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依据祁连水文站近10年来的输沙率测验资料进行单断沙资料分析后得出,祁连水文站历年单断沙关系稳定成直线,满足悬移质输沙率实行间测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对横山(二)站2004年-2013年相关水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站悬移质输沙率间测方案,为简化测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实行水文巡测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巴彦高勒水文站1991~2020年多年输沙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论证该站悬移质输沙率间测方案,为优化分析测验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根据凤阁岭水文站实测输沙率资料,进行输沙率间测分析,并与规范规定标准进行比较,以达到输沙率停测或间测的目的,为巡测提供依据,通过42年累积的泥沙资料和多年的实测数据分析,得出单断沙关系一直良好,各年关系线及综合线均为45°,无明显系统偏离,可在实测水沙幅度变幅范围内悬移质输沙率实行停测,用实测悬移质单样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  相似文献   

7.
张奕华 《陕西水利》2014,(5):154-155
竹林关水文站输沙率测验,主要是用于计算该断面的输沙量.该站开展输沙率测验以来,已经积累了44站年资料,经过分析,具有良好相关关系,通过间测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支出,以开展新项目的测验.  相似文献   

8.
根据历年实测悬移质输沙率和单样含沙量资料,并依据相关水文规范,对犁市(二)水文站悬移质输沙率的水.沙变幅、测验方法和单、断沙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计算分析,为该站以后实施悬移质输沙率间测方案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目的在于测得通过测验断面悬移质输沙率,推求出断面含沙量(简称断沙),同时测得单样含沙量,以便建立(或检验已建立)单样含沙量和断面含沙量关系(简称单断沙关系),在单沙过程控制下,用于推求通过该断面各种时段的悬移质输沙量.岫岩水文站目前泥沙测验方法为实测悬移质输沙率与单样相结合的方式,并采用实测单沙过程线...  相似文献   

