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开关染料分子可以在光照条件下于不同状态间发生可逆异构化,为高时空分辨远程控制材料和生物系统提供了独特的机会。然而,传统的光开关染料分子不可避免地需要紫外光激发,紫外光具有高损伤、高耗能、毒性大、组织穿透力差等弊端,导致其在生物领域应用受限。可见光/近红外光低能耗、低损伤且组织穿透力强,更能满足生物应用需求。因此,开发长波长驱动的光开关染料分子对推进其在超分辨成像、光药理学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总结了近年来传统和新兴光开关染料分子在红移激发波长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针对转换效率、异构化量子产率、热力学稳定性以及抗疲劳性等指标对其光开关性能进行评价与讨论。最后对可见光/近红外光开关染料分子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转光材料可以将紫外光和部分不能起光合作用的可见光转换为作物可以利用的可见光,进而提高农作物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有效增加农作物产量。本文选用荧光染料罗丹明B,将其嵌入到不同有机配体的金属有机骨架中。利用红外和热重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为500 nm,可得到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红橙光(600 nm左右)。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光敏剂、光引发剂、光促进剂、单体及高分子成膜树脂等成份对全息光致聚合物薄膜光存储性能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材料中光引发剂浓度的提高使光聚合速度显著增加,链转移剂浓度则存在一个最佳的相对浓度,适当地增加液态辅助单体含量及其所含双键官能团的数目,会明显增加光聚合速度,在聚醋酸乙烯酯薄膜中单体聚合速度明显优于在醋酸纤维素中的速度,所制备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实现了同一位置的多幅全息图像的存储和再现,表明了该材料有用于大容量全息存储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4.3光引发剂的选择光引发剂包括光敏剂和助引发剂。后者虽不吸收光能,本身也不引发聚合,但可提高光引发剂的活化速率,所以亦称为光活化剂。光敏剂的选择原则应根据紫外光光源波长区域来定,由此选择的光敏剂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阳离子光引发剂在光照下可释出活性很强的阳离子,通常是H+,因此也可以说是光照时释出强酸。阳离子和强酸可以引发一些烯类的单体如乙烯基醚聚合,也可使环氧化物开环聚合。最重要的阳离子引发剂是二苯碘盐和三苯硫盐,见图4。光解时,X-从其他物质如溶剂(用RH表示)中夺取一个氢,从而生成酸HX。单…  相似文献   

5.
韦军  王宝总  邱峻 《涂料工业》2012,42(8):5-9,13
为克服小分子光引发剂的固有缺陷,通过2-(2,3-二羟基)丙氧基硫杂蒽酮(HPTX)、二酰氯及N-甲基二乙醇胺(MDEA)进行逐步聚合反应,将硫杂蒽酮结构及共引发剂胺结构都引入到同一个高分子链上,制备了侧链含有硫杂蒽酮,主链含有共引发剂胺的聚酯型高分子光引发剂。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证实了高分子光引发剂的结构。紫外光谱(UV-Vis)证实了高分子的结构对硫杂蒽酮单元的最大紫外吸收几乎没有影响。用光致差示扫描量热仪(photo-DSC)研究聚酯型高分子光引发剂引发聚酯丙烯酸酯树脂(PEA)的光聚合反应,结果表明:高分子光引发剂的主链结构对其引发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环氧丙烯酸酯/乙烯基醚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缩乙二醇二乙烯基醚 (DVE -3 )为活性稀释剂 ,研究其与环氧丙烯酸酯 (EOA)所组成的光聚合体系在自由基型光引发剂下引发的光聚合反应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DVE -3含量越大 ,EOA/DVE -3体系的转化率越低。体系粘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其反应速率。若在环氧丙烯酸酯中引入马来酸酯结构 ,则马来酸酯的含量越大 ,体系的转化率越高 ,马来酸酯结构的引进 ,可以降低体系聚合后残余的双键含量。  相似文献   

7.
刘岚  陈用烈 《粘接》2000,21(1):1-4
以二缩乙醇二乙烯基醚为活性稀释剂,研究其氧丙烯酯所组成的光滞体 自由基上发剂下引发的光聚合反应动力学其影响因素,DVE-3含量越大,EOA/DVE-3体系的转化率越低。体系粘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其反应速率。若在环氧丙烯酸 酯中引入马来酸酯结构,则马来酸酯的含量越大,体系的转化率越高,马来酸酯结构的引进,可以降低体系滞后残余的双键含量。  相似文献   

