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首先介绍了用于固液相变的相变材料,随后综述了目前相变蓄能技术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包括间壁式相变蓄热、直接接触式相变蓄热、相变围护结构等蓄热技术和用于空调通风系统以及制冷系统的固液相变蓄冷技术.最后提出我国节能建筑可大力发展利用相变蓄热技术的被动式太阳房和相变蓄冷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2.
相变材料可以与传统建材复合成具有蓄热和调温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本文结合相变蓄能材料的性质、优点,把相变蓄能材料划分为三类,分析了其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内外对相变蓄能技术结合太阳房应用的实验研究,从系统特点、相变材料与建筑的结合方式及作用效果总结了相变蓄能技术与太阳能建筑集成应用的特点与形式;分析了Team Ontario/BC设计的太阳房在建筑围护结构中添加相变材料后对负荷、室内温度、能耗的影响。指出了将相变蓄能结合太阳能建筑利用的潜力及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压气新奥法隧洞施工技术及其在城市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十几年来新奥法与压缩空气相结合,成功地应用于欧洲各国及日本地下工程。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压气新奥法的历史、机理、施工方法、设备、经济效益、问题和对策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为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范赟  徐伟 《暖通空调》2008,38(1):24-30
介绍了日本最新的节能政策,热泵蓄能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开展节能工作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建筑节能已经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战略问题,到2020年要使全社会建筑总能耗能够达到节能65%目标,这个数据令人鼓舞,但任重且迫在眉睫。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是提高建筑能效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唐占甫 《砖瓦》2014,(11):26-28
先从大环境下介绍了隧道窑余热发电的背景,再以实例分析隧道窑余热发电的可行性及技术和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寒地农村住宅中.利用建筑材料本身的构造组合蓄能,来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是重要的节能方法.本文探讨了在寒地农村住宅中适宜的建筑蓄能方法,这种方法是低技术低成本的,在寒地农村住宅中大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国际能源组织蓄能节能委会执委会会议(IEA/ECES,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Energy Conservation through Energy Storage)日前在中国举办。此次会议是ECES首次在非成员国召开,由中国建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我国深部盐岩能源地下储备可行性分析,针对湖北省云应盐矿盐岩层薄、富含不可溶或难溶夹层的沉积特点,开展该地区层状盐岩构造中能源储库密闭性综合研究。其一是层状盐岩体中盐岩–硬石膏界面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包括直剪试验、间接拉伸试验和界面微观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层状盐岩体中盐岩–硬石膏界面具有较强的黏结力,不是一个弱面,这十分有利于盐岩溶腔的密闭性和稳定性。其二是现场盐岩层钻孔高压压水试验,对盐岩层渗透的规律性、盐岩的封闭性以及围岩的承载能力开展研究。综合层状盐岩室内和现场试验的成果表明:湖北省云应地区层状盐岩构造满足盐岩溶腔型地下能源储库的密闭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盐岩渗透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其在深部储气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深部盐岩地层(≥1 500 m)中所建天然气储库的稳定性和密闭性评价提供科学指导,针对取自江苏金坛的不同杂质含量盐岩试样,在荷兰乌德勒支大学HPT实验室开展了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瞬态法渗透率测试研究,揭示盐岩的变形特征与渗透率演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在围压20 MPa的常温测试条件下,随着偏应力从0~40MPa递增,损伤后的低含泥盐岩的渗透率从10-16 m2逐渐下降至10-21 m2以下,而损伤后的高含泥盐岩的渗透率则平均高出前者1~2个量级,推测表明损伤后的盐岩在加载下裂纹闭合、孔隙减小、逐渐压缩密实,进而渗透率快速降低,同时也表明外载压密作用对纯盐岩的裂纹压缩闭合、甚至损伤修复作用更显著.根据试验成果,并利用H.Alkan等[11]建立的盐岩压缩-扩容边界线对位于1 500~2 000 m深部的盐岩地层中的球形腔体的围岩应力状态分析显示,围岩几乎都位于扩容边界以下的安全区域,由此推知:即使在储气库低压运行条件下,围岩中较难发生扩容而导致密闭性失效事件发生,腔体的密闭性能极好.该研究为深部盐穴储气库的可行性和密闭性评价提供有利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地下压气储能圆形内衬洞室内压和温度引起应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压气储能岩石内衬洞室内,不断变化的气体内压和温度引起的应力场是关乎洞室稳定性、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由此提出了一种计算气压和温度引起应力变化的解析方法。将内衬洞室考虑成由密封层、衬砌和围岩组成,首先建立了洞室温度和气压求解的控制方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叠加原理得到每个循环内洞室温度和气压随时间的变化;采用热弹性模型得到内压和温度引起的应力场。基于解析方法,给出了典型循环周期内洞室应力变化情况;接着通过一个热-力以及洞室气体耦合求解的数值模型以及不考虑密封层和衬砌的温度场解析方法来验证本文方法;最终探讨了温度对总应力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温度和内压引起的密封层和衬砌内环向拉应力非常大;温度对于压气储能洞室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温度对于环向和纵向应力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径向应力的影响;换热系数对应力变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坚硬顶板断裂过程中弹性能量积聚与释放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中遇到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其能量变化规律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现场实践表明,大多数冲击地压发生在工作面煤壁前方超前支承压力范围内。在采矿学、材料力学和岩石力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覆岩均布应力和增量应力作用的坚硬顶板初次断裂力学结构模型,首次推导得出弹性基础梁的能量分布计算公式,分析工作面前方坚硬顶板断裂前后的能量积聚和能量释放分布规律。当弹性基础的坚硬顶板悬露到极限距离后,将在煤壁前方最大弯矩处断裂,在断裂两侧发生反弹、压缩现象。离工作面距离越近,弹性梁的变形量和弯矩越大,积聚的弹性能量越多,坚硬顶板断裂后,释放的能量也越多。坚硬顶板断裂后发生压缩、反弹的空间区域,是产生冲击的震源区域。  相似文献   

