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植物乳杆菌对三华李果汁进行发酵。通过益生菌保护剂筛选和发酵工艺优化,建立最优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将三华李发酵果汁在4℃和25℃下进行贮藏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最适益生菌保护剂为低聚异麦芽糖,最优添加量为0.50%,最优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37℃、发酵转速200 r/min,在此条件下三华李发酵果汁中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可达108 CFU/mL,显著高于未优化之前。不同温度下贮藏的三华李发酵果汁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在107~108 CFU/mL,符合益生菌发酵果汁要求。贮藏期间,植物乳杆菌均能不同程度地消耗三华李发酵果汁中苹果酸,代谢产生乳酸或乙酸。4℃贮藏28 d后,三华李发酵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ABTS+·清除率和FRAP分别下降了0.20 Brix°、3.71%、1.52%、30.52%、6.22%和0.08 g TE/L,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高于25℃贮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植物乳杆菌发酵三...  相似文献   

2.
Lactobacillus Fermentum发酵降酸对三华李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三华李汁发酵乳杆菌发酵降酸期间乳酸菌活菌数、糖组分、有机酸、p H、可滴定酸、总酚、抗氧化活性、花色苷、色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0℃的条件下,发酵乳杆菌缓慢生长,发酵6 d后,菌种数量趋于稳定;发酵期间,菌株对糖的利用较缓慢,仅利用少量的葡萄糖维持代谢生长,而对苹果酸的消耗较快。随着苹果酸的大量消耗以及少量乳酸的生成,三华李汁的p H值快速上升,可滴定酸含量迅速下降;发酵8 d后,菌种数量由初始的7.01 log CFU/m L增加到7.91 log CFU/m L,苹果酸被完全消耗,葡萄糖保留73.82%,果糖保留97.7%,p H值上升了0.38,可滴定含量下降了43.7%,总酚保留82.23%,抗氧化活性(ORAC值)升高了14.90%,花色苷保留50%以上,三华李汁的色泽变化不显著(p0.05)。因此,利用乳酸菌发酵三华李汁,不仅能够降低三华李汁酸度,而且很好地保留了三华李本身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3.
以欧李(Cerasus humilis)果汁与牛奶为主要原料制作复合益生菌饮料,以总抗氧化能力和活菌数为评价指标,经单因素试验分析发酵菌株、果浆浓度、脱脂牛奶添加量、糖度、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饮料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复合益生菌饮料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菌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1∶1),欧李果汁添加量49%,脱脂牛奶添加量12.3%,糖度12 °Bx,接种量6%,发酵时间41 h。在此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下,饮料总抗氧化能力为143.33 U/mL,活菌数为8.70 lg(CFU/mL),色泽鲜艳呈粉红色,气味纯正,具有欧李果香,酸甜可口,滋味宜人。  相似文献   

