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7,(3):39-45
采用原位溶剂交换且绿色环保的方法将L-苹果酸(MA)对纤维素纳米晶(CNC)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一种酯化CNC。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13C核磁共振(13C-NMR)证明了L-苹果酸成功的接枝到了CNC的表面;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TGA)分析表明,L-苹果酸未破环CNC的晶体结构,且CNC的热分解温度由185℃上升到224℃,改性后CNC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初步探讨和分析其对聚乙烯醇(PVA)基体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HCl和H2SO4处理从棉纤维中提取的纤维素,100℃下回流水解30~60 min得到微晶纤维素(MCC),并对其进行醋酸酯化表面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红外光谱(IR)技术研究酸处理对MCC的聚合度、结晶度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改性方法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微晶化后仍保持原来的晶型以及晶区和非晶区共存的微细结构,结晶度不能达到10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表明,不同酸处理后所得产物的形态和热性能有所不同,MCC的最高适用温度不宜超过270℃.适宜的醋酸酯化改性条件为:硫酸和水体积比1∶8、温度60~70℃、改性处理3~5 h.改性后微晶纤维素的内部结晶区结构没有变化,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得到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利用羰基二咪唑(CDI)的高活性活化纳米纤维素(NCC),使NCC表面带有高反应活性的碳碳双键。再以2-溴异丁酸乙酯为引发剂,铜丝为催化剂,制备出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甲酯(PMA)。然后采用活性自由基聚合将PMA接枝到活化的NCC表面,制备出PMA接枝改性的NCC。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合成的PMA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前后的NCC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合成的PMA分子量为2 000,分子量分布窄(分布指数为1.14),并且其成功接枝到NCC表面。 相似文献
4.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6,(1):66-74
纳米晶纤维素(CNC)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粒子,对CNC的改性和其功能性材料的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CNC改性的方法,包括小分子改性、偶联剂改性,自由基开环接枝和ATRP接枝、RAFT接枝改性,吸附改性和一些特殊的化学改性,并分析了CNC功能性纳米材料在生物药物、聚合物电解质、生物激发力学适应性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6.
一种棒状纳米微晶纤维素的物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X -射线衍射、透射电镜 (TEM)、激光光散射、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DSC)、热重分析 (TGA)以及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一种具有纳米尺寸的棒状微晶纤维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着重研究了它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行为。结果表明 ,由于粒径及比表面积的变化 ,这种棒状微晶纤维素的热行为与天然纤维素以及经过DMSO前处理的纤维素相比较 ,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8.
9.
采用酸碱处理竹原纤维并辅以超声分散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NCC),采用溶液浇铸/水分挥发的成型方法制备了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羟丙基纤维素(HPC)全纤维素纳米复合膜.研究了NCC/HPC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透光度以及热稳定性.随着纳米微晶纤维素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储能模量和热稳定性逐渐增大,与纯羟丙基纤维素膜相比,当纳米微晶纤维素质量分数为60%时,纳米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8.5倍,拉伸模量提高了3.9倍,储能模量提高了3.7倍,而NCC/HPC复合膜的透光度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微晶纤维素(MCC)和改性微晶纤维素(MMCC)的用量对丁苯橡胶(SBR)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以及分别填充20phrMCC和MMCC的SBR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和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MCC和MMCC的用量都为20phr时,硫化胶有最大的拉伸强度,分别为15.3MPa和19.0MPa;填充MMCC的SBR复合材料的磨耗体积比填充MCC的降低了41%;填充20phr的MCC和MMCC的SBR具有相似的玻璃化温度。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三乙醇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处理的纳米二氧化钛采用沉降法来表征纳米粉体在水中的分散性,目的是日后用来制备更均匀的复合薄膜。研究结果表明:三乙醇胺与其他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较单种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钛其分散效果会更好。分散纳米二氧化钛效果最佳的表面活性剂为三乙醇胺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物(质量比为2∶1),表面活性剂总用量为30%(质量分数),采用搅拌和超声时间都为15 min,纳米二氧化钛的初始沉降时间为2.5 h,完全沉降时间大于120 h。 相似文献
13.
《中国胶粘剂》2017,(10)
以MPS(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NCC(纳米结晶纤维素)颗粒的表面处理剂、MPS改性NCC作为增强填料和PF(酚醛树脂)作为基体,制备了改性NCC/PF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弯曲强度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φ(MPS)=8.0%(相对于MPS-乙醇溶液的体积而言)时,PF基体的左、右侧接触角分别降低了19.2%、19.0%;当w(MPS改性NCC)=0.5%~1.0%(相对于PF基体质量而言)时,改性NCC在PF基体中分散良好,改性NCC/PF复合材料的结晶结构中位于22.1°、32.5°处的特征衍射峰显著增强;与对照样相比,1.5%MPS改性NCC可使PF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98.6 MPa)提高15.7%。 相似文献
14.
微晶纤维素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纤维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据专家估计,全球每年可生产数千亿吨纤维素,是石油无法比拟的可更新的重大资源。 微品纤维素(MCC)是天然纤维素经稀酸水解至极限聚合度(LOOP)的固体产物。1875年Girard首次将纤维素稀酸水解的固体产物命名为“水解纤维素”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视为无法利用的产品。直至六十年代微品纤维素形成商品以 相似文献
15.
16.
17.
纤维素基表面活性剂由于原料丰富、易生物降解和使用安全等众多优点,使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综述了纤维素基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纤维素的溶剂体系和纤维素的功能化改性,包括接枝长链烷基、含碳氟基团以及双亲链段等纤维素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