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空分塔基础结构形式与传热的分析,加热风管至基础本体表面、隔热层、隔热层至空分设备、基础底部土壤,通风管内空气与管壁对流等传热量及基础通风量的热工计算方法,并以某厂3200m~3/h制氧机空分基础为实例,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比较,结果较为吻合。并指出地层温度对低温设备的地下基础有不可忽视的热影响,计算时必须予以考虑。图3表3参5。  相似文献   

2.
针对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IHNI-1)的堆芯特点和运行工况,建立了适用于IHNI-1反应堆堆芯的热工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了 IHNI-1反应堆堆芯热工参数.最后分析了IHNI-1反应堆堆芯入口流量对堆芯出口温度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堆芯发生过冷沸腾时的功率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动态分布参数法分析蒸发器与毛细管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小型制冷系统按蒸发器出口蒸气干度X=1的基本优化条件,建立丁一套蒸发器、毛细管及其匹配的节能计算方法。为验证此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建立了专用的基础热工性能试验台与系统匹配试验台,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十分吻合,证明了这节能新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机械大类专业热工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过程中积累的心得和体会,结合目前许多高校按机械大类专业招生的情况,认为机械大类专业中应将热工基础设为学科平台课程,指出了当前机械大类专业中热工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这些建议对当前机械大类专业热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表面式冷却器的电算化热工计算方法,并编制了VB程序,以便于表冷器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王春阳 《工业计量》2011,(Z1):65-66
蒸汽温度是电厂安全经济生产重要参数,文章对测量主蒸汽温度的固定螺纹式热电偶的传热误差进行建立数学模型和传热分析计算,对热工计量和维护人员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火力发电作为我国电力供给的主要来源形式之一,其安全运行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热工仪表及相关控制系统共同组成的热工控制体系是电站运行安全基础,加强热工仪表的检修与校验可以有效的促进电站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对太阳能膜蒸馏热工质加热系统进行了简化,建立加装导流板的全玻璃太阳能膜蒸馏热工质加热系统的物理模型,该模型包括全玻璃太阳能集热系统和膜蒸馏热腔两部分,提出二者的耦合集成点,得出耦合边界条件及其非稳态流动的设定方法,建立了太阳能膜蒸馏系统的三维非稳态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模型,得出求解方法及思路,得到太阳能集热器联接管出口流体温度和流量的变化规律,与膜蒸馏热腔模型耦合计算,得出非稳态情况下膜通量与太阳能辐照强度的变化规律,为下一步太阳能利用与膜蒸馏的耦合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标准的隔热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并通过PKPM2008、清华斯维尔(BECS2008)、逐时温度分析软件Kvalue对不同材料以及不同隔热形式的墙体构造的隔热性能进行了探讨,指出各软件隔热计算结果存在的差异,并基于PKPM模型,针对不同的墙体构造分别做了能耗对比分析,揭示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一一、基本公式(一)平面保温或保冷厚度的计算1.厚度按下式计算(RR—总热阻(mZ·k) Wto一tsts一tr(1)式中X—保温或保冷厚度,m; 由于介质至金属壁及金属本身的热阻较小,影响不大,因此未计入该热阻值。 3。表面温度按下式计算 一入一a 一 一一 X入一一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一牛、, rU.入, 一.q二,~t‘=q长s+tr=—十Ir.”‘’.火西尹 aa—表面散热系数, W(ml·k)(二)曹线保沮或保冷厚度的计算公式l。厚度按下列公式计算‘人一卜」户J︸,目9自一. 一一 1一0‘d一d t。—内部介质温度,℃, ts—隔热层外表面沮度,℃, tr—周围空气温度,℃。 2…  相似文献   

11.
关于表冷器热工计算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表冷器热工计算的基本方程组,然后应用基本方程组的概念,对水冷式表冷器热工计算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指出了目前表冷器热工计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本文对不圆柱度误差从数学上作了详细分析,为今后设计不圆柱度测量仪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应用有限个点的点集来表示实际表面,计算方法不受测量方法所限制。设采用几个有限实测点来表示实际表面的形状,它们的坐标分别为r_1(x_1,y_1,z_1),r_2(x_2,y_2,z_2),……r_n(x_n,y_n,z_n)。就可以按这些实测数据来进行不圆柱度误差计算。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效率法的计算,得到表冷器迎面风速,水流量,入口空气状态,冷度水温度及盘管排数对表冷器热工性能的影响.并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钢-混凝土叠合梁横截面日照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国晨  关荣财  姜英民  牟春雷  霍春雨  徐丰 《工程力学》2006,23(11):122-127,138
介绍了桥梁结构横截面上温度分布的若干形式及其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基于平面非稳态温度场的基本理论,按求解导热微分方程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加载,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实桥的钢-混凝土叠合梁截面在日照作用下的温度分布进行时程仿真计算,进而评价了不同材质在叠合梁截面中的热力学性能。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和我国桥梁规范对桥梁横截面温度分布的界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管式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传热传质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和分析现有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热工性能和数学模型,并在分析管式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传热、传质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针对管式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热工计算模型。基于模型中管外二次空气侧空气与水膜之间的传热、传质系数是影响模型精度的重要因素,对管外二次空气侧空气与水膜之间的传热、传质系数进行深入分析,将模型用于水平单管外蒸发传热、传质系数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所选模型的正确性,为下一步对管式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整体热工性能的数值模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钒的相关相图,分析了钒表面钒的碳化物、氮化物和氧化物可能存在的形式。采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氢与钒碳化物、钒氮化物和钒氧化物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分析了高压氢去除上述杂质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100MRa条件下钒表面的碳化物杂质转化为甲烷需要860K以上的温度;50MPa、低于1000K温度氢不能有效去除金属钒表面所有价态的钒氧化物;50MPa、298~1000K温度高压氢不能有效去除钒的氮化物。  相似文献   

17.
在供冷系统的设计中,管路温升及供冷效率通常不予计算,而且根据经验选定,按常规热工计算方法,计算供冷管路温升其数值很小,远小于实测值。本文引起管路温升的机理作了分析,提出了供冷系统管路温升的合理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供冷系统供冷效率进行了计算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溶液表面蒸汽压是影响溶液除湿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分析除湿溶液蒸汽压形成机理及其在除湿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各种质量配比及各种质量浓度的LiCl-CaCl_2二元混合溶液实际表面蒸汽压,并选取两种典型的理论模型(NRTL方程及简单混合模型),对混合溶液蒸汽压进行计算与拟合,从而验证计算模型。最终认为氯化锂与氯化钙质量比为1:1的混合溶液是比较理想的配比,质量浓度较低时表面蒸汽压可采用简单的混合模型,质量浓度较高时需对两种模型进行修正,从而可估算并预测不同工况的溶液表面蒸汽压,为确定溶液除湿再生系统的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钒的相关相图,分析了钒表面钒的碳化物、氮化物和氧化物可能存在的形式。采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氢与钒碳化物、钒氮化物和钒氧化物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分析了高压氢去除上述杂质的可能性。计算结果表明,100MPa条件下钒表面的碳化物杂质转化为甲烷需要860K以上的温度;50MPa、低于1000K温度氢不能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空气与水的热质交换基本原理,通过引进温度和含湿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在计算过程中采用无量纲数学处理方法,建立了空气与水交叉流动的热湿交换无量纲数学计算模型,并通过积分方法推导得到了空气温度效率、水的温度效率计算公式和加湿效率的计算公式,进一步补充了叉流的热工计算理论,同时对传热单元数、传质单元数、水气比这三个影响出口参数计算的重要因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