4.
探究了四株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改善作用。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高脂饮食(HFD)模型组(M)及益生菌干预组四组:植物乳杆菌LP45(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嗜酸乳杆菌La28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鼠李糖乳杆菌LR519(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和乳双歧杆菌BAL531(Bifidobacteriumlactis,Bal)。正常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其它组给予HFD喂养;同时益生菌组每天给予对应菌液灌胃21 d,对照组给等体量生理盐水;期间监测小鼠体质量和摄食量。检测内脏脂肪、肝脏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与N组相比,M组摄食量、体质量及内脏脂肪均显著增加,高达8.74 g/d、33.30 g、0.71 g。较于M组,益生菌干预组小鼠的摄食量和内脏脂肪均明显降低,Bal、La、LR和LP组摄食量分别为6.97、6.91、5.94和6.59 g/d;内脏脂肪0.41、0.40、0.27和0.36 g;ALT、CHO、TG和MDA水平也显著下降;肝脂肪变性明显缓解;炎症因子ELF3和TNF-α的mRNA及IL-6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体外,四株益生菌也表现出一定抗氧化和降脂活性,其中Bal抗氧化活性最高,达16.81%;La降脂活性最高,为46.40%。Bal、La、LP、LR可有效改善小鼠的NAFLD,其机制至少部分归因于其降脂、抗炎、抗氧化和保肝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
菠萝果汁分别接种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进行发酵,研究菠萝果汁发酵过程中理化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在菠萝果汁中生长良好,发酵24 h,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的活菌数对数值均已超过8.3;经乳酸菌发酵后,菠萝果汁的pH、维生素C(VC)含量均显著降低,而总酸、可溶性固形物、总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升高。其中,植物乳杆菌具有较强的产酸能力,肠膜明串珠菌能够延缓VC的流失。在对感官品质影响方面,4种发酵菠萝果汁之间存在差异,经肠膜明串株菌发酵的菠萝果汁感官评价较优(79.79分),而经嗜酸乳杆菌能够更好地保留菠萝果汁特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结果为益生菌菠萝果汁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孙百虎 《中国酿造》2022,41(1):92-97
为提高桑葚(Morus alba L.)精深加工潜力,以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为发酵菌种,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桑葚汁的理化性质、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桑葚汁是四种乳酸菌优良的生长基质,发酵结束添加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桑葚汁中活菌数皆超过11 lg(CFU/mL)。发酵过程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明显下降,总酚及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综合比较四种菌种的发酵能力,菌株LP的发酵性能最佳,发酵后桑葚汁中活菌数为12.5 lg(CFU/mL),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4 mg没食子酸当量(GAE)/mL、4.5 mg芦丁当量(RE)/m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3%,铁离子还原力(FRAP)为25.3 mg抗坏血酸当量(AAE)/mL,其抗氧化能力最强,菌株LP可作为桑葚发酵的最佳菌种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桑葚(Morus alba L.)精深加工潜力,以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为发酵菌种,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桑葚汁的理化性质、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桑葚汁是四种乳酸菌优良的生长基质,发酵结束添加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桑葚汁中活菌数皆超过11 lg(CFU/mL)。发酵过程总糖及还原糖含量明显下降,总酚及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综合比较四种菌种的发酵能力,菌株LP的发酵性能最佳,发酵后桑葚汁中活菌数为12.5 lg(CFU/mL),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4 mg没食子酸当量(GAE)/mL、4.5 mg芦丁当量(RE)/m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3%,铁离子还原力(FRAP)为25.3 mg抗坏血酸当量(AAE)/mL,其抗氧化能力最强,菌株LP可作为桑葚发酵的最佳菌种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为试验菌种,对脱脂羊奶为发酵基质的益生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菌发酵和复配菌种发酵试验,筛选出最佳的益生菌复配组合。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复配益生菌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益生菌复配组合为干酪乳杆菌(L. casei)和长双歧杆菌(B. longum),接种比例为3∶1,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54 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基质中的最大活菌数为9.59×10~8 CFU/m L,滴定酸度达到198.56°T。  相似文献   

