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统一建模语言开发软件系统,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本文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使用统一建模语言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步骤,并且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工具PowerDesigner,结合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和数据库Access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2.
利用PowerDesigner提供的数据库反向工程技术和数据库建模功能,结合其他应用软件,成功地将基于Visual Foxpro数据库系统的地质月报历史数据导入了Oracle数据库,实现了在开发新数据库的同时,兼顾使用历史数据,使相关信息管理工作在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的同时,保证了记录信息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对濮城西区沙二上油藏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和过程。选用earthvision软件,建立了该区的断裂系统模型、构造模型、小层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含油饱和度模型,实现了油藏地质特征的定量化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大规模电动汽车出行造成的交通瘫痪风险和电网安全运行风险,在建立配电网和交通网耦合模型基础上,提出计及混合交通均衡的电力交通耦合网络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是以道路通行时间、道路扩容、新建充电桩、变电站扩容和新建配电网线路的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的投资规划模型。下层模型是基于用户均衡理论,考虑道路扩容和充电站拥堵效应,建立的混合交通均衡模型。然后,上层模型通过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下层模型结合构建的车主最优出行路径模型,通过IPOPT求解器进行求解。以Nguyen交通网和14节点的配电网构建耦合网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得出电动汽车出行需求在增加0、25%、50%、75%和100%5个场景下的最优扩展规划策略,验证了所提规划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STATCOM自定义建模及动稳态调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STATCOM基于功率注入法的稳态模型和基于受控电流源的动态模型,并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提供的用户自定义功能实现了这些模型,用以分析STATCOM在给定条件和控制目标下的动稳态特性.基于建立的模型,对山东电网各STATCOM装设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简单有效,STATCOM可以起到较好的动态电压支撑、强补无功和抑制电压跌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使用计算机建立、存贮、处理某个对象的模型时,操作人员能够运用键盘、鼠标控制模型的建立和图形的生成过程,模型及图形可以边生成、边显示、边修改,直至产生符合使用要求的模型和图形为止。本文阐述了这种利用键盘和鼠标进行人机交互的技术,以电子线路辅助设计为实例,给出了其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时间尺度采样系统快采样变量的信息难以充分利用,建模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知识和数据驱动的多时间尺度采样系统的模糊迁移学习建模方法,建立多时间尺度采样系统模型,提高建模精度.首先,设计滤波插补方法填补慢采样变量的空缺值,统一慢采样变量和快采样变量为慢时间尺度,利用慢时间尺度变量建立目标模型.其次,提出模型共享机制补充目标模型的建模信息,统一慢采样变量和快采样变量为快时间尺度,利用快时间尺度变量建立参考模型,将参考模型中充足的模型知识迁移到目标模型中.最后,利用参考模型的知识和目标模型的数据学习目标模型的参数,提高目标模型的精度.将提出的建模方法应用于理论数据集,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充分挖掘建模信息,建立高精度的多时间尺度采样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8.
载荷模型的基本思想建立在几何模型和装配模型基础上,分析不同零件类型和载荷类型的联系,建立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载荷模型包括载荷信息模型和载荷关系模型,前者建立各种零件的栽荷信息,后者描述零件及装配体内载荷相互作用关系;最后生成描述载荷信息流向的载荷链,实现了在装配环境内对产品栽荷的自动建立和分配.为零件的计算分析创造载荷条件,实现对产品模型的完整描述。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建立数字门电路宏模型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建立的门电路宏模型可以对门电路以及由门电路构成的数字电路进行逻辑仿真,宏模型用构造法建立,不含有源器件,具有模型结构简单、仿真速度快、占用内存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GM(1,1)模型、GM(2,1)模型和ARMA模型,建立了一类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功放非线性失真和记忆效应,减小模型的复杂度,结合记忆多项式模型(MP)、动态偏离降低模型和通用记忆多项式模型(GMP)的参数构成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记忆多项式模型的预失真设计.仿真实验表明,简化模型预失真性能优于MP模型和动态偏离降低模型,与GMP模型相当,简化模型有效减少了参数数量,在相同ADS仿真条件下,非线性阶数都为9、记忆深度都为4时,简化GMP模型参数数量比MP模型减少了9个,比动态偏离降低模型减少了49个,比GMP模型减少了11个.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和国外2个安全标准的分析基础上,针对类Linux系统中的3个安全部分,分别提出3个模型:身份安全识别模型、用户数据保护模型和安全审计模型.