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克服传统Z源/准Z源拓扑升压能力不足、无法实现输入输出侧电气隔离等缺陷,提出了两种隔离型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利用隔离变压器代替传统准Z源拓扑中的一个电感,使电路具有升降压的功能。探讨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拓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压电器》2016,(6):124-129
为了克服组串式光伏系统在部分遮挡条件下无法向外输出最大功率的问题,以准Z源逆变器为光伏逆变的基础拓扑,用模块化级联式多电平光伏逆变器结构,构建了一套可实现模块级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光伏并网系统。与传统DC—DC级联DC—AC的光伏逆变器结构相比具有有源器件少、能量转换级数低、可靠性高等优点。文中阐述了基于准Z源逆变器的级联式多电平光伏并网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给出闭环控制策略,提出采用功率电流双闭环结构实现准Z源多电平逆变器并网控制,通过功率控制环保证准Z源网络直流侧电压恒定,电流控制环用于控制入网电流波形,减小并网谐波电流,提升并网质量。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以单项级联准Z源逆变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动态响应速度和减小并网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为研究目标,提出一种总分式无差拍并网控制策略。首先,针对级联型准Z源逆变器各模块输入功率有差异的特点,定义模块功率比例因子并将其应用于模块功率控制,实现各模块差异化功率分配和最大功率输出,并实现各模块直流链电压平衡。其次,建立并网电流与系统反馈状态量模型,采用无差拍控制策略实现并网电流快速控制。最后,通过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张镇东  杜倩 《微电机》2020,(2):91-96
电驱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构成,研究其工作机理和调速策略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电动汽车搭载蓄电池作为其动力来源,在启动,加减速等复杂工况时,蓄电池的电压会产生很大的跌落,对整个驱动性能和电池损耗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利用准Z源逆变器具有直通状态的特性实现直流母线的升降压,根据电动汽车实际状况进行调压,从而达到改善电动汽车驱动性能的目的。本文针对准Z源逆变器需要插入直通时间对传统的SVPWM调制加以改进。结合异步电机基于磁链的闭环矢量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准Z源逆变器具有提高电机的驱动性能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杨洋  卢峥 《电气应用》2023,(12):114-118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兴起,逆变器在微电网并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准Z源逆变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策略,可以提高直流电压利用率和逆变器的输出侧电压。以准Z源逆变器为研究目标,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明确SVPWM控制在准Z源逆变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准Z源逆变器的SVPWM控制系统原理图,搭建实物电路,测量准Z阻抗网络电容电压、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结构验证了准Z源逆变器SVPWM调制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李山  司文旭  陈艳  崔森 《电源学报》2018,16(1):52-60
为了研究高频隔离型准Z源逆变器的内在特性及Z源网络各器件对其动态性能的影响。对高频隔离型准Z源逆变器在电流连续模式下,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该逆变器直流侧建模,再利用小信号扰动获得控制与输出的传递函数,为高频隔离型准Z源逆变器设计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由于传递函数存在右半平面零点,说明逆变器具有非最小相位输出的特性。利用控制与输出的传递函数研究高频隔离型准Z源无源组件对系统零极点的影响,进而研究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通过Saber软件进行仿真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Z源逆变器因其独特的拓扑结构可实现直流侧升压,在发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Z源逆变器工作时具有特有的直通工作状态,因而对其调制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详细分析了Z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对Z源逆变器常用的简单升压比调制(Simple Boost Control)、最大升压比调制(Maximum Boost Control)、最大恒升压比调制(Maximum Constant Boost Control)3种调制方法进行了研究。详细比较了3种方法的优劣,推导了不同调制方式下电压应力与调制比的关系,并阐述了不同调制方式的应用环境,最后在仿真实验中对上述结论进行了详细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准Z源逆变器可以实现升压功能,允许同桥臂上下开关管直通,提高了逆变器的可靠性,但准Z源逆变器存在共模电流,为解决准Z源逆变器的共模电流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共地拓扑的单相非隔离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分析了传统准Z源逆变器产生共模电流的原因,改进了准Z源逆变器的逆变拓扑结构,引入虚拟直流母线,通过将光伏阵列和电网的负端共...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多级联型准Z源逆变器拓扑。与传统的准Z源逆变器相比,该新型拓扑的升压倍数随着级联数的增大而增大,应用场合更广。主要研究了一个开关周期的工作过程,通过分析该新型电路拓扑的工作原理,推导出各部分电压关系,并用MATLAB/SIMULINK进行软件仿真,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二级联型准Z源逆变器为例,通过工作原理分析、参数设计、电路仿真和实验验证,论证了二级联准Z源逆变器构造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归纳可证明多级联型拓扑构造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准Z源逆变器的暂态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准Z源逆变器的内在特性及Z源网络不同组件容量对逆变器动态性能的影响, 对准Z源逆变器在电流连续模式下进行暂态建模与分析.采用信号流图的小信号建模方法对该逆变器的DC侧建模,获得控制与输出的传递函数,为准Z源逆变器设计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发现传递函数存在右半平面零点,说明逆变器具有非最小相位输出的特性.利用控制...  相似文献   