15.
盐岩非线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7,自引:14,他引:7  
盐岩以其良好的流变、低渗透率及损伤自我恢复等特性,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能源、废弃物贮存和高放射废物地质处置的首选介质。结合金坛储气库盐岩三轴蠕变的研究成果,建立盐岩三维蠕变损伤的本构方程和损伤演化方程,并将建立的本构方程编制成有限元计算程序,模拟金坛储气库在注采过程中的蠕变和损伤演化的影响范围。研究成果对金坛储气库的运行压力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所获得的数据为样本,选取其中5栋具有代表性的办公建筑单位能耗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办公建筑能耗的基本状况及特点,通过计算空调系统分项能耗指标,提出相应措施与建议,为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及用能单位自身加强能源管理、挖掘节能潜力,实现为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节能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型锚喷支护技术及其在桃园矿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钢筋网壳结构是软岩巷道支护工程中一种新型的支护形式。介绍钢筋网壳锚喷支护的技术特色、结构特点、支护原理,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钢筋网壳锚喷结构计算模型及其内力计算表达式。结合在桃园矿的应用,阐述其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实践证明,空间网壳锚喷支护结构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盐岩中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储存库稳定性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由于盐岩属于一类特殊的岩体,储存库的稳定性分析的评价标准与其他岩体有差别,在各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设计规范,多数是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来评价储存库的稳定性。主要做法是根据具体的储存库及其岩体力学特性,预先设置储存库稳定性的一些标准,然后对盐岩及其相关的岩石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到所需要的计算参数,最后通过数值计算来确定储存库的稳定性。系统地提出了盐岩中能源储存库的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和评判标准,这些标准归纳起来有3个方面,即:(1)储存库稳定性标准如不允许出现片邦,不允许出现蠕变破坏、安全矿柱和地面沉降控制准则;(2)储存库密封性标准如最大内压控制准则;(3)储存库可使用性标准如储存库体积收敛性。同时给出一个算例,以说明如何评价储存库的稳定性,并说明对储存库稳定性评判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必要的修改。  相似文献   

19.
采动岩体的力学行为研究与相关工程技术创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回顾采动岩层结构破断与运动研究的发展过程,指出:采动岩层结构破断与运动不仅控制采场与回采巷道矿压显现,同时还控制采动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陷以及控制采动岩体裂隙演化与渗流。随着对采动岩体特殊力学行为规律研究的深入,利用与控制这些特殊力学行为就形成系列的采矿工程技术创新,在此用工程图例的方式列出一组成果。重点综述在研究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陷规律基础上开发出的综合机械化固体(废弃物)直接充填采煤技术和快速充填大断面沿空留巷技术;在研究采动岩体裂隙演化与渗流规律基础上开发出的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和保水采煤技术,包括这4项创新技术的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和重要技术参数指标等。  相似文献   

20.
 深部软岩工程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使原有的浅部工程的支护技术和方法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提出采用锚网索–桁架耦合技术进行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锚网索–桁架耦合支护的技术原理和力学机制,分析该技术的关键和特点。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最深的第三系软岩巷道支护工程实践,通过现场监测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