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RGD-3B热释光仪对达朵泥石流堆积台地进行研究,以单片再生剂量法测定其剖面样品的等效剂量值(E.D.),结果表明:达朵台地剖面随深度的增加,埋藏时间增加,接受周围环境U、Th、K等的辐射剂量增多,等效剂量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范围为92.91~155.38 Gy。说明采用热释光技术对古泥石流堆积台地进行年龄测定是可行的。确定达朵台地堆积时的年龄范围,对于云南小江流域划分泥石流活动期次、第四纪地层以及年代学标尺的建立具有基础性意义,同时为古泥石流堆积台地这种事件性的环境记录载体测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京清水河流域灵山、洪水口两个古泥石流台地堆积物质样品的热释光研究,测定了古泥石流剖面各样品的热释光年龄。两个古泥石流剖面的年龄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泥石流堆积物质层位越深,受到的环境辐射剂量则越大。剖面U、Th和K的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趋势与年剂量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Th含量随深度的变化比U、K含量随深度的变化离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山西霍山山前断层的样品为例,讨论了断层泥的热释光测年效果。  相似文献   

4.
第四纪沉积物热释光测年中古剂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卢演铸  张景昭 《核技术》1991,14(2):109-113
  相似文献   

5.
测定古砖年代的光释光和热释光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宝鎏  唐强  李德卉  张纯祥 《核技术》2004,27(6):464-468
采用单片再生剂量光释光法对分布在不同年代(年龄介于180—1600a)的中国古砖样品的等效剂量进行了测定;在测量过程中插入固定的检测剂量来校正样品对光释光的灵敏度变化。同时我们也采用细颗粒常规高温热释光法对砖样的等效剂量进行了测定。这两种方法对照的结果能较好地吻合。得到的等效剂量之比(De(OSL)/De(TL))介于0.96—1.21之间;平均值为(1.08±0.07)。通过等效剂量和已知年代计算出年剂量为5.07—6.85;与实测的年剂量值相比差别不大。因此;单片再生剂量光释光法用于鉴定古砖样品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集湖光岩玛尔湖周围部分岩洞内的岩样及岩壁下和湖岸边的砂土样品,用粗颗粒法测量它们的热释光和光释光;用复合作用剂量响应模型分析热释光和光释光剂量响应,并计算对应的热释光和光释光古剂量。结果表明:相同采样点的样品,热释光和光释光古剂量间都存在一些差异;不同采样点样品的释光剂量相差很大;热释光古剂量测量值较准确的样品,光释光古剂量测量值与热释光测量值无显著的数量级差别。此测量分析对第四纪火山考古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双峰法热释光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利用热释光曲线中的低温峰与高温峰测年(简称“双峰法”)的方法。它有助于克服由于平行样品间在单温峰上出现热释光响应不一致而造成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国内外对CaSO4和MgSO4进行稀土等掺杂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近年来对硫酸盐中的自由基的研究和热释光测量仪器的发展状况,并对硫酸盐系列磷光体剂量学研究方向做了简短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张志良 《核技术》1988,11(11):40
本文叙述了为获得准确的热释光测年值而在采集第四纪样品时必须注意的若干事项。  相似文献   

10.
杨宏宇  赵晖 《核技术》2024,47(1):33-41
文物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科学定年是文物研究的关键,释光测年技术是陶瓷类文物定年的重要手段.目前,陶瓷类文物释光定年较成熟的方法包括常规热释光法和热释光前剂量法,而使用光释光技术对陶瓷类文物定年鲜有报道.本文使用了常规热释光法、热释光前剂量法和光释光单片再生法(Single-aliquot Regenerative-dose,SAR)对上海青龙镇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釉瓷片进行了测年.结果表明:使用常规热释光法测年时,其热释光信号在300~450℃几乎为零,无法准确计算等效剂量.采用热释光前剂量法的测年结果为(1.16±0.05)ka,说明该瓷器烧造于唐-五代;采用光释光SAR法的测年结果为(1.35±0.05)ka,烧造于唐代.本研究表明,光释光技术可用于瓷器文物定年,且对于本文中的青釉瓷片样品而言,热释光前剂量法和光释光SAR法的测年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1.
应用热释光技术对模拟阳光晒退后的泥石流标样和实际阳光晒退后的泥石流样品进行了热释光信号分层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泥石流发生后经过曝光,样品积存热释光晒退程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弱,光晒退明显。光晒退随光照强度和时间增大而增强,深度增大,但深度变化总体不大。模拟的阳光晒退实验晒退深度达1 mm左右,实际阳光晒退实验晒退深度达6 mm左右。根据等效剂量随深度的变化可知,天然泥石流块状样由两次泥石流堆积形成。这一结果可为利用热释光技术开展泥石流测年和发生期次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 framework of the modular code system, THERMOS, aiming to evaluate cooling of a debris bed having complex configurations was introduced with a focus on one of the major modules, DPCOOL, which models heating or non-heating porous media of particulate debris in a two-phase pool. In DPCOOL, pool and debris bed regions are discretized in a three-dimensional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A pool region is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two-fluid model. A two-phase flow in the debris bed region is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Tung & Dhir model with modifications for smaller particles proposed by Schmidt. In order to synthesize the momentum equations of the two regions, interpolation factors as piecewise linear functions of porosity are introduced. The interfacial friction model was validated based on Chu’s test using a debris bed composed of non-heating SUS spheres in a water pool with air injection from below where the net water flow in the layer became zero so that pressure loss of the layer was governed by interfacial friction. The sum of the two-phase flow friction and the interfacial friction models was validated based on top flooding and bottom flooding tests conducted in IKE’s DEBRIS test facility loaded with mixed steel and alumina spheres that were heated by an induction coil system.  相似文献   

