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蒋凌云 《四川水泥》2023,(1):184-186
为探讨花岗岩残积土公路隧道在不同埋深下支护结构力学特性,通过改变隧道埋深条件,进行一系列室内相似模型试验,得到不同埋深下与围岩压力和变形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花岗岩残积土隧道围岩压力、拱顶沉降和地表沉降都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当埋深达到1383mm时,衬砌开始出现裂缝;(2)拱顶和拱脚处易产生较大变形或出现应力集中,在实际工程中可增大对应部位的衬砌厚度或增强其衬砌混凝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特点和锚杆失效问题,采用FLAC~(3D)软件分析了高应力软岩巷道中玻璃钢锚杆和螺纹钢锚杆分别支护后的巷道围岩变形及锚杆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巷道拱肩和底角区域分布着拉、压集中应力场,并在顶底板和两帮区域复合成应力锥形凹槽,使顶底板和两帮区域围岩受到拱肩和底角区域压力而发生挤压变形;巷道拱顶和两帮区域支护锚杆主要承载轴向拉伸作用,拱肩和底角区域支护锚杆不仅承载轴向拉伸作用,还承载横向弯曲作用;相同支护条件下,玻璃钢锚杆轴力大于螺纹钢锚杆轴力,但螺纹钢锚杆弯矩大于玻璃钢锚杆弯矩。研究结果可以为高应力软岩巷道中玻璃钢锚杆及螺纹钢锚杆支护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张佳 《四川水泥》2022,(7):256-257+266
结合某高速公路工程隧道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大断面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受力与设计方法。研究表明:(1)大断面隧道无法形成良好的承载拱,支护方式设计与施工技术难度系数较大;(2)拱腰到边墙区域的围岩压力大于拱顶区域的围岩压力,二次衬砌结构最大应力处于拱腰与边墙区域;(3)系统锚杆的设计过程要强化锚杆注浆体和围岩之间的黏结性,然后结合具体状况合理增减注浆量,衬砌设计必须结合实际受力条件合理采用变截面设计。  相似文献   

4.
高水平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是目前巷道支护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该类巷道多为破碎结构,节理发育,岩体强度较低,围岩侧压系数较大等特点,造成巷道底鼓量大、片帮严重及拱顶剪切剥落。分析表明巷道变形破坏机理为:巷道开挖原岩应力释放回弹,应力重新调整平衡,在此过程中结构面剪切错动,围岩强度大幅降低;巷道围岩在高地应力、低围压及高应力差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严重塑性变形破坏。通过数值模拟构建了不同巷道形状在不同地应力环境中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的深入,高海拔地区山岭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频现,严重制约了基础交通设施的发展,论文以丽香铁路站前四标某些隧道及其辅助坑道围岩大变形段施工为背景,对圆宝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大变形监控量测及围岩大变形发生机理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大变形段设计变更方案,评价了大变形设计施工方案的有效性,可为同类高地应力破碎围岩隧道大变形处置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义明 《四川水泥》2023,(4):236-238
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试验,对软岩的工程特性进行检测,并通过现场监测分析地铁隧道开挖过程中软岩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软岩岩样的自由膨胀率为10%~25%,平均膨胀力为11kPa,软岩的膨胀力较弱,还获得了软岩在不同围压下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现场监测结果显示软岩具有快速的短期变形和缓慢的长期变形特性,其短期变形量达到10~20cm;隧道开挖面通过软岩段时,断面收缩现象较为突出;软岩隧道的破坏方式可分为喷浆层破裂、钢拱变形、工作面坍塌等。  相似文献   

7.
陈路 《山西化工》2023,(1):82-84
巷道和采场的应力水平与开采深度呈现正比例关系。本文以XXH煤矿千米深井为例,分析其在软岩掘进过程中的煤矿开采巷道布置及采煤工艺。巷道埋深大且受地质构造影响造成的高地压现象已开始显现,顶板出现了较大变形,底板产生了底鼓。特别是,对于软岩巷道来说,地压显现强烈、巷道围岩破坏严重,深部软岩巷道支护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分析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破坏特征及地应力对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道路工程中,隧道工程尤为重要,并且地质及地形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隧道项目的施工,如果地质地形的复杂性相对较高,产生软岩小净距隧道特殊结构形式会更加容易。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净距隧道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软岩隧道小净距段数值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净距下隧道围岩应力进行讨论,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问题是当前煤炭深部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深部巷道支护来看,很多在浅部较为坚硬的岩石,在深部支护中表现出软岩特征,很多在浅部巷道支护时,表现出较好支护效果的支护方案,在深部巷道支护中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问题。本文从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常见问题分析入手,研究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并针对性提出了增强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控制效果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熊晓晖 《四川水泥》2022,(5):233-235
采用地层-结构法对隧道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隧道施工时仰拱和填充一体浇筑的受力过程,分析了软岩流变特性对仰拱与填充一体浇筑时,隧道衬砌结构不利受力状况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二次衬砌和仰拱支护成环后,围岩流变变形得到控制,围岩流变100d以后,围岩和支护结构趋于稳定;围岩流变对仰拱和填充一体化浇筑有不利影响,填充混凝土因围岩流变出现拉应力,需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填充混凝土因拉应力过大出现开裂现象,如在仰拱填充顶部增加构造配筋等。  相似文献   

