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小茴香、肉桂、花椒、生姜、姜黄和西红花作为食药两用品种和香辛料,不仅能改善食品的食用品质,还能发挥健康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本文首先对这6种药食同源香辛料的主要活性成分(如萜类、酚类、苷类等)进行了概括,进一步总结了其主要的功能特性(如抗氧化活性、抗微生物、抗炎镇痛、抗癌、抗抑郁、减肥等),同时重点分析了功能机制(如调节抗氧化平衡系统、破坏微生物细胞完整性、抑制促炎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细胞因子、调节相关信号通路、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等),旨在为药食同源香辛料类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为豆科美丽崖豆藤属植物,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牛大力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同时,临床实验表明牛大力还具有缓解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遗精、白带异常、肾炎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疗效。牛大力中的标志性成分是高丽怀素和芒柄花素。目前,已有超过50 种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挥发油成分、甾醇类等化合物从牛大力中分离出。近几年对于牛大力的毒理性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对牛大力的传统功效、植物学特点、化学成分、营养成分、药理活性和毒理性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以期为牛大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功能性食品与药食同源之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食品代表世界食品发展的新潮流,有二十一世纪食品之称。功能性食品与我国传统的饮食疗法在内涵上颇为相同,两者都包含食品的营养与感官性能,又具有药品的防治疾病功能,从我国传统的食药物品中开发功能性食品有着良好的前景。功能性食品一词首见于1987年日本文部省(文教部)在“食品功能的系统性解释与展开”科研成果报告中,把过去常用的食品特性改称食品功能。1989年4月厚生省(卫生福利部)对功能性食品予以进一步明确并作如下定义:“食品成分所具有的机体防御、节律调整和疾病防活等机体调节功能,使之能对人体充分发挥效用所设计、加工的食品称为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7.
药食同源植物因其不良反应小、药用价值高、天然、安全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药食同源植物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可以明确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十年来,液质联用(LC-MS,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药食同源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在药食同源植物功的功效成分分析和质量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主流技术。本文从LC-MS技术的发展和药食同源植物研究中LC-MS技术应用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近十年来LC-MS技术分析药食同源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药食同源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食品饲料安全国家标准以及文献方法,对药食同源丁香植株花蕾、果实、枝、叶部位的抗营养因子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丁香花蕾、果实、枝、叶各部位的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均处于食品或饲料的正常范围。植酸含量果实最低为33.24 mg/g。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各部位较接近,其中果实含量最高为44.2 mg/g。植物凝集素含量叶最低,微凝血试验中果实和叶表现出微弱的凝血反应。单宁酸含量枝最低,草酸含量花蕾最低。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含量果实最低,含量为0.278 mg/g。从几类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来看,各部位含量均较接近,且各抗营养因子在各部位中的含量趋势都有所不同且各有高低。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枸杞冰糖原料:枸杞5克,蜜糖15克,皂仁。做法:起锅加水、枸杞烧开,放入皂仁,关火,加蜜糖调匀,装碗即可。特点:晶莹剔透,口感润滑,软糯微甜。功效:养心通脉,清肝明目,健脾滋肾,祛痰开窍,润肠通便,润肤养颜,提神补气。酒锅首乌养生鸡原料:母鸡500克,何首乌5克,枸杞,蘑菇,玉米。调料:黄酒5克,盐5克,调料油15克,姜2克。制作:鸡去毛和内脏,洗净,切块;姜洗净,切片;何首乌粉末用白纱布包裹3层(以免粉末漏出),放入鸡块内;取一较深容器,将鸡放入,加水,加盖高火18分钟后,再加蘑菇、玉米,取出何首乌末;加入黄酒、精盐、姜、调味油调味,中火5分钟,至鸡肉离骨,装入锅中点火上桌即可。特点:色泽红润,肉质鲜嫩。功效:补肝肾,益精血,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3.
14.
药食同源的百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Lilium brownii F.E.Brwn Var.),全世界约80种,我国有39种。百合原产亚洲东部的温带地区,中国、日本及朝鲜野生百合分布甚广。我国从云贵高原到长白山区,处处都有它的踪迹,遍及南北26个省、自治区。早在1400多年前就有人工栽培,其中江苏宜兴、湖南邵阳、甘肃兰州、浙江湖州土壤气候适宜,栽培历史悠久,产量高、品质佳,为我国4大百合产区。百合为药食同源植物。中医已使用了2000多年,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尔后历代本草均有记栽。百合以鳞茎为食用,鳞茎肉质肥厚、色泽洁白、味甜、清香、略有苦味、性平微寒… 相似文献
15.
16.
17.
药食同源植物牛大力的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科学》2017,(9)
牛大力(Millettia speciosa)为豆科美丽崖豆藤属植物,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牛大力具有抗菌、抗氧化作用,同时,临床实验表明牛大力还具有缓解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遗精、白带异常、肾炎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疗效。牛大力中的标志性成分是高丽怀素和芒柄花素。目前,已有超过50种包括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挥发油成分、甾醇类等化合物从牛大力中分离出。近几年对于牛大力的毒理性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对牛大力的传统功效、植物学特点、化学成分、营养成分、药理活性和毒理性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以期为牛大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植物多糖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功效,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相关酶活性,改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促进肝糖元合成、抑制糖异生,增进免疫系统功能和抗氧化作用等多种途径发挥降血糖功能。目前,报道来源于中药的多糖已超过200种,且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从植物中分离提纯得到的。随着人们对植物多糖研究的深入,利用其开发制作安全经济的天然类降血糖产品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桑叶多糖、南瓜多糖、苦瓜多糖、山药多糖、茶多糖的降血糖功效,并提出了降血糖植物多糖的利用途径,展望了将植物多糖降血糖功效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前景,以期为植物多糖降血糖功效的研究和利用以及天然降血糖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食药同源理念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研究发现从食药同源植物里提取的多糖成分能够影响肠道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组成,从而发挥调控肠道稳态并改善机体病症的作用。随着植物多糖活性研究的深入,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理论研究利用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发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及医药产品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基于机体中肠道免疫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重点分析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可通过保护肠道黏膜、抑制肠道内炎症因子、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发挥修复肠道黏膜、改善肠道炎症、预防肠道肿瘤等多种作用;论述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该类多糖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