9.
选用嗜热链球菌、两岐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进行纯种发酵含有蓝莓花色苷提取液的培养液,考察了益生菌发酵过程中活菌数、体外抗氧化性、有机酸、单体花色苷和酚酸等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发酵48 h后,三种益生菌的活菌数均增至8.0 lg CFU/mL左右,两岐双歧杆菌的活菌数最高(P<0.05),发酵后不同菌株发酵样的ABTS+·清除能力显著提升(P<0.05),其中两岐双歧杆菌发酵样品抗氧化能力最强(P<0.05);但植物乳杆菌发酵样品中乳酸含量最高(P<0.05);发酵过程中单体花色苷含量呈下降趋势,两岐双歧杆菌发酵样品花色苷组分与其它两株菌发酵的样品差异较大;绿原酸、对香豆酸和咖啡酸的含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没食子酸、丁香酸和阿魏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主成分分析图中三株益生菌发酵样的分布差异较大。以上结果为进一步解释益生菌发酵代谢花色苷的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了木醋杆菌对复合果汁乳酸菌发酵后乳酸菌活菌数、乳酸菌对胃肠道的耐受性和主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的条件下,乳酸菌在复合果汁生长迅速,发酵24h后,活菌数均达8.50log cfu/mL以上;单一发酵组与共发酵组经人工胃液、人工肠液消化后乳酸菌存活率均在60.00%以上,通过胆盐、体外消化后存活率均对比MRS肉汤发酵组存活率有所提高;木醋杆菌可增加乳酸菌的胆盐耐受能力。发酵后的复合果汁pH值均下降到3.90以下,葡萄糖、苹果酸和Vc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乳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ORAC值)均显著性提高(p0.05),木醋杆菌与乳酸菌共发酵显著降低复合果汁中单糖的含量,增加乙酸和纤维素产量(p0.05)。综上所述,木醋杆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乳酸菌胃肠道耐受性,降低复合果汁的单糖含量,增加果汁的酸度和细菌纤维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分析5种益生菌发酵南瓜浆的品质和抗氧化活性, 为筛选发酵南瓜浆的优良菌株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戊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5种不同益生菌发酵南瓜浆, 比较分析发酵过程中活菌数、pH、总酸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酚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率能力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 嗜热链球菌和植物乳杆菌适应南瓜浆发酵体系能力最强, 发酵结束后, 植物乳杆菌发酵南瓜浆活菌数含量最高, 达9.89 lgCFU/mL, 较发酵前提高了100倍; 5种益生菌均能产酸, 其中植物乳杆菌产酸能力最强, 对碳源的代谢能力也最强, 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发酵后南瓜浆多酚含量增加最显著(P<0.05)。抗氧化实验显示, 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结论 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更适合发酵南瓜浆。  相似文献   

12.
选用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在微量需氧的条件下对瓯柑汁进行益生菌发酵,发酵温度36℃,时间10 d。在发酵前后对活菌数、p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主要抗氧化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发酵,活菌数由初始的(5.6±0.20)log CFU/mL显著增加至(7.2±0.30)log CFU/mL,p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同时,总酚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类胡萝卜素和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各黄酮类化合物的减少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橙皮苷柚皮苷枸橘苷新橙皮苷。常温贮藏10 d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不大,且活菌数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可见,瓯柑汁适宜研制益生菌发酵型果汁饮品。  相似文献   

13.
适用于果汁发酵的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1)和发酵乳杆菌L2(Lactobacillus fermentum L2)分别发酵胡柚汁,研究胡柚汁发酵过程中活菌数、酸度、pH值、VC、有机酸和色泽变化,以及乳酸菌对发酵胡柚汁总酚、总黄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乳酸菌在胡柚汁中生长良好,活菌数突破108?CFU/mL,pH值显著降低,酸度和VC显著提高;色差值变化明显,L*值呈下降趋势,a*值、b*值呈上升趋势;有机酸变化显著,酒石酸、柠檬酸、乙酸和乳酸的含量均显著提高,草酸、苹果酸和琥珀酸显著下降,其中乙酸、乳酸和苹果酸的变化最为明显;与未接种乳酸菌相比,抗氧化性显著提高,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4.3%、15.9%和0.7%以上;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提高。两种乳酸菌接种发酵显著改善了胡柚汁的品质和抗氧化特性,研究结果为胡柚汁益生菌发酵加工及益生菌果汁饮料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间接评价益生菌发酵乳在人体内的抗氧化活性,分别采用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B12及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制备SL、SL+BB12、SL+LA三种发酵乳,并对其冷藏过程中模拟胃肠液环境下对ABTS、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三种发酵乳随冷藏时间的延长其抗氧化活性都逐渐降低,添加菌种BB12和LA的发酵乳抗氧化活性下降的幅度小于SL发酵乳,在相同的冷藏时间下模拟胃肠液环境后抗氧化活性都较原发酵乳降低,但添加益生菌BB12和LA发酵乳在模拟胃肠液环境下抗氧化活性高于SL发酵乳,其中BB12高于LA。SL、SL+BB、SL+LA发酵乳冷藏7 d时对ABTS自由基最大清除率分别为46.21%、58.54%、51.99%,对DPPH自由基最大清除率分别为42.17%、53.34%、49.48%。  相似文献   