10.
莫建英 《人民珠江》2014,(5):130-132
通过对桂林(三)水文站悬移质输沙率间测分析,率定出稳定的历年综合单断沙关系线,可简化测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为泥沙巡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吴堡水文站多年来的泥沙测验精度和测验情况进行系统了解,文中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泥沙实测资料,对该站悬移质含沙量、输沙率测验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的测验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对提高该站泥沙测验精度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明槽水流的非均匀沙挟沙力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王士强  陈骥  惠遇甲 《水利学报》1998,29(1):0001-0010
本文从床沙、推移质及悬移质互相交换、衔接的物理图形出发,在力学、随机及紊动扩散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颗粒跃移及推移质、悬移质和全沙统一的新的非均匀沙挟沙力公式。文中公布了新近试验取得的57组非均匀沙挟沙力水槽资料,分析提出了反映混合沙中粗细颗粒互相影响的系数的关系,提出了悬移层与推移层交界面高度及浓度预报新的初步关系.应用本文提出的挟沙力系列公式计算验证了大量天然河流及水槽实测分组和总挟沙力资料,计算与实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兴化湾悬沙输移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隧道工程所在位置河床的最大冲刷深度是过江隧道方案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合理确定最大冲刷深度能为保证工程安全和减少投资提供重要设计依据。在分析近年来河道演变特点和前人所做研究的基础上,以长江下游仪征水道世业洲河段拟建过江隧道为例,分析工程河段的来水来沙特点,采用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不同水文年条件下河段河床最大冲刷深度进行了研究。在验证模型水流和泥沙冲淤相似的前提下,确定了动床模拟的不利水沙系列为2007—2010年+1998年+300年一遇洪水流量过程,并结合地质勘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合理预测。最终确定过江隧道断面河床左汊最大冲深为10.85 m,右汊最大冲深为8.87 m,该结果对拟建过江隧道工程而言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14.
The mean annual flow of the lower Ebro river has reduced by 29% during this century (592 to 426 m3 s−1). The main causes are increased water use and evaporation from reservoirs in the river basin. The losses due to irrigation explain 74% of the decrease, whereas losses by evaporation in the reservoirs explain another 22%. Decreased flow in the lower Ebro river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salt wedge in the estuar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permanent low river flows from July 1988 to April 1990 caused the continuous presence of the salt wedge for 18 months. Historical data for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Ebro river are scarce and incomplete. Limited data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rvoirs in the Ebro basin allow only an estimate of the order of magnitude of annual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3·0 × 107 Mt yr−1).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 reservoirs in the lower Ebro at the end of the 1960s, the sediment transport was estimated to be around 1·0 × 107 Mt yr−1. This amount was reduced to around 0·3 × 106 Mt yr−1 after construction of the dam. Currently, this amount ranges from 0·1 to 0·2 × 106 Mt yr−1, which represents a reduction of more than 99% in sediment transport. On a seasonal scale, the effects of the dams have bee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river flow and the virtual suppression of peaks in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estuary, the salt wedge dynamics changed and its presence increased. River regulation and hydropower generation also changed the hydrology of the river on a daily scale. The effect of local storms on the river flow and the sediment transport has been suppressed. At present, these changes are related to hydropower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15.
博贺湾海域悬沙输移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博贺湾海域大潮期间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采用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将悬沙净输移通量分解为多个动力项,并分别从平流输沙、潮泵输沙和垂向净环流输沙三方面分析了悬沙输移机制。结果表明:博贺湾海域大潮期间拉格朗日余流基本沿涨潮方向,离岸越远,余流值越大,欧拉余流大小与拉格朗日余流相近,斯托克斯余流接近于零;平流输沙在悬沙净输移中占主导作用,其中欧拉余流输沙作用方向与涨落潮优势流相关;博贺湾海域潮泵效应输沙作用不强,潮泵作用由涨落潮潮流和含沙量在潮周期的不对称性引起;垂向余环流输沙作用很弱,垂向净环流输沙和拉格朗日余流和含沙量的垂向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适用于长江上游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还未得到普遍接受。选取八个代表性公式,采取分散度比较法,利用长江上游8个测站(点)共计1290组实测资料对其进行检验。分析发现:(1)Engelund-Hansen公式精度相对最高,Yalin公式次之;若计算水流强度和输沙强度大的河流(如乌江、虎跳峡上峡口)时,Park公式计算精度较高。(2)各家公式并不适用于受下游峡谷洪水期雍水影响的河段(如奉节河段)。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推移质泥沙输沙率公式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推移质输沙率8个代表性计算公式,采取分散度比较法,利用长江上游8个测站(点)共计1290组实测资料对其进行检验,以探讨其对长江上游输沙律的适用性。分析发现:各公式的计算结果非常分散,其中EngelundHansen公式精度相对最高,Yalin公式次之;若计算水流强度和输沙强度大的河流(如乌江、虎跳峡上峡口)时,Parker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各家公式并不适用于受下游峡谷洪水期雍水影响的河段(如奉节河段)。  相似文献   

18.
金塘水道的悬沙输运和再悬浮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6年秋季和1987年春季金塘水道内十个站点的大、中、小潮的流速和悬沙浓度的同步观测资料,利用悬沙质量守恒原理,分析了金塘水道的悬沙输运和再悬浮作用特征。水道与外海的悬沙交换、水道内悬沙与底质的泥沙交换分别使水道内的悬沙质量平均每小时发生2%~10%和7%~14%的变化,前者小于后者。水道与外海进行悬沙交换时,水道向外海输出悬沙,大潮周日输出的悬沙质量比小潮大2个数量级。在悬沙与底质的泥沙交换过程中,大潮和中潮以再悬浮作用为主,小潮以沉降作用为主,在一个大小潮周期中,再悬浮作用强于沉降作用,水道底床发生侵蚀。再悬浮通量与流速、(τ-τcr)/τcr具有一定的正线性关系(τ为底部切应力,τcr为临界再悬浮切应力)。再悬浮系数处于10-4kg.m-2s-1量级,与(τ-cτr)/τcr不具有明显关系,底质沉积特征是影响再悬浮作用和再悬浮系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输沙量的沿程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1950-2002年实测输沙资料为基础,研究了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和排沙比变化特点,参照能够反映黄河特点的考虑上站含沙量的输沙率公式,建立了黄河下游逐河段的输沙量和排沙比计算公式。实测资料的验证表明,本文建立的输沙量和排沙比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精度,可以作为分析水沙变异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泥沙输移规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广西河流及河流泥沙特征,经济社会发展对泥沙信息的需求变化,以及目前广西悬移质泥沙测验工作存在的误区等对广西悬移质泥沙测验模式改革的紧迫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