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问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新的治疗方法。方法29例IC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治疗组)15例,B组(对照组)14例。A组2%利多卡因20ml膀胱灌注10min后,0.2%透明质酸钠100 ml+地塞米松1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周。B组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替代0.2%透明质酸钠溶液,方法类同A组,观察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评分及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3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10例患者膀胱容量明显增加。B组用药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膀胱容量无明显改善。结论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有效、简便、易行的新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总结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规范的护理,细致的观察,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认为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降低肿瘤复发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卡介苗加α-干扰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加α 干扰素 (α IFN)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 66例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分为BCG组与BCG加α IFN组 ,分别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BCG组复发率为2 6.7% ,BCG加α IFN组复发率为 8.3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3 .96,P <0 .0 5 )。结论 BCG加α IFN联合用药能明显降低膀胱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是强毒性牛型结核杆菌在特殊人工培养基上经数年传代所获得的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活疫苗,其致病能力有所减弱,但仍保留免疫原性,主要用于结核病的防治。BCG灌注疗法一直被认为是经尿道切除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最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该方法的机制包括BCG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BCG黏附于膀胱并被细胞内化,从而增加肿瘤细胞中具有细胞毒作用的一氧化氮(NO)产生;间接作用是对免疫系统的激活,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从而使这些细胞发挥肿瘤杀伤功能,该过程也与白细胞介素-2(interlukine-2,IL-2)、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0等细胞因子有关。本文就BCG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治疗用卡介苗(BCG for therapeutic use,t BCG)上市后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其安全性。方法通过主动临床研究和被动自发报告途径收集2016~2017年期间使用t BCG进行膀胱癌灌注治疗患者的ADR信息,对ADR的类型、严重程度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t BCG灌注治疗后,主动临床研究和被动自发报告中ADR发生率分别为31. 9%和1. 6%。最常见的ADR为尿频、排尿困难、膀胱炎、发热等,均属于与灌注治疗方式和治疗机理相关的反应或损伤。多数反应为非严重ADR,转归情况较好。结论 t BCG上市后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为修订产品说明书的安全信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应用 BCG行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的基础上 ,加用 IL - 2行膀胱内灌注效果更为理想 ,随访率 93.33% ,膀胱癌未复发率从 6 6 .6 6 %提高到 85 .4% ,虽然灌注合并症无明显减少 ,但症状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诊治。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患者4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与膀胱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其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结果对良性肿瘤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均恢复良好;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行膀胱全切除术,术后行放疗或加化疗等措施,2例因转移仅做部分切除,6个月后死亡。结论膀胱恶性非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类型较为复杂,对其进行镜下活检可对病情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应结合其病理特点辅助放化疗,可对病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5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随访0.3~3年。术后3年内38例复发。16例T3~4期膀胱癌全部复发,多次行TURBT;1例膀胱肉瘤术后3个月死亡;其余21例患者5例行膀胱全切术,其他再行TURBT。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痛之一。从病理解剖观察,它可分为格行性上皮癌和原位癌。早期呈浅表性.细胞分化程度低,晚明呈弥散性扩展,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在临床上移行性上皮癌一般可进行手术治疗,但大部分出现术后复发;术后如不化疗,复发率可高达60%~90%[1]。但是,化学药物的治疗并不理想,因此,1976年Moraes首次采用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法防治膀胱癌的术后复发[2]。此后,世界各地相继开展了这一疗法的临床观察[3-15=];我国亦干1977年开始临床试用”。