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鱼类骨骼肌超微结构及其病理变化,目前国内尚未见报导。多种疾病能引起骨骼肌的损伤,影响鱼的发育甚至死亡,造成减产。为此,我们对患痘疮病的鲤鱼轴上肌与其同位正常肌肉进行了比较研究。取天津地区养鱼池中正常与患痘疮病的鲤鱼轴上肌,常规固定,脱水和包埋,超切,双梁色后电镜观察,结果看到: 1.正常鲤鱼轴上肌与人类的骨骼肌超微结构相似,(图1.×5700)。不同的是肌节长只有1.7-2.0μm;相邻两条粗肌丝的间距是25-30nm;肌浆网在Z线位置上膨大形成终池,并在此与横小管组成三联体(图2.→指处×11000)。  相似文献   

2.
阿霉素是一种发现较早的一种蒽环类抗生素,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效的抗肿病药物之一,在化疗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因它所特有的心脏毒性而限制其广泛应用。我院新合成的SIPI-708也是一种抗肿瘤的新的蒽环类抗生素,经药理学初步研究认为其疗效与阿霉素相等时,心脏毒性较阿霉素低。本文电镜观察表明阿霉素和SIPI-708对心肌损害特征性的形态学特点是相似的,仅见损害轻重不同而已。具体表现:(1)心肌损害是灶性的,(2)病灶内肌浆网和下管呈不同程度的扩张,(3)线粒体固缩或/和肿胀及髓样结构形成,(4)肌原纤维排列紊乱、分离、断裂和溶解(图1,2)。阿霉素和SIPI-708均系蒽环类衍生物,上述相似的形态学特点说明它们对心脏毒性反应的机理也可能相同。此两药在代谢过程中均可使心  相似文献   

3.
关于移植小球肾病的超微结构研究,在国内未见报告,本文着重对3例尸体肾移植三年后,因移植肾功能衰竭而被切除的肾脏,分别作了光镜、电镜以及免疫萤光的检查,并结合文献对本病与其它型小球肾炎的区别加以讨论。结果与讨论:本文3例均为移植小球肾病,例1比较典型(见图1),虽有报告在1例肺肾综合征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内疏板也有电子透光性物质沉积而增宽,我们认为这种特异性病变仍是与其它类型小球肾炎的主要区别。例2、3为膜增殖性小球肾炎(Ⅰ型)的改变,并有局灶性节段性硬化和新月体形成。电镜下可见系膜细胞  相似文献   

4.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膜性肾小球肾炎,是在临床和病理学上均具有特征性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膜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结构,我们对20例膜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肾脏穿刺标本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脏移植标本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通过移植后心脏的心内膜活检,经固定、常规则超薄切片制备,JEM-2000EX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移植后的早期阶段,未见明显移植排斥反应的心脏心内膜活检显示间质水肿,偶尔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内溶酶体明显增多。在早期细胞排斥反应阶段,电镜检查可发现显著的心肌细胞坏死和变性,并可确定浸润炎细胞的性质。在血管排斥反应阶段,辨认内皮细胞增生、内皮细胞损伤和基底膜的改变,在患有移植性冠状动脉病的病人,其缺血性心脏具有显著特点:肌动蛋白丝的缺失比肌球蛋白丝更明显,肌微丝相对较粗大。结论:这些改变对于进一步确诊心脏移植受体的排斥和局部缺血是有用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梁平  林娜 《电子显微学报》1991,10(4):414-415
本文报告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患者骨髓标本的电镜观察结果。患者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4~61岁。病程10多天至2年,既往无化疗或放疗史。按FAB标准诊断及分型,包括难治性贫血(RA)4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5例。标本经常规方法制成超薄切片。 RA和RAEB患者骨髓病变基本一致,三个血细胞系都有部分细胞受累,表现为病态造血。幼红细胞常出现核浆发育不平衡,以及核的各种异常,如外形不整、分叶;核裂、核泡;双核、芽生现象;染色质限局性消失。凝聚及溶解;最终核固缩、破碎或全部溶解。胞浆经常含较多膜性细胞器,如成群的小泡、次级溶酶体或来源不明的膜结构等(图1~2)。本组中7例见到巨核细胞,其  相似文献   

7.
许多实验研究证明,肺巨噬细胞不仅有很强的吞噬功能,而且参与某些免疫反应,因此被视为肺脏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以家兔为实验材料,应用“洗肺”技术采取肺巨噬细胞,进行了超薄切片与冷冻蚀刻电镜观察,,以探讨巨噬细胞亚显微构造及其细胞膜结构与该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材料与方法:本实验用成年健康家兔,经放血处死后,立即切开气管并插入特制气管插管,注入适量(约50毫升)温生理盐水缓冲液,且随即吸出,如此反复灌洗6次。再将全部洗出液经三次离心沉淀(500克,8分钟/次),制得约5×10~6/毫升的肺巨噬细胞混悬液。接着,将离心后的细胞经4%戊二醛予固定,618树脂包埋,按常规方法制备超薄切片;同时,选用FHZ—1型冷冻蚀刻装置,制取冷冻蚀刻复型膜。最后送H—500透射  相似文献   

