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于大群陈   《微波学报》2021,37(6):21-25
针对目前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带宽不足、扫描角度不够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圆极化正交四叶草天线,并做试验研究了该天线在相控阵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该天线图案涂覆在印制板正、反两面,采用同轴电缆进行馈电,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阵列中通过单元间隔离柱实现了大角度扫描匹配以及宽带轴比特性.文中给出了该圆极化天线的仿真设计结果、天线阵列样机...  相似文献   

2.
矩形栅格平面相控阵天线经常受到圆柱形设备的约束,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阵元非均匀分布排列的圆形口径相控阵天线方向图,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公式推导和计算机仿真。同时与同等规模的矩形栅格平面相控阵天线方向图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前者的半功率点波束宽度要小于后者,主瓣能量利用更加集中,提高了扫描性能,辐射能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前者所需要的阵元数要少,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3.
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带平衡器(Balun)的直臂振子辐射元在E面扫描时出现扫描盲点已由理论和实验得到证明[1,2]。本文研究盲点的消除,用矩量法(MM法)计算了包括平衡支杆效应的直臂振子的5×3个辐射元的小面阵的中心振子的阵波瓣。计算结果证实E面阵波瓣在出现栅瓣前出现明显的凹点,即出现扫描盲点。计算还表明若在辐射无间加高度为h的H面寄生杆,则可控制E面阵波瓣的凹点的值。当h/λ<0.25将可减弱或消除盲点现象。而当h/λ≈0.14可在扫描域内消除盲点,且有最小输入阻抗的扰动。7×7个辐射元小面阵实验结果表明当取h/λ0=0.13时在16.7%频带内E面±60°扫描的中心辐射元的有源阻抗的电压驻波比(V.S.W.R)小于2.0;在E面±60°扫描和H面±50°扫描的扫描域内,V.S.W.R≤2.2,其中95%V.S.W.R≤2.0,而当h/λ0=0时E面扫描大于48°时V.S.W.R≤5  相似文献   

4.
对K波段相控阵单元进行了详细论述,给出了介质加载的圆形波导辐射器的仿真方向图,辐射单元方向图在自由空间的波束宽度达92°.由于阵列当中互耦的影响,阵列当中单元天线波束宽度变宽,波束宽度可达98°,能够满足阵列扫描的要求.在每个单元后接一个铁氧体移相器,再由单T形组合网络合成为1个馈电端口,制造出了K波段1×8单元相控阵天线,并给出了不同扫描角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风廓线雷达相控阵天线馈电网络的实现方法.该馈电网络巧妙运用传输线开关组合替代传统的移相器,实现天线阵电扫描所要求的口面相位分布.具有网络损耗低、实现方便、造价便宜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日本ETS-8卫星的概况,对作为关键技术之一的大型可展开天线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作了详细介绍。主要有大型可展开反射器、相控阵馈源及阵元和波束形成网络,最后介绍了相控阵馈源的实验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设计出了一种双背馈空气夹层微带圆极化天线单元,该天线单元具有13%的阻抗带宽,最大辐射方向上轴比2.5dB。用该天线单元以顺序旋转的方式组成四元阵,再用八个该天线单元和两组一分八功分器组成八单元阵列,研究了该阵列天线圆极化波束分别指向天线阵法向和偏转30°时的辐射特性和极化特性。该天线单元组阵圆极化轴比特性好,易于实现波束扫描,适合用于有源相控阵系统。  相似文献   

8.
微带天线阵列以其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在无线通信中有着广泛应用.提出了一种低损耗,高效率馈电网络的设计方法,并利用该馈电网络设计并加工了一个32单元Ku频段矩形贴片微带天线阵列,在中心频率处实现了23.36 dBi的天线增益和80.6%的口径效率,显示了极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平 《舰船电子对抗》2014,37(4):108-111
针对相控阵雷达天线测试中组件单元数多、数据运算量大、测试过程繁琐等特点,设计了一种波束控制通用测试平台。该平台综合运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自动测试技术,将大量复杂的运算集成在计算机中,并模拟雷达真实工作状态,缩短了天线阵面测试周期,实现了相控阵天线的快速、简便测量。  相似文献   

