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萍  欧阳威 《烟草科技》2001,(10):14-15
根据包装工艺对铝箔纸就位状态的技术要求,对改进后GDX1横包机的铝箔纸检测装置在有无铝箔纸、铝箔纸的堵塞、位置偏移3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及对比,为更好地使用和维护GDX1横包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GDX2硬盒包装机组原铝箔纸压花烟徽微调装置操作空间小,调节烟徽位置时需停机操作且调整量难以掌握,为此对GDX2铝箔纸压花烟徽微调装置进行了改进。以双辊调节方式代替单辊偏心调节,设计了丝杠、滑块相结合的调节结构。改进后的双辊中心螺旋微调装置消除了偏心微调对毛刷的影响,可调量由原来的32 mm提高到55 mm,调整时间由15~30 min缩短为3 min,调整过程方便快捷,实现了烟徽位置的在线调整,提高了设备有效作业率。  相似文献   

3.
GDX2包装机的CH补包器中最下方的储备烟包与模盒或烟包之间产生频繁摩擦,造成烟包外包的透明纸褶皱甚至磨破,当剔除产生的不合格烟包时,该透明纸磨损的烟包就会补入模盒进入下道工序,从而影响卷烟成品质量。为此,采用EASY412-DC-RPLC对GDX2包装机CH补包器进行了改进,通过PLC采集、移位不合格烟包的剔除信号,同时控制增设的气缸动作,使CH补包器中的烟包依靠气缸的动作补入模盒,从而避免了CH补包器中最下方烟包与模盒之间的摩擦,提高了卷烟成品的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对新型超高速包装机铝箔纸烟包推手装置的性能优化提供设计依据,研究了其运动特性。基于新型推手装置的解析模型,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计算推手工作点的运动轨迹。采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该装置的仿真计算模型,求解推手工作点的运动轨迹。将运动轨迹的解析解与仿真解进行对比,二者一致性较好,验证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应用推手装置仿真计算模型,对其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等关键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并对长臂推手进行加速度测试,将实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包装速度为1 000包/min时,推手装置能够准确地实现预定的运动轨迹,平稳地将烟包推送到往复模盒中。  相似文献   

5.
GDX2包装机组铝箔纸吸风装置采用平皮带输送铝箔纸方式,易出现铝箔纸输送歪斜、阻塞等现象,降低设备运行效率,增加铝箔纸消耗。为此,对铝箔纸吸风输送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平皮带输送铝箔纸改为同步齿形吸风带输送。具体方法是:根据主动轮与被动轮的中心距和滚轮大小等选择合适的齿形吸风带,将传动滚轮改为组合式齿形带轮,齿形带张紧调整由偏心轴改为被动带轮支架长孔。改进后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齿形吸风带输送铝箔纸,延长了吸风带使用寿命,传动精度高,铝箔纸输送状态稳定,有效防止吸风带跑偏,铝箔纸阻塞由改进前的12次/班降低为5次/班,吸风带更换频次由10条/年降低为0,铝箔纸消耗由2.76 kg/50000支降低为2.75 kg/50000支,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GDX2包装机组换牌生产时人工调整烟包调头装置操作繁琐、耗时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捷式烟包调头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前/后导烟轮驱动装置、导板等部分组成,改进后将单导向轮改为双导向轮,通过电控系统控制旋转气缸带动两个导向轮转动,实现导向轮的快速调头切换。以GDX2包装机组生产的"贵烟(硬黄精品)"牌卷烟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装置能够快速调整烟包方向,烟包调头切换时间减少24 min/次,烟包外观质量满足工艺要求。该装置可为提高卷烟包装设备的运行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单头转移内衬纸替代复合铝箔纸应用于GDX2包装机组时,由于单头转移内衬纸铝层过薄、可塑性差、弹性大,衬纸成型易出现折叠后因回弹较大而造成内衬纸烟包折皱、折烂内衬纸等现象,增加了设备停机次数.为此,通过对内衬纸活动折叠、固定折叠两种折叠方式研究,改进了部分折叠零件,优化了活动折叠装置的调整间隙,采用“活动折叠+固定折叠”的组合方式完成单头转移铝箔纸在GDX2机组的折叠成型.活动折叠装置先按内衬纸烟包成型要求进行折叠,形成固定的折痕,减小了内衬纸的张力,固定折叠装置按活动折叠装置预设的折叠形式,完成内衬纸烟包的全部成型工作.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折叠成型技术折叠性能好,稳定性高,对材料适应性较强,易于维护,完全能够满足单头转移内衬纸的成型要求.