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曲连杰;陈旭;郭建;闵泰烨;谢振宇;张文余 《液晶与显示》2012,27(2):466-470
研究了氮化硅材料在触摸屏领域中的应用,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一定厚度的玻璃表面沉积不同厚度的氮化硅薄膜。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的方法得到了氮化硅膜层厚度和折射率对触摸屏透过率以及表面宏观颜色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氮化硅膜层折射率对触摸屏的平均透过率影响明显,而膜层厚度对触摸屏的平均透过率影响很小,但是膜层厚度的改变对触摸屏特定波长处透过率和膜层宏观颜色影响很明显。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变沉积条件获得合适折射率及厚度的氮化硅薄膜材料。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了几种提高液晶显示器(LCD)触摸屏在阳光直射下可视性的方法,重点在于降低成本、减少重量。 相似文献
5.
6.
利用ProteusISIS中的元件制作功能,结合256×256的图形液晶显示器,设计了一款虚拟液晶触摸屏,并将其应用到简易国际象棋对弈控制系统中,通过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对虚拟液晶触摸屏的制作、合成及软件设计做了详细介绍,填补了目前Proteus软件中液晶触摸屏应用设计的空白,对基于Proteus的各种液晶触摸屏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其扬;王月;张猛;高章飞;韩海滨 《液晶与显示》2020,35(9):921-926
在TFT-LCD产品中,液晶扩散不均是一种常见的不良缺陷。此种缺陷形状不规则,现象为液晶屏中存在形状不规则小气泡。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液晶未完全扩散导致的。为了改善这种缺陷,本文通过流体Washburn模型模拟液晶扩散过程,发现液晶流动时间和液晶初始位置是关键因素,并利用上述两个关键因素设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将液晶滴注形状由2×5型变更为“工”字型,有效地解决了扩散不均的问题。同时将对盒设备进行实验,发现抽真空时间增加至50s更有利于此问题的解决。另外,对加热设备进行实验,发现加热实验延长至100min,同样有利于解决不良。所以,改变液晶滴下的初始位置、增加抽真空时间、增加加热固化时间等方式可有效改善液晶扩散不均现象。 相似文献
8.
10.
11.
12.
13.
14.
基于LPC2210的触摸屏驱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基于LPC2210的触模屏驱动。通过实验对其实现的原理及实验数据分别进行了分析,在TFT—LCD上实现了触摸屏的驱动显示。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介绍了切割TFT-LCD显示器及触摸屏薄型玻璃基板比较常见的刀轮切割(又称机械切割)、激光切割及水射流切割等几种切割工艺技术。并浅析了它们的各自优势及存在的缺点或局限。从而探讨各个公司因产品结构上的差异而应如何选用合适的切割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选择有限的采样灰度级准确拟合出整个灰度区间的亮度和灰度关系,是影响LCD面板Mura改善效果、实时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通过迭代方法优化采样灰度级,并采用分段伽马拟合方法研究了采样灰度级对Mura改善的影响。针对1 920×1 080的55 inTFT-LCD模组,6个采样灰度级的优化使拟合亮度曲线与实际亮度曲线的相对误差之和在0~255灰度级从5.64降到3.68,4个采样灰度级的优化使相对误差之和从29.27降到8.98。通过对6个和4个优化采样灰度级的实验结果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4个优化采样灰度级可以在Mura改善效果、实时性及成本三者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19.
20.
触摸屏点胶贴合是指用水胶将显示面板、触摸屏、保护玻璃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粘贴在一起,是非常关键的工艺流程。介绍了点胶贴合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针对整个点胶贴合工艺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主要的解决方案,并对贴合位置精度和贴合厚度精度进行了简单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