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是一个水电资源丰富的国家,它不仅有可建世界最大水电站(总装机2100万kW)的布拉 马普特河,也蕴藏着1000—1500万kW的小水电潜力。长期以来,印度小水电开发缓慢,1993 年的小水电总装机容量只有10万kW,制约了边远地区和山区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逐步加大了小水电开发的力度,调整了政策及主管机构, 营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发挥了各邦办小水电的积极性,兴建和提升了一批又一批的小水电 工程,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在国际上得到了良好的反响。1999年底小水电装机为21万kW, 2000年底已建和在建的小水电站总计357座…  相似文献   

2.
小水电设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建栋 《电力设备》2008,9(9):110-111
我国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广泛分布在全国的1600多个县(市),经济上可开发的容量约为1.28亿kW左右,居世界首位。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国共建成41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我国小水电开发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其中,80%集中在四川、广东、福建、云南、湖南、浙江、广西、湖北、江西等9个省份,而四川、广东、福建、云南4省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3.
据水资源普查,广东省水电资源蕴藏量1125万千瓦,可开发量824万千瓦,其中小水电可开发量621万千瓦。广东省小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集中在北江上游、东江上游、西江地区和韩江上游。截至2001年底,全省已开发小水电371万千瓦,其中33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小水电总装机210万千瓦。“九五”期间广东小水电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7.7万千瓦,并建设和改造了一大批水电站及配套输变电工程。  相似文献   

4.
一、水能资源无序开发的局面必须尽快改变。今天中国已成了世界水电开发的主战场,小水电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我国办电涉及人口最多、综合效益最显的行业之一,在很多地方小水电成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在水电开发中也出现了无序开发的问题。据一份地方报纸报导,某省一个山区县,全县17  相似文献   

5.
水利部部长陈雷近日表示,今年我国将大力发展农村水电事业,新增装机400万kW。同时,我国将加强农村水能资源管理,完成调查评价工作,抓好农村水能资源规划试点,推进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  相似文献   

6.
《东北电力技术》2005,26(7):16-16
小水电属天然资源,可年复一年永续使用,有利于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是21世纪大力提倡、积极扶持发展的绿色能源。在欧洲,小水电开发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尽管欧洲小水电的开发潜力很大,但近些年来,由于三方面的原因,即:环保主要制约欧洲水电的开发;市场竞争让小水电望而却步;小水电市场准入门槛高。小水电开发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7.
按照电力发展和“西电东送”需要、大型河流开发进程、大中型水电项目规划和前期工作深度以及小型水电站台理建设规模等,我国水电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0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400万k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6.0%,开发程度达35%,到201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7100万k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8.6%,开发程度达50%,到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2800万k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8.6%,开发程度达60%。  相似文献   

8.
怒江州矿产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面对全州中小水电的长足发展,中小水电企业及电网经营企业应抓住能源战略调整带来的历史机遇,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怒江“矿电经济强州”的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2000~2010年我国水电发展规划 我国水利资源非常丰富,自80年代以来,我国可开发水电资源有了较大变化。据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编的《中国大中型水电站规划图集》统计,全国可开发大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25MW以上)1360.5座,总装机容量达4.0463亿kW,比过去普查统计的3.78亿kW(包括部分小水电在内)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地处闽中的尤溪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力资源,建国以来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从开发小水电发展到开发中型水电。经过合理规划,认真实施中小流域的梯级开发方案,充分发展水能资源。采取了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了水电滚动开发,为创建福建水电能源基地,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水能资源居全国第三位,除大江大河外,可利用的小型水能资源到处可见,约有2300万千瓦,可开发量896万千瓦,已开发利用的仅6.2%。这些水能资源多为高、中水头,中、小流量。有300多条河流可装机1万千瓦以上,有92%的县可建1万千瓦以上小水电站。云南办水电是全国最早的。到1983年末,全省已有小水电站6405处,装机7214台,总容量566619kW,比1949年增加112倍,并有相应的输配电网。1983年内,新建小水电站67处,装机101台,总容量21206 kW。已有123个县建有小水电站,其中95个县主要由小水电供电,有8个县的装机超过1万千瓦。1983年小水电发电量约为112738万度,占农村用电量(含县办工业)的76.9%;约有49.1%的农户用上了电,并有30个县开放了生活电炉。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中型水电站规划装机容量299.29万kW,约占全省可利用水电资源的三分之一,开发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很大,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采取多种方式,开辟更多的集资渠道,制订有利于开发水电的倾斜政策,实现中型水电站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昭通市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4%,辖11个县区、508万人,贫困人口179万人,经济欠发达,但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全市水能资源可开发量1800万千瓦,其中小水电245万千瓦。目前小水电已成为本地区投资开发的热点,但由于体制不顺,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就昭通小水电建设管理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4.
水能资源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并且可再生的资源,加大水电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总量达6.76亿千瓦,可装机容量约为5.79亿千瓦,年发电量1.92万亿千瓦,在世界水能资源排行中居第一位。借鉴过去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在开发过程中,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开发与保护并重,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湖北是个能源短缺的省份,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都很贫乏,远不够本省需要,仅水能资源稍多一些。受铁路运输能力的制约,湖北省近期在能源开发方面应当充分开发利用本省的水能资源,适当发展煤电,尽可能减少煤的消耗量。从长远看,尚需输入金沙江东送的水电,并适当开发核电。文中还提出几点有关加快水电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浙江省小水电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发电量占全省用电量的1/(1.0) 浙江省小水电资源居华东三省一市之冠,随着电力事业不断发展,小水电资源也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星罗棋布的小水电象一颗颗明珠,遍布浙江各地。到1985年止,全省已建成小水电5595余座,总装机容量63万kW,年发电量13亿度,约占全省用电量十分之一。有29个县小水电装机1万  相似文献   

17.
《电业政策研究》2006,(3):12-14
浙江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小型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小水电)2377座,总装机容量达241万千瓦。近几年来,浙江水电开发利用进展较快,既解决了一定程度的用电问题,叉为山区脱贫奔小康走出了一条路子。特别是大量民间资本的介入,更为水电资源开发增添了活力,在浙江省供电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些小水电企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针对当前小水电生产与管理的实际,为了保障小水电的安全生产和浙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对小水电比较集中的丽水、温州、台州、衢州等市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水电收费与管理脱节,以及小水电安全生产形势不尽人意,存在着危及人身、设备、电网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我国曾对理论水能蕴藏量和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但缺乏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的统计数。根据有关单位最近对水电能源基地研究和诸流域规划资料,初步估算我国经济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为2.9亿kW,年发电量1.26万亿kW·h。请审议和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据《菲律宾星报》2014年8月22日报道,菲能源部的数据显示,菲未开发的水电资源在516万kW左右,其中吕宋地区待开发的有358万kW,棉兰老岛有86万kW,米沙鄢地区有72万kW,共需约130亿美元的投资。菲律宾目前水电总装机容量为349万kW,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3.7%,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水电的优越性第十四届世界能源大会的主要结论之一是在21世纪的上半期,作为化石燃料替代品的再生能源中,只有水电资源能成为主要资源。世界上还有70%以上的水能资源可供开发,特别是水能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水电开发潜力很大。通过国内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水电有六大优点:1它是再生能源,虽有丰年和枯年之别,但没有用完的顾虑;而火电、核电消耗的是有限的油、煤、气、铀等资源。2发电成本低,水电的成本仅为火电的1/4左右;经济效益高,水电是火电的3倍左右。3水电是清洁能源,可改善自然环境;而火电排放烟尘、氧化硫、氮氧化物、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