蛋”情况从最初的几天产生一个发展到24h产生几个,甚至16h就要进行停窑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