8.
软骨细胞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为引起老年人疼痛及伤残的主要病症之一。本文通过一组动物实验观察关节炎形成之后软骨细胞超微病变的特征。2周组取材,尚未见细胞改变。至4周组开始,见关节软骨细胞开始变形,由扇贝状变为异形,或呈现成纤维细胞化改变。关节炎形成后的第12周及20周取材,见软骨细胞出现退行性变化,如内质网的扩张,糖元颗粒推集及凋亡性的改变。因本组实验示加治疗,故细胞改变呈现进行性加重。对20周组中极易出现的软骨细胞凋亡性的改变为何意义,我们认为应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改变在超微结构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是细胞生理功能必需的细胞器。线粒体DNA的缺陷是许多临床疾病的基础,许多不同疾病都具有非特异性的线粒体的病变。本文主要综述了在不同病理情况下,线粒体主要的结构变化,以及其在超微结构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免疫触须样肾小球病(immunotactoid glomerulopathy,IT)是罕见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1980年由Schwartz首先报道,迄今国内仅见数例报到。本文对本科2004年以来肾穿刺活检组织中确诊的2例IT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同时结合临床、光镜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胆石症常伴发胆囊炎,慢性胆石性胆囊炎(CHL)对患者肝脏的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目前资料不多。本研究应用透射电镜对超薄切片及冷冻蚀刻复型标本进行了综合观察。对象是经临床及外科手术证实为慢性胆石性胆囊炎患者,均未经胆酸类药物或其它肝毒性药物治疗,多数患者为40岁以上妇女。病程2—5年,无临床郁胆,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在本病诊断中的作用,对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肾活检标本进行系统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超微结构的改变。12例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病例中,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5倒,继发性冷球蛋白血症7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非典型膜性肾病及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见肾小球内皮细胞下及毛细血管腔内大量嗜复红蛋白沉积形成白金耳或微血栓样结构。电镜检查可见肾小球内的电子致密物形成多种有形结构,包括微管状、纤维状、晶格样及颗粒样结构等,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内皮细胞下及毛细血管腔内,也可见于上皮细胞下、基底膜内及系膜区;并可见毛细血管腔内含大量吞噬溶酶体的单核细胞浸润。肾组织内形成特殊有形结构的电子致密沉积物是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突出超微结构特征,在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霉素干预后肾小球足细胞内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小鼠肾小球足细胞系MPC5经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后,以0.5μg·mL-1阿霉素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进行常规透射电镜样品制备,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在药物作用早期,足细胞内部分线粒体呈现浓缩状态,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线粒体肿胀逐渐明显.结论:在...  相似文献   

14.
狼疮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细胞凋亡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正不断深入地进行。凋亡可发生在多种细胞,对于狼疮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以往人们多注重研究其肾小球内电子致密物的沉积,而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却未见报道。本文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临床30例狼疮性肾炎病人肾穿活检组织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煤岩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作为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是我国长期依靠的重要能源。作者总结多年扫描电子显微测试分析工作,将扫描电镜在煤岩学上的应用大致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通过伊凡斯兰对血清病家兔以及正常动物主动脉内皮通透性差别探讨免疫损伤引起动脉内皮通透性增强的超微结构基础。材料和方法:大耳白兔14只,实验组9只,对照组5只。实验组于第1和第7天耳静脉分别注入人血清白蛋白250mg/kg,第17、18、19天各处死3只动物。处死前2小时给每只动物注射5%伊凡斯兰2毫升,开胸腹,取主动脉纵向剖开观察内膜被着色情况,分别取着色条纹和非染色区组织制备标本,电镜观察。结果和讨论:肉眼观察见对照动物在动脉弓及肋间动脉口周围只偶浅色细条纹,实验组着染范围广,且深。  相似文献   

17.
褶鮡鱼类吸着器表面的超微结构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褶鮡鱼类吸着器表面的钩状突是它们伏卧水底,完成附着功能的结构基础。超微结构的显示有助于结构-功能-适应的综合分析,促使研究工作深化。  相似文献   

18.
褶Zhao鱼类吸着器表面的超微结构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对35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电镜下观察其粘液分泌活动,另6例胃镜活检标本行电镜水平的胞嘧啶单核苷酸酶(CMPase)反应。粘液颗粒在高尔基复合体处形成。具有正常极性的瘤细胞,粘液颗粒以外倾方式把内容物排到细胞游离面,较少见情况下,也可排到细胞内微囊或周围的间质中。有时粘液颗粒和初级溶酶体结合或被包绕在自噬体内,最后被溶酶体酶消化(粒溶,crinophagy)。此现象由于粘液颗粒内显示CMPase活性而得到确证。胃癌细胞的粒溶在文献上未曾提及。Resau在体外短期培养的胰组织中发现酶原颗粒的粒溶,说明此过程也可出现在外分泌细胞。苗氏以组化方法在粘液细胞癌细胞内发现酸性磷酸酶和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均较高,间接证实我们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感染患者纤毛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陈良标,陈佩兰,李亚非,刘超英,陈杭薇(北京军区总医院电镜室,北京军区总医院内三科,北京100700)本研究标本来自60例急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和肺炎患者。0.1%地卡因喷雾局麻下,以无菌导管插入鼻咽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