15.
该文探究了不同低聚糖对益生菌发酵乳活菌数、pH、酸度、总抗氧化能力及其黏附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表明:3株益生菌对不同的低聚糖显示出不同的偏好性,均能够不同程度的利用菊粉、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其中菊粉对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发酵乳活菌数的影响最大,由8.17×108 CFU/mL至1.24×1...  相似文献   

16.
以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分别发酵的毛酸浆果汁为原料,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体系,对发酵果汁中两种乳酸菌的消化耐受性、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10h后,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菌落总数分别为7.54CFU/m L和7.82CFU/m L。体外消化前后,毛酸浆发酵果汁多酚含量由0.33±0.01mg/m L及0.40±0.03mg/mL提高到1.37±0.03 mg/mL及1.30±0.01 mg/mL,多酚释放量与胃液p H值呈正相关。在模拟胃液消化2 h后,植物乳杆菌发酵果汁的DPPH·、ABTS+·清除力和总还原力(FRAP)分别上升了4.92%、23.80%和41.32%(p0.05);而发酵乳杆菌发酵果汁分别上升了4.98%、15.55%和17.72%。结果提示,经体外消化后毛酸浆果汁中两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酸菌仍具有很好的活力,果汁中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4株不同乳酸菌对豆豉发酵产生氨基态氮含量、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将高密度培养后的4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F)、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H)分别接入豆豉成曲进行发酵,与未添加乳酸菌的对照组作比较,测定发酵完成后氨基态氮含量、γ-氨基丁酸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各豆豉挥发性成分。结果添加乳酸菌发酵的豆豉氨基态氮含量都高于对照组豆豉,以LF、LP、LA效果明显,其中LF最为明显,达到2.355 g/100 g;添加LH、LP发酵豆豉产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豆豉,其中LH最高,达38.2 mg/g;LF豆豉共检测出风味物质46种,LP豆豉共检测出风味物质50种,LH共检测出风味物质58种,LA共检测出风味物质49种,对照组未添加乳酸菌豆豉共检测出风味物质60种。结论本研究的结果为开发保健型发酵豆制品,4株不同乳酸菌发酵豆豉的应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1.1854;乳酸乳球菌(Lactobacillus)11454;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1.12;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1.62;嗜热链球菌(Lactobacillus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1.1855;植物乳杆菌9Lactobacillus plantarum)6种菌种对羊胎水解液菌发酵活力、双菌发酵活力、活菌数及风味的影响,确定了乳酸菌发酵羊水解液的最适菌种组合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1.1854与嗜热链球菌(Lactobacillus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1.1855。  相似文献   

19.
选取6种商业益生菌分别对红枣汁进行发酵,研究其对红枣汁的抗氧化活性、理化指标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可显著提高红枣汁的抗氧化能力,果321复合菌发酵枣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573.83 mg/L,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枣汁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1 034.00 mg/L,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发酵枣汁的铁离子还原力(FRAP)值最高,为1 366.34 mg/L。瑞士乳杆菌的产酸性能较好,发酵后产乳酸量约0.45 mg/L,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较红枣汁提高了2.94%和2.85%。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可显著改变红枣汁的香气成分,且线性判别分析(LDA)对红枣汁香气物质的区分和识别效果优于主成分分析(PCA),发酵红枣汁的特征风味主要来源于硫化物、萜烯类、广谱甲基类、氮氧化物、乙醇和芳香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该文研究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发酵对青稞β-葡聚糖加工特性及其耐缺氧、抗疲劳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LB发酵制备青稞β-葡聚糖的含量高于LP和LR,达到(5.14±0.22)%。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后得到的β-葡聚糖(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β-glucan,LBG)中多糖均一性较高,起泡能力和溶解性均显著高于植物乳杆菌发酵后得到的β-葡聚糖(Lactobacillus plantarum β-glucan,LPG)、鼠李糖发酵后得到的β-葡聚糖(Lactobacillus rhamnosus β-glucan,LRG)和未发酵得到的β-葡聚糖(no fermentation β-glucan,NFG)起泡稳定性显著高于LPG、LBG和NFG。LPG、LBG、LRG与NFG相比,密闭缺氧存活时间延长了26.6%、42.3%和36.4%,游泳存活时间延长了22.6%、40.3%和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