10.
A new methodology to design beam-forming networks (BFN) to feed antenna arrays is introduced. Using this methodology is feasible to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associate control of a phased array, since, an N by N antenna array could be controlled to steer the beam using four phase shifters instead of the N2 conventionally used. A prototype was designed, built and measured as proof of concept. The prototype consists on 3 by 3 Quasi-Yagi antennas fed by four input-ports. The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main beam of an antenna array fed by this BFN can be steered to any desired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端射相控阵列的特殊性,以及传统理想点源阵描述端射阵列的不足。然后以八木天线为原型设计了平板端射天线。为了提高增益和方向性,把四个平板端射天线单元在端射方向上排列。通过调整单元之间的间距和馈电相位,形成特殊的相控阵,达到了比较好的组阵效果。经过仿真和实际加工测试,认为这种天线结构优于传统的组阵形式。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相控阵天线的指向误差进行了概述,并对由相位误差引起的随机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相控阵天线指向误差的测试结果与分析结果,确定了产生其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主因。对型号批产时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3):301-304
针对相控阵天线设计中传统校准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轨卫星信号接收的通道校准方法,利用实际卫星下行信号对相控阵天线的各接收通路进行动态校准。该方法根据星历得到卫星动态位置坐标,计算卫星相对天线的方位和俯仰角度和理论相位差,再采集各个通路的实际信号,测量实际的相位差,理论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即通道不一致性。最后利用波束合成指标验证了改进后校准的正确性。该方法简单可行,为低轨卫星侦察时相控阵天线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先进、合理、有效的校准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双波束相控阵天线,阐述了其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实测结果。该天线阵工作于P波段,用于雷达干扰发射系统,发射波束为方位同时双波束,并且每个波束均可独立电扫描,实现了同时对多目标、多方位的雷达干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6 m多长、分成三段的板线传输线馈电网络的研制。由于段与段之间采用了电缆连接,电缆的损耗、相位与板线之间不一致,在电流分配到各个端口时除了要考虑互耦、板线传输线的损耗和相位,还必须补偿电缆带来的损耗和相位差。此馈电网络的指标在15%带宽内插损小于1.0 dB,34个输出口的幅度在带内起伏度为:≤±0.15 dB,各输出端口间相位的一致性:≤±2°,归一化后A实测-A理论≤0.15 dB。用三条行馈组成的小面阵天线在优于15%频带、垂直方向±10°扫描范围内,其水平方向副瓣峰值电平低于-35 dB。  相似文献   

16.
相控阵天线框架以其精度高、构架刚性强,部分产品尺寸较大,加工费用高,长时间以来成为一道工艺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介绍了两种工艺方法,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为该系列框架批量生产开创了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相控阵天线数字波束形成浅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模拟技术形成的波束的缺点主要是旁瓣电平高,稳定性差,更重要的是对有源干扰无自适应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点讨论数字波束形成的原理和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在单元馈电随机幅相误差,单元了胡机位置误差,单元失效,及由行,列馈造成的行,列相关幅相随机误差综合作用下,椭圆阵列天线的副瓣恶化;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国内外毫米波相控阵天线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相控阵天线的原理,指出了实现毫米波相控阵天线的技术关键。并给出了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实现毫米波相控阵天线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任燕飞 《通信技术》2014,(4):386-390
安装在机翼上的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其波束指向角度信息无法由航电系统直接提供。通过三维电子罗盘测量相控阵阵面的姿态参数,结合航电系统提供的飞机姿态参数和卫星角度参数,可以完成卫星相对于阵面角度的校正。校正方法首先把机身坐标系参数转换到地球坐标系,然后再转换到阵面坐标系,从而求解指向角度。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校正方法可行,坐标变换方法正确.同时也证明姿态测量参数精度影响相控阵天线最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