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以柠檬酸为催化剂,硝酸铈[Ce(NO33]为稀土盐,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烷单体,在Mg-Li合金表面制备了稀土掺杂硅烷复合转化膜,并与单一的稀土转化膜、硅烷转化膜和先稀土转化后硅烷转化得到的复合转化膜进行了比较。通过接触角、吸水率、电化学阻抗谱、极化曲线等测试研究了转化膜的疏水性、耐水性和耐腐蚀性。结果表明:在柠檬酸的催化下,制备的稀土掺杂硅烷复合转化膜更加致密,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可以有效提高涂层的耐水性和耐腐蚀性。转化膜的接触角为110.26°,吸水率仅为1.1%,腐蚀电流密度为1.30×10-6 A·cm-2,电化学阻抗可达到2.5×104 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 201、304 不锈钢通用发黑工艺。研究了着色液各组分和挂具的材质对黑色膜性能的影响。着色的最佳配方与工艺为:CrO3165 g/L,H2SO4310 mL/L,H3PO460 mL/L,添加剂 A(铵盐)60 g/L,添加剂 B(过渡金属元素的硫酸盐)143 g/L,着色温度 91 95℃,着色时间 20 25 min,以 304 不锈钢丝作挂具。在最佳配方与工艺条件下,201、304 不锈钢黑板的膜层均匀、黑亮,耐蚀性能均优于对应的基体,耐磨擦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3.
采用无铬化工艺,以氟锆酸钾和氟钛酸钾为主盐,高锰酸钾作为着色剂,硫酸镁作为成膜促进剂,研发出一种金黄色无铬铝合金钛锆转化膜。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转化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并通过铬酸盐点滴实验、塔菲尔极化曲线、NaCl溶液腐蚀实验等研究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K2TiF6 6g/L,K2ZrF6 6g/L,KMnO4 20g/L,MgSO4 8g/L,在温度25℃、pH为3.7、反应时间7min条件下,制得的铝合金转化膜均匀、连续、带有金黄色。该工艺下制备的化学转化膜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两个数量级,其耐蚀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黄金冶炼公司冶炼厂含氰废水,采用Na2SO3/空气法、Na2S2O5/空气法、H2O2氧化法、NaClO氧化法四种工艺进行深度净化。试验确定Na2SO3/空气法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p H=9、反应时间25 min、Na2SO3药剂用量0.1 g/L;Na2S2O5/空气法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pH=10、反应时间30 min、Na2S2O5药剂用量0.1 g/L;H2O2氧化法处理,H2O2药剂用量0.15 g/L;NaClO氧化法处理,NaClO药剂用量0.2 g/L。通过对比分析以上4种处理工艺的成本及优缺点,确...  相似文献   

5.
张晓顺 《电镀与涂饰》2022,(13):925-928
先通过化学镀试验研究了化学镀镍用于潜手印显现的可行性,再根据阴极极化曲线测量结果,从热力学角度确定了采用次磷酸钠还原体系进行常温化学镀镍的可行性。采用由NiSO4·6H2O 100 g/L、NaH2PO4·H2O 40 g/L和Na3C6H5O7·2H2O 10 g/L组成的镀液在室温下反应1 800 s时能够清晰地显出潜手印的细节特征,该工艺满足了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两步法镀铬工艺,采用电化学实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检测手段,就镀液中H2Si F6与CrO3的含量对镀铬液特性,镀层表面氧化铬和金属铬含量、孔隙率,以及镀铬板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rO3含量对镀液电导率有明显影响,镀层内铬氧化物的含量以及镀液的pH主要由镀液内H2Si F6的含量所控制。第一步镀铬时,在镀液中H2Si F6为1.75 g/L、CrO3为150 g/L、H2SO4为0.7 g/L的条件下,镀铬板的腐蚀电位较正,腐蚀电流密度较小;在第二步镀铬中,当H2Si F6为0.30 g/L、CrO3为34 g/L、H2SO4为0.35 g/L时,镀铬板腐蚀电位较正,腐蚀电流密度较...  相似文献   

7.
侯瑶  吴克凡 《电镀与涂饰》2021,40(3):220-224
对装饰用H62铜合金进行稀土镧-铈复合化学转化.对转化液组成和工艺条件进行正交优化,得到最优参数为:硝酸镧4 g/L,硝酸铈4 g/L,苯并三氮唑15 g/L,钼酸钠2 g/L,柠檬酸13 g/L,磺基水杨酸9 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4 g/L,温度53°C,时间4 min.该条件下所得La-Ce复合转化膜的厚度...  相似文献   

8.
以电阻率为性能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化学镀 Ni-W-P 的镀液配方进行优化,得到最优配方与工艺为:NiSO4·6H2O 15g/L,NaH2PO2·H2O 25g/L,Na2WO4·2H2O 10 g/L,Na3C6H5O7·2H2O60 g/L,C3H6O35 mL/L,NH4Cl 30g/L,pH = 9,温度 88℃,时间 2 h。采用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Ni-W-P 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显微硬度等性能。在最佳配方与工艺下,化学镀 Ni-W-P 的镀速为 6.9 μm/h,所得Ni-W-P 合金镀层的电阻率为 204.7 mΩ·cm,为典型的非晶态结构,表面均匀分布着大小不一、致密的胞状结构,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力牢固,显微硬度高于 Ni-P 镀层,耐磨性和耐蚀性均优于 Ni-P 镀层。  相似文献   

9.
对AZ 31镁合金表面稀土转化处理的成膜工艺进行了初步研览.分析了不同的成膜工艺参数(稀土盐的质量浓度、成膜时间、成膜温度)对稀土转化膜的形成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成膜工艺形成的稀土转化膜表面形貌;用极化曲线研究转化膜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转化液中铈的质量浓度为21.7 g/L时,膜的耐蚀性最好;成膜时间、成膜温度对膜的耐蚀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文研究的时闻范围内,处理时间长能获得更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添加剂镧盐和铈盐对304不锈钢表面着色膜的影响。实验条件为:铬酸酐250g/L,硫酸270mL/L,硝酸镧或硫酸铈0.4g/L,温度85°C,反应时间8~13min。分别制备了金黄色基础着色膜、镧着色膜和铈着色膜。采用FeCl3缝隙腐蚀试验、塔菲尔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对着色膜的耐蚀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铬酸–硫酸着色液中加入稀土能有效提高着色膜的耐蚀性,而镧盐的效果又优于铈盐。金相显微镜观察表明,镧盐和铈盐着色膜更加均匀致密。初步探讨了稀土提高着色膜耐蚀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