11.
以青海省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姜路岭隧道净空位移监控量测数据为基础,着重研究了高寒地区炭质页岩的大变形规律,并提出隧道围岩变形的回归曲线函数,旨在为高寒地区软岩隧道施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V级围岩的性质极差,会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如果初期支护侵限或初支承载能力下降就需要换拱,以保证隧道和人员施工安全。本文简要探讨了V级围岩隧道的变形换拱施工技术,总结了一些换拱控制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孙超 《河北化工》2014,(7):93-95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变形表现为工程软岩的特性,锚注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工程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据此分析了锚注支护机理及合理锚注支护时机。研究表明,锚喷层及时封闭巷道围岩,可防治围岩风化弱化,改善围岩受力状态;浆液胶结围岩成为成体,提高围岩的受力状态,有效的控制了围岩移动变形;巷道掘进后及时进行锚喷支护,待巷道围岩移动变形区域稳定时实施锚注支护,最终实现围岩稳定。工程实践表明,锚注支护大幅降低了巷道围岩收敛量,实现了围岩稳定。  相似文献   

14.
魏海礁 《山西化工》2022,42(1):158-159,170
为解决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问题,以某高应力软岩巷道为例,在介绍其围岩变形特征及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三环支护和灌浆支护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稳定性, 在马鞍石隧道施工过程中应用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地表下沉、收敛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量测和锚杆拉拔力6种方法来测试、分析典型断面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对围岩变形特征进行了探讨.指出了隧道开挖影响的时空范围和隧道衬砌支护的最佳时机,为支护体系的优化提供了依据.利用监测结果提出了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铁路隧道的施工主要以新奥法为主流。新奥法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发挥隧道围岩的自稳能力,通过各种支护防护手段保持围岩的稳定性,通过围岩量测等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固岩变形的特点和趋势并及时调整支护的各项参数以确保围岩变形量与结构支护的抗力保持平衡,大大的提高了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系数。文本主要内容有:简述新奥法隧道施工所采取的技术特点。阐述了当前围岩量测的工作现状以及围岩量测在新奥法隧道施工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实际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偏压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以黄家夼隧道为研究背景,利用FLAC 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对比分析先内后外、先外后内和同时施工三种施工方案的内外侧隧道位移、中间岩柱最大竖向应力和坡面最大位移,找出了最优的施工顺序;研究不同施工步骤下,隧道围岩的位移、塑性区、中间岩柱竖向应力以及边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偏压小净距隧道选择先内后外的施工顺序对保证隧道安全最为有利;围岩稳定控制的要点在于减小隧道上方的围岩位移,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超前注浆加固;中间岩柱的应力和塑性区随岩柱宽度的减小而增大,且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破坏,应进行喷射混凝土、打锚杆、注浆等加固处理;隧道施工前后,边坡的安全稳定系数分别为1.86和1.91,这表明在足够支护强度条件下,隧道施工有利于山体边坡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FLAC~(3D)数值分析方法对某煤矿缓倾斜煤层软岩巷道非对称变形破坏情况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倾斜煤层软岩巷道围岩的非对称变形规律,并将该规律与现场矿压监测的结果进行比较,进行两者之间的验证。为了缓解顶板上部形成的自然平衡拱沿煤层层理向巷道上帮顶角发展的问题,本次研究中采用多介质联合支护技术,在锚杆与岩体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压缩拱",充分利用了锚网—围岩整体力学效应,避免了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的问题,可以更好服务于生产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软岩隧道施工出现了大量变形问题,软岩隧道变形过大将无法实施二次支护,因此软岩隧道施工初期支护参数的设置至关重要.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应变软化模型,并结合松动圈理论计算得到锚杆最优支护参数的计算方法.依托软岩隧道A的实际施工,使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两种方式,验证最优支护参数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不同跨度地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演变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不同跨度地下隧道的围岩变形、应力分布以及塑性区范围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隧道拱顶沉降、水平收敛的拟合公式.结果 表明:(1)由理论计算可知,圆形隧道围岩处于弹性状态时,围岩稳定性与隧道跨度关系不大,而当围岩处于弹塑性状态时,其稳定性随着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