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研究生物质炭对铅锌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机理,以松木棒炭、玉米秸秆炭、秸秆块炭、花生壳炭、木质颗粒炭和机制木棒炭为重金属钝化剂,以铅锌复合污染土壤为对象,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原材料制成的生物质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pH、有机质、小白菜体内Pb、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可以显著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施用玉米秸秆炭的效果最佳,小白菜地上部Pb、Zn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65.3%和41.6%。由此可见,生物质炭是一种能有效降低作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减轻作物受到的重金属毒害的重金属钝化材料。  相似文献   

2.
<正>丹麦:秸秆串起"黄金圈"丹麦是世界上首先使用秸秆发电的国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以南的阿维多发电厂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造型独特的梯形厂房和现代化的发电设备,而是燃料库房内堆放整齐的秸秆。这里的技术员本格松说,阿维多电厂每年燃烧15万吨秸秆,可满足几十万用户的供热和用电需求。秸秆和煤、油、天然气相比,成本低、污染少。农民收获粮食后,把秸秆卖给  相似文献   

3.
4YQ—24型玉米收获青贮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焚烧玉米秸秆带来的破坏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问题及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研制了了本玉米收获青贮机。并在试验过程中不断进行,使设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焚烧玉米秸秆带来的破坏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问题及提高玉米秸秆的利用率,研制了本玉米收获青贮机。并在试验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使设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原来是农村的主要燃料。但近几年来 ,农村烧煤、烧石油液化气的家庭增多 ,致使大量秸秆多余 ,不少人家就田焚烧 ,造成四周“乌烟瘴气” ,既严重污染了环境 ,又妨碍了公路交通和民航。因此 ,就田焚烧秸秆 ,已成为一大公害。其实 ,秸秆是很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前景诱人。加工成畜禽颗粒饲料。秸秆含有畜禽需要的营养物质。用秸秆造粒机加工 ,可制成秸秆颗粒饲料。这种颗粒饲料 ,宜贮存、喂养 ,其良好的适口性使畜禽、尤其是牲畜喜食 ,育肥的速度可比用普通饲料增加 2 0 %左右。采用生物技术转化为肥料。把秸秆就地…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是产量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具有多种用途。但由于其分布范围广,体积大,收集运输不便,未被充分利用而成为废弃物,甚至被农民就地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本文介绍一种产地秸秆预处理方法,以解决大量秸秆的运输与销纳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秸秆纤维加工中存在能耗大、化学污染严重等问题,研制了依靠物理方法达到清洁制取秸秆纤维的装置。通过对物料特性及螺杆机械结构的分析研究,完成了制取装置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确定和整体设计,解决了普通螺杆机械的结构问题,实现了依靠机械方式制取秸秆纤维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探索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9.
世界第1条秸秆全元素综合利用生产线日前在山东省沂南县投产。该项目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技术,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将秸秆全元素100%转化为产品,并且实现纸浆生产工艺“零排放”、“零污染”,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10.
《中华纸业》2014,(23):14-14
本刊讯(发改委消息)为指导各地推广实用成熟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确保实现“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目标任务,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编制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2014)》。其中,涉及造纸行业的技术有:“秸秆清洁制浆技术,主要是针对传统秸秆制浆效率低、水耗能耗高,污染治理成本高等问题,采用新式备料、高硬度置换蒸煮+机械疏解+氧脱木素+封闭筛选等组合工艺,降低制浆蒸汽用量和黑液粘度,提高制浆得率和黑液提取率的制浆工艺。”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选取湖南9个主栽穇子地方品种在中轻度和重度Cd污染农田进行大田实验,分析穇子籽粒产量、各器官富集系数、转运系数,探明不同Cd污染农田对穇子富集、转运Cd的影响,为在不同Cd污染地区穇子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结果发现,中轻度和重度Cd污染土壤下穇子籽粒Cd含量为0.044~0.099、0.175~0.423 mg/kg,产量为1.66~3.74、1.65~3.81 kg/10m2,重度Cd污染土壤明显促进籽粒Cd含量增加,但对籽粒产量影响不大;两种Cd污染土壤条件下,穇子各器官Cd富集效率高低顺序均为籽粒<秸秆<根系,转运效率则为土-根>根-秸秆>秸秆-籽粒。中轻度Cd污染条件下,9个穇子品种籽粒Cd含量均<0.099mg/kg,低于国家食品Cd安全标准;重度Cd污染条件下,9个穇子品种籽粒Cd含量均<0.5mg/kg,低于国家饲料Cd安全标准。研究表明,穇子营养器官具有较高的Cd富集能力,对土壤Cd污染的修复有一定作用;同时,穇子可食部分作饲用Cd含量仍在国家安全标准内,因此穇子在Cd污染严重地区的种植结构调整中具有可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当前农业中存在的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如常见的农药、化肥、畜禽、秸秆焚烧等等。本文从农业污染治理角度入手,结合博弈论分析农业中各方利益主体的行为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1月3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的棉田里拖拉机正在进行作物秸秆还田作业,通过粉碎棉花秸秆,不仅避免了焚烧秸秆对空气的污染,而且达到了棉田养分循环利用,培肥农田地力的效果。八十九团是一个以种植棉花为主的农业团场,棉花种植面积10万余亩(6 666.67 hm2)。多年来,八十九团在大力发展棉花种植的同时,始终把棉花秸秆还田作为一项的重要生产环节来抓,每年均对所  相似文献   