11.
郭允丰  庄圣贤  贺永平 《电源学报》2016,14(2):89-94,111
分析了脉冲宽度幅值调制PWAM(pulse width amplitude modulation)的工作原理,结合最大化直通零矢量控制,提出一种适用于PWAM调制下的输入电压前馈、输出电压反馈的直流链峰值电压控制策略,引入的PWAM调制减少了开关频率,降低了开关损耗,设计的基于dq坐标系的电流解耦控制保证了逆变器以单位功率向电网输送能量,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在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并网电流突变的情况下,系统动态性能良好。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寄生参数对逆变电路的工作性能影响不可忽略。研究了主要寄生参数对一种新型开关耦合电感准Z源逆变器的影响。通过合理分析电路结构中主要器件的寄生参数(寄生电阻、漏感等)对逆变器性能的影响,为电路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合理地选择器件,为改善逆变器的工作性能进行有效指导。最后,通过设计1 000 W的实验样机进行相关测试。  相似文献   

13.
单相准Z源逆变器(Quasi-Z-Source Inverter,QZSI)可在单级系统中实现DC-DC与DC-AC变换,但其直流侧含有二倍频纹波,在应用中受到限制。讨论基于有源功率解耦的单相QZSI二倍频纹波抑制方法,针对逆变器有输出无功的情况,提出逆变器功率因数角在[-π/2,π/2]内变化时桥臂的电压、电流应力分析和推导方法。基于电压应力最小原则,给出新增回路交流解耦电容取值及其电压参考值的整定方法,并设计闭环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相关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准Z源逆变器传统的简单升压算法直通占空比恒定,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不能平衡直流母线电压,无法跟踪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造成能量损失。针对传统简单升压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电压的新型直通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光伏准Z源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然后基于传递函数设计控制器,实现MPPT跟踪及并网运行。运用PSIM仿真软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很好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实现光伏电池板最大功率运行。  相似文献   

17.
准Z源逆变器因输入电流连续、结构简单等优势被广泛地用来代替传统的两级结构。针对现有调制策略存在的生成栅极信号复杂、逆变桥开关器件切换次数过多、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大和电压增益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开关次数和高电压增益的准Z源逆变器不连续调制策略。该策略在每个周期内使用更少的参考信号即可生成栅极控制信号,同时这种不连续调制策略的开关信号在每个基频的部分周期内被钳位到正极或负极,使得逆变器开关次数显著减少,进而降低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此外,通过合理设计直通时间和直通插入位置,获得最大输出电压增益。MATLAB/PLECS仿真和RT-LAB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多相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普遍低于输入电压。当负载过大,需要的直流母线电压会更高,相对应的滤波电容体积会更大,成本更高。在多相逆变器的传统控制中,死区设置的复杂性影响着输出波形的质量。针对这些缺点,将准Z源网络引入六桥臂电压源逆变器(QZS-SL-VSI)中,在分析传统六桥臂逆变器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带直通控制的双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策略。首先,分析准Z源六桥臂电压源逆变器(QZS-SL-VSI)升压工作原理;接着,分析准Z源六桥臂电压源逆变器的电压矢量分布。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所提出的带直通控制的双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以及两种基于直通零矢量作用时间分配的开关模式。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并设计了一台小功率样机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分析仿真与实验波形,充分验证准Z源六相逆变器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光伏组件遮挡、老化等问题会使单相准Z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单元间功率不平衡,严重时功率较大的单元会过调制,导致并网电流畸变甚至影响系统稳定。针对此问题,对单相准Z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进行模型分析,阐述了过调制机理和最优3次谐波注入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3次谐波补偿控制策略。该方法不仅能保证系统最大功率输出和单元间直流母线电压平衡,而且能根据拟合曲线选择出最优的3次谐波补偿系数,扩大逆变器运行范围,确保严重功率不平衡时所有单元都不过调制,抑制并网电流畸变效果明显。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冯婷婷  张竣淇  朱勇  周平 《电源学报》2021,19(6):137-145
针对传统准Z源逆变器(quasi-Z-Source Inverter,QZSI)升压能力和功率协调控制能力的不足,本文提出将储能电池与开关电感型QZSI相结合构成储能型开关电感QZSI(Energy-Storage Switched-Inductor QZSI,ES-SLQZSI),提高了系统升压倍数和功率协调能力,并针对ES-SLQZSI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结构的功率控制策略,在单级变换系统中实现了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和并网功率控制。建立了ES-SLQZSI的离散时间模型,基于此模型设计预测函数与代价函数。然后,设计光伏功率MPPT模块和输出功率管理模块。相比于传统多级结构的储能光伏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DC-DC变换器;相比于传统双环PI PWM控制策略,该方法简单易行,所需PI控制器少,无需PWM调制器;动态响应速度优良,适合被控变量较多的非线性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