改进后GDX2包装机组因内衬纸折叠成型引发的设备停机故障基本消除,不同内衬纸的换牌时间减少3.6 h/台·月,设备有效作业率提高10%,有效保证了内衬纸在成型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GDX1包装机组的小盒铝箔纸供给部分的左右盘转换采用手动拼接方式,操作过程复杂,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为此,设计开发了铝箔纸自动拼接系统。该系统利用原机组的各检测装置,在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上增加了相位控制和切刀驱动装置,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处理铝箔纸用完状态逻辑,输出动作指令,切断并释放用完的铝箔纸盘,吸合使用备用纸盘。应用结果表明,实现了铝箔纸的自动拼接,换纸过程运行稳定,操作维护简单,自动拼接成功率达100%,提高了设备有效作业率,每班节约生产时间6.25min,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
对纸箱提手整理装置凸轮机构进行设计,以实现纸箱提手整理装置工作过程中的提手挂取、无效提手剔除与提手整理功能。根据整理装置挂取和剔除提手时推杆的运动要求,设计得出凸轮机构基本参数和数学模型。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纸箱提手整理装置凸轮机构的三维模型,采用ADAMS软件对机构从动件导杆速度和位移进行仿真分析,表明凸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以实现提手剔除整理的工作要求。样机试验表明纸箱提手整理装置能够正常完成提手的挂取、剔除动作,提手剔除装置运行正常,单根提手挂杆平均挂取提手20根,剔除装置平均有效剔除率83.6%,试验结果满足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0.
ZB45包装机组铝箔纸剔除电磁铁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B45包装机组铝箔纸剔除电磁铁容易积灰,导致铝箔纸下纸歪斜,为此,对铝箔纸电磁铁进行了改进.通过加装气管接头,使电磁铁腔体内保持一定的正压,灰尘就不会进入电磁铁内,即可解决灰尘堆积问题.改进后铝箔纸剔除电磁铁应用于26组ZB45包装机组,电磁铁腔体内未发现有积灰现象,由积灰造成的铝箔纸下纸歪斜故障由原来的平均20次/月减少为0次,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丁劲锋  徐晓佐  徐江 《食品与机械》2020,(12):105-110,177
为改善咖啡胶囊底部铝箔焊接质量,设计了基于槽型凸轮传动的咖啡胶囊铝箔焊接设备。对咖啡胶囊铝箔焊接设备的关键传动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传动系统结构设计、槽型凸轮运动曲线计算、凸轮轨迹曲线推导等。在ADAMS中,建立铝箔焊接设备中关键传动系统模型,搭建仿真环境对设计的传动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其中传动轴这一关键零部件进行刚柔耦合分析。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铝箔焊接设备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原先铝箔分卷机脱料机构上存在的缺陷进行改造,由凸轮机构代替之前的气缸驱动,设计一种新型的脱料机构。在Pro/e环境下,对新型脱料机构的端面圆柱凸轮进行参数化设计,在Mechanism模块下对脱料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和测量结果验证,通过调整两凸轮的相对位置关系,缩短设计周期,并为后期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烫印是印后加工的重要工艺之一,联机冷烫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的联机冷烫设备多为连续输送烫印箔,在印刷滚筒空档相对时造成了铝箔的浪费。为了解决此问题,采用凸轮摆杆机构,实现在空档相对时降低烫印箔输送速度,从而提高烫印箔的利用率。设计了一种跳步机构,对该跳步机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对速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模型。结果表明,该机构能够在中低速胶印机上联机安装,并能有效地减少烫印箔的浪费。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茶叶杀青机存在杀青不均匀、热能利用率低等缺陷,提出了一种以红外辐射为热源的滚筒式杀青机,将红外热源置于滚筒中心,采用Fluent-EDEM耦合杀青过程中的离散场、流场和温度场,并进行耦合分析,在流体软件Fluent中设置湍流模型和辐射模型,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建立茶叶与茶叶及茶叶与滚筒的接触模型,耦合求解计算得到杀青机滚筒内流场温度分布和杀青叶升温曲线,实现对茶叶杀青过程中流场的数值模拟,并与同型号的电加热滚筒内流场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电加热结构的温度流场在滚筒内均匀分布,热能利用率低;而红外杀青机滚筒内流场温度分布主要集中在滚筒右部及底部,能将大部分热能直接辐射到杀青叶上,热能利用率高,该杀青装置能使杀青叶在短时间内快速升温,从而快速钝化酶的活性,提高茶叶品质。