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敏  侯晓晖  汪洁琼 《风景园林》2017,24(6):95-104
关注当前中国乡村景观面临的生态冲击与风貌特色危机,正视美丽乡村发展的新需求以及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三大误区。本研究引入生态审美理论,以乡村景观风貌在生态价值与审美体验上的要素耦合与内在关联为切入点和概念框架,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尝试回答"乡村景观风貌规划如何实现生态—审美双赢"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基于生态—审美双目标体系的乡村景观风貌规划的技术路径,形成以地域性(locality)、多样性(diversity)与服务价值(services)为联结和关键的乡村景观风貌整体发展思路与基本实践方法。通过崇明东滩地区案例进行"落地"探索,进一步明确规划过程中的技术要点,验证实践途径的可操作性、典型性和普适性,为当前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新思路、新范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态保护规划、产业保育规划、川南风貌特色研究,把百胜村打造成乡土文化公园,乡村田园旅游精品,充满田园·乡趣的幸福美丽新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城市特色风貌缺失的根源入手,以全国"城市双修"工作的计划实施为切入点,结合对城市特色风貌、历史街区环境和空间肌理的理论研究,分析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与城市特色风貌营造的内在关联机制,继而以宁夏中卫为例,提炼解读该特定城市的特色资源与优势,着重从其自然风貌格局的修复、人文景观格局的维继以及城市空间肌理的渗透等层面的城市特色风貌塑造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了中卫城市特色风貌营造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市愿景,通过生态完善、文化挖掘、开放空间营造及水岸经济打造,实现水系的"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把济宁塑造成为"生态水乡,人文水乡,休闵水乡,繁荣水乡"。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5,(Z2)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力量之一。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乡村风貌趋同、特色丧失等问题,文章以仙居县广度乡文化风情小镇规划建设为例,通过挖掘产业特色、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禀赋,打造具有禅修文化特色的建筑风貌,构建生态、业态、文态和形态"四态融合"的美丽乡村综合建设体系,营造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禅修养生"为主题、以高山生态产业和旅游休闲为特色的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相似文献   

6.
正结构管控北川新县城城镇风貌管控工作宏观层面上,以地域民族风貌特色的专题研究为技术支撑,以民族文化传承与人性尺度塑造为主线,以"山水环、生态廊、设施环、生长脊、休闲带、景观轴"的空间六要素建构新县城城镇特色空间骨架。以此骨架为基础,风貌规划对城市山水环境、城市形态、建筑高度、城市活动与空间意向结构进行了相应的细化设计。风貌指引作为风貌核心内容的城镇建筑风貌的控制以求特色、求协调、求丰富、求创新为原则,通过"风格之法"的分类分区控制策略,结合具体建筑设计工作,对原生羌风、传承羌风以及现代羌风建筑的空间分布、总体要求、建筑形态、建筑要素等进行详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风貌整治是落实小城镇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针对江浙山水型小城镇风貌建设中存在的千镇一面现象,基于"双修"的理念,总结出"生态固本:从局部的生态要素修复转向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特色表达:由千镇一面的修补整治转向可识别的特色打造"两大整治对策,对山水型小城镇风貌整治进行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松江河镇跻身"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吉林特色城镇化示范城镇"序列。近年来,白山市抚松县松江河镇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保持健康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为建成长白山旅游服务基地和旅游节点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素有"长白山下第一镇"之美誉的抚松县松江河镇,是全国重点镇、吉林省"十强镇"和吉林特色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繁荣舒适、生态宜居城市的总体要求,以打造城市风貌特色为主线,促进城镇规划上水平,从2012年起河北省将连续三年开展"城市风貌特色年"活动,下辖县市需要编制城市风貌特色近期建设规划. 赵县将城市风貌特色定位为"古、桥、禅——千年古城;产、居、闲——生态之城",编制了城市风貌特色近期建设规划,制定了强化县城特色分区和城市意象塑造,建立县城公共活动领域与步行体系,加强历史古迹和传统街区保护,丰富和健全县城游览观光与休憩设施的实施策略.通过对赵县县城历史文化保护单位的控制,体现赵县的千年"古"韵.充分利用安济桥、永通桥和永济桥周边环境,打造的赵州桥公园、永通桥公园以及永济广场,展示赵县"桥"的魅力.运用柏林禅寺在省内的影响,突出打造阐释"禅"的和谐场所.结合县城内各类公园建设,打造休"闲"娱乐场所.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6,(3)
随着国家援藏力度的不断加大,藏区城镇化进程日渐加快,其规划建设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彰显藏区特色是其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城风貌规划从生态、文态和形态三方面着手,采用生态育城、文态立城和形态塑城"三态互动、相生相融"的策略,聚焦城市、聚落和建筑三种尺度的空间形态,融入藏区自然和人文特色,营造"不朽高城"的县城形象,并建立风貌要素和风貌图则两大控制系统,实现对县城的全方位导控。  相似文献   

11.
