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红英  张宝琛  张磊  管诰  刘志强 《矿产勘查》2021,12(7):1539-1547
西南天山乌恰-西克尔-库车地区为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新生代层控砂岩型铜矿的重要产出地区.本文以实际调查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将该区新生代层控砂岩型铜矿划分为伽师式、花园式和滴水式这三种类型.认为其成因分别为沉积-构造叠加改造、同生沉积及沉积-盐丘构造叠加改造,分别建立了各类型铜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纳米比亚铜矿资源丰富、矿床成因多,其中砂岩型矿床在纳米比亚的中部和西北部均有发育。Opuwo矿区位于纳米比亚西北部,发育众多的铜矿(化)点,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开发利用的铜矿床,其中以砂岩铜矿规模最大、分布最广。文章通过对OU和OM两个砂岩铜矿体的调查研究,根据已有的地质及物化探成果,总结了纳米比亚Opuwo矿区砂岩铜矿成矿规律以及赋存特征,为该区寻求可开发利用的铜矿床提供找矿依据。  相似文献   

3.
蔡厚安 《矿产勘查》2023,14(11):2032-2038
新疆库车盆地的新生代地层中分布着众多砂岩型铜矿床和矿点,其与源-汇系统关系不清,而物源区是沉积盆地源-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康村地区碎屑岩中碎屑锆石的年代学研究,初步探讨库车盆地源-汇系统中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2件样品LA-ICP-MS测年数据分别为(427.4±6.6)Ma、(387.3±3.3)Ma和(424.6±2.3)Ma、(279.9±6.8)Ma,表明康村地区中新统吉迪克组(N1j)含铜砂砾岩的物源主要来自于库车盆地北西南天山造山带古生代晚志留世至早二叠世地质演化所形成的地层和岩浆岩产物。  相似文献   

4.
贾润幸  方维萱 《矿产勘查》2021,12(7):1556-1564
新疆萨热克砾岩型铜矿床是产于萨热克巴依盆地的大型铜矿床,赋矿层为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杂砾岩,上赋层为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岩屑石英砂岩,在盆地南部白垩系地层中发育有碱性辉长岩脉.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杂砾岩中含有大量基性火山岩砾石并伴有铜矿化.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和主、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对萨热克铜矿不同岩(矿)石进行研究,结合以往研究...  相似文献   

5.
和继圣 《矿产勘查》2011,2(2):108-113
通过国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的实施,结合探矿工程资料,系统总结了郝家河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体定位规律.采用地层、岩相、构造、岩性、地球化学组合的找矿方法,配合1:2000构造地球化学填图,1:5000矿田构造填图等勘查技术,在矿床SE向延伸地段揭露到铜矿体,新增333级铜资源8.2万t,平均品位1.06%,伴生银资源量227 t,品位23.3×10-6.该矿带SE向延伸地段仍具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陈越  赵路通  李世恒 《矿产勘查》2018,9(6):1164-1171
文章系统地研究了萨热克铜矿硅化阶段的石英以及碳酸盐化阶段的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分析其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机制。岩相学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包括富液相包裹体(W型)、含子晶三相包裹体(S型)、二氧化碳包裹体(C型)以及少量含油气包裹体(O型) 4种类型。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2~239℃,盐度为0. 18%~31. 39%NaCleq,方解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6~219℃,盐度为0. 18%~16. 8%Na Cleq。拉曼测试表明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水蒸气为主,并混有CO_2、N_2、CH_4等气体。研究表明萨热克铜矿成矿流体以含铜的氧化性盆地卤水为主,其与盆地深部的还原性油田卤水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引起大量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杜玉龙 《矿产勘查》2021,12(5):1111-1125
沉积岩型铜矿床是全球重要的铜矿床类型,约占铜资源总量的30%。本文通过综述、构造岩相学路线踏勘和重点矿床找矿勘查,研究了全球沉积岩型铜矿床时空分布、矿床类型,重点研究了中—新生代典型沉积岩型铜矿床及其与岩浆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沉积岩型铜矿床在全球各大洲典型沉积盆地均有分布,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元古代、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2)按容矿岩系,本文将沉积岩型铜矿床梳理为砂砾岩型铜矿、异地式砂砾岩型铜矿、砂页岩型铜矿、曼陀型铜矿、碳酸盐岩(白云岩)型铜矿和火山岩红层型铜矿等6个亚类,前5种铜矿床亚类型工业价值较大,是沉积岩型矿床找矿主要目标类型;(3)一些沉积岩型铜矿床成岩成矿与岩浆活动有一定关系,岩浆活动直接参与成岩成矿或控制矿化的产出,或对铜矿化形成叠加改造。一些沉积岩型铜矿与岩浆活动、以及斑岩成矿系统、IOCG成矿系统间有一定联系,通过本文研究可拓展其找矿思路,为境内外同类型铜矿床找矿勘查和找矿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西缘乌恰地区玛依喀克海相砂岩型铜矿位于克孜勒苏河以南,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帕米尔逆冲推覆构造带。本次在古近系海相沉积地层中发现3套稳定含矿层位,矿体主要受层位控制,走向上延伸约10~15 km,呈层状、透镜状,真厚度0.38~1.1 m,品位0.4%~4.12%。结合矿床形成的古地理环境、含矿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初步总结了玛依喀克铜矿以原始沉积作用形成稳定含矿层,后期构造及盆地流体的叠加形成矿床的成矿模式。塔里木盆地西缘喀什坳陷盆地海相砂岩铜矿的发现既完善了该区域砂砾岩型矿床成矿系统,也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玉杰  张琪  杜斌  蒋炜  王宏伟  李述国 《矿产勘查》2023,14(11):2085-2093
萨哈尔铜矿床位于新疆乌恰—康苏有色金属资源矿集区,地处伊利地块新生代凹陷与塔里木地块古生代陆块碰撞结合部位,是吉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铜矿床。本次开展的萨哈尔铜矿床综合研究表明,矿体位于恰特多克—萨喀勒恰提向斜北西翼,赋矿层位为安居安组下段(N1a1)含砂层位,赋矿岩性为褪色蚀变长石石英岩屑砂岩。矿体主要呈层状、透镜体状,整体长约1.7 km,厚2~6 m,金属矿物以辉铜矿为主,铜品位为0.95%~1.15%。赋矿层顶底板围岩为浅红色粉砂岩或泥岩,属于沉积-改造型砂岩型铜矿床。本区铜矿床主要找矿标志为灰白色条带状褪色蚀变,向斜两翼与断层叠加等。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同类砂岩型铜矿的进一步找矿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疆萨热克铜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贱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疆铜矿找矿的重大进展。矿床产于上侏罗统陆相紫红色砾岩层中,受层间断裂系统的控制,矿区内穿插少量辉绿岩脉。矿体及两侧发育广泛的褪色蚀变,主要金属矿物为辉铜矿,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蓝铜矿等,脉石矿物为方解石。金属矿物主要分布于胶结物中,部分浸染状分布于碎裂的砾石裂隙中。萨热克铜矿属于后生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与区域性的盆地卤水作用有关,地质特征可与砂(砾)岩型铜矿类比,成矿过程中发生顺层断裂活动,岩石碎裂,并可能有深源物质的加入。萨热克铜矿与塔西南地区砂砾岩型铅锌矿、砂岩铜矿的成矿具有一致性,它们是喜山期盆地卤水多期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Z1):66-70
在分析、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经现场地质调查、收集有关地质资料,采集岩、矿石标本和样品,对矿床成矿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该组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确认该火山岩为中性-酸性熔岩及同质凝灰岩,属钙碱性系列,且高、中钾富铝。其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显示岛弧火山岩特征。本区在中泥盆世处于汇聚板块一侧的岛弧及弧后盆地。在矿床成矿条件方面,着重研究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了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认为新疆尼勒克县阿拉斯坦铜矿矿床属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在对赛什塘的野外地质调研的基础上,文章总结归纳了与成矿有关的矿床地质特征。同时结合室内相关岩矿鉴定及部分矿床地球化学分析,重点针对前人提出的喷流沉积型成因的相关论据进行逐一分析讨论,对喷流沉积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然后进一步讨论了大地构造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及其他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成矿作用过程,最后得出赛什塘铜矿的形成与石英闪长岩密切相关,整体上是夕卡岩化的结果。赛什塘铜矿的形成并未显示明确的喷流沉积过程,其成因类型应为夕卡岩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二连盆地乌尼特坳陷基底、盖层结构特征基础上,对坳陷的古气候古水文地质条件开展研究,包括坳陷中各凹陷的地下水的形成发展史、同生沉积水的形成、分布及演化过程及地静压力系统、水静压力系统对地下水的改造作用。经分析认为,压挤水运动方向与盆缘补给区的含氧含铀水运动方向相反,在其径流过程中,两种不同性质的地下水相遇的混合部位,是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环境的变异部位,铀元素在这里富集成矿,并由此提出了铀成矿的有利时期及层位。  相似文献   

14.
烂泥塘铜矿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红山复式背斜西翼,是典型的斑岩型铜矿。铜矿床的形成与区内印支期的大规模造山运动有直接联系,矿床主要赋存于印支期石英二长斑岩岩体内。矿床围岩蚀变特征明显而强烈,与铜矿化有直接关系的是绢英岩化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起源为中下地壳,并存在强烈地幔组分混染现象,大地构造环境为俯冲造山带的火山弧环境。铅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下地壳,其次为上地幔,具地壳和地幔铅多来源、深源和浅源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峰  郑骥飞 《矿产勘查》2020,11(10):2267-2276
尼泊尔瓦菩萨铜矿位于尼泊尔东部。通过地质勘查、岩(矿)石鉴定及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基本查明了该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类型为叠加改造的沉积变质型层控型铜矿。矿区主要出露前寒武系米德兰群塞提组绿泥石千枚岩,既是容矿岩层,又是矿体的直接围岩。铜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体状,受背斜及层间裂隙控制。矿体走向近南北,倾角2°~30°,矿体长数十米至数百米,矿层厚1~10.72 m,矿区铜平均品位3.53%。目前矿床储量达中型规模。根据其周边塞提组相同层位多地发现的铜矿(化)点及物探激电测量异常,预测在该层位有可能找到大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6.
红云滩铁矿床是新疆东天山阿奇山-雅满苏构造带中一个富铁矿床,矿体赋存于石炭系雅满苏组安山质凝灰岩和晶屑凝灰岩中,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区分为东西两个矿段。矿石以块状和浸染状为主,脉状次之,局部有条带状和网脉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脉石矿物组合为绿泥石、石榴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和石英等。根据野外及镜下观察,可将红云滩矿床分为两期3个成矿阶段,按阶段分别为(1)火山喷溢成矿阶段,(2)矽卡岩+磁铁矿阶段,(3)石英-硫化物+磁铁矿阶段,磁铁矿主要形成于矽卡岩+磁铁矿阶段。磁铁矿的电子探针数据显示FeO含量变化较大,在88. 80%~93. 19%之间,具有低的TiO_2含量(0~0. 21%),较高的SiO_2(0~1. 77%)、MgO(0~1. 19%)、CaO(0~1. 51%)、Al_2O_3(0~0. 94%)含量,显示出热液型磁铁矿特征。TiO_2-Al_2O_3-(MgO+MnO)、TiO_2-Al_2O_3-MgO和(Ca+Al+Mn) vs (Ti+V)图解表明,磁铁矿形成与火山沉积和火山热液活动有密切关系。红云滩铁矿床黄铁矿硫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δ~(34)S值在-3. 8‰~4. 7‰之间,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岩浆系统。红云滩铁矿床的形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与海底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红云滩铁矿为火山喷溢-火山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