红外杀青机滚筒内的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对误差约为0.99%,说明模拟过程中参数设置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双面铝箔包装机包装出的成品美观、整齐,需要在双面铝箔包装机中研发自动对标装置。在双面铝箔包装机中设计了自动对标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了包装物品的工艺流程;论述了双面铝箔包装机自动对标装置的对标原理及实施方法,即由色标检测光电开关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到PLC,控制磁粉制动器上的电压来调整膜片的张力及拉伸长度,最终实现两侧包材对齐;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动对标装置的可靠性,在传动系统中设计并分析了与之相关联的的凸轮曲线。双面铝箔包装机采用自动对标装置后,能在2 min内将板块的文字及双面图案完全对正,使双面图案完整、位置准确无误,误差小于0.3 mm。  相似文献   

16.
基于Witness的汽轮机叶片车间仿真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彩丽  王加兴 《轻工机械》2010,28(4):116-118,122
针对作业车间(同时具有并行机和多功能机床情况下的)生产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itness的仿真优化方法。建立了基于Witness动态仿真模型进行实时仿真运行,对实时数据的分析和评价,并优化优化指标和优化参数,将结果反馈给仿真系统实施控制。给出了基于传统车间作业调度方法和仿真技术的集成方案。以某汽轮机叶片数控生产车间为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图4表2参8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行人碰撞是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该类事故在所有事故中致死率最高且与人们的安全出行密切相关,受到民众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事故分析方法在此类事故的处理上存在较大困难.文章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PC-CRASH为平台,建立了多刚体数字化行人模型,通过设定代表身体各部分的属性(外形、质量、刚度、摩擦系数等)来定义行人特征.并将模型与国外某实车碰撞试验对比验证其可靠性.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回归分析得出了车速-抛距模型,为该类交通事故处理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疲劳试验机是疲劳测试中最常用的设备。根据材料疲劳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建立电液力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MULINK构建了仿真模型,获得了反映系统性能的仿真曲线。为材料疲劳试验机控制系统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图7参9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弹簧-质点模型的织物仿真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织物仿真系统基本上都是以弹簧一质点模型为基础。根据织物内部结构和外部受力的特点,建立物理模型,计算模型在没有碰撞的情况下,动态的模拟织物从非平衡的受力状态到平衡的受力状态之间的全过程。文章首先分析了几种常用织物仿真算法如Ether算法、Midpoint算法和4阶Runge—Kutta算法,然后对各种算法的织物仿真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陶意  蔡健荣  张世庆  孙力  李馨 《食品与机械》2017,33(3):71-74,79
设计了高频电加热粉料杀菌设备,将杀菌腔内粉料的螺旋推进器作为加热部件而接通高频电。高频电加热会在周围产生较强的磁场,干扰铂电阻对关键控制点的准确测温,需进行电磁屏蔽处理。从理论分析和虚拟仿真两方面入手,理论分析得到材料的相对磁导率、电导率及厚度影响材料的屏蔽效能,虚拟仿真得到几种材料以及材料不同厚度的屏蔽效能。找到了合适铂电阻的屏蔽材料为锰锌铁氧体,并确定圆柱形屏蔽罩厚度为3mm,屏蔽效能可达40dB以上,经实验验证该种屏蔽罩的屏蔽效果符合屏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