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装行业转型与升级下,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改革过程中,湖南工业大学践行"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创新素养与能力"的培养目标,努力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和"创新教学平台"两个教学平台;按照"包装创意、设计制作、包装营销"三大课程训练模块,打造"练中学、学中研、研中创"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层次多样化、模块交叉化、训练项目化、整体综合化"的四化课程教学体系;实施启疑式、交互式、案例式、模拟实战式、项目实战式"五法一体"的教学方法;完善从课堂教学、试卷检查、毕业设计、督导与专家评教、学生网上评教到就业率测评的六个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教学目标,通过项目式教学探索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教学的路径和方法。课程构建了包装设计创新性教学体系,包括立体化包装设计实践体系和文化创新设计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与设计实践能力。设计成果从包装设计视角传承了中国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旨在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马爽 《上海包装》2024,(1):198-200
为了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构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体系,高等院校应该积极投入资源,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针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策略,以期为包装设计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要搞好包装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课程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国的包装设计教育发展已经历了二十多个春秋.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开办了包装设计课程,也取得不少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成就。但要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新经济时代的包装设计人才.必须不断加强该课程的合理化建设,使之具备科学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5.
周小雪 《绿色包装》2022,(11):43-46
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阶段。包装设计课程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设计兴趣、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大影响。从教学对象的比较与分析,教学目标的选择与评价,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探究包装设计课程知识体系整合建构。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实施与过程管理分析,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加强设计实践训练,改进课程考核方法。在教学中融入设计教赛内容,提高包装设计专业课程质量,从而提升人才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针对疫情下线上教学困难,化教学困境为教改机会,探索"包装设计"线上教学和实践过程可视化的方式。通过对"包装设计"线上教学课程整体设计、包装课题设定、实践过程设计、线上教学互动、线上作品展览,形成从课程框架——课题设计——过程执行——互动管理——评估体系一体化的线上课程模式。以过程可视化为导向的"包装设计"线上教学,促进教学的深度交流,使教学能量聚集,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包装设计"课程基础知识,还有设计观、方法论、执行力。  相似文献   

7.
围绕包装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目前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系统科学的包装综合实验课程体系。从专业核心知识体系和完整产品包装解决方案的全局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将实验课程内容构建为"技术基础实验、综合项目实验、创新设计实验"三个层次,形成具有可操作、可探索、知识可拓展特色的包装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项目教学、仿真实验教学、互动式和开放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技能以及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莉 《上海包装》2023,(6):217-219
探讨商品包装设计重点课程建设。针对商品包装设计重点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当前课程存在的不足;提出课程建设的目标,包括学生能力的提高、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更新与教学评价的更新;总结出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法,即重构课程内容、重塑教学体系、重建评价体系。旨在全面提高商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面向未来、具有综合素质的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9.
李鸿捷 《上海包装》2023,(8):188-190
三维动态展示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革新非常明显。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为切入点,对传统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三维动态设计应用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拓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包装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面对新时代对设计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包装设计课程的实际需求,只有在批判性思维视域中开设包装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1.
商品包装的亲民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孟永刚  柳丽娟  方拓 《包装工程》2015,36(24):25-28,47
目的研究商品包装的亲民化设计。方法简要概述亲民化设计的内涵及亲民化包装设计的原则;以人性化和情感化设计为理论依据,探讨商品包装亲民化的设计要素,并从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包装造型、包装装潢4个方面深入分析亲民化包装的设计要素。结论商品包装设计要为平民服务,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亲民化的包装设计对促进商品销售,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叶莉  刘瑶 《包装工程》2017,38(22):94-98
目的以产品的包装设计为切入点,分析当代包装设计中视觉化复制现象出现的原因;对设计教育中布扎体系和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以驱动包装设计创新文化的发展。方法从设计学的角度剖析布扎式视觉化复制现象的具体表征,并对此现象提出实践性的解决方案,结论从视觉延伸维度、视觉观感维度、视觉驱动维度3个方面提出解决布扎式视觉化复制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袁袁 《上海包装》2023,(10):217-219
包装设计作为一门创意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包装设计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包装设计专业学生,高校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促进实践教学发展。探讨了包装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策略,以期对提高包装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培养创新型包装设计人才为目标,以建设精品课程为契机,针对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课题、新要求,就包装设计本科教学体系中关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包装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中,专业覆盖面太窄, 知识老化,教法陈旧,目标不切实际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设计课程的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湖南工业大学"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创新素养与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以包装设计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将设计项目、实习实战、创新攻坚等环节提前导入到大学课程体系当中,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以"设计训练实战化"、"设计实习实训化"、"设计创新科研化"的"三位一体"融合实训模式,打造"学—练-研-创"联动式课堂,营造校内校外、立体化、多维度的实训大环境,切实解决学校教育、学生就业、企业需求三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效果图技法在包装设计中表现的论述,结合我国艺术设计类院校包装设计效果图技法课程教学的现状,就如何不断完善、改进其教学方法和体系以适应当今包装行业的发展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和发展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包装设计本科教学体系中,关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题教学、实践教学、师资结构模式、课程评价体系、复合型包装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思考.指出包装设计教学应从行业角度切入,走综合化、职业化之路,才符合包装设计市场行情,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复合型包装设计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张晓波  罗兵  徐军 《包装世界》2013,(2):65-66,68
本文立足高职高专院校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与实训,从包装设计课程的特点、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教学与实训模式、教学团队、创意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究基于校企联动、以工作室项目化教学带动的包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如何更好的实现项目化教学与实训,从而完善工作室教学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技能,使学生较快完成向职业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思想的引领下,通过西安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平台,进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文化意识、创新意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国的文化、地域文化、民族精神,从而更好的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满足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发展需要。包装设计课程作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应用型学科。商业竞争的越演越烈,使得商品间的竞争加剧,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市场的敏锐观察能力,从包装结构设计到包装整体形态设计到品牌树立再到文化影响的能力构建,这就要求我对传统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思考与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