14.
秸秆-酒糟混合液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秸秆-酒糟液在不同秸秆质量浓度,不同温度条件,添加剂吐温-20存在下的沼气厌氧发酵.酒糟液中的有机物质非常丰富,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秸秆是农村粮食作物的废料,焚烧处理会严重污染环境.而经过沼气厌氧发酵后达到了保护环境和产生能源的双重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秸秆-酒糟液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最佳条件是秸秆质量浓度10%,温度25~35℃,吐温-20添加量10ppm.在此条件下,沼气的总产量为55692mL·30d-1,秸秆利用率为139L·kg-1,总糖浓度最大消耗率为53g·L·d-1,蛋白质初始浓度为4.77mg·mL-1,发酵30d以后降为0.68mg·mL-1.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地利用非木材纤维原料,是解决我国造纸工业原料不足、保护好生态环境和治理好污染的重要方面。本文阐述的清洁制浆工艺路线,通过采用新型化学品,从生产源头上来防治草浆生产的污染;呼吁建立非木原料特别是农业秸秆制浆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部近日下发《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形成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农业面源污染解决方案,力争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废弃物资源,如秸秆、谷壳、米糠等。传统上,这些废弃农作物一般作为柴薪用于做饭或者取暖,或者填埋堆渥作为土壤肥料,或是作为生物饲料。但这些仅能处理少部分的废弃物,还有大量的农作物收割后被农民露天焚烧,产生大量浓烟,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秸秆处理成为困扰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王震报道)1月7日,泉林集团与香港新恒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华融天泽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新恒基集团董事局主席高敬德对泉林模式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泉林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对解决我国秸秆焚烧、雾霾等环境污染,土壤板结,地膜污染,化肥农药减量,食品源头安全等作用巨大,意义深远。他希望合  相似文献   

19.
发展沼气、秸秆气不仅可解决农民的炊事用能,实现低质能源的高品位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而且可有效地处理利用这些农作秸秆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减少对农村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扼制部分传染病疾的传播,达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目的,对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甜高粱秸秆榨汁发酵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甜高粱秸秆榨汁的酒精发酵、原汁的保存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原汁的酸度,能够防止杂菌污染,在29℃恒温条件下,可延长甜高粱榨汁的保存期至2~3d;耐高温活性干酵母的加量为0.1g/100 mL,并可实现甜高粱秸秆榨汁的浓醪发酵;发酵时间控制在28h左右;高糖度发酵醪含糖量为20.6 g/100 mL,成熟醪酒精度达12.8%v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