8.
黄素芳 《广东化工》2014,(8):73-74,79
实现可见光光解水制氢一直被认为是最终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有效地实现可见光光解水制氢技术的关键在于光敏剂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综述了贵金属钌Ru(Ⅱ)、铂Pt(Ⅱ)、铱Ir(Ⅲ)和铼Re(Ⅰ)的配合物、金属卟啉配合物作为光敏剂在光解水制氢体系中的应用。最后,对金属有机配合物光敏剂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光引发聚合作为区别于热引发聚合的一种合成手段,具有许多优越性和实用性。笔者从光引发的定义出发,对光引发体系的分类、引发机理、合成研究及其在聚合反应中的引发聚合、引发接枝、引发交联、引发转移终止等应用作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可见光引发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固化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光固化涂料、油墨、牙科固化、胶粘剂以及 3D打印材料等领域。与紫外光固化相比,可见光固化具备辐射安全、固化深度高、设备价格低廉等优势。作为光固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引发剂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对近 2~3 a可见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从 TPO类、萘酰亚胺类、蒽醌类、咔唑类、硅酮类、肟酯类、共轭染料类、光生酸剂类和金属配合物类光引发剂 9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可见光引发剂的发展方向做了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11.
香豆素染料与羟基苯基碘锚盐光敏引发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吸收光谱、荧光猝灭、光聚合方法对羟基苯基碘镛盐(HTIB)的光敏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具有给电子性的光敏剂香豆素1可以将引发剂羟基苯基碘镛盐的光响应移到长波区,而引发聚合效率与溶剂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在一般极性溶剂中如DMSO中能有效地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光聚合,而在电子受体性质的极性溶剂如乙腈中,光聚合反应受阻,这归结于香豆素1与羟基苯基碘镛盐形成络合物,使得光反应后生成不具活性的产物.该结果对研究其它单苯基碘镛盐的光敏体系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开发具有高灵敏度的感长波长的光敏引发体系是目前感光高分子材料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本论文是在综述光敏引发体系的最新发展后,着重研究了一些可见光以及近紫外光的染料敏化的引发体系,以及染料的光谱性质,得到了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光助Fenton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光助Fenton技术是将紫外或可见光引入到Fenton体系中形成的一种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绿色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在染料、酚类、炸药、农药、造纸等各种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面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目前,人们对光助Fenton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光助Fenton体系中引入草酸盐络合物、TiO2等物质或将光助Fenton与其它技术联用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二是将铁离子固定化形成非均相光助Fenton技术以减少催化剂流失与铁泥生成量、降低二次污染。开发聚光式反应器、探寻良好的光敏剂以便充分利用太阳光以及开发高效、廉价的非均相光助Fenton催化剂将成为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光敏剂,4-(4′-二甲胺基苯乙烯基)-二苯酮(MABP),已经合成并作了光谱特性表征,MABP和二苯基碘鎓盐(DPIO)组成的体系在近紫外和可见光区具有良好的光响应性,MABP和DPIO体系的光解反应通过电子转移过程快速发生,同时产生MABP的光褪色反应和DPIO的裂解反应,生成具有引发作用的苯自由基,MABP的光褪色速度常数测定为30.7(mol~(-1)·L·s~(-1)),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光聚合反应在氮气净化的乙腈溶液中进行,得到的动力学数据表明,聚合速度和MABP,DPIO和MMA的浓度成正比,浓度指数值分别为0.46,0.32和1.0,添加巯基化合物显著地加速聚合反应,光引发机理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光动力治疗用酞菁类光敏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介绍了光动力治疗原理、酞菁类光敏剂的合成方法及其近年来得到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酞菁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光化学生物过程和光漂白现象,还对其存在的缺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9-乙烯基蒽单组分及其与氯化二苯基碘锦盐(DPIOC)组成的双组分光敏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光聚合的研究,发现DPIOC的加人明显增大了9-乙烯基葸光引发聚合速度。它们在引发MMA光聚合的同时,也参与聚合反应而自身进入聚合物链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3-二羟基)丙氧基硫杂蒽酮(HPTX)及N取代的二乙醇胺进行逐步聚合反应,将硫杂蒽酮结构及共引发剂胺结构都引入到同一高分子链上,得到侧链含有硫杂蒽酮、主链含有共引发剂胺的聚氨酯型高分子光引发剂(PU-IBTX、Pu—IMTX和Pu.IPTX)。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高分子光引发剂的结构。紫外光谱证实了高分子链的结构对硫杂蒽酮单元的最大紫外吸收几乎没有影响。用光致差示量热计研究聚氨酯型高分子光引发剂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树脂的光聚合反应,结果表明,Pu—IPTX是引发PUA光聚合最有效的光引发剂。  相似文献   

18.
有机染料光褪色机理及主要原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综述了有机染料光褪色机理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现有研究结论.对光氧化和光还原过程、影响因素、典型反应步骤、研究手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同时也对通过染料分子结构设计合成、通过添加剂的使用提高染料光牢度的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王宝总  韦军 《精细化工》2012,29(9):910-915
通过三种二异氰酸酯、2-(2,3-二羟基)丙氧基硫杂蒽酮(HPTX)及N-甲基二乙醇胺(MDEA)进行逐步聚合反应,将硫杂蒽酮结构及共引发剂胺结构引入到同一高分子链上,得到侧链含有硫杂蒽酮,主链含有共引发剂胺的聚氨酯型高分子光引发剂。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高分子光引发剂的结构。紫外光谱证实了高分子链的结构对硫杂蒽酮单元的最大紫外吸收几乎没有影响。用光致差示量热计(photo-DSC)研究聚氨酯型高分子光引发剂引发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PUA)的光聚合反应,发现PU-IMTX是本文合成的引发剂中引发PUA光聚合最有效的光引发剂。  相似文献   

20.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通过染料进行光捕获经纳米半导体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器件,这类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光伏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综述了该类电池中关键功能材料——纳米晶薄膜电极、染料光敏剂和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