本文仅就近10年来,国内外应用BCG防治膀胱癌的反应和效果情况作一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vaccine for treatment,BCGt)在膀胱癌预防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MB49细胞灌注小鼠膀胱,建立小鼠原位膀胱癌模型,进行BCGt预防性和治疗性试验,观察小鼠生存情况。末次治疗后第6天,经小鼠眼球采血,检测血清中IgG、IFNγ和IL-6的含量,同时取小鼠脾脏,检测特异性T淋巴细胞;每次治疗后检测小鼠尿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末次治疗45 d后进行记忆性免疫试验。结果成功建立了基于MB49细胞的小鼠原位肿瘤模型,致癌率100%。BCGt免疫预防和治疗两种方式均可延长小鼠的生存期;BCGt治疗后小鼠血清中的IgG、IFNγ、IL-6及尿液中NO含量明显升高(P 0. 05),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明显增强(P 0. 001),且可产生免疫记忆。结论 BCGt具有预防及治疗膀胱癌的作用,且BCGt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产生IFNγ、IL-6、NO等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我国治疗用卡介苗(CT-BCG)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情况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对11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给予CT-BCG治疗,另对53例患者采用丝裂霉素C(MI-C)治疗,作为对照。CT-BCG组每次用药120mg,MI-C组40mg。用导管灌注膀胱,2h后自行排出。术后2或3周开始,不同时间用药1次,直至1年。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T-BCG组复发率为18.8%,MI-C组为13.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膀胱炎症状(尿痛、尿频、血尿等)及低热,MI-C组无低热患者,且膀胱炎症状也较CT-BCG组轻。结论CT-BCG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药效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用卡介苗(简称BCGt)对MB49膀胱肿瘤细胞(简称MB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B49细胞,每天观察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取对数生长期的MB49细胞与不同浓度(20、15、10、8、6、3、2. 5、2、1. 5、1 mg/mL)的BCGt作用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计算细胞抑制率。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L-6、IL-8及IL-15的浓度。结果 MB49细胞于第1~4天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增殖速度较快,细胞形态正常。BCGt可有效抑制MB49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IC_(50)为3. 650 mg/mL。经BCGt作用后细胞培养液中IL-6和IL-15浓度明显增高(P 0. 05),IL-8浓度未发生明显变化(P 0. 05)。结论BCGt可抑制MB49细胞的增殖,可能是通过提高IL-6和IL-15的水平,促进细胞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张晶禹  陈瑞 《化工之友》2008,27(8):29-29
膀胱肿瘤是我目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恙性肿瘤的3.2%.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7年12月对38饲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电切术(TURBT),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摘除术后不稳定膀胱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患前列腺摘除术后的不稳定膀胱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的预防能减少患病机会,术后患者的积极治疗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及防止并发症。结论预防措施和积极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20例膀胱肿瘤患者的治疗与观察,说明了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膀胱肿瘤的结果,并对此方法进行了讨论,这一方法安全有效,只得临床推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联合用药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更好的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哪一种联合治疗效果最好尚无定论。本文就近年研究比较多的ACEI/ARB和CCB作为基础降压的联合用药方案特点进行归纳,以探讨高血压联合用药的优化方案,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20℃、2~8℃和11~20℃,保存3个月的冻干皮内卡介苗活菌残存数分别为6.70×106/mg、1.26×107/mg、7.3×106/mg,接种492名新生儿,阳转率分别为83.56%、83.44%和82.46%,硬结平均直径分别为5.8、6.70和6.02mm,卡痕平均直径分别为4.68、4.11和4.27mm,表明冻干皮内卡介苗在-20℃冰柜中和11~20℃常温下保存3个月仍可使用。  相似文献   

19.
作者观察了出生后不同时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后12周的卡痕和结素反应,以及接种后一年内淋巴结反应。发现出生后3~6个月的婴儿,接种后其结素反应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出生后3天内和1~3个月的婴儿(P<0.01)。而卡痕大小和淋巴结化脓反应率相似。说明出生后3~6个月的婴儿对卡介苗的免疫应答能力高于3个月内的婴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CpG ODN对卡介苗免疫效应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CpG ODN为佐剂,与卡介苗通过皮下注射和黏膜途径免疫BALB/c小鼠,称量小鼠体重,检测迟发型变态反应及小鼠血清中抗结核菌素(PPD)IgG抗体效价和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含量。结果CpG可增强BALB/c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血清中抗PPD IgG抗体效价和IFNγ的含量,且不会影响小鼠体重增长。皮下注射较黏膜免疫效果更好。结论CpG ODN可提高卡介苗的免疫效应,作为一种有效的佐剂,有望在新型结核疫苗的开发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