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教融合为"服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思路,为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首先概括了"服装市场营销"的课程内容,其次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再次分析了课程的教学现状,最后探索了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分析"服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现状,有利于把握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教学的困境和机遇;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有利...  相似文献   

2.
<正>在时代进步的大环境下,餐饮行业紧抓发展机遇,对综合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上涨。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立足产教融合背景对餐饮管理课程进行创新与优化,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现状,为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提供有效指导。本文详细阐述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餐饮管理课程实践的意义,分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开展餐饮管理课程实践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课程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有效策略,以期尽可能地满足餐饮行业发展对于综合性人才的刚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国内高校食品工程学院食品发酵工艺学的一节教学改革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食品发酵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食品发酵工艺学产教融合改革中的创新实践点,希望能够促进食品发酵行业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借鉴。食品发酵工艺学产教融合改革的创新实践点是根据相关理论、借鉴实践案例而制定,经过具体实践的验证,确定这些实践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产教融合在《包装工艺学》课程中的应用为主题,主要针对《包装工艺学》课程背景、产教融合在包装工艺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和产教融合背景下《包装工艺学》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将课堂教授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构建产业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落实推进“一体两翼”职业教育改革载体,服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主战场,4月23-24日,中国食品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食品工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食品工业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支持龙头企业和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这将融合校企优势资源,结合产业发展及教学育人要求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1]。产业学院是新时期产教深度融合的一种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韦笑笑 《西部皮革》2023,(12):19-21
产教融合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全新方向,也是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更是时代发展下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面对的现实需求之一。基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纺织产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了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纺织装饰)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明确了产业人才岗位定位和企业生产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课程体系构建、产学研联动发展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食品类专业当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家推行"1+X"的背景下,高职类食品院校应依托行业产教联盟,深化课程和教学资源改革,提升学生的核心职业素养,培养大国工匠。本文从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和教学过程3方面深入探讨了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改革方向,为食品类专业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当前背景下高职食品类专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  相似文献   

9.
<正>食品机械与设备概论是高校食品类专业均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培养食品类人才工程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但是目前该课程内容普遍缺少紧跟产业需求的实践内容和专业经验介绍,课程内容抽象、枯燥,并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空间想象和工程基础知识。在产教融合理念下,如何挖掘专业性、趣味性和启示性思政元素并融入食品机械与设备概论课程中,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卓越工程人才,成为开设该课程的高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创办产业学院,食品科学类专业毕业实习改革是食品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实习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形势下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结合产业学院建设目标探索毕业实习改革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围绕师范类院校食品专业产教融合现状下的专业全局设计、学科支撑程度、学生专业定位、师资建设情况,分析了当前专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通过校企合作、课程优化、资源配置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措施入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专业建设的水平,为新工科背景下的食品产教融合“双向驱动”育人模式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屈萍  李一  王晓蓬 《丝绸》2021,(1):47-51
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的重大改革任务,推进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高校学生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两张皮"的难题,亟需推进时尚产业产教融合.文章回顾了产教融合提出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分析了推进浙江省时尚产业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高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目标不一致、高校和企业"双责制"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兼具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随着食品产业的飞速发展,基于OBE教育理念,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培育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与实践复合型专业人才。本文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提出采用“引企入教,产教融合”,明确课程学习目标、虚拟仿真实验与“4+3”线下模式相结合、融入食品产业企业真实案例等实践教学改革措施,集聚校内外资源提升食品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实现产业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为进一步深化专业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产教融合成为中职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应当格外关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拓展,通过行之有效的产业学院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和中职人才培养工作之间的深度关联。产教融合背景下,传统中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推进产业和人才培养之间的深度协同,必须与时俱进,通过建设产业学院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课程体系建构师队伍建设等各方面作出创新尝试,从而突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特殊定位。文章就产教融合背景下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以惠山中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优化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食品工程人才,本文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通过搭建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应用三大课程模块以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性教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适应食品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应用型人才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深度结合,对我国当代食品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课程研究团队与企业共同合作选取酿酒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白酒品评与酒体设计》为例开展了产教融合课程改革研究,从开课班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班级作为实验组开展产教融合项目教学改革,设置问卷从课程认知度、课程兴趣、教学满意度等角度对比研究改革效果。结果表明,通过产教融合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领域愈发的重视教学的有效性,产教融合作为教育界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服装类课程的开设,其本质是为生产服务的。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服装类课程的有效性,也是各大院校在开设服装类课程的过程当中所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笔者就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服装类课程的有效性展开如下探讨,希望为我国服装类课程的有效性提高提供有益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一、PDCA管理模型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实施"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国家大力推广和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产教融合"宏观层面是指产业发展和教育的融合,中观层面是指人才培养方案与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融合,微观层面是指生产与教学融合,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叠合。"产教融合"以"产"为主,以"产"带"教",学生在全真或高仿真生产和  相似文献   

19.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推进专业建设是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产教园为切入点,介绍产教园的基本情况及学院专业建设现状,剖析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新工科浪潮的背景下,“四新”融合的食品专业“三创”教育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通过分析改革背景,理清改革的实施思路,明确改革的具体任务,创新“四新”融合的“一基三构”食品专业“三创”教育与实践举措,即革新“四新”融合的基于“设计思维”视域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一基),构建开源、开放的“三创”实践平台,构建“师生共创”模式教育教学新生态体系,构建“产教研融合”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三构),探索食品专业新工科建设与“三创”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与实践路径。同时,基于制度、师资、经费、平台、“四新”融合及对外交流的保障举措,为食品专业“一基三构”的“三创”融合改革提供支撑,最终为全面提升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及地方经济发展、为闽南乃至闽台食品产业创新提供不竭动力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