13.
等效剂量的准确测定是进行地质样品热释光年龄测定的关键。采用不同辐照间隔增量测量泥石流物质标样,测得的等效剂量值是不同的,说明辐照剂量增量对泥石流物质样品等效剂量值存在影响。测试选用已知等效剂量为30 Gy的泥石流标样,按不同的辐照剂量增量进行等效剂量测定。2.5Gy/min的β源(90Sr-90Y)辐照剂量增量分别选用1、2、4、6 min时,测得的等效剂量分别为19.3、22.3、26.4、23.0 Gy;8 Gy/min的β源(90Sr-90Y)辐照剂量增量分别选用0.5、1、1.5、2 min时,测得的等效剂量分别为17.6、19.6、25.3、15.6 Gy。研究表明:对于30 Gy的泥石流标样,剂量率为2.5 Gy/s的β源(90Sr-90Y)测定泥石流物质时最适合的辐照剂量增量为4 min。剂量率为8 Gy/s的β源(90Sr-90Y)测定泥石流物质时最适合的辐照剂量增量为1.5 min。  相似文献   

14.
陶瓷中常含有相当数量的氧化铝成分,研究氧化铝的热释光性特征对进一步提高古物测年的精确度至关重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铝的热释光性质较为稳定,利用氧化铝的270℃峰测定年龄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实验研究了不同厚度石英对α射线的热释光(TL)响应。使用经2.64Gyα辐照过的石英,在相同面积的铝片上制作成不同厚度的石英样品,用热释光剂量仪读取峰面积积分,最终得出不同厚度的石英随辐照剂量变化的热释光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产分析纯石英为例,通过对样品的处理方法、测量仪器的参数优化以及影响石英前剂量热释光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石英前剂量110℃峰热释光信号测量方法。本文的实验结果与文献值吻合较好,表明本方法在现有研究条件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兰州盆地黄河三级阶地的光释光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袁道阳  刘兴旺  蒋汉超 《核技术》2007,30(11):924-930
对兰州盆地黄河南岸范家坪三级阶地剖面进行了观测和地层结构分析,对剖面中段细粒沉积层以2.5cm的间隔采取了粒度、磁化率样品。通过对16个光释光(OSL)样品的细颗粒石英简单多片技术的测年以及下伏早期冲积层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得到三级阶地地层剖面的年代学结果:下伏早期冲积层为中、下更新统范家坪组砾石层,黄河至少于8万年前在其上开始河床沉积,约7万年左右开始堆积以冲洪积相为主的细粒层。推测黄河三级阶地形成年龄约为7万年左右,对应晚更新世末次间冰期与末次冰期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首次采用LiF(Mg、Cu、P)热释光探测器用于个人剂量监测。为了解该热释光探测器性能是否满足辐射防护监测要求,本文采用标准γ参考辐射场(60Co源、137Cs源)和X窄谱过滤参考辐射场,对探测器进行适量辐照,从而对其剂量性能开展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探测器线性、能量响应和量值检验等剂量性能满足日常个人及环境剂量监测工作要求,能为人员、公众和环境的辐射监测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9.
环境热释光剂量计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日本化学分析中心进行了不同内容的环境热择光剂量计的比对。结果表明:双方的TLD无论是用X光机或放射源辐照,还是布放到环境中.结果都达到国内外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