在身份安全识别中,通过1个五元组给出了识别模型;在用户数据保护模型中,提出了新的三层数据保护模型;而在安全审计模型中,则是将安全审计方法与系统内核相结合,生成新的更可靠的安全模型,并提出了新模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软土地基沉降模型的预测精度,将现有的Logistic模型和Von - Bertalanffy模型进行叠加,提出了L-V模型,并利用Origin拟合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将该模型应用到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并与Logistic模型和Von - Bertalanffy模型比较.结果表明L-V模型全过程沉降预测的拟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软土地基沉降模型的预测精度,将现有的Logistic模型和Von—Bertalanffy模型进行叠加,提出了L—V模型,并利用Origin拟合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将该模型应用到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并与Logistic模型和Von—Bertalanffy模型比较。结果表明L—v模型全过程沉降预测的拟合程度最高,达到0.9978;沉降后期L—V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1.512)小于Logistic模型(RMSE=2.930)和Von—Bertalanffy模型(RMSE=3.624)的均方根误差,其预测值更加接近观测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本体的网络管理知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本体理论研究了网管知识模型, 提出了网管知识模型的框架, 将其划分为基本模型和集成模型两个层次.基本模型包括信息模型、功能模型、网络模型等, 面向网管需求集成基本模型得到集成模型.研究了基于本体代数的知识模型集成和基于本体推理、查询的知识模型处理.设计了基于网管知识模型的网管系统原型, 原型系统实现了知识处理和信息处理的分离, 可定制所支持的网管业务, 并支持知识层综合网管.原型系统证明了网管知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煤体的宏观与微观观测,对原有煤层气储层几何模型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并建立了针对构造煤的储层几何模型,将原有的单一直径球形基质孔隙模型扩展为双直径球形孔隙模型,同时对两类几何模型的适应条件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的双直径球形孔隙内煤层气的扩散方程揭示了构造煤储层煤层气运移产出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个新的方法来建立手的模型.这个手的模型是由两个模型组成:一个是实现运动的骨胳模型.另一个是表现运动的表面(皮肤)模型.从Poser中截取一个三维人体模型的一支手臂并生成3DS件格式,然后在C Builder的环境下读取该件,提取出组成手臂模型的点和面的信息,利用OpenGL重新绘制出手臂的表面模型和骨胳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磁流变液颗粒链模型的准确性,对比分析了经典偶极子模型、局部场偶极子模型及有限元模型的适用范围,提出了一种新型颗粒链计算模型———分裂偶极子模型,并计算了分裂磁偶极矩,得到颗粒间作用力的误差大小.研究表明:颗粒链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其作用力模型可以用两对经典偶极子模型表示;当外加磁场较小时,分裂偶极子模型中心线磁场误差大于20%,此时模型不再适用;当外加磁场为中强磁场时,分裂偶极子模型适用于任意颗粒间距,且其中心线磁场误差小于15%,颗粒间相互作用力误差小于10%,分裂偶极子模型优于经典偶极子模型和局部场偶极子模型.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单一钟差预报模型在建模数据量较少时中长期预报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灰色模型和一阶差分修正指数曲线法的组合预报模型。首先基于少量数据建立灰色模型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钟差数据,再将其作为一阶差分修正指数曲线模型的建模数据,进行钟差的中长期预报。仿真结果表明,组合预报模型能够基于少量历史数据对钟差进行高精度的中长期预报。采用卫星共视仪采集的精密钟差数据进行实验,并与单一二次多项式模型和灰色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使用5h的钟差数据进行建模并预报未来48h钟差数据时,二次多项式模型和灰色模型的平均预报精度分别为285.06ns和91.11ns,而组合模型的平均预报精度可达29.48ns,相比于单一二次多项式模型和灰色模型,分别提高了89.66%和67.64%。  相似文献   

20.
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model established by insufficient data is inaccessible. The convex model was applied to model the uncertainties of variables. A new non-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robustness of system to uncertainty. The non-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model, the infinite norm model, and the probabilistic model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a steel bea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stance is allowed to couple with the action effect in the non-probabilistic reliability model. Additionally, the non-prohabilistic reliability model becomes the same accurate as probabilistic model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bounded uncertain information. The model is decided by the available data and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