城市风貌是城市外在形象和内质精神的有机统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城市风貌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通过分析常德市的生态本底、历史文化、空间结构等基础条件,论述了常德市从规划战略引领、集中风貌整治、特色风貌管控三个方面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实践情况及先进经验,对其他地市特色风貌塑造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甘青民族地区乡土民居更新与整合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青地区民族多元、文化多样,乡 土民居极具高原特色。文章基于当地乡土民 居建设现状,分析乡土风貌保护困境,指出 本土适宜技术的缺位、居民主体地位的丧 失以及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淡化是造成困境 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乡土民居传统文化 应与现代绿色节能技术相融合,以便满足当 前民居生产、生活、生态的多重需要,文章 从空间、技术、文化3个方面提出乡土民居 风貌保护与传承的整合设计策略,并结合 设计实践,探讨单一设计要素的新旧衔接以 及各要素协同整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山西省崞阳镇总体规划实例,以"突出城镇特色、塑造城镇品牌"为主要思路,针对其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从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地方文脉的传承、镇区整体风貌的塑造两方面进行特色规划,探索城镇特色在规划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古今结合—泰宁建筑风貌之特色在严重缺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影响下,"千城一面、百镇同貌"的城镇风貌令人窒息。面对"洋风"四起、"复古"泛滥的风潮,1999年,地处闽西北、交通不便的偏僻小县城—泰宁,脱颖而出,在建设"文明小康县、生态旅游城"的感召和鞭策下,泰宁县党委和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创造了福建省乃至全国最为独具城乡建筑风貌的特色县城,融汇进国家5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和世遗"中国丹霞"六大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一批依托风景区、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小城镇的发展,但这些小城镇在发展初期,往往出现功能混杂、服务设施缺乏、空间结构无序、风貌混乱等问题。文章总结了风景依托型小城镇的主要发展特征,并以青海省黑马河镇为例,分析其主要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从生态优先、组团布局;功能统筹、景城联动;设施先行、旅居互促;文化彰显、风貌塑造等方面探讨规划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村庄规划设计成为引领村庄建设发展的重要抓手.村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如何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如何体现乡村风貌特色、地域风貌特色,塑造适合农村的建筑风貌特色,让乡村更乡村,成为村庄规划设计的方向性问题.笔者通过实践总结,认为村庄风貌设计至少需要遵循以下八项基本原则. 一、秉持生态优先理念,尊重村庄自然环境 (一)生态基底 自然环境是村庄发展存在的生态基底,村庄规划应着力保护生态资源.在深入研究村域生态资源条件基础上,落实生态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线等管控要求,明确自然山体、水系、湿地、耕地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要求和措施,保护生态资源.应强调对于耕地、农林用地、河湖水系等重要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尊重并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树林植被、河流湖塘等自然景观,体现乡土特色和地域特色(如图 1).对于有破坏的或脆弱的生态本底,应着力做好生态修复与保护,实现村庄特色的延续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将"山水城市"理念引入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城市整体特色风貌具有积极意义。以此为背景,文章通过对"山水城市"概念的解读,提出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具体思路,并以南平市站片区城市设计为例,从河岸生态空间、陆域活力空间和山水特色风貌等3个方面提出具体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崔愷院士在近期几个乡建的项目中秉承他本土设计的理念,以一种"轻介入"的设计策略,将作品与原有地方环境、地域特色产生关联,风貌建设与文化回归并重。文章探讨了建筑设计如何回归文化本源、承载人们的乡愁、关注和实现乡建的创新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规划师》2018,(Z1)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及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安庆市宿松县高铁新区为例,对新理念引领下城市设计中的"特色+"与"区域+"策略进行了探索,指出"特色+"的关键是在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因形就势,营造符合地域特征的特色空间;"区域+"的关键是从区域高度强化交通、生态和功能等方面的一体化联系,重塑与优化区域整体空间格局,实现"合而不同"。希望文章提出的"特色+"与"区域+"城市设计应对策略能为今后城市设计编制工作的转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徐钰清  耿虹 《华中建筑》2012,(5):98-100
中央对新疆地区新一轮"援疆计划"的实施,使得兵团小城镇风貌环境的改善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但在兵团小城镇风貌特色营造的过程中,出现了风貌特色趋同、多镇一面的局面,如何营造各个城镇独特的风貌特色成为目前面临的主要困惑。该文从自然环境特质和历史文化特质两方面对农三师河东新镇(四十八团)城镇风貌特色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在城镇风貌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整体风貌定位、空间形态定位、特色元素选择与营造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认为只有充分关注各个城镇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脉,才能真正营造出独特的城镇风貌,创造"绿色、生态